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引导学生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拓展资源】
《杨志卖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课型及课时建议】
教读引领课+组文阅读课 2课时
第1课时 指导探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感受小说双线交织的艺术特色;
2.赏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了解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课型】教读引领课
【教学过程】
情境预设: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在黄泥岗松树林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其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作案手段之奇,震惊朝野,朝廷派出作为提刑官的你,对此案件展开调查。此时,你来到了黄泥岗……
活动一:默读课文,书写案情卷宗
时间:
案发现场:
受害人:
嫌疑人:
案情(情节梳理):
杨志慎押生辰纲 — —
【方法指导】
梳理小说情节的方法:
方式一:根据结构来梳理
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方式二:根据场面来梳理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
方式三:根据线索来梳理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参考示例:
时间:六月初四正午
案发现场:黄泥岗松树林
受害人:杨志、虞候(2名)、厢禁军(11名)
嫌疑人:吴用、晁盖、白胜、公孙胜、刘唐、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
案情(情节梳理):
杨志慎押生辰纲——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卖酒诱官军——吴用巧下蒙汗药——官军上当饮药酒——英雄智取生辰纲
活动二:梳理线索,还原案发现场
因为此次押送金额巨大,押送方小心谨慎,处处设防,抢劫方对押送团队做了深入的调查,巧妙布卡。请你依据明暗两条线索,为重案组成员分别讲述杨志智押生辰纲和吴用智取生辰纲的主要情节,还原案发现场。
【方法指导】
阅读小说时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明线”通常描述表面事件,而“暗线”则蕴含深层意义。在小说中通过两条线索的平行发展,相互关联,丰富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
明线:杨志智押生辰纲:杨志一行乔装改扮上路——杨志放松警惕饮药酒中计——杨志失陷生辰纲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吴用在杨志必经之地安排“枣贩子”巧遇—吴用施计巧下蒙汗药—英雄智取生辰纲
一明一暗,一送一夺,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智押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后续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主题。
活动三:探究案情,辨析“智”之高下
探究:既然是一场惊天大案,为何课文标题不叫“诈劫”生辰纲,而叫“智取生辰纲”呢?
参考示例:
“智取生辰纲”的发生时间大约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施耐庵的写作背景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冲突剧烈的时候,其写作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历史真实现象,因而作品对于打劫太师蔡京和留守梁中书的不义之财的行为是赞赏、肯定的。
交流:吴用团队和杨志团队展开了智慧的较量,作为提刑官的你觉得究竟谁更智高一筹呢?
参考示例:
(1)吴用团队的智:
①智用天时——酷暑时节,对方难耐酷热、一路疲惫,吴用等人以逸待劳。
②智用地利——黄泥冈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能模糊对方视线。
③智用矛盾——军汉们、老都管都对杨志怀有怨气,内部矛盾已经激化。
④智用计谋——“半瓢酒”,欲擒故纵,卖枣人喝的是干净的酒,杨志一行人喝的是加了蒙汗药的酒,刘唐、吴用与白胜巧妙加药,表演天衣无缝。
(2)杨志的智:
智变时间、
智选路径、
智藏行踪(伪装成客商)、
审察枣贩、
警惕卖酒汉子……
失败原因:
①对手更“智”;
②个人的性格——蛮横、不能善待下属,失去人心。
由此可以看出,吴用团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更高一筹。
第二课时 组文阅读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相关情节,归纳杨志的性格特征;
2.探究杨志悲剧的必然性;
3.结合情节和人物性格,为杨志写一篇小传。
【拓展资源】《杨志卖刀》
【课型】组文阅读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聚焦受害人,建立《水浒传》人物档案
结合《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及《水浒传》中其他有关杨志的章节,为杨志建立档案。
姓名 杨志 绰号 青面兽
职位 大名府管军提辖使 使用的武器 朴刀、钢枪
上梁山的原因 因押送生辰纲失败,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因被赦返往东京,在东京时,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又被晁盖等用计被劫。无奈之中与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
相关故事情节 北京斗武、双夺宝珠寺
