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智取生辰纲 课时作业 (含答案)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智取生辰纲 课时作业 (含答案)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7 21: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智取生辰纲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cháo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tā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1) 以上文段选自小说《       》中第十六回,回目为《         吴用智取生辰纲》。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cháo(  )盖 冈子(   ) 死心tā(  )地
(3) 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其做事细心谨慎的例子。(答出两点即可)




2.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B.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C. 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她是商场上的女强人。
D. 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他喜欢自我吹嘘。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 《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途经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取生辰纲的经过。
C. 智取生辰纲的好汉分别是晁盖、吴用、林冲、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D. 《智取生辰纲》集中反映了以蔡京、梁中书等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
(一) 名著阅读。
4. 悦读小组就“《水浒传》构建情节的独特技法”展开讨论,请你补全下面讨论记录中空缺的内容。
小语:我介绍的技法是“草蛇灰线法”,它是指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间贯穿一条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线索。例如,“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瓢(椰瓢)这一道具反复出现多次,“(1)          ”这一情节中,多次写武松的梢棒,巧妙地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
小文:我觉得最精彩的技法还属“正犯法”,通过多次描写同一类事件,却又在具体细节上显示出差异来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写江州城劫法场后,又写大名府劫法场,这两场营救行动是(2)       (填人名)与卢俊义命运的转折点。
5. 励学小组总结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请你将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方法 人物示例:鲁智深
在纵向梳理 中把握人物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浙江坐化
在横向比较 中解读人物 同样粗鲁:鲁智深是(1)        ,史进是年少轻狂,李逵是朴厚鲁莽,武松是豪气难羁……
在细节描写 中品读人物 (鲁达)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2)结合选段中两个加点的字词,分析鲁智深的形象:  。
(二)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吃那客人饶两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把钱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6.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小说围绕生辰纲的争夺有哪两条线索。



7. 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8. 结合课文,请说说好汉们智取生辰纲的“智”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汴京城杨志卖刀
① 只说杨志出了大路,寻个庄家挑了担子,发付小喽啰自回山寨。不数日,来到东京。
② 过数日,央人来枢密院打点理会本等的勾当,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得申文书,引去见殿帅高太尉。来到厅前,那高俅把从前历事文书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把文书一笔都批倒了,将杨志赶出殿司府来。
③ 杨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将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得粗丑。
④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
⑤ 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
⑥ 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阑干上,叫杨志道:“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地围住了望。杨志道:“这个直得甚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胜,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众人都喝采。牛二道:“喝甚么鸟采!你且说第二件是甚么?”杨志道:“吹毛过得。就把几根头发望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牛二道:“我不信。”自把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与杨志:“你且吹我看。”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众人喝采,看的人越多了。牛二又问:“第三件是甚么?”杨志道:“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怎地杀人刀上没血?”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牛二道:“你敢杀我?”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⑦ 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鳖鸟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俺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将起来,钻入杨志怀里。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选自《水浒传》,有删改)
9. “无巧不成书”,“巧合”是小说情节设置中的常用手法,请指出上面故事中的一处“巧合”,并简析其作用。



10. 说说杨志的性格特点。



11. 小说的语言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2. 故事最后,杨志杀死牛二后怕连累别人,主动去官府自首;而下面的链接材料写杨志丢失了生辰纲想自杀,后写他畏罪逃走。链接材料中杨志为何不到官府自首而要选择外逃呢?你认为小说这样处理情节合乎情理吗?
[链接材料] 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却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猛可醒悟,拽住了脚,寻思道:“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回身再看那十四个人时,只是眼睁睁地看着杨志,没个挣扎得起。杨志指着骂道:“都是你这厮们不听我言语,因此做将出来,连累了洒家!”树根头拿了朴刀,挂了腰刀,周围看时,别无物件,杨志叹了口气,一直下冈子去了。






