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专题六 电路的设计
设计电路的一般步骤:仔细审题,明确电路功能与
特点;确定用电器之间、用电器与开关之间的连接方
式;画出电路草图,对照题目要求确定电路图。
类型一:开关串联
若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电路才能正常工作,有一个
不闭合,就无法工作,此时两个开关串联。
类型一:开关串联
若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电路才能正常工作,有一个
不闭合,就无法工作,此时两个开关串联。
(2023·自贡)在高铁站的自动检票闸机口,乘客
需刷身份证,同时进行人脸识别,两个信息都符合后闸
机门(电动机)才自动打开,检票通过。身份证和人脸
识别系统都相当于开关,信息符合后开关自动闭合。下
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
A
类型二:开关并联
若闭合任何一个开关,某用电器即可正常工作,则
开关并联,用电器在干路。
为保障住房安全,某居民小区加强了门卫安保工
作,凡是内部车辆均可通过感应,自动打开门禁系统进
入;外来车辆,驾驶员需要经过核查、登记后,由安保
人员手动打开门禁系统进入。由此可知,该门禁系统的
控制电路可能是( B )
B
体温安检门是一种无接触快速测温和金属探测为
一体的安全检测门。当人体温度过高(S1闭合)或人身
上携带金属物品(S2闭合)时,指示灯亮起,同时报警
器报警。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C )
C
类型三:开关分别控制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开关独立控制本支路,各用电
器可同时也可独立工作。
(2024·淄博)为停车场设计“车位占用”提醒模
拟电路,要求车位被占用时,该车位上方只有红色指示
灯亮;车位未被占用时,上方只有绿色指示灯亮。下列
电路图中能实现上述要求的是( C )
C
某班举办知识竞赛,需要制作一台选答器模型,
要求如下:一个问题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选择哪一
个答案就闭合哪一个开关,使对应的灯发光。下列电路
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B )
B
类型四:开关顺序控制
若一个开关控制某用电器工作后,另一个开关才能
控制另一个用电器工作,那么两个用电器可能并联,前
者由干路开关控制,后者由支路开关控制。
(2024·重庆)家用电动窗帘的电路主要由电源指
示灯L和电动机M组成。先闭合开关S1,电源指示灯L
亮;再闭合开关S2,电动机 工作拉动窗帘。当S1断开
时,电动机 不能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
是( B )
B
(2024·兴安盟)某同学手中实验器材有发热
管、电动机、开关S1和S2、电源和导线若干,要求:同
时闭合 S1和S2产生热风;仅闭合S1产生冷风;仅闭合S2
不发热也不吹风。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D )
D(共18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第一节 静电现象
打扫房间时,小明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
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为什么呢?同时还发现
薄膜塑料袋的袋口合在一起,很难分开,只要将塑料袋
在衣服上摩擦几下,合在一起的薄膜塑料袋的袋口就分
开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1. 摩擦起电。
(1)定义: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实质: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从束缚电子本
领弱的物体,转移到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
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
(3)带电体的性质:能够 轻小物体。
摩擦
负
正
吸引
2. 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其
实质是玻璃棒 电子。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其
实质是橡胶棒 电子。
(3)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失去
得到
排斥
吸引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库
仑,用符号C表示。
(5)静电感应:当带电体与未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
时,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会被
到带电体附近,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则被 到远
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
吸引
排斥
(6)验电器。
①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②组成: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等;
③原理:同种电荷相互 。
排斥
3. 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1)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植绒、
静电喷涂等。
(2)静电的防止:采取湿润环境或接地的方法,避免
静电产生的不利影响;油罐车后的拖地铁链将电荷引入
大地,预防放电爆炸等。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的实质
(2023·安徽)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
电,丝绸带负电,在摩擦过程中( C )
A. 玻璃棒和丝绸都得到电子
B. 玻璃棒和丝绸都失去电子
C. 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
D. 玻璃棒得到电子,丝绸失去电子
C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自由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
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两个物体
所带的电荷量相同,电性相反。
知识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将a、b、c三个轻质小球悬挂起来,相互作用情况
如图所示。已知a带正电,则c的具体带电情况是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a球,二者
将互相 (选填“吸引”或“排斥”)。
带负
电或不带电
吸引
判断轻小物体带电情况时,若两个物体相互排
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可以判定两个物体带
同种电荷;若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则它们可能
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自然界
只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
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1. (2023·长春)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现象的
