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高考专区
一轮复习
重点强化练(八) 解三角形(课件 练习)2026届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重点强化练(八) 解三角形(课件 练习)2026届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7 10:26:51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重点强化练(八) 解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024·金华三模]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c= ( )
A.1 B.2
C.3 D.1或3
2.[2024·山东青岛一模]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2asin B,bc=4,则△ABC的面积为 ( )
A.1 B.
C. 2 D.2
3.[2025·广东肇庆模拟] 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2+b2=2c2,则角C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4.[2024·安徽蚌埠质检]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acos B+bcos A=1,sin C=,则 ( )
A.b=1 B.b=
C.c= D.c=
5.[2025·江苏苏州模拟] 为测量塔的高度,因地理条件的限制,分别选择C点和一建筑物DE的楼顶E为测量观测点,已知点A为塔底,A,C,D在水平地面上,塔AB和建筑物DE均垂直于地面(如图所示).测得CD=18 m,AD=15 m,在C点处测得E点的仰角为30°,在E点处测得B点的仰角为60°,则塔AB的高度约为(≈1.732,精确到0.1 m) ( )
A.35.0 m B.36.4 m
C.38.4 m D.39.6 m
6.[2025·深圳模拟]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sin A-sin B)(b+)=c(sin B+sin C),则△ABC外接圆的半径为 ( )
A.1 B.
C.2 D.
7.[2025·河北衡水二调] 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ABC=2sin Asin Bsin C,若△ABC的周长为1,则sin A+sin B+sin C= ( )
A.1 B.
C. D.2
8.在△ABC中,∠ACB=120°,BC=2AC,D为△ABC内一点,AD⊥CD,∠BDC=120°,则tan∠ACD= ( )
A.2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B,则sin A>sin B
B.若A=30°,b=4,a=3,则△ABC有两解
C.若△ABC为钝角三角形,则a2+b2
D.若A=60°,a=2,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10.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a2+b2
B.若asin A-bsin B=0,则△ABC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C.若acos C+ccos A=c,则△ABC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D.若c=2acos B,则△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1.[2024·福建泉州模拟] 如图,某旅游部门计划在湖中心建一观光亭Q,打造一条三角形DEQ游览路线.已知AB,BC是湖岸上的两条甬路,∠ABC=120°,BD=0.3 km,BE=0.5 km,∠DQE=60°(观光亭Q视为一点,游览路线、甬路的宽度忽略不计),则 ( )
A.DE=0.7 km
B.当∠DEQ=45°时,DQ= km
C.△DEQ面积的最大值为 km2
D.游览路线DQ+QE最长为1.4 km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
12.[2024·江西南昌二模] 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sin B=2bcos A,则tan A= .
13.[2024·北京昌平区二模] 已知△ABC中,a=4,b=2c,cos A=-,则S△ABC= .
14.[2025·江苏徐州模拟] 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C=120°,如图,过B作BD⊥BC交AC于点D,且BD=1,则2a+c的最小值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2025·山东青岛二中月考]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cos C+asin C=b+c.
(1)求A;
(2)若a=2,且b>c,△ABC的面积为2,求b,c.
16.[2025·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二联] 某中学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学校附近正在建造中的某建筑物的高度,在学校操场选择了同一条直线上的A,B,C三点,其中AC=40 m,点B为AC的中点,兴趣小组组长小王在A,B,C三点上方5 m处的A1,B1,C1观察已建建筑物最高点E的仰角分别为α,β,γ,其中tan α=1,tan β=2,tan γ=3,点D为点E在地面上的射影,点D1为DE上与A1,B1,C1位于同一高度的点.
(1)求建造中的建筑物已经到达的高度DE;
(2)求的值.
17.[2025·四川巴中模拟] 已知锐角三角形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c=2ccos B.
(1)证明:B=2C;
(2)若a=2,求+的取值范围.
18.[2025·武汉调研] 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2c-b=2asin.
(1)求角A;
(2)若a=,D为边BC上一点,AD为∠BAC的平分线,且AD=1,求△ABC的面积.