(一) 语言运用。
  榜样是时代的精神标杆,是飘扬的精神旗帜。为让全校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心中有榜样,脚下有力量”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读感言·悟精神品质]
  从2009年立项至建成,“北斗三号”工程走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不仅为卫星导航这一重大成果增添了新成就,也推动中国航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出新步伐。
13. 第一小组的同学整理并分享了北斗科技工作者的部分感言。请参考例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要做一点祖国有用,人民需要的事情! ——北斗卫星研究员徐颖 在四大导航系统里,原来的目标是争二保三,但我觉得既然上场就要进球,我的目标就是世界第一,否则咱就别做。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 师林宝军 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 卫星总指挥迟军
例句:无私奉献,是北斗人强国的使命。


[活动二:撰卡片·晓家乡名人]
14. 三晋大地,人文荟萃,名家辈出。上面是第二小组同学制作的山西名人宣传卡片,请你另选一位山西名人为其写一句话。


[活动三:通名著·寻引路先锋]
15. 杨志要押送一批货物前往东京,同时要在一路上防范晁盖等人的抢夺。他想从下面的备选助手中挑选一位,你认为杨志会选谁?请结合原著内容和人物性格阐述你选择的理由。
备选助手:武松  林冲  鲁智深





(二)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观 祈 雨①[唐] 李 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②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③。《智取生辰纲》中白胜所唱之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注释] ① 祈雨:祈求降雨。 ② 朱门:泛指富贵人家。 ③ 咽管弦:这里指乐器受潮不响。
16. 下列诗句与《观祈雨》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  )
A.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其二)]
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C.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D.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17. “箫管迎龙”的原因是           ,“农夫心内如汤煮”的原因是           。(填诗中原句)
18. 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有弟三人,并以操舟运盐为业。颇轻财好施,得群辈心。常鬻①盐诸富家,富家多陵②侮之,或负其直不酬。而弓手丘义尤窘辱士诚甚。士诚忿,即帅诸弟及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义,并灭诸富家,纵火焚其居。入旁郡场,招少年起兵。盐丁方苦重役,遂共推为主,陷泰州。高邮守李齐谕③降之,复叛。杀行省参政赵琏,并陷兴化,结寨德胜湖,有众万余。元以万户④告身招之,不受。绐杀⑤李齐,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僭⑥号大周,建元天祐。是岁至正十三年也。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释] ① 鬻:卖。 ② 陵:侵犯,欺侮。 ③ 谕:告诉,使人知道。 ④ 万户:旧时官职名。 ⑤ 绐杀:诱杀。 ⑥ 僭:越礼。超越自己的身份,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职权、礼仪行事。
19.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张 士 诚 小 字 九 四 泰 州 白 驹 场 亭 人
20. 解释下列加点词。
    
(1) 颇轻财好施(      ) (2) 是岁至正十三年也(      )
2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常鬻盐诸富家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B. 或负其直不酬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C. 高邮守李齐谕降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 元以万户告身招之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2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有弟三人,并以操舟运盐为业。


(2)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22. 联系《智取生辰纲》和本文,说说晁盖与张士诚在性格上的共同点。