是( D )
A. 磁铁吸引铁钉
B. 用吸管吸饮料
C. 地球吸引苹果
D. 摩擦过的气球吸引头发
D
2. (2024·广西)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则两根玻璃
棒( C )
A. 得到电子 B. 带负电
C. 靠近时会互相排斥 D. 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C
3. (2024·福建)如图所示,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
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
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D )
A. 摩擦创造了电荷
B. 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
C. 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
D. 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
D
4.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C )
A. 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 油罐车尾部常拖着一条铁链
C. 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 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C
5. 被某种材料摩擦过的带电小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相互排斥,则在小球在摩擦过程中 (选填
“得到”或“失去”)电子;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靠近一个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则小球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带电。
失去
不一定
6. (2023·广西)兴趣小组用塑料盒、锡箔纸、金属线
等物品制作了简易验电器。如图所示,将与头发摩擦过
的笔杆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线,发现锡箔纸张开,说明笔
杆因为 转移而带电,锡箔纸带 (选填
“同种”或“异种”)电荷。
电子
同种 (共17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第四节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生活中常常把一节电池的负极和另一节电池的正极
连在一起组成电池组(如图所示)。用这样的办法可以
把三节或更多的电池串联起来使用。分别测量每节电池
两端的电压,然后测量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它们电压之
间有什么关系?
1. 电压。
(1)作用:使电路中的电荷发生 形成电
流。电压用字母 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是伏特(V),其他常用单位有千
伏(kV)和毫伏(mV)。1 kV= V,
1 V= mV。
定向移动
U
1 000
1 000
(3)常见的电压值:一节新干电池提供的电压一般
是 V;手机的充电电压一般约为5 V;对人体的
安全电压不高于 V;我国提供给家庭电路的电压
是 V;提供给动力用电的电压是 V;闪
电云层的电压高达103 kV。
1.5
36
220
380
2. 测量电压大小的工具:电压表,其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 ”。
3.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
器 联,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
出;②被测电压的大小不能 电压表的量程,在
无法估计被测电压大小时,应选用电压表的最大量程进
行试触。
并
超过
4. 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学生电压表有“0~3 V”和
“0~15 V”两个量程。选择量程0~3 V,表盘上每一
大格表示 V,每一小格表示 V。选择量程
0~15 V,表盘上每一大格表示 V,每一小格表
示 V。
电压表读数:先确定所选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和分
度值,再对指针所指位置进行读数。
1
0.1
5
0.5
5. 用电压表测电压。
(1)实验步骤:①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
关,待指针稳定后,读出并记录电压表示数;②按照图
乙所示电路图将实物器材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待指针
稳定后,读出并记录电压表示数。
(2)实验结论:电源电压与小灯泡两端电压 。
相等
知识点一:判断电压表测量的对象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所测得
的电压是( B )
B
A. 灯L1两端的电压
B. 灯L2两端的电压
C. 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
D. 电源电压
电压表是测量用电器两端电压的仪表,使用时要
和被测用电器并联。要注意,电压表位置不一定紧邻
用电器,读图时需仔细辨别,明确其测量对象。
知识点二:连接实物电路
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乙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串联电路中,按电流流向依次连接电池、开关、
各用电器。若要测量某用电器电压,应将电压表并联
在该用电器两端。
连接时,要保证各元件顺序与电路图一致,选好
电压表量程,接对正负接线柱。
1. 下列四个电路中,能够测小灯泡电压的是( D )
D
2. 关于电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B.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C. 只要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D. 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时,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C
3. (2023·长春)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
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
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
A. 铜片是电池正极
B. 锌片是电池正极
C. 盐水不导电
D.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A
4. 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若换用另一个
量程,指针位置不变,其示数是 V。
2.7
13.5
5. 如图所示电路,灯L1、L2的连接方式是 。闭
合开关S,电压表测量的是灯 两端的电压。
串联
L2 (共17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第三节 测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我们知道,小灯泡发光是因为有电流持续流过小
灯泡。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闭合开关S,观察
同一个灯泡在两次实验中的亮度不同,发生的现象说
明了什么?
