人教版(2019)> 必修1同步练习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必修1同步练习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9 22: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单选题
1.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亮度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③将目标移动视野中央 ④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②④
C. ②④①③ D. ③④②①
2.要将下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3.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可能的原因不包括(  )
A. 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 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
C. 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 未换目镜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②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③细菌都是原核生物
④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⑤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视野中的物像也向右上方移动
⑥换高倍镜时,为避免损坏镜头或玻片标本,应该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 ②叶绿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 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②③④⑤
B. 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 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蓝细菌的体内存在
D. 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共有的是④⑤⑥
6.如图①②分别是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③④⑤⑥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③~⑥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
B. 使用③④组合时视野亮度最亮,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C. 物像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
D. 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需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呈正相关
B. 在不调换物镜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判断视野中污物所在位置
C. 物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观察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越近
D. 用高倍镜观察标本时,要使物像更清晰,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8.下列有关念珠蓝细菌与绿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结构上讲,念珠蓝细菌是多细胞原核生物,绿藻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B. 从营养类型看,念珠蓝细菌与绿藻都属于自养生物
C. 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见两种生物细胞中存在核糖体
D. 水体富营养化与绿藻大爆发有关,与蓝细菌无关
9.蓝细菌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种水体,具有固氮能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因此可在沙质海滩及荒漠上找到,并有“先锋生物”的美称。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与蓝细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人体细胞较大,有多种复杂细胞器
B. 蓝细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 人体细胞中有染色体,而蓝细菌细胞中无染色体
D. 人体细胞和蓝细菌细胞在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
10.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⑨肺炎链球菌
A. 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 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 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生物是①⑦⑨ 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①④⑤
1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12.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下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在培养基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群落
B. 支原体细胞含有一个大型线状DNA分子
C. 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
D. 肺炎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13.利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微观结构,让人们从细胞的视角看世界。下图1、图2是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1看到的图像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逆时针
B. 图2图像再放大4倍则只能看到2个完整细胞
C. 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异物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D. 若在载玻片写“9>6”,在显微镜视野观察到的图像是“9<6”
14.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15.如图①②分别是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③④⑤⑥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③~⑥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
B. 使用③④组合时视野亮度最亮,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C. 物像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
D. 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需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6.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有DNA,原核细胞中无DNA
B. 真核细胞有细胞壁,原核细胞无细胞壁
C. 真核细胞中有染色体,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
D. 真核细胞中有细胞器,原核细胞中无细胞器
17.下列关于蓝细菌与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者细胞中都没有核糖体
B. 二者细胞中都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 蓝细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但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大肠杆菌则不能
D. 二者细胞中都含有多种细胞器
18.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下列物质和结构是结核杆菌细胞和酵母菌细胞共同具有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核 ③染色体 ④DNA
⑤细胞质 ⑥核糖体 ⑦细胞膜
A. ①④⑤⑥⑦ B. 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①③⑤⑥⑦
19.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原核生物。某些种类的蓝细菌大量繁殖会引起“水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蓝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
B. 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C. 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蓝细菌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D. 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蓝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0.普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能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这些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不考虑温度对抗生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耐热细菌的耐高温能力比普通细菌的更强
C. 耐热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普通细菌的可能不同
D. 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几乎没有差异
21.下列关于乳酸菌和蓝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而乳酸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
B. 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C. 二者细胞中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拟核,拟核中有染色体
D. 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没有细胞器
22.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写有字母F的装片的步骤”(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行步骤1的操作时要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从图甲转变为图乙的第一步操作是换成高倍物镜
C. 步骤4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该显微镜最大能使字母放大200倍
二、非选择题
23.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下图是发生水华的水体中所含的几种生物,请思考回答:
(1)甲图所示生物与乙图所示生物的最显著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甲、乙两图所示生物,其细胞结构又有相似之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所代表的生物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原核生物,原因是_____。
(3)下列生物中与甲、乙图所示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支原体 ②幽门螺旋杆菌 ③衣藻
④寨卡病毒 ⑤酵母菌 ⑥草履虫
24.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下图是发生水华的水体中所含的几种生物,请思考回答:
(1)甲图所示生物与乙图所示生物的最显著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甲、乙两图所示生物,其细胞结构又有相似之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所代表的生物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原核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生物中与甲、乙图所示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支原体 ②幽门螺旋杆菌 ③衣藻
④寨卡病毒 ⑤酵母菌 ⑥草履虫
25.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流感病毒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颤蓝细菌
④酵母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或“能”,“×”表示“无”或“不能”)。
细胞 核膜 光合作用 核糖体 细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①甲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乙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丙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三空均填字母)。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细菌
②如图所示为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性。
答 案
1.【答案】A
【解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移动装片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答案】D
