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一、单选题
1.已知点,直线,点是上的动点。若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B.椭圆 C.圆 D.抛物线
2.(2025山西太原五中月考)已知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是6,则其准线方程为( )
A. B. C. D.
3.(2025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联考)已知抛物线过点,则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A.(4,0) B.(0,4) C.(-4,0) D.(0,-4)
4.(2024黑龙江鸡西十九中期中)焦点坐标为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B. C. D.
5.(2025湖南长沙期中)已知点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则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A. B.3 C. D.
6.(2025陕西榆林期中)设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为抛物线的焦点,若点,则的最小值为( )
A.4 B.5 C.6 D.7
二、多选题
7.已知,则方程与在同一坐标系内表示的曲线可能是( )
A.椭圆与抛物线 B.双曲线与抛物线 C.两条双曲线 D.椭圆与直线
8.(2024黑龙江哈尔滨德强高级中学月考)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9.(2025江苏盐城五校期中联考)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是经过焦点的弦,是线段的中点,过点作抛物线的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是,其中交抛物线于点,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是线段的一个三等分点 D.
三、填空题
1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且,则点到轴的距离为______。
11.(2025江苏常州田家炳高级中学期中)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
12.若点到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1,则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
四、解答题
13.动点到轴的距离比它到定点的距离小2,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14.(2025江西南昌期中)将抛物线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之后,正好与抛物线重合,求的值;若进一步,设为抛物线上一点,为抛物线的焦点,若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的准线相交,求的取值范围。
15.(2024江苏宿迁沭阳期中)一隧道内设有双行线公路,其截面近似由一长方形和一抛物线构成,如图所示。为保证安全,要求行驶车辆的顶部(设为平顶)与隧道顶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之差至少要有0.5米。已知行车道的总宽度为8米,即米。
(1)计算车辆通过隧道时的限制高度;
(2)现有一辆载重汽车宽3.5米,高4.2米,试判断该车能否安全通过隧道。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点的轨迹为抛物线。
已知点(定点),直线(定直线),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故。
因轴且在上,即为到直线的水平距离,即到定直线的距离。
综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的距离,符合抛物线定义,故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2.答案:A
解析:抛物线的核心性质: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定义推论)。
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为;
点到焦点的距离为6,故(点到准线的距离为横坐标加),解得;
准线方程为。
3.答案:B
解析:先由抛物线过点求参数,再确定焦点坐标。
抛物线过点,代入得,即,解得;
抛物线的焦点在轴正半轴,坐标为,代入得焦点。
4.答案:D
解析:根据焦点位置确定抛物线标准方程形式:
焦点在轴负半轴,对应抛物线标准方程为(,为焦点到原点的距离);
此处,故方程为。
5.答案:C
解析:利用抛物线定义转化距离,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小值。
抛物线的焦点,准线方程为;
由定义,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故所求距离和为;
当、、三点共线时,最小,即;
计算。
6.答案:C
解析:同理利用抛物线定义转化,结合“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求最小值。
抛物线的焦点,准线方程为;
由定义,等于到准线的距离,故等于到准线的距离;
当在过且垂直于准线的直线上时,距离和最小,即到准线的距离;
计算到准线的距离为。
二、多选题
7.答案:AB
解析:先分析第二个方程的曲线类型,再结合第一个方程判断:
方程可整理为(),含与的一次项,必为抛物线;
第一个方程:若、同正且不等,为椭圆;若、异号,为双曲线;
选项C(两条双曲线)、D(椭圆与直线)均不含抛物线,排除;故正确选项为AB。
8.答案:AC
解析:分抛物线开口方向设方程,代入点验证:
开口向右():代入得,即,解得,方程为(选项A正确);
开口向下():代入得,即,解得,方程为(选项C正确);
开口向左():代入得,(不符合,排除);
开口向上():代入得,(不符合,排除)。
9.答案:ABD
解析:结合抛物线定义、梯形中位线性质及斜率关系分析:
选项A:、、,是中点,故是梯形的中位线,。由定义、,故,得(正确);
选项B:设、,则、。的斜率为,的斜率为,两者乘积为,故(正确);
选项C:是与抛物线的交点,,结合焦点弦性质,计算得(错误);
选项D:由、,代入、,结合,可证,故(正确)。
三、填空题
10.答案:
解析:抛物线的焦点,准线。由定义,即到准线的距离为3,故(为的纵坐标),解得。代入抛物线方程得,故到轴的距离为。
11.答案:
解析:先求双曲线右焦点:双曲线中,、,故(),右焦点为。
抛物线以为焦点,开口向右,标准方程为,代入得。
12.答案:
解析:转化距离条件:点到的距离比到的距离小1,即到的距离等于到的距离(将“小1”转化为到左移1个单位的直线距离)。
由抛物线定义,焦点、准线,故方程为()。
四、解答题
13.解:根据题意列距离关系,分情况化简:
动点到轴的距离为,到定点的距离为,由条件得:
当时:方程化为,两边平方得:
当时:方程化为,两边平方得:此时,但时,原条件“到轴距离比到距离小2”即,恒成立,但是轴负半轴,属于退化轨迹,通常忽略,故主要轨迹为抛物线。
综上,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14.解:
(1) 抛物线旋转变换:点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后变为。
原抛物线上的点旋转后在上,故,即。
与原抛物线对比,得。
(2) 抛物线的焦点,准线。
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准线相交,需满足“圆的半径到准线的距离”:
到准线的距离为;
,由(在上),得:
平方化简:
因(抛物线开口向上),故。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15.解:先建立坐标系,确定抛物线方程,再计算限制高度及车辆通行情况:
(1) 建立坐标系与抛物线方程:
设隧道截面中,长方形底边在轴上,中点为原点,则、。
设抛物线顶点为(假设总高6米,长方形高4米,抛物线过),方程为,代入得:
故抛物线方程为,即。
计算限制高度:
车辆顶部与隧道顶部的高度差至少0.5米,行车道宽8米(),抛物线在的最低值在处,。
故限制高度为米。
(2) 判断车辆能否通过:
载重汽车宽3.5米,故车辆边缘对应的(以中线为界)。
代入抛物线方程计算此处隧道高度:
车辆顶部高度4.2米,高度差为,故该车能安全通过。
综上,(1)车辆通过隧道的限制高度为米;(2)该车能安全通过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