1. 电流。
(1)形成:电荷的 形成电流;电流用字
母I表示。
(2)方向:把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
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
电器流向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
向 。
定向移动
正电荷
相反
(3)单位:国际单位是 (A);其他常用单位
有毫安(mA)和微安(μA)。1 A= mA,
1 mA= μA。
(4)常见电流值:手机处于通话时电流约为300 mA~
500 mA;手电筒的电流约为200 mA;家用电冰箱的电
流约为 A。
安培
1 000
1 000
1
2. 测量电流大小的工具:电流表,它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 ”。
3.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用电
器 联,让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
柱流出;②待测电流的大小不能 电流表的量
程,在无法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选用最大量程进
行试触;③不允许电流表直接接到 的两极。
串
超过
电源
4. 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学生电流表有“0~0.6 A”
和“0~3 A”两个量程。选择量程0~0.6 A,表盘上每
一大格表示 A,每一小格表示 A。选择
量程0~3 A,表盘上每一大格表示 A,每一小格表
示 A。
0.2
0.02
1
0.1
5. 电流表读数:先确定所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
值,再对指针所指位置进行读数。
6. 用电流表测电流。
(1)实验步骤:①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电流表串
联在A处,闭合开关S,读取并记录电流表示数;②保持
电路其他部分不变,将电流表改为串联在B处,闭合开
关S,读取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2)实验结论:两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 ,说
明流入和流出灯泡的电流 。
相同
相等
知识点一:判断电流表测量的对象
如图所示电路中,能够用电流表直接测出灯L2电流
的是( D )
D
判断电流表测量对象及电路连接正误,需先确定
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再看电流表与用电器的连接位
置,是否正确串联在所测用电器支路,同时注意电流
表接线柱是否接反。
知识点二:连接实物电路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要求:灯泡L1和灯
泡L2并联,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导线不能交叉,开关
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量程选择“0~0.6 A”。
测量并联电路支路电流,电流表应与被测支路用电器
串联;控制整个电路的开关应串联在干路;被测电流
未知时,用 “试触法”先用大量程试触,若偏角小则
换小量程。连实物图按电流流向,从电源正极出发,
根据电路分支依次连接各元件回到负极。
1.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电荷只要运动就会形成电流
B.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D. 电流从电源负极流经用电器流向正极
C
2. 下列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能正确测量出通过灯
L2电流的是( D )
D
3. 请在如题图所示电流表的表盘上,标出通过电流为
0.3 A时所选的接线柱和指针的位置。
4. 如题图所示,请根据标记的电流方向,把电源和电流
表的符号分别填进虚线方框内,要求:开关闭合两灯都
能发光。
5.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如图所示实物电路的连
接。要求:两灯并联,开关S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
泡L2电流(不超过0.5 A),导线不能交叉。(共17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在串、并联电路处于通电状态时,每个用电器两
端都有一定的电压,每个用电器中都有电流通过。那
么,每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吗?通过每个用电器
的电流相等吗?串联或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有什
么特点呢?
