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1.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1.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 100 周年,被誉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引领了一群革命党人为我国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孙先生逝世时我国人民革命目标是( )
A.进行思想解放运动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 下列示意图反映的重大事件( )
A.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B.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 “东北易帜”是指1928年,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当局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将原北京政府时代的五色国旗代之以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国旗的政治转向事件。“东北易帜”体现的突出特征是( )
A.政权合并 B.国家统一 C.民族交融 D.南北合流
4. 下图为黄埔军校学员的毕业证。该毕业证颁发于( )
A.1923年 B.1924年 C.1933年 D.1934年
5. 《新青年》杂志刊发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频率统计表
止时间 1915-1918年 1919-1922年 1923-1926年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出现的频率 0.78% 2.45% 25.14%
据下表推知,“革命”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昌起义爆发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D.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毛泽东“自行其是”的行为是
A.成立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建立革命军队,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C.领导工人运动,夺取中心城市
D.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7. 朱德的女儿朱敏(1926-1986)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她刚生下来就与父亲离别,14岁才与父亲正式见面。在此之前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张“悬赏捉拿”布告栏,里面印着父亲朱德和毛泽东的头像。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朱德时( )
A.朱德与毛泽东一起参加中共一大
B.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C.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朱德一声令下,百万雄师过大江
8.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的中国式的正确革命道路是( )
A.发动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B.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 1928年10月,毛泽东形象地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这反映的革命思想是( )
A.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B.枪杆子里出政权
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兵民是胜利之本
10. 下表为1930年毛泽东对江西寻乌人口成分的调查情况统计。该调查( )
职业 农民 手工业者 游民 商人 政府职员 地主 其他
人口数 1600 297 270 135 100 78 184
百分比 60 11 10 5 4 3 7
A.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B.有助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明确了革命的领导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
11. 在历史活动课上,李志坚同学拿来了自己课前找到的视频资料向同学们展示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泸定桥 C.翻越大雪山 D.会师井冈山
12.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3. 1935年10月,毛泽东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赋诗一首《七律·长征》,其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首诗创作于哪一历史事件结束之后?
A.井冈山会师 B.遵义会议 C.吴起镇会师 D.会宁会师
14.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这首歌词反映了红军在斗争中铸造了(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坚定理想、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15. 2020年7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某夏令营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正确的是( )
A.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C.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3题,共45分)
16. (本小题13分) 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中,寻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著作,整理的“青年毛泽东的革命事迹(部分)”资料卡。
1920年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党的创建1927年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1927年9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改变计划,率起义部队于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总结斗争经验,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从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请你根据资料卡的内容,归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其原因。
17. (本小题15分)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阅读该文件的如下内容,回答问题。
(二)……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
(1).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共三大作简要评价。
15. (本小题17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让一个民族屹立不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精神】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精神以磅礴之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弘扬五四精神永葆爱国情怀》
【红船精神】
材料二 中共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时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起航的地方,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开端,是开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起点。
——《光明日报:“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长征精神】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 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2). 材料二中红船精神所表达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你认为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B C C D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C C B A
1、 非选择题
16. 答案:
贡献: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原因: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实践;在革命斗争中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善于对革命斗争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17. 答案:
(1). 原因:军阀的黑暗统治,国民革命运动迫在眉睫;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共产党自身力量薄弱;扩大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2). 评价: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18. 答案:
(1). 五四精神是指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他们追求进步,倡导民主和科学,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任答一点)
(2).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 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 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