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动量守恒定律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动量守恒定律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26 06: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英高级中学高二物理集体备课课时设计 
授课时间
主讲人:
总课题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
2课时
课 题
动能、动量的综合性问题
课型
专题复习(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在本章的学习基础上,建立力的三种效应之间的关联,初步构建力学知识的网络。为高三的综合复习打下基础。(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复杂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物理图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抓住过程,模型特点,利用物理规律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解决力学问题的三个规律;②结合具体问题正确选择适当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①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②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为若干特点不同的分过程;③对应不同的过程特点,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以发挥已有知识的正向迁移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引入新课提问:力的三个作用效应以及与之对应的三个力学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1.展示投影片,其内容如下:力的三个作用效应以及与之对应的三个力学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强调时、空是密切相关的,力对时间和空间的累积过程往往是同步发生的.2.由于三个规律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同一个力学问题原则上都可以用这三个规律去解决。但是由于题目给定条件的限制,中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限制等等,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还存在选择哪一个规律更为简捷方便的问题。☆教学过程设计那么,我们该如何根据需要选择规律解题?1.关于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理解展示投影片1,其内容如下:例1.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固定放置一端固定的轻质弹簧,质量为的小球沿弹簧所位于的直线方向以速度运动,并和弹簧发生碰撞,小球和弹簧作用后又以相同的速度反弹回去。在球和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对小球的冲量的大小和弹簧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
B
)(A)、
(B)、
(C)、
(D)、2.动量定理的应用展示投影片2,其内容如下:例2.如图所示,表示物体所受合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物体初速度为零,质量为,求物体在时刻的末速度。3.动能定理、能量守恒的应用展示投影片3,其内容如下:质量为5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射入厚度为4cm的木板,如图所示,射穿后的速度是100m/s,子弹射穿木板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多大?解:设平均阻力为f,根据动能定理有选择规律的一般原则(1)当题目中出现时间时,优先选择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2)当题目中出现位移时,优先选择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3)遇必要时(如题目要求计算某时刻的力或加速度),或题目所述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才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堂上练习: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停在B点,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恒力多大?()
解析:设撤去力前物块的位移为,撤去力时物块速度为,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如图所示)
对撤去力后物块的滑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
对撤去力F之前应用动能定理
2.对于两物体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A、B两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仅限于沿同一直线运动。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某一定值时,相互作用力为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时,存在大小恒为的斥力。设B物体质量,开始时静止在直线上某点;A物体质量,以速度从远处沿该直线向B运动,如图所示。若,
,。求:(1)相互作用过程中A、B加速度的大小?(2)从开始相互作用到A、B间的距离最小时,系统(物体组)动能的减少量?(3)A、B间的最小距离?解析:(1)
(2)两物组成系,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近。动量守恒
(3)两物相距最近时所用时间
物A
物B
小结: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的程序是:1.分析物理过程,按特点划分阶段2.选用相应规律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列出规律性方程3.找出关键性问题,挖掘隐含条件,根据具体特点,列出辅助性方程4.检查未知量个数与方程个数是否匹配.5.解方程组.课后练习:1.如图所示,长12
m,质量为50
kg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因数为0.1,质量为50
kg的人立于木板左端,木板与均静止,当人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板右端时立即抱住木柱,试求:(g取10m/s2)(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2)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3)人抱住木柱后,木板向什么方向滑动 还能滑行多远的距离 解析:人相对木板奔跑时,设人的质量为,加速度为,木板的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人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人有:;(2)设人从木板左端开始距到右端的时间为,对木板受力分析可知:故,方向向左;由几何关系得:,代入数据得:(3)当人奔跑至右端时,人的速度,木板的速度;人抱住木柱的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远小于相互作用的内力,满足动量守恒条件,有: (其中为二者共同速度)代入数据得,方向与人原来运动方向一致;以后二者以为初速度向右作减速滑动,其加速度大小为,故木板滑行的距离为。2.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有质量均为m的木板AB和滑块CD,木板AB上表面粗糙,与滑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CD上表面是光滑的圆弧,它们紧靠在一起,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质量也为m,它从木板AB的右端以初速度v0滑入,过B点时速度为,然后又滑上滑块CD,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圆弧的最高点C处。求:
(1)物块滑到B处时的木板的速度vAB(2)木板的长度L;(3)滑块CD圆弧的半径R。解析:(1)物块P在AB上滑动时,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即
,有;(2)由能量守恒可得,所以;(3)在物块P与CD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故,,解得:。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部分
板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
瞬时对应关系动量定理
力对时间累积效应动能定理
力对空间累积效应
教学后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