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电路
名称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
流① ,即 I=I1=I2=…=I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
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
的③ ,即I=I1
+I2+…+In(并联分流)
相等
总和
电压
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② 各部分电
路两端电压之和,即 U=U1 + U2+…+Un
(串联分压) 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
两端的电压④ ,即U=U1=U2=…=Un
等于
相等
知识点一: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2024·绥化)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
流规律”的实验装置。
(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 。
断开
(2)如图甲所示,电流表测量的是灯泡 的电
流,实验中L1和L2应该选择规格 (选填“相
同”或“不同”)的灯泡。
L1
不同
(3)完成实验后,利用已有器材又找来电压表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设计了图乙所示的
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灯L1和L2均不亮,电压
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故障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灯L1开路
实验 序号 L1两端电压U1/V L2两端电压U2/V L1、L2两端电压U/V
1 1.3 1.5 2.8
2 1.2 1.6 2.8
3 1.2 1.7 2.8
实验 序号 L1两端电压U1/V L2两端电压U2/V L1、L2两端电压U/V
1 1.3 1.5 2.8
2 1.2 1.6 2.8
3 1.2 1.7 2.8
(4)排除故障后,选择合适的器材多次实验并记录数
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
律: 。(用U、U1和U2表示)
U=U1+U2
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务必断开开关。根据电
流表与待测用电器串联来确定测量对象;实验中应选
不同规格用电器,让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闭合开
关,若用电器不工作,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可
能是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发生开路。忽略误差,分析数
据可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间的关系。
1.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500 mA,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
0.5
0.5
2.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的示数
为2.7 V,则电压表V1的示数为 V,电压表V2的示
数为 V;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
压表V1的示数为2.6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4 V,则电
压表V的示数为 V。
2.7
2.7
6
3. 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
光,则灯泡L1和L2是 联的,若图乙所示是电流表
A1指针的位置,电流表A2示数为0.6 A,则通过灯L1的电
流为 A。
并
0.9
4. (2024·广东)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乙所示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 状态。正确连
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若灯L2开路,则L1两端
(选填“有”或“无”)电压。
断开
无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压UAB、UBC和UAC。其中第1
次测UAB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V。
接着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并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所示。
1.2
实验序号 UAB/V UBC/V UAC/V
1 — 1.7 2.9
2 1.3 1.6 2.9
3 1.1 1.8 2.9
①分析表中数据,得到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
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
②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除了将灯泡换成其他类型用
电器并多次实验,还可以 。
之和
改变电源电压并多次实验
实验序号 UAB/V UBC/V UAC/V
1 — 1.7 2.9
2 1.3 1.6 2.9
3 1.1 1.8 2.9(共17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单元实践
一、提出问题
雷电是自然界常见的静电现象,雷电是怎样产生
的?雷电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二、活动目的
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雷击的措施。
三、活动方案
任务一:查阅并整理资料。
1. 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
雷电是带电积雨云中的瞬间强放电现象。雷雨形
成时,云层水分子因气流等外力碰撞摩擦而产生静
电,致云层底部带负电,顶部与地面带正电。积云电
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击穿空气放电,正、负电荷中和
产生火花,即雷电现象。同时,放电释放巨大能量,
使放电区域空气温度骤升、迅速膨胀,引发冲击波,
向外传播形成雷声。
2. 调查我国历史上关于雷电的记载。
雷电不可分,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甲骨文中,就有
最早的记载。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提出“阴阳相
薄为雷,激扬为电”。东汉王充在《论衡·雷虚》中描
述了雷电现象的季节性特性:“雷者,太阳之激气也。
何以明之?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
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
3. 调查我国历史上关于预防雷击的措施。
春秋时期,孔子就曾告诫他的学生们,天气不好的
时候,不要站在树下,防止被雷击中。汉代起,人们在
建筑上安装铜铁制、状如牛角且尖端刺向天空的装置,
装置内有金属条与地下相通。每当雷电天气,此装置可