19.[2025·河北衡水中学调研] 法国数学家费马在给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的一封信中提到“费马点”,即平面内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托里拆利确定费马点的方法如下:
①当△ABC的三个内角均小于120°时,满足∠AOB=∠BOC=∠COA=120°的点O为费马点;
②当△ABC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
请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点M为△ABC的费马点,且cos 2A+cos 2B-cos 2C=1.
(1)求C;
(2)若c=4,求MA·MB+MB·MC+MC·MA的最大值;
(3)若MA+MB=tMC,求实数t的最小值.重点强化练(八)
1.C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cos A=,即=,即c2-2c-3=0,解得c=3或c=-1(舍).故选C.
2.A [解析] 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B=2sin Asin B,因为B∈(0,π),所以sin B≠0,所以1=2sin A,解得sin A=,所以S△ABC=bcsin A=×4×=1.故选A.
3.C [解析] ∵a2+b2=2c2,∴由余弦定理得cos C=≥==,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C为三角形的内角,∴C的最大值为.故选C.
4.B [解析] a=acos B+bcos A,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A=sin Acos B+sin Bcos A,
即sin A=sin(A+B)=sin C,又sin C=,所以sin A=,因为A,C∈(0,π)且A+C∈(0,π),所以A=C=,所以B=,又a=1,所以c=1,b==.故选B.
5.B [解析] AB⊥平面ACD,DE⊥平面ACD,过点E作EF⊥AB,交AB于点F,则有EF=AD,AF=ED.在Rt△ECD中,因为∠ECD=30°,所以DE=CD·tan∠DCE=18×
tan 30°=6.在Rt△BEF中,因为∠BEF=60°,所以BF=EF·tan∠BEF=15×
tan 60°=15,则AB=BF+AF=BF+ED=15+6=21≈36.4 m.故选B.
6.A [解析] 因为a=,且(sin A-sin B)(b+)=c(sin B+sin C),所以(sin A-
sin B)(a+b)=c(sin B+sin C),由正弦定理,可得(a-b)(a+b)=c(b+c),即a2=b2+c2+bc,所以
cos A==-,又A∈(0,π),所以A=,所以△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1.故选A.
7.B [解析] 由正弦定理===2R(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可得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且A,B,C∈(0,π),则sin A,sin B,sin C均为正数.因为
S△ABC=absin C=×2Rsin A×2Rsin B×sin C=2sin Asin Bsin C,所以R=1,又因为△ABC的周长为a+b+c=2Rsin A+2Rsin B+2Rsin C=2(sin A+sin B+sin C)=1,所以sin A+sin B+
sin C=.故选B.
8.B [解析] 在Rt△ADC中,设∠ACD=θ,AC=x(x>0),则CB=2x,CD=xcos θ.在△BCD中,可得∠BCD=120°-θ,∠CBD=θ-60°,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可得tan θ=,即tan∠ACD=.故选B.
9.ABD [解析] 对于A,若A>B,则a>b,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sin A>sin B,故A正确;对于B,b sin A=4sin 30°=2,则bsin A
10.ABC [解析] 对于A,因为a2+b2
11.ACD [解析] 在△DBE中,由余弦定理得DE2=BD2+BE2-2BD·BE×cos 120°=0.49,所以DE=0.7 km,故A正确;在△DEQ中,由正弦定理得=,得DQ=
==(km),故B错误;在△DEQ中,由余弦定理得0.72=DQ2+QE2-2DQ·QE×≥2DQ·QE-DQ·QE=DQ·QE,当且仅当DQ=QE时等号成立,所以DQ·QE≤,则△DEQ的面积为DQ·QEsin 60°≤,故C正确;由上可得0.72=DQ2+QE2-2DQ·QE×=(DQ+QE)2-3DQ·QE,所以0.72≥(DQ+QE)2-3=(DQ+QE)2,当且仅当DQ=QE时等号成立,所以DQ+QE≤2×0.7=1.4,故D正确.故选ACD.
12.2 [解析] 由asin B=2bcos A知cos A=>0,故tan A存在.由正弦定理得=,可得tan A=====2.
13. [解析]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A===-,可得c=,所以b=2c=2,又因为cos A=-,所以sin A==,所以S△ABC=bcsin A=×2××=.