性格特征 谨慎小心、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活动二:聚焦受害人,探究悲剧的必然性
《杨志卖刀》与《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前后不同的两回中的内容,请你结合两篇文章,探究杨志的悲剧是否有其必然性。
参考示例:
《杨志卖刀》中杨志原本可避开,但是牛二三言两语、一两个来回的冲撞就激怒了他,使他一时性起把牛二给杀了。该事件表现出杨志的冲动、暴躁、鲁莽等性格,与《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动辄打骂军汉一脉相承。因此,杨志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不无关系,这种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活动三:对接中考,实践运用
1.名著阅读。(2021 山东枣庄中考)
(1)下面连环画描绘了“汴京城杨志卖刀”的片段,出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杨志在小说中的绰号为青面兽。
(2)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结合下面连环画提示,补写出①③处的相关故事情节。
①_ ②无奈他盘缠用尽,只得到天汉州桥街市上忍痛变
卖祖传宝刀。
③ _ ④除暴安良扬美名,汴民长亭来践行。日后失落生辰纲,逼上梁山会群雄。
(2)①杨志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银钱,才得到了一个见太尉高俅的机会。可谁知高俅收了好处,却根本不听他解释,一顿怒骂,还把他赶了出去。
③牛二知道这确实是把好刀,可是不想付钱就占为己有,便伸手去夺。
课后作业
【必做】课外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杨志小传》。
【选做】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拓展阅读丛书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示例1:鲁达面对恶人郑屠的讨饶,“喝道”“又只一拳”便打得郑屠动弹不得。从其语言、动作描写可 见其惩恶之心切,用力之威猛,直率坦荡、嫉恶如仇的英雄形象立于眼前。
示例2:当发现郑屠面皮变色时,鲁达“寻思”后果严重,但并未慌乱,而是“假意”大骂,让众人以为
郑屠“诈死”,为自己赢得了脱身时间。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显出其遇事冷静、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示例3:郑屠户被打后“讨饶”“挺在地下”的描写,不仅将恶人欺软怕硬、外强中干的丑态刻画得淋漓 尽致,也从侧面衬托了鲁达的力大拳重、武艺高强,让读者忍不住为鲁达拍案叫好。
【板书设计】(共22张PPT)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教读引领课
《智取生辰纲》
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感受小说双线交织的艺术特色;
2.赏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了解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在黄泥岗松树林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其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作案手段之奇,震惊朝野,朝廷派出作为提刑官的你,对此案件展开调查。此时,你来到了黄泥岗……
情境预设:
活动一:默读课文,书写案情卷宗
时间:
案发现场:
受害人:
嫌疑人:
案情(情节梳理):
杨志慎押生辰纲 — —
【方法指导】
梳理小说情节的方法:
方式一:根据结构来梳理
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方式二:根据场面来梳理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
方式三:根据线索来梳理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参考示例
时间:六月初四正午
案发现场:黄泥岗松树林
受害人:杨志、虞候(2名)、厢禁军(11名)
嫌疑人:吴用、晁盖、白胜、公孙胜、刘唐、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
案情(情节梳理):
杨志慎押生辰纲——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卖酒诱官军——吴用巧下蒙汗药——官军上当饮药酒——英雄智取生辰纲
活动二:梳理线索,还原案发现场
因为此次押送金额巨大,押送方小心谨慎,处处设防,抢劫方对押送团队做了深入的调查,巧妙布卡。请你依据明暗两条线索,为重案组成员分别讲述杨志智押生辰纲和吴用智取生辰纲的主要情节,还原案发现场。
【方法指导】
阅读小说时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明线”通常描述表面事件,而“暗线”则蕴含深层意义。在小说中通过两条线索的平行发展,相互关联,丰富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
活动二:梳理线索,还原案发现场
明线:杨志智押生辰纲:杨志一行乔装改扮上路——杨志放松警惕饮药酒中计——杨志失陷生辰纲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吴用在杨志必经之地安排“枣贩子”巧遇—吴用施计巧下蒙汗药—英雄智取生辰纲
一明一暗,一送一夺,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智押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后续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主题。
活动三:探究案情,辨析“智”之高下
1.探究:既然是一场惊天大案,为何课文标题不叫“诈劫”生辰纲,而叫“智取生辰纲”呢?
