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敬业与乐业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甲] (园 圆)满呢?唯一的[乙] (秘 密)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xī shēnɡ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tuǒ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① 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xiè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②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③ 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 根据拼音写字词。
xī shēnɡ( ) tuǒ( )当 xiè( )渎
(2) 语段中甲、乙两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甲] (园 圆)满 [乙] (秘 密)诀
(3) 应如何理解语段中加点的“忠实”?请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 忠厚老实 B. 尽心诚信 C. 专注敬业 D. 固执坚守
(4) 在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 所以 ② 所以 ③ 又 B. ① 因为 ② 所以 ③ 更
C. ① 因为 ② 虽然 ③ 更 D. ① 所以 ② 虽然 ③ 又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语段开头运用设问,承上启下,话题过渡自然,推动论证的进程。
B.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是递进关系复句。
C.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是转折关系复句。
D. 语段引入“佝偻丈人”的故事属于举例论证,引用曾文正的话属于道理论证。
2. 写出下列句子的复句类型。
(1) 球迷们一面看着足球比赛,一面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 )
(2) 这袋米,与其两个人拎着走,不如我一个人扛着走。 ( )
(一) 名著阅读。
3. 同学们开展了《艾青诗选》名著阅读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 下面是阅读发现单。请根据要求,补全相应内容。
阅读任务 过程记录
单首诗阅读 小组交流 [谈发现] ◎小红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发现:诗人遣词用语的功力深厚,精心选择几个色彩鲜明的形容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文读《黎明的通知》,发现:诗歌采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借助“黎明”这一意象,谱写了一曲对光明的赞歌。 ◎我读《① 》,发现:② 。
(2) 假如要在此次活动中举办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现代诗歌朗诵比赛,《艾青诗选》可以入选吗?请说明理由。
(3)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找到以下“艾青诗歌发展坐标”。观察下图,结合你对《艾青诗选》的了解,从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结论一:
结论二:
(二) 阅读课文第八段,回答问题。
4. 选段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5.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这句话在选段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请为选段的观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敬业绘就“最美”人生
马祖云
① “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公务员”“最美志愿者”“最美铁路人”……一段时间以来,“最美”成为互联网上的热词。一个个“最美”人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辉映在各条战线。他们以精彩的故事、不凡的业绩,展现了砥砺奋进的姿态、绚丽出彩的人生,生动诠释了令人感佩的敬业精神。
② 爱岗敬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劳模精神的重要内涵。祖国的宏伟大厦是由一个个行业、一个个岗位的“砖瓦”筑就的。立足平凡岗位、人人争先创优,“百职如是,各举其业”,方能众志成城、集聚众力。三百六十行,倘若每个人都能立足平凡岗位,齐心敬业、履职尽责、勤勉奉献,我们就能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正因此,敬业精神既关乎个人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复兴。奋进新征程,我们应该怎样以行动诠释敬业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敬业之道蕴含爱业、勤业、精业之精神,值得我们为之践行。
③ 敬业,首在爱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是一种朴素的职业情感。爱之愈深,则敬之愈真。爱岗,彰显的是乐业,展现的是执着。葆有这样的职业观,就会自觉把工作当事业干,将小我融进大我,在小舞台上演出大戏剧。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书记,到无惧风险、完成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禁区勇士”……观察那些“最美”人物,他们皆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榜样,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达到了“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事实证明,“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平淡中见奇、寻常中出彩,才能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绽放个人梦想。
④ 敬业,要在勤业。业精于勤荒于嬉,立足本职岗位勤勉工作,是一种职业操守、职业品格。勤劳、勤勉、勤恳,意味着务实奋斗。事业的成功,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需要用奋斗铸就“最美”,以拼搏实现理想。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的浙江“90后”科技警察钟毅,为了跟疫情赛跑,争分夺秒攻关,使“健康码”成功投入抗疫,并迅速推广到全国。只有拼搏者不凡,只有实干者出彩,只有奋斗者英勇。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勉奋斗谱写最美壮歌。
⑤ 敬业,还需精业。精通业务,体现着职业上的价值追求。在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应当努力求精通、谋创新、出精品。这需要涵养“择一事终一生”的倾心专注,“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坚持不懈。各行各业的“最美”人物,往往都是追求卓越、业务精进。全国劳模、“最美职工”潘从明能从铜镍冶炼的废渣中提取8种以上稀有贵金属,只看溶液颜色便能精确判断99.99%的产品纯度。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找难题、啃难点、攻难关”的呕心沥血。经验表明,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只有坚韧不拔的勇者,才能登上风光无限的顶峰。
⑥ 如果说事业是航船,那么敬业就如同风帆。敬业笃行,推进人生实现从平凡到伟大、从优秀到卓越。激扬敬业精神,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我们必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 ★议论性文章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请根据《敬业与乐业》及本文内容,补全下图。
8.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9. 文章第③④⑤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调换?