凭借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引导雷电,将其引入地下,降
低建筑物遭雷击损害的风险。
任务二:调查学校建筑和家庭住宅采取的预防雷击措施,对人和建筑物等避免雷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雷电蕴含上万安培的强大电流,当这些电流流经人体,瞬间就能产生大量热量,致使人体皮肤及内部器官碳化烧焦,还可能引发心脏骤停。雷电灾害给人们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学校建筑和家庭住宅的避雷带,通常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环绕房屋一周,并与避雷针、引下线相连,引下线再接入接地系统。为防范雷电灾害,建议加强避雷设备的定期检查与清理,确保其完好无损。实地到楼房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切勿随意触碰避雷设施。遇到雷电天气,尽量避免外出。
四、交流评估
雷电作为常见且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长期影响
人类生活与生产。了解其产生原因、制定有效防护措
施,完成《雷电的产生与防护措施》调查报告,与同学
交流研究成果。
1. 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大气中的静电放电现象,常发生于积雨云
中。云层里的水滴在凝结过程中带上电荷,致使云层上
下电荷分布不同。积云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云层中的
空气被击穿,产生强烈电流与光亮,这便是我们看到的
雷电。而伴随的雷声,是电流在空气中快速传播,引发
空气剧烈振动形成的。
2. 防护措施。
(1)建筑物防雷。
安装避雷针:在建筑物顶端安装金属避雷针,利用
尖端放电原理引雷,借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将电流导入大
地,避免建筑物遭受直击雷损害,现代高层建筑多配备
此类系统。
避雷带与避雷网:大型建筑或建筑群,采用避雷带
环绕建筑物边缘,或在屋顶铺设避雷网,扩大防雷范
围,降低雷击风险,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常用。
(2)个人防雷。
①避免危险区域:雷电天气,勿在大树下、电线杆
旁、空旷场地停留。
②室内防护:检查电器设备接地情况;关闭门窗,
避免接触金属物;关闭电器并拔掉插头,避免使用水龙
头,防止雷电经电线、水管引入室内伤人。
(3)电器设备防雷。
家庭电路中安装电源保护器,防止雷电通过电源线
路损坏电器设备。
五、拓展研究
1752年,富兰克林在雷雨天气进行风筝实验,他将
细铁丝绑在风筝上,在风筝线的末端系上一把铜钥匙,
然后将钥匙与莱顿瓶相连。当雷电发生时,铁丝吸引云
层中的雷电,电流通过风筝线和铜钥匙传入莱顿瓶,成
功收集到雷电,莱顿瓶被充电。这一著名实验证明了雷
电本质是电,与人工摩擦生电性质相同,首次证实雷电
与静电的同一性,为电学研究奠基,意义重大。受此启
发,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雷电现象展开了探究。
1. 从本质上讲,雷电现象是一种大规模的
现象。强大的电流通过空气时,会使空气温度急剧升
高,在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能。
放电
内
2. 通过模拟实验可知,云层电荷分布不均匀时易形
成雷电。实验中,用两个带电小球模拟云层电荷。当两
个小球靠近,会出现相互吸引或排斥现象,这是因为同
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排斥
吸引
3.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V,所以在户外
遇到雷电天气时,千万不能在大树下避雨。因为大树
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在雷电
天气中容易被雷电击中,进而使靠近大树的人有触电
危险。
36
导体
4. 避雷针是常见的防雷装置,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
作。这是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 性,能够将雷电
顺利导入大地。在雷电天气中,避雷针尖端不断向空中
释放电子,此时电流方向是 (选填
“从地面流向尖端”或“从尖端流向地面”)。
导电
从尖端流向地面 (共14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专题四 简单电路作图
类型一: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画电路图,整体呈长方形,导线横平竖直,元件符
号均匀分布且不在拐角处,顺序与实物图一致。
串联电路:明确各元件位置后,画出相应符号。按
照电流流向,依次连接电源、开关、用电器等元件符
号,连线要规整,转弯处不能有元件。若有电压表,将
其符号并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并联电路:画出电池组符号,接着绘制两段干
路。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流向找出
“分”“合”点。在这两点之间,分别绘制各支路,
并规范画出支路中的元件符号。对于交叉相连的点,
要标记为粗黑圆点。要是电路中有电压表,同样将其
符号并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对应
的电路图。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
的电路图。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
的电路图。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
的电路图。
类型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连接实物图前,需先判断电路连接方式,明确待
连元件。接着依据电路图确定连接顺序,确保实物图
中元件连接顺序与电路图中元件符号顺序一致。用平
滑曲线将元件连到对应接线柱,连线不能是折线,也
不允许交叉。
串联电路:把电源和其他电路元件依次连接即可。
若有电压表,将其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并联电路:采用 “先串后并”法,先将电源与一条
支路连成通路,找到并联电路的分流点和合流点,再把
其他支路元件连好,并联在这两点之间。若有电压表,
同样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流表
选小量程)
(2024·贵州)如图所示是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
路,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
要求: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2两端电压,导线
不能交叉。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流
表选小量程)
如图所示电路图,闭合开关,通过灯泡L1的电流
为0.5 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4 A。请根据电路图,连
接实物图。(共16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如图所示,现有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两节电池
和一些导线,你能将它们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吗?