14. [解析] ∵S△ABC=S△ABD+S△BCD,∴acsin∠ABC=cBDsin∠ABD+aBDsin∠CBD,
∴ac×=c×1×+a×1×1,∴ac=c+2a,∴=+,∴2a+c=(2a+c)=≥×(2+4)=,当且仅当=,即c=,a=时,等号成立.
15.解:(1)因为acos C+asin C=b+c,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 Acos C+sin Asin C=
sin B+sin C,
所以sin Acos C+sin Asin C=sin(A+C)+sin C,可得sin Asin C=cos Asin C+sin C,因为sin C>0,所以sin A=cos A+1,所以sin=,
因为A∈(0,π),所以A=.
(2)因为a=2,△ABC的面积为2=bcsin A=bc,所以bc=8.由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cos A=(b+c)2-3bc=(b+c)2-24=12,所以b+c=6,由解得或因为b>c,所以
16.解:(1)设ED1=h,因为在A1,B1,C1处观察已建建筑物最高点E的仰角分别为α,β,γ,且tan α=1,tan β=2,tan γ=3,所以A1D1=h,B1D1=,C1D1=,又A1C1=40,B1是A1C1的中点,所以在△A1B1D1中,由余弦定理得cos∠A1B1D1=,
在△C1B1D1中,由余弦定理得cos∠C1B1D1=,
又∠A1B1D1+∠C1B1D1=π,所以+=0,整理得=800,可得h=,所以DE=5+(m).
(2)在△A1B1D1中,由正弦定理知=①,在△C1B1D1中,由正弦定理知=②,
由(1)知=,sin∠A1B1D1=sin∠C1B1D1,所以由②÷①得到==.
17.解:(1)证明:因为a-c=2ccos B,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 A-sin C=2sin Ccos B,所以sin Bcos C+
sin Ccos B-sin C=2sin Ccos B,
所以sin Bcos C-sin Ccos B=sin C,故sin(B-C)=sin C,而0
(2)因为△ABC是锐角三角形,所以解得
,因为cos C∈,所以4cos2C-1∈(1,2),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8.解:(1)因为2c-b=2asin=asin C-acos C,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 C-sin B=sin Asin C-sin Acos C,又sin B=sin(A+C)=sin Acos C+cos Asin C,
所以2sin C-sin Acos C-cos Asin C=sin Asin C-sin Acos C,整理可得2sin C=
sin Asin C+cos Asin C=2sin Csin,又C∈(0,π),所以sin C≠0,所以sin=1,又因为A∈(0,π),所以
(2)因为AD为∠BAC的平分线,所以∠BAD=∠CAD=,因为S△ABC=S△BAD+S△CAD,所以AB·AC·sin∠BAC=AB·AD·sin∠BAD+AD·AC·sin∠CAD,即bc×=c×1×+×1×b×,可得b+c=bc.在△BA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cos∠BAC=(b+c)2-2bc-
2bccos∠BAC,即6=3(bc)2-2bc-bc,整理可得(bc)2-bc-2=0,解得bc=2或bc=-1(舍去),所以
S△ABC=bc·sin∠BAC=×2×=.
19.解:(1)因为cos 2A+cos 2B-cos 2C=1,所以1-2sin2A+1-2sin2B-1+2sin2C=1,即sin2A+sin2B=sin2C,由正弦定理得a2+b2=c2,所以C=90°.
(2)由(1)知C=90°,所以△ABC的三个角都小于120°,因为点M为△ABC的费马点,所以
∠AMB=∠BMC=∠CMA=120°.由S△ABC=S△AMB+S△BMC+S△CMA,得ab=MA·
MBsin 120°+MB·MCsin 120°+MC·MAsin 120°,整理得MA·MB+MB·MC+MC·MA=ab,又因为16=c2=a2+b2≥2ab,所以ab≤8,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所以MA·MB+MB·MC+MC·MA=ab≤,所以MA·MB+MB·MC+MC·MA的最大值为.