22 智取生辰纲
1. (1) 水浒传 杨志押送金银担 (2) 晁 gāng 塌 (3) ① 杨志在“人家渐少,行客又稀”时,推迟每天的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他宁可逼迫军汉们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在晨光或暮色中偷袭。② 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杨志也尽量减少途中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③ 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④ 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有人窥望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答出两点即可) 2. A 解析:A项,反正/反正;B项,计策,办法/计算比较;C项,强盗/强有力的人,坚强能干的人;D项,急促喘气/夸张地宣扬。 3. C 解析:智取生辰纲的好汉中没有林冲。 4. (1) 景阳冈打虎 (2) 宋江 5. (1) 性情急躁 (2) 示例:“摸”字写出鲁智深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能帮助金老的所有银子,这种态度体现了他的豪爽大方;“丢还”一词描绘了鲁智深对李忠小气行为的不屑一顾,凸显他的爱憎分明 6. 一是明线,杨志一行押送生辰纲;一是暗线,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 7. 运用“推、丢、装、叫”等一连串动词,突出了几位好汉计谋实现后麻利的动作及他们的喜悦、兴奋之情。 8. ① 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暑热加上赶路的疲惫使杨志一行人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② 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松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③ 智用矛盾,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④ 智用计策,前面所 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下了蒙汗药的酒,在“倒也”声中杨志等人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走,就是动弹不得。 9. 示例:巧合:殿司府派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其他九个制使都顺顺当当地回来了,偏偏杨志在过黄河时遇到风浪翻了船。作用:杨志空手回来,太尉高俅把杨志赶出了殿司府。杨志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想要“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的愿望落空,且自己穷困潦倒,只好变卖宝刀,这也为后文杨志杀死牛二和被迫上梁山做了铺垫。 10. 杨志为人耿直、做事精细、性烈如火,胸有抱负却不善带兵。 11. 运用动作描写,言辞简洁,不加雕饰,写出了牛二的醉态,生动传神。 12. 杨志是被迫无意杀人,且杀的牛二是市井无赖,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谓为民除害,故可以光明磊落地去自首,等候官府从轻发落,没有必要逃亡。而丢失了生辰纲是死罪,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丢失都无法回去交差,故杨志不到官府处自首而选择外逃。杨志出身名门,一心想建功立业,做事精细,这样安排合乎情理。如果杨志去官府自首了就没有后面的一系列故事,这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13. 示例:自信勇敢,是北斗人拼搏的勇气。不负期望,是北斗人奋战的动力。 14. 示例:刘胡兰在这里就义,用生命捍卫信仰,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15. 示例一:武松。武松经验丰富、行事敏锐、警觉性高,在十字坡,他一眼就识别出母夜叉孙二娘的诡计,他的警觉有助于识破吴用等人的计谋,以免上当。 示例二:林冲。林冲非常谨慎小心,他特意探半身去摸火盆内的火种,确保雪水将火盆内的火种完全浸灭后才放心,这种谨慎小心有助于押送时发现对方的蛛丝马迹,避免上当。 16. C 17. 桑条无叶土生烟 野田禾稻半枯焦 18. 都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前首诗将农民心急如焚地祈雨和达官贵人为要欣赏歌舞因而唯恐下雨咽了管弦的心态形成对比,后首诗将烈日烤焦禾稻,农夫心如汤煮,而楼上王孙却悠闲地摇着扇子形成对比。这两首诗都寄寓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达官贵人的愤怒。 19. 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 20. (1) 看轻 (2) 年 21. D 解析:A. 形容词,众多/兼词,相当于“之于”;B. 文言代词,有人/副词,有时;C. 代词,指张士诚/助词,的;D. 均为介词,凭借。 22. (1) (张士诚)有三个弟弟,都以撑船运盐为业。 (2)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23. 《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经过周密的计划,成功劫取了生辰纲,而文中张士诚反抗丘义等人的欺辱,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敢于反抗。从吴用、公孙胜等人愿意跟着晁盖劫取生辰纲,文中“结寨德胜湖,有众万余”可知,晁盖和张士诚都有很强的组织能力。
[参考译文] 张士诚,小名张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张士诚)有三个弟弟,都以撑船运盐为业。张士诚平常看轻钱财而喜欢施舍,因此很得人心。他经常卖盐给一些有钱人家,那些有钱人家却总是欺侮他,有的人还不给钱。其中有一个叫丘义的弓箭手欺侮张士诚尤其厉害。张士诚对此十分愤怒,于是带领他的弟弟及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死丘义,消灭那些欺侮过他的有钱人家,并放火烧掉了他们的房屋。然后(他)进入邻郡,召集青年起兵。当时盐丁们正为重役所苦,便共推张士诚为首领,攻陷泰州。高邮守将李齐招降了他,后又反叛。(张士诚)杀掉行省参政赵琏,并攻陷兴化,在德胜湖建寨,此时张士诚部下已有万余人。元朝以万户官职招降,(张士诚)拒不接受。他诱杀了李齐,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僭号大周,年号天祐。当年是至正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