1. 电路组成: 、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2. 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处处 的电路。
(2)开路:在某处 的电路。
(3)短路:不经过 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
线连通的电路。
电源
连通
断开
用电器
3. 串联电路。
(1)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逐个顺次
在一起,然后再接入电路中。
(2)特点:串联电路只有 条通路,各电路元
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个
电路。
串
接
一
4. 并联电路。
(1)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的两端
地连在一起,然后再接入电路中。并联电路中,只有部
分电流通过的电路为支路,所有电流都会通过的那部分
电路为干路。
并列
(2)特点:电路中的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用电器
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干路上的开关控制 ,支路上的开关控制 。
整个电路
开关所在的支路
知识点一: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灯L1和L2接成串联电路,应
闭合开关 ;若要使灯L1和L2接成并联电路,应闭
合开关 ;若同时闭合开关 ,
电路处于短路状态,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S2
S1和S3
S1、S2、S3
串联连接:观察电路图,找出能让灯泡顺次连接
的开关,闭合它就能实现串联。
并联连接:把两灯首尾分别相连,再连电源,依
电路图确定闭合开关。
短路判断:多开关闭合,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
出,不经用电器回到负极,就是短路。
知识点二: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2024·南充)某校科创小组为“共享助力车”的
安全头盔设计以下方案: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
灯L亮;从车头取出头盔并戴上后,头盔内遥控设备遥
控S2闭合,电动机通电工作;扫码且戴头盔才能骑行。
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B )
B
电路连接判断: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
响,是串联;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
联,如在电路无故障的情况下,指示灯亮,电机不工
作,说明二者并联。
开关作用判断:特定开关闭合,某用电器才工
作,开关与该用电器同支路;某开关断开,所有用电
器不工作,此开关在干路。
1.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
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通
常,在轿门左右两侧轿壁各有一排楼层选择按钮,分别
相当于开关S1和开关S2。进入电梯的人无论按下哪一侧
轿壁上同一楼层的按钮,都会使该楼层指示灯L亮起,
下列设计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C )
C
2. 某汽车的车门设置为车的前、后两门(电路开关)中
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车辆的驱动电动机M都无法工
作行驶。下列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B )
B
3.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3,灯L1、L2 联;
闭合开关S1、S2,灯L1、L2 联;若同时闭合所有
的开关,则电路将 (选填“通路”“开路”或
“短路”)。
串
并
短路
4. 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其对应的
电路图。
5. 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图乙中完成实物图的
连接。(共25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单元复习
【单元知识建构】
【重点问题辨析】
1. 电路的三种状态
状态 通路 开路 短路
定义 处处连通的电路 某处断
开的电
路 电源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用电器短路:直接用导线将串联电路的部分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
特点 电路中
有电流 电路中
无电流 有电流,且很
大,电源可能
被烧坏 被短路的用电器
不工作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电灯L1、L2都能发光,再
闭合开关S2,观察到灯泡的发光情况是( D )
A. L1、L2都变亮
B. L1变亮、L2不亮
C. L1、L2都变暗
D. L1不亮、L2变亮
D
2. 串、并联电路识别
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及 电路图
概念 用电器逐个顺次串接
在一起,然后再接入
电路中 用电器的两端并列地
连在一起,然后再接
入电路中
电流路径 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 电路中的电流有多条通路
开关作用 能控制所有的用电器,位置不同但作用
相同 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
个电路的通断,支路
上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的通断
特点 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
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各支路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下列电路中,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两盏灯
发光情况互不影响的电路是( D )
D
3. 电路故障分析
(1)串联电路故障。
故障
类型 故障现象 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具体故障
开路 用电器不工作
(如两灯均不
发光) 无论在电路任何位置,示数都为零 约等于电源电压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
无示数 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电路开路
故障
类型 故障现象 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具体故障
短路 部分用电器被短路,可能导致其他用电器工作异常 示数变大 无示数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示数变大 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电路短路
(2)并联电路故障:并联电路中,支路短路会造成电
源短路,易烧坏电源,所以常见故障为开路。比如两盏
灯并联,若只有一盏灯不亮,则该支路开路;若两盏灯
都不亮,可能是干路开路,也可能是两条支路都开路。
(3)利用导线判断电路故障:在串联电路中,若电路
无电流,将导线直接接在某两点间,若此时电路有电
流,说明这两点间的电路存在开路。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和L2均不发
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若
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D )
A. L1短路 B. L1开路
C. L2短路 D. L2开路
D
4. 电路设计
设计内容 设计原理
串联 用电器首尾顺连,电流路径唯一,一处开路全断电
