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子结构 章末整合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原子结构 章末整合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26 07:2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2章 原子结构
章末整合 高中物理·选修3-5·鲁科版网络构建 网络构建 一、对α粒子散射实验及核式结构模型的理解
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α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2.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电子绕核运转.分类突破 【例1】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是α粒子受力平衡的结果
B.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这些α粒子未受到明显的力的作用,说明原子是“中空”的
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内质量和电荷量比α粒子大得多的粒子在原子内分布空间很小
D.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内的电子对α粒子的吸引力很大分类突破 答案 BC
解析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α粒子未受到原子核明显的力的作用,也说明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讲很小,原子内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A错,B对;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受到金原子核明显的力的作用的空间在原子内很小,α粒子偏转,而金原子核未动,说明金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电子的质量远小于α粒子,α粒子打在电子上,α粒子不会有明显偏转,故C对,D错.分类突破 分类突破 2.氢原子的能级图
如图1所示.分类突破 图1 (1)求电子在基态轨道上运动的动能;
(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画一张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的光谱线;
(3)计算这几种光谱线中最短的波长.
(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真空中光速c=3.0×108 m/s)分类突破 答案 见解析分类突破 分类突破 分类突破 针对训练1 下列对玻尔原子理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玻尔原子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玻尔原子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引入了量子概念
C.玻尔原子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
D.玻尔原子理论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是完全对立的
答案 AB分类突破 解析 玻尔原子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问题,其成功之处是引入了量子化理论,局限是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故A、B对,C错;它继承并发展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观点,故D错.分类突破 三、原子的能级跃迁与电离
1.能级跃迁包括辐射跃迁和吸收跃迁,可表示如下:

2.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 eV时,也可以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 eV时,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分类突破 3.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Em-En),均可能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分类突破 【例3】 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光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时的速度多大?(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电子质量me=9.1×10-31 kg)
答案 (1)8.21×1014 Hz (2)9.95×105 m/s分类突破 分类突破 分类突破 针对训练2 一个氢原子处于基态,用光子能量为15 eV的光去照射该原子,问能否使氢原子电离?若能使之电离,则电子被电离后所具有的动能是多大?
答案 能 1.4 eV
解析 氢原子从基态n=1处被完全电离至少吸收13.6 eV的能量.所以15 eV的光子能使之电离,由能量守恒可知,完全电离后还剩余动能Ek=15 eV-13.6 eV=1.4 eV.分类突破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