(3)由(2)知∠AMB=∠BMC=∠CMA=120°.设MC=x,MA=mx,MB=nx(x>0,m>0,n>0),由MA+MB=tMC得m+n=t.在△ACM中,由余弦定理得,AC2=x2+m2x2-2mx2cos 120°
=(m2+m+1)x2.在△BCM中,由余弦定理得,BC2=x2+n2x2-2nx2cos 120°=(n2+n+1)x2.在△ABM中,由余弦定理得,AB2=m2x2+n2x2-2mnx2cos 120°=(m2+n2+mn)x2.因为AC2+BC2=AB2,所以(m2+m+1)x2+(n2+n+1)x2=(m2+n2+mn)x2,整理得m+n+2=mn.因为m+n+2=mn≤,当且仅当m=n时等号成立,所以t+2≤,整理得t2-4t-8≥0,解得t≥2+2或t≤2-2(舍去),所以实数t的最小值为2+2.(共47张PPT)
重点强化练(八) 解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正确的.
1.[2024·金华三模]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若
,, ,则 ( )
A.1 B.2 C.3 D.1或3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即 ,
即,解得或 (舍).故选C.
√
2.[2024·山东青岛一模]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
若,,则 的面积为( )
A.1 B. C.2 D.
[解析] 根据正弦定理得,
因为 ,所以,所以,解得 ,
所以 .故选A.
√
3.[2025·广东肇庆模拟]在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则角 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解析] , 由余弦定理得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为三角形的内角,的最大值为 .故选C.
√
4.[2024·安徽蚌埠质检]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
已知, ,则( )
A. B. C. D.
[解析] ,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
又,所以,
因为,且 ,所以,所以,
又,所以, .故选B.
√
5.[2025·江苏苏州模拟]为测量塔的高度,因地理条
件的限制,分别选择点和一建筑物的楼顶 为
测量观测点,已知点为塔底,,, 在水平地面
上,塔和建筑物 均垂直于地面(如图所示).
A. B. C. D.
测得,,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为 ,在 点
处测得点的仰角为 ,则塔的高度约为 ,精确到
( )
√
[解析] 平面, 平面,
过点 作,交于点,则有 ,
.
在中,因为 ,
所以 .
在中,因为 ,
所以 ,
则 .故选B.
6.[2025·深圳模拟]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已知
,,则 外接
圆的半径为( )
A.1 B. C.2 D.
√
[解析] 因为,且 ,
所以 ,
由正弦定理,可得,即 ,
所以,
又,所以,
所以 外接圆的半径为 .故选A.
7.[2025·河北衡水二调]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
,,已知,若 的周长为1,则
( )
A.1 B. C. D.2
√
[解析] 由正弦定理(为 的外接圆半
径),可得,,,且,, ,
则,, 均为正数.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的周长为,
所以 .故选B.
8.在中, ,,为 内一点,
, ,则 ( )
A. B. C. D.
√
[解析] 在中,设, ,
则, .
在中,可得 , ,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所以,可得 ,即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
9.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则
B.若 ,,,则 有两解
C.若为钝角三角形,则
D.若 ,,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
√
√
[解析] 对于A,若,则,由正弦定理可得 ,
所以,故A正确;
对于B, ,则,
所以有两解,故B正确;
对于C,当 为钝角三角形,且为钝角时,
,可得,
若不为钝角,则得不到 ,故C错误;
对于D,由余弦定理与基本不等式可得 ,即,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所以,故D正确.故选 .
10.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若,则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B.若,则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C.若,则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D.若,则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解析] 对于A,因为,所以 ,
故角为钝角,A正确.
对于B,由结合正弦定理得 ,从而,
故 为等腰三角形,B正确.
对于C,方法一,因为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所以 ,
则一定是等腰三角形,C正确;
方法二, ,
由正弦定理得 ,
所以,所以,
又, ,,所以,
则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C正确.
对于D,因为,所以 ,
即,即,所以 为等腰三角形,
推不出为直角三角形,D错误.故选 .
11.[2024·福建泉州模拟]如图,某旅游部门计划在湖中心建一观光亭
,打造一条三角形游览路线.已知, 是湖岸上的两条甬
路, ,,, (观光
亭 视为一点,游览路线、甬路的宽度忽略不计),则( )
A.
