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7 18: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1.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1.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认为历史教育应有“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的态度。30年代初,他开始主张历史教育要“致用”,要使青年知道国家深受外国压迫。顾颉刚态度的转变反映了当时( )
A.国民教育受舆论影响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国家经济形势的转变
D.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2. 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据此推断,下列最符合其时代背景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3. 1936年12月13日,李先生在《西北文化日报》上看到一则新闻:“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如下图)经了解,这次“兵谏”发生的地点是在( )
A.沈阳 B.西安 C.重庆 D.南京
4. 1937年7月20日,广州医务界组织战时救护大队,赶赴华北前线;8月14日,广州成立“救亡呼声社”,并创立社刊《救亡呼声》。与上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西安事变的爆发
B.百团大战的发动
C.七七事变的爆发
D.战略反攻的开始
5. 某集团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在一场誓师大会上说:“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换帽子算不了什么,那是形式;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不会变,红军的传统不会变,解放全中国的意志也不会动摇!”这一事件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 如表内容是近代报纸《申报》在1928年和1939年使用“民族”“中华民族”两词的次数。导致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
项目 1928年 1939年
民族 1119次 2369次
中华民族 183次 372次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7. 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是指(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8. 下列关于台儿庄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役
B.歼灭日军4万人
C.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9. 下列关于台儿庄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役
B.歼灭日军4万人
C.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10. 下面是抗战时期某次会战期间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的歌曲,此次会战( )
热血沸腾在鄱阳,
火花飞进在长江,
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
保卫大武汉!
A.将日军拖入持久战的泥潭
B.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是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
11. 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体现了我党
A.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
B.高瞻远瞩,争取和平的精神
C.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D.不畏牺牲、不折不挠的精神
12. 盐阜儿女英勇抗战,书写了壮丽诗篇。下图为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陈列的展品(高射机枪)。该展品属于( )
A.文献史料 B.口述史料 C.实物史料 D.图像史料
13. 邓子恢主持下的华中抗日根据地由主七佃三的“三七分租”,逐渐改变为佃七主三的“倒三七分租”;为打击农村高利贷而规定为“分半给息”,即实行一分半利息,以保护贫苦农民利益。这些举措实施的土地政策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减租减息政策 C.耕者有其田 D.包产到户
14. 抗战胜利前夕,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批判《中国之命运》为中心的宣传活动,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指( )
A.三民主义 B.维新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5.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
B.领导中国人民局部抗战
C.组织正面战场的抗战
D.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3题,共45分)
16. (本小题13分) 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两党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 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开展的重大军事活动是什么?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请写出其失败的标志。
(2)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什么主张?促成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哪些努力?综上所述,谈谈国共关系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启示。
17. (本小题15分)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奋勇抗争。各阶层不断追随世界潮流,探索近代化之路。
【列图表——列强侵华与反抗】
列强侵华 中国人民反抗斗争
______①_____ 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壮烈殉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____②___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查资料——制度革新及应用】
资料1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新政。其中最紧密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第二,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资料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建国民政府。我们须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国家的》
【看图片——新的力量和希望】
【列书单——红色华章及历程】
图3 《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真实记录了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 图4《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了1946年华北解放区一个普通村庄暖水屯斗倒地主的过程,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展现了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上光明大道。
(1).请将材料一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
(2).请写出资料1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资料2中的领导“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这次“革命”结束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哪一制度
(3).图1 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图1和图2所示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4).依据图3结合所学,请写出“延安”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地位。哪一历史事件使得图4中所述农民“斗倒地主”
15. (本小题17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谈判,双方签订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
——摘编自山东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三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直到1945年,拥有100余万兵力的日本陆军主力中国派遣军在中国军民多年的打击消耗和最后的全面反攻下,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卢沟桥阵地上的中国士兵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战后双方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事件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此事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归纳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B C C B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C B C A
1、 非选择题
16. 答案:
(1)北伐战争;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2)“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八路军和新四军改编;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17. 答案:
(1). ①鸦片战争;②邓世昌。条约:《辛丑条约》。
(2). 历史事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3). 历史事件:五四运动。联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4). 地位: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历史事件: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8. 答案:
(1).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条约:《马关条约》。
(2). 事件:柳条湖事件。
影响:日本炸毁南满铁路,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
(3). 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历史地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有力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 认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主要因为全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中流砥柱作用,领导了敌后抗战。同时,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合作也至关重要。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不仅保卫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也推动了世界和平反法西斯事业的发展,为后来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