10. 下面的链接材料能否支持第③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轻时就痴迷于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年老后仍沉醉其中,病危之际还在关心稻子的长势。
11. 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你对文中哪一个观点深有体会?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简要阐述。(不超过80字)
(一) 综合实践。
12. 学完《敬业与乐业》一课后,某班开展“工匠精神”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20 字以内)
(2) 胡双钱折射着这个伟大时代的“工匠精神”。大家在网上纷纷发帖点赞胡双钱的事迹,请你发一条帖子表达看法。
作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整整几十年,他加工过数十万个的飞机零件,但从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3)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2022年11月10日,记者从陕西省总工会获悉:省总工会决定将“张勇峰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0个创新工作室评为2022年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7万元资金支持;将“榆林电力创新工作室联盟”等4个工作室联盟评为陕西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分别给予5万元经费补助。
为什么材料中的工作室及工作室联盟能获得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奖励?你认为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品质?
(二)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 次邓州界①
[唐] 韩 愈
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商颜②暮雪逢人少,邓鄙③春泥见驿赊④。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注释] ① 本诗为作者被贬潮州时途经邓州所作。 ② 商颜:商州之貌。 ③ 鄙:指边远之地。 ④ 赊:长,远。
[乙]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①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②,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请愈为行军司马。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③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释] ① 摭:拾取、摘取。 ② 鄙:庸俗、浅陋。 ③ 荣悴:比喻人世的盛衰、穷达。
13. 下列对《次邓州界》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歌开篇与贾谊相比,潮州地处南疆,路途迢迢,比长沙距国都更远。
B. 第三句承接首句,写遭贬后心惊愁来怒火自生,“惟”足见不平之意。
C. 第四句语序倒置,句意为“别后知眼自添花”,即眼花的程度增加了。
D. 颈联写虽正值早春、驿站已近,但日暮人少、道路泥泞。
14.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执政览其文而怜之(怜:怜悯) B. 拜中书舍人(拜:授予官职)
C. 愈性弘通(性:性格,性情) D. 荣悴不易(易:改变)
15. 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愬 妻 出 入 禁 中 因 诉 碑 辞 不 实 诏 令 磨 愈 文 宪 宗 命 重 撰 文 勒 石
1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2)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17. 甲诗中“邓鄙春泥见驿赊”中的“春泥”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春泥”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8. 结合甲诗和乙文的相关内容,分析韩愈的形象。
19.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次邓州界》中的“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两句,写诗人韩愈在被贬途中,借“火”“花”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B. 韩愈清醒自持,刻苦好学。他从小失去父亲,寄养在堂兄家。他自认为是孤儿,从小苦学儒学,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后来成功考中进士科。
C. 李愬功劳第一,对韩愈在碑上的文字表示不服,李愬的妻子向皇帝申诉,导致韩愈的碑文被毁。
D. 韩愈性情宽宏,本心待人,张籍的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张籍平步青云后,韩愈和以前一样对待他。
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考点解说] 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作者论述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常见考查形式有简述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等。 [方法指津] 1. 抓住提示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和段落中心句,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表达规范,因而在表达上呈现一定的规律。如设问句通常引起下文,展开深层论述;“无独有偶”表示引出相似示例;“再说”表示推进;“诚然”表示转入相反方面论证;“总之”表示总结归纳;“同样”表示类比推理等。 2. 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与思路。“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题(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强化论点)”是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我们需要着重分析的是,论点或论题是以什么方式提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进行论证的;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分总、总分总)式、递进式,还是并列对照式等。 [典例链接] 参见本课第7题。
7 敬业与乐业