参考示例:
“智取生辰纲”的发生时间大约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施耐庵的写作背景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冲突剧烈的时候,其写作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历史真实现象,因而作品对于打劫太师蔡京和留守梁中书的不义之财的行为是赞赏、肯定的。
活动三:探究案情,辨析“智”之高下
2.交流:吴用团队和杨志团队展开了智慧的较量,作为提刑官的你觉得究竟谁更智高一筹呢?
参考示例:
(1)吴用团队的智:
①智用天时——酷暑时节,对方难耐酷热、一路疲惫,吴用等人以逸待劳。
②智用地利——黄泥冈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能模糊对方视线。
③智用矛盾——军汉们、老都管都对杨志怀有怨气,内部矛盾已经激化。
④智用计谋——“半瓢酒”,欲擒故纵,卖枣人喝的是干净的酒,杨志一行人喝的是加了蒙汗药的酒,刘唐、吴用与白胜巧妙加药,表演天衣无缝。
(2)杨志的智:
智变时间、
智选路径、
智藏行踪(伪装成客商)、
审察枣贩、
警惕卖酒汉子……
失败原因:
①对手更“智”;
②个人的性格——蛮横、不能善待下属,失去人心。
由此可以看出,吴用团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更高一筹。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组文阅读课
《智取生辰冈》
+《杨志卖刀》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相关情节,归纳杨志的性格特征;
2.探究杨志悲剧的必然性;
3.结合情节和人物性格,为杨志写一篇小传。
活动一:聚焦受害人,建立《水浒传》人物档案
结合《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及《水浒传》中其他有关杨志的章节,为杨志建立档案。
姓名 绰号
职位 使用的武器
上梁山的原因 相关故事情节 性格特征
参考示例:
姓名 杨志 绰号 青面兽
职位 大名府管军提辖使 使用的武器 朴刀、钢枪
上梁山的原因 因押送生辰纲失败,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因被赦返往东京,在东京时,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又被晁盖等用计被劫。无奈之中与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 相关故事情节 北京斗武、双夺宝珠寺 性格特征 谨慎小心、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活动二:聚焦受害人,探究悲剧的必然性
《杨志卖刀》与《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前后不同的两回中的内容,请你结合两篇文章,探究杨志的悲剧是否有其必然性。
《杨志卖刀》中杨志原本可避开,但是牛二三言两语、一两个来回的冲撞就激怒了他,使他一时性起把牛二给杀了。该事件表现出杨志的冲动、暴躁、鲁莽等性格,与《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动辄打骂军汉一脉相承。因此,杨志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不无关系,这种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参考示例:
活动三:对接中考,实践运用
1.名著阅读。(2021 山东枣庄中考)
(1)下面连环画描绘了“汴京城杨志卖刀”的片段,出自古典文学名著《 》,杨志在小说中的绰号为 。
(2)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结合下面连环画提示,补写出①③处的相关故事情节。
②无奈他盘缠用尽,只得到天汉州桥街市上忍痛变卖祖传宝刀。
④除暴安良扬美名,汴民长亭来践行。日后失落生辰纲,逼上梁山会群雄。
杨志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银钱,才得到了一个见太尉高俅的机会。可谁知高俅收了好处,却根本不听他解释, 一顿怒骂,还把他赶了出去。
牛二知道这确实是把好刀,可是不想付钱就占为己有,便伸手去夺。
水浒传
青面兽
课后作业
【必做】课外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杨志小传》。
【选做】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拓展阅读丛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