【解析】由视野甲到乙,可见细胞被放大,说明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在此过程中,需要先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本题中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由于显微镜下成倒像,所以需要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3.【答案】D
【解析】在转换高倍物镜时不需要切换目镜,D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没有细胞核的生物是原核生物或病毒,①错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无细胞壁,②错误;细菌都是原核生物,③正确;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的原核细胞含有光合色素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细菌,④错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视野中的物像与实物上下、左右均相反,所以,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实际上是将成像的实物向右上方移动,因此视野中的物像向左下方移动,⑤错误;换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不需要升高镜筒,⑥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发菜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④核糖体、⑤细胞壁和⑥拟核等结构;菠菜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①染色体、②叶绿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等结构,二者共有的结构是④核糖体和⑤细胞壁,A错误;绿藻是真核生物(属于植物),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B正确;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①染色体、②叶绿体、③核膜,但有④核糖体、⑤细胞壁和⑥拟核,C正确;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共有的是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D正确。
6.【答案】A
【解析】目镜(无螺纹)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有螺纹)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像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距离越近,图示③~⑥中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A正确;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使用③④组合时放大倍数最小,视野亮度最亮,B错误;物像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像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少,C错误;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即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操作步骤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7.【答案】B
【解析】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故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呈负相关,A错误;在不调换物镜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装片、目镜判断视野中污物所在位置,B正确;物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观察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越远,C错误;用高倍镜观察标本时,要使物像更清晰,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需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8.【答案】B
【解析】念珠蓝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A错误;念珠蓝细菌与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都属于自养生物,B正确;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水体富营养化与绿藻、蓝细菌大爆发有关,D错误。
9.【答案】A
【解析】蓝细菌为原核生物,而人为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蓝细菌与人体细胞二者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人体细胞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蓝细菌为原核细胞,其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等光合色素,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人体细胞为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而蓝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无染色体,C正确;人体细胞和蓝细菌细胞一个是真核细胞,一个为原核细胞,二者在结构上具有差异性,但二者也有共性,如都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和核糖体,D正确。
10.【答案】B
【解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病毒无核糖体,⑥⑧为病毒,A正确;真核生物有核膜,②③④⑤都是真核生物,B错误;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①⑦⑨为原核生物,C正确。
11.【答案】B
【解析】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基本结构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符合题意。
12.【答案】D
【解析】在培养基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种群,A错误;支原体细胞含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B错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C错误;肺炎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正确。
13.【答案】C
【解析】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图1视野中看到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上细胞质流动方向一致,都是逆时针,A正确;图2中细胞成行排列,视野内观察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图像再放大4倍则只能看到8÷4=2(个)完整细胞,B正确;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异物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或载玻片上,C错误;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若在载玻片写“9>6”,在显微镜视野观察到的图像是“9<6”,D正确。
14.【答案】D
【解析】由视野甲到乙,可见细胞被放大,说明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在此过程中,需要先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本题中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由于显微镜下成倒像,所以需要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15.【答案】A
【解析】目镜(无螺纹)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有螺纹)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像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距离越近,图示③~⑥中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A正确;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使用③④组合时放大倍数最小,视野亮度最亮,B错误;物像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像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少,C错误;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即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操作步骤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16.【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中都有DNA,A错误;真核细胞中的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有细胞壁,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的细胞都有细胞壁,B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真核细胞有染色体,C正确;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中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D错误。
17.【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二者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都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B错误;蓝细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但是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肠杆菌为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原核细胞中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18.【答案】A
【解析】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结核杆菌细胞和酵母菌细胞都具有①(细胞壁)、④(DNA)、⑤(细胞质)、⑥(核糖体)、⑦(细胞膜),A正确。
19.【答案】D
【解析】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A正确;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C正确;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存在细胞核,D错误。
20.【答案】D
【解析】普通细菌与耐热细菌都是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耐热细菌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说明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B正确;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形成,说明耐热细菌的细胞壁可能不是由肽聚糖组成的,普通细菌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C正确;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说明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D错误。
21.【答案】B
【解析】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乳酸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A错误,B正确;蓝细菌和乳酸菌都属于原核生物,都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都有拟核,但拟核中没有染色体,C错误;蓝细菌和乳酸菌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细胞中都没有核膜,但有核糖体,D错误。
22.【答案】C
【解析】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从图甲转变为图乙的第一步操作是先移动装片使观察物像处于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物镜,B错误;步骤4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C正确;该显微镜最大能将字母放大100倍,D错误。
23.【答案】(1)甲图中的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2)一定不 乙细胞中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④ 无细胞结构
24.【答案】(1)甲图中的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2)一定不 乙细胞中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④ 无细胞结构
25.【答案】(1)①②③④ (2)①A B D ②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多样
【解析】(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发菜、颤蓝细菌均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2)①甲有核膜,应为真核细胞,根据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判断,甲可能为洋葱的部分细胞;乙有核膜且无细胞壁,一般为动物细胞,可能为兔子的部分细胞;丙无核膜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为蓝细菌细胞。②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第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