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重点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一
二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未来人口还会剧增。地球人口的持续飞速增长,养活地球人口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在生物圈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存在紧密而复杂的相互联系。
春运期间的广州火车站
讨论: 假如你正置身于这样拥挤不堪的人群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
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人类生存的这些需求可称为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一个人粮食消费量
生产粮食所用耕地面积
可转换为
一个人排出的CO2
吸收CO2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
可转换为
1
生态足迹的概念
一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的组成
∣ 建设用地 ∣
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 碳足迹 ∣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 林地 ∣
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 渔业用地 ∣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
∣ 耕地 ∣
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
∣ 草地 ∣
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2
3
特点
(1)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___,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___;
(2)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多
大
因此,为了减小生态压力,应减小生态足迹的值。
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
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占用面积
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
吃牛肉比食用蔬菜也会增大生态足迹
1、与种植蔬菜相比,养牛要占用更多的土地;
2、牛呼吸作用产生CO2,需要占用一定的森林或草地面积来吸收;
3、牛的所处营养级比蔬菜高,牛生存所需资源更多,占用的面积更大。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资料1 18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十年的预测情况如左下图;
讨论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面临全球性生态危机: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
资料2 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3.研究表明,目前生态承载力比1961 年增长约30%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
保护耕地,开发新能源,通过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等
D
全球气候变化
水资源短缺
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
环境污染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二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就是指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
国家节水标志
【参考答案】D
课后习题
1.我们既要关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也要注意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请在左右两栏之间画上适当的连线。
劳动力不足
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短缺
人口老龄化
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交通拥挤
环境恶化
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发现,南极地区的部分海冰正在逐年融化,使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温室效应 C.大气污染 D.海洋污染
3. 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带来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下列举措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进行垃圾分类 B.大力植树造林
C.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D.沿海兴建化工厂,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B
D
(1)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等。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 。(2)微囊藻是造成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巢湖湖水中的氮、磷等矿质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 ,理由是 。 (3)图中a、b分别代表 。
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
光照较强
巢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有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空间充裕等情况下,营养物质将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要因素
水体的溶氧量、有毒物质
【例4】近年来,巢湖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细菌大量繁殖)现象。下面是发生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建构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尽量少地消耗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请举两个例子说明。
绿色出行: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
节约用电:使用节能灯泡照明,随手关灯,休息时关闭电脑,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根据能耗标识选用能耗低的电器。
避免浪费:纸张双面使用,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具(如塑料袋、纸杯、木筷等)。
5.“国家节水标志” 由水滴、人手和地球的图案组成。绿色的圆形 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 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 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
(1)生活中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用洗碗水冲厕所,等等。(2)洗手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6.有些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企业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停产又将影响职工的收入和产品的供应。这样的两难处境,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请你查阅资料,找一找摆脱这类困境的办法。
7.亚洲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 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据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 西双版纳地区共有228-279头亚洲象,但它们分 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亚洲象的栖息地处于隔离状态,请你分析导致隔离的原因。
(2) 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走廊的调査规划和建设项目,请你谈谈这项措施的意义。
地方政府可以建设功能性园区,按照标准搞好基础设施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
人类活动,如开垦农田、修建公路和住房等,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亚洲象的息地处于隔离状态
第4章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层次
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
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
一
生物多样性
练习:(2024·广东模拟)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练习】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保证
B.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C.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越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D.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
A
实用意义的价值
食用
药用
工业原料
1.直接价值:包括实用意义的价值和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
在生态旅游、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绝大多数来自动植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为人类提供了众多生产原料。
基本来源于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畜禽及海产品。
2.间接价值: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
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
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
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
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潜在价值:
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价值。
不起眼的野草(过去)
用于各类疟疾治疗(现在)
4.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黄花蒿
潜在价值≠没有价值
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湿地可以蓄洪防旱 ________
②湿地公园供人游玩 _________
③农田中一种不知名的野草 _________
④农田能够提供粮食 _________
⑤画家旅游时即兴泼墨 _________
⑥模拟鸟类外形研制飞机 _________
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_________
间接价值
直接价值
潜在价值
直接价值
直接价值
直接价值
直接价值
判断价值
三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Ⅴ.农业和林业品种单一化
Ⅰ.生存环境破坏——物种的栖息地在丧失和碎片化
Ⅱ.掠夺式利用——过度采伐、滥捕乱猎
Ⅲ.环境污染
Ⅳ.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1.就地保护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①概念: 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
②意义: 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扎龙自然保护区
2021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
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易地保护
①概念: 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如: 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②意义: 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植物园
动物园
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一旦繁育的野生动物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将它们回放野外。
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利用生物技术保护
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等。
我国还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
国家基因库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关键: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提倡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②实质:
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
休渔期停泊在港口的鱼船
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4.其他措施:
THANK YOU
202X/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