B.当 时,
C.面积的最大值为
D.游览路线最长为
√
√
√
[解析] 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
,
所以,故A正确;
在 中,由正弦定理得 ,
得 ,故B错误;
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
,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所以,
则 的面积为 ,故C正确;
由上可得
,
所以
,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所以 ,故D正确.故选 .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
12.[2024·江西南昌二模] 在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则 ___.
2
[解析] 由知,故 存在.
由正弦定理得,
可得 .
13.[2024·北京昌平区二模] 已知中,,, ,
则 _ __.
[解析] 由余弦定理可得 ,
可得,所以,
又因为 ,所以 ,
所以 .
14.[2025·江苏徐州模拟] 在中,内角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如图,过作交于点,且 ,
则 的最小值为_ ___.
[解析] ,
,
, ,
, ,
当且仅当,即, 时,等号成立.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
15.[2025·山东青岛二中月考] 在中,内角,, 的对边分别
为,,,且 .
(1)求 ;
解:因为 ,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
所以 ,
可得,
因为 ,所以,所以 ,
因为,所以 .
(2)若,且,的面积为,求, .
解:因为,的面积为 ,
所以 .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由解得或
因为 ,所以
16.[2025·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二联] 某中学数学兴
趣小组为测量学校附近正在建造中的某建筑物的高
度,在学校操场选择了同一条直线上的,,
三点,其中 ,点为的中点,兴趣
小组组长小王在 ,,三点上方处的,
, 观察已建建筑物最高点的仰角分别为 ,
, ,其中,,,点为点 在地面
上的射影,点为上与,, 位于同一高度的点.
(1)求建造中的建筑物已经到达的高度 ;
解:设,因为在,, 处观察
已建建筑物最高点的仰角分别为 , ,
, 且,, ,所
以,, ,
又,是 的中点,
所以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
,
在 中,
由余弦定理得 ,
又 ,
所以 ,
整理得,可得 ,
所以 .
(2)求 的值.
解:在 中,由正弦定理知
,
在 中,
由正弦定理知 ,
由(1)知 ,,
所以由 得到 .
17.[2025·四川巴中模拟] 已知锐角三角形中,内角,, 的对
边分别为,,,若 .
(1)证明: ;
证明:因为 ,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
所以,故 ,
而,,所以,故 .
(2)若,求 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是锐角三角形,所以
解得,所以.
由正弦定理可得 ,则,
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
因为,所以 ,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
18.[2025·武汉调研] 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
且 .
(1)求角 ;
解:因为 ,
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 ,
又 ,
所以 ,
整理可得 ,
又,所以,所以,
又因为 ,所以,可得,所以 .
(2)若,为边上一点,为的平分线,且 ,
求 的面积.
解:因为为的平分线,所以 ,
因为 ,所以
,
即,可得 .
在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即,
整理可得,解得 或 (舍去),
所以 .
19.[2025·河北衡水中学调研] 法国数学家费马在给意大利数学家托
里拆利的一封信中提到“费马点”,即平面内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
之和最小的点.托里拆利确定费马点的方法如下:
①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 时,满足
的点 为费马点;
②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 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
请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点为 的费马
点,且 .
(1)求 ;
解:因为 ,
所以 ,
即,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
(2)若,求 的最大值;
解:由(1)知 ,所以的三个角都小于 ,
因为点为的费马点,所以 .
由 ,
得 ,
整理得 ,
又因为,所以,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所以 ,
所以的最大值为 .
(3)若,求实数 的最小值.
解:由(2)知 .
设 , ,,
由 得.
在 中,
由余弦定理得,.
在 中,
由余弦定理得, .
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
.
因为 ,
所以 ,
整理得.
因为,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所以,整理得 ,
解得或(舍去),
所以实数的最小值为 .
1.C 2.A 3.C 4.B 5. B 6.A 7.B 8.B
9.ABD 10.ABC 11. ACD
12. 13. 14.
15.(1) (2)b=4,c=2 16.(1) (2)
1717.(1) 略 (2) 18.(1) (2)
19.(1) (2) (3)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