1. (1) 牺牲 妥 亵 (2) [甲] 圆 [乙] 秘 (3) C 解析:根据“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可知,“忠实”在语段中是专注敬业的意思。 (4) A 解析:因为有“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的想法,就会有“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的结果,①处应该填“所以”。由“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得到了结论,所以②处应该填写“所以”。“于人生最为必要”“于人生最为有利”是并列关系,③处使用“又”恰当。 (5) B 解析:B项,“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是并列关系复句,两个含“不必”的句子是并列关系。 2. (1) 并列关系复句 (2) 选择关系复句 3. (1) 示例:① 我爱这土地 ② 这首诗以“假如”二字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喉咙,接着续写鸟儿所歌唱的内容。借鸟的形象,表达了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和甘愿为国献身的决心 (2) 《艾青诗选》可以入选。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符合现代诗歌朗诵比赛的主题。 (3) 示例:艾青诗歌创作的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局势的发展,逐渐从个人情感转向民族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艾青的个人经历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在不同的个人经历阶段创作的诗歌主题与当时的经历密切相关。 4. 作者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观点(或:针对“做工苦”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观点)。 5. 这是一个反问句,将文章的论述点从对“做工苦”的讨论,转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上,对分论点的阐述起到了推进作用。 6. 示例: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枯燥,但是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更没有放弃工作。 7. (1) 由“最美”人物身上的敬业精神引出“爱岗敬业”的论题。 (2) 分别从“爱业”“勤业”“精业”三方面进行深入论证。 (3) 强调敬业笃行方能实现梦想,升华主旨。 8.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敬业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道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9. 这三段阐述的分论点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逻辑关系。第③④⑤段各自的分论点为“敬业,首在爱业”“敬业,要在勤业”“敬业,还需精业”,从逻辑关系上分析,“爱业”是“勤业”的思想基础,“精业”是“勤业”的更高追求,故不能调换。这三段与第②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敬业之道蕴含爱业、勤业、精业之精神,值得我们为之践行”中的“爱业、勤业、精业”一一对应。 10. 能。链接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袁隆平一生热爱杂交水稻培育工作,是爱业的具体表现,与第③段的分论点一致。 11. 示例:我对“敬业,首在爱业”深有体会。在学习中,只有热爱学习,才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当我真正热爱一门学科时,会主动去探索,即使遇到难题也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最终取得好成绩。 12. 示例:(1) 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 几十年来,您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唱响了时代的敬业之歌,谱写了人生完美的篇章!向您致敬,可爱的航空手艺人! (3) 因为他们敬业、乐业、脚踏实地、不断创新,奉献自己的精力为国家作贡献,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他们都具有敬业乐业、重视实践、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高尚品质。 13. D 解析:“驿站已近”说法有误。颈联后一句的意思是在邓州边境的春泥中就算想见到一座驿站也是奢望,故应为“不见驿站”。 14. A 解析:“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中“怜”应解释为“爱怜、喜爱”。 15. 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重撰文勒石 16. (1) 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欣赏他,为他宣扬美名,由此(韩愈)在当时出名,不久考中进士科。 (2)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却多次被排挤贬官,(于是)作《进学解》来自我开导。 17. “邓鄙春泥见驿赊”中的“春泥”是实指春天邓州边远之地的泥土,表现出路途的遥远和环境的艰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春泥”则是一种比喻,诗人以“春泥”自喻,表达自己即使辞官归乡,也会像春泥护花一样继续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18. 从甲诗来看,“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等诗句,表现出韩愈虽遭贬谪,却依然心系朝廷、关心国家命运,渴望国家统一安定。从乙文来看,韩愈自幼刻苦学儒,积极进取,“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他才华出众,却多次被摈黜,但仍坚持自我,以文自喻,“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他不避寒暑,举荐孟郊、张籍等友人,“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这些都体现了韩愈积极进取、正直敢言、关爱他人、忠君爱国的形象。 19. A 解析:《次邓州界》中的“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两句,主要表达的是诗人被贬途中的愁苦和对未来的迷茫,而不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乙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是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被堂兄抚养。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他)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喜爱他,为他宣扬美名,由此(韩愈)在当时出名,不久考中进士科。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却多次被排挤贬官,(于是)作《进学解》来自我开导。掌权的人看了他的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史学才能,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过了一年,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韩愈以前被贬为江陵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很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庸俗、浅陋,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他送行,还称呼他的字。这件事在朝廷上议论纷纷,因此(韩愈)被改任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请求韩愈担任行军司马。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当时先攻入蔡州擒获吴元济,李愬功劳第一,李愬对此不服。李愬的妻子出入皇宫,趁机诉说碑文言辞不真实,(宪宗)下诏磨掉韩愈的碑文,并命令重新撰写碑文刻在石碑上。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人交往,不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皇上命令中使杜英奇押领三十名宫人,拿着香花到临皋驿迎接佛骨。王公士庶,奔走施舍,唯恐落在后面。百姓中有荒废学业、倾尽家产,甚至烧灼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的。韩愈向来不喜欢佛教,就上疏进谏。
长庆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终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