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8 09:1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48分)
看拼音,写词语。(8分)
huǒ jiàn píng héng qīn lüè yǐn bì
( ) ( ) ( ) ( )
shāng yì diǎn lǐ fǔ chōng chì dào
( ) ( ) ( ) ( )
二、选择填空(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人影绰绰(chuò) 擅长(shàn) 协调(xié) 胆怯(què)
B.完璧归赵(bì) 推辞(chí) 允诺(nuò) 抵御(yù)
C.难以置信(zhì) 谴责(qiǎn) 召集(zhāo) 羞辱(rǔ)
D.负荆请罪(zuì) 鸵鸟(tuó) 浩瀚(hàn) 汛期(xùn)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负荆请罪( ) ①背。 ②遭受。 ③违背,背弃。
(2)怒发冲冠( ) ①鸟类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②帽子。
(3)同心协力( ) ①共同。 ②调和;和谐。 ③协助。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0分)
理( )当( ) 绝( )不( ) 万( )莫( )
无价( )( ) 人影( )( ) ( )璧( )赵
(1)秦王只想得到和氏璧这个 , 以城换璧的事。
(2)这个地道口十分狭窄,一个人守住洞口,可以称得上“一夫当关, ”!
(3)傍晚时分,湖水碧波荡漾,湖边 ,好一幅温馨的画面!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修改病句)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改成比喻句)
4.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用一句话写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四、按提示要求填空。(14分)
1.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 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 , 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
2.《将相和》中的“将”指 ,“相”指 ,“和”的意思是 。这篇课文包括 、 、 三个小故事。
3.《搭石》一文中有许多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一行人走搭石,动作 ,脚步声像 ,给人 一般的美感;“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那种任劳任怨的精神,折射出乡亲们 、 的美好品质。
五、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填写序号)(3分)
( )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
( )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
(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
( )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
( )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
( )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阅读理解(22分)
六、课内阅读。(8分)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 )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岀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2.仔细读蔺相如的话,从中可以体会到蔺相如是怎样的人?给正确的选项打“√”。(3分)
A.以国家利益为重( ) B.顾大局、识大体( ) C.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
3.廉颇上门请罪的原因是 。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2分)
4.读完选文后,你觉得廉颇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七、课外阅读。(14分)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本文共有600多字,我阅读的时间大约是 分钟。在阅读的过程中,“ ”这个词语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不影响我理解短文,所以没有回读。看到短文的题目我有一个问题: ?带着这个问题读文,有助于我理解短文。(3分)
2.这篇短文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 次侮辱他,想 ,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 的尊严的故事。(3分)
3.根据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选一选,填一填。(6分)
(1)文中三次写楚王的“笑”,每一次分别反映了楚王怎样的心理?
A.不怀好意,笑里藏刀 B.蔑视晏子 C.掩饰自己的尴尬
①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 )
②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 )
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
(2)短文中晏子与楚王三次斗智,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A.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B.举例比较,贬低对方。 C.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①第一次斗智( ) ②第二次斗智( ) ③第三次斗智( )
4.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习作表达(30分)
八、根据话题完成习作。
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过你的老师一定不少吧?这些老师中,你最尊敬、佩服谁?他(她)为什么让你敬佩?请以“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一、
火箭 平衡 侵略 隐蔽 商议 典礼 俯冲 赤道
二、
1.D
2.(1)① (2)② (3)①
3.所 然 口 提 夫 开 之宝 绰绰 完 归
(1)无价之宝 绝口不提
(2)万夫莫开
(3)人影绰绰
三、
1.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或者去掉“大概”)
2.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他还会怕廉将军吗?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像一根根纽带,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4.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的速度快得多。
四、
1.鸵鸟 猎豹 光
2.廉颇 蔺相如 和好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3.协调有序 轻快的音乐 画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五、 4 3 1 5 2 6
阅读理解
六、
1.之所以 是因为
2.A√ B√ C√
3.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4.廉颇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人。
七、
1.示例: 3 枳 晏子使楚时遇到了哪些事情
2.三 显显楚国的威风 齐国
3.(1)①B ②C ③A (2)①C ②A ③B
4.晏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习作
八、【写作指导】写之前,想一想:教过你的老师中,哪位最让你敬佩?你为什么敬佩他(她)?他(她)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事或哪方面的特点让你敬佩?是他(她)的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关心学生,还是他(她)的才华横溢、风趣幽默、方法独特?写的时候,可以按“人物特点——具体事例”(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抓住人物某一个方面的特点或品质,通过一两件事表现出来。
第 3 页 共 2 页 第 4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