并联 用电器两端相连,电流多路径,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干路开关 安装于干路,控制整个电路通断,开关断开,所有用电器停止工作
支路开关 安装于支路,控制所在支路用电器,开关断开,该支路用电器停止工作
(2024·巴中)某抽油烟机上面的照明灯和电动机
既可以同时工作又可以独立工作。下列关于抽油烟机内
部电路设计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
A
【中考范题追踪】
1. (2024·自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
S3,断开开关S2,则小灯泡L1、L2是 (选填
“串”或“并”)联;若同时闭合开关S1、S2、S3,则
会造成电路 。
并
短路
2. 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可以吸引纸屑,此过程
中( D )
A. 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 吸管和纸巾带同种电荷
C. 正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D. 负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D
3. (2024·盐城)如题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灯泡都
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B )
A. L1短路 B. L1开路
C. L2短路 D. L2开路
B
4. (2024·陕西)如题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和S2,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电流表有示数。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B )
A. 小灯泡L1和L2串联
B. 若断开开关S2,电流表示数会变小
C. 若只闭合开关S2,电路中只有小灯泡L2发光
D. 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比L2两端的电压大
B
5. 小明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
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在连接电路的
过程中,开关S应该断开。图乙所示是他们测量电流时
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
“A”“B”或“C”)处的电流。
C
(2)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小明试触时电流
表的指针向着“0”刻度线的左侧偏转,原因是
。
电流
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让该电路测量A处的电
流。请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连接正确的电路。
(4)小梅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两个开关,又设
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
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
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丙所示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共16张PPT)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专题五 电路的识别
类型一:电路识别
1. 串、并联电路识别。
(1)定义法:用电器顺次串接在一起——串联电路;
用电器的两端并列连在一起——并联电路。
(2)电流法:电流流经用电器,途中不分流——串联
电路;途中分流——并联电路。
(3)拆除法:拆除电路中的任一元件,其他用电器无
法工作——串联;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并联。
注:如果电路中含有电表,由于电流表内阻很小,电压
表内阻很大,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有电压
表的地方可视为开路。 在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时,仍然
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识别。
2. 短路识别。
(1)短路:直接用导线或电流表将电源正、负极连接
起来的电路,也称电源短路。
(2)部分短路:用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到串联电路某个
组成部分的两端,该部分电路短路,也称短接。
下列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与L2并联
连接的是( C )
C
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灯L1、L2串联,应闭合开
关 ;要使灯L1、L2并联,应闭合开关 ;若同时闭合开关S1、S2、S3,则会发生 现象;若同时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则灯 不会发光。
S2
S1、 S3
短路
L2
类型二:电路中电表类型识别
1. 观察法:直接观察电路中电表接入电路的方式,若电
表跟用电器串联,则该电表为电流表;若电表跟用电器
并联,则该电表为电压表。
2. 删除法:删除电路中某个电表,若不影响电路中所有
用电器的工作,则该电表为电压表;若会影响电路中某
个用电器或所有用电器的工作,则该电表为电流表。
3. 替换法:用一段导线替换电表接入,若电路出现短路
或部分短路,则该电表为电压表;若不会使电路出现短
路或部分电路,则该电表为电流表。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若两灯均能发光,
则( D )
A. 甲、乙都为电流表
B. 甲、乙都为电压表
C. 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D. 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D
如图所示,电表甲、乙、丙可能是电流表或电压
表,若在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串联且均能发光,则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
C
A. 甲、丙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B. 甲、乙为电流表,丙为电压表
C. 甲、丙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D. 甲、乙为电压表,丙为电流表
类型三:电表测量对象识别
1. 电流表测量对象识别:将电流表断开,不能正常工作
的用电器即为该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2. 电压表测量对象识别:将电压表去掉,假设用导线接
该位置,被短路的电源或局部短路的用电器即为该电压
表的测量对象。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测量通过灯
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 的电流,电压
表V测量 两端的电压;灯泡
L1和L2的连接方式是 。
L2
L1和L2
电源(或灯L1或灯L2)
并联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A1测量通过
灯 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
的电流,灯L1、L2、L3的连接方式是 。
L2、L3
L1、L2
并联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若a、b是电流表,
则灯L1、L2、L3是 联,表a测量通过灯
的电流,表b测量通过灯 的电流;若a、b是
电压表,则灯L1、L2、L3是 联,表a测量
两端的电压,表b测量 两端的电压。
并
L1、L2
L2、L3
串
L2、
L3
L1、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