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任务二:诗歌朗诵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课 2课时
教材:任务二 诗歌朗诵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丛书:《再别康桥》《致橡树》
学习目标
1.熟练运用重音、停连、语气、节奏、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并用特定符号设计朗诵脚本。
2.参加朗诵比赛,明确评分标准,在实践中深化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内化朗诵技巧。
活动一:自读选诗,设计朗读脚本
1. 从课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丛书《再别康桥》《致橡树》中选择一首作为朗诵篇目,并写出推荐理由。
我要朗诵的诗歌 选择朗诵这首诗歌的原因(可以从诗歌主题、意象、表达的情感或意境等角度谈) 理由一: 理由二:
活动一:自读选诗,设计朗读脚本
2.标注重音、停连、语调等符号,试着读出要表达的情感。
参考示例:
活动二:合作诵读,展示评价标准
2.欣赏四首背景音乐,各小组讨论配乐的选择及选择理由。
《终焉》小濑村晶 《Chaconne》神秘园
《Kiss the rain》李闰珉 《夕阳山顶》李戈
1.小组内合作展示诵读,组长选出主持人,并做好诵读分工,每个小组诵读不超过3分钟。
活动二:合作诵读,展示评价标准
3.小组内依次展示诵读,其他同学根据“诗歌朗诵评价量表”给予星级评价,并予以点评。
活动三:诵读展示,评选优胜小组
小组代表依次展示诵读,其他组长根据“诗歌朗诵评价量表”给予星级评价,评选优胜小组。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星级 评价 改进建议
语言表达 吐字清晰,读音正确,语言流畅 重音、停连、节奏、语气等恰当
情感表现 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深情投入
精神面貌 大方得体,表情动作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诗歌情感
朗诵形式 形式多样,可独诵、合诵等 合理使用配乐或视频
附:诗歌诵读评价参考量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诗歌朗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练运用重音、停连、语气、节奏、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并使用特定符号设计朗诵脚本。
2.组织朗诵比赛,明确评分标准,引导学生在朗诵实践中深化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内化朗诵技巧。
【拓展资源】
《再别康桥》《致橡树》
【课型及课时建议】
活动探究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指导学生自主选诗,设计朗读脚本
1.引导学生从课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丛书《再别康桥》《致橡树》中选择一首作为朗诵篇目,并写出推荐理由。
2.要求学生根据理解,为选择的诗歌标准重音、停连等朗读符合,完成朗读脚本设计。
指导学生设计朗读脚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再别康桥》《致橡树》学生不熟悉,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但是这愁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2)把握了感情基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再别康桥》的语速要慢一些。(3)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确定重音和停连。特别是无标点符号处的停连。现代诗歌的节拍停顿,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
3.学生设计好朗读脚本之后,分享交流,不合适的地方全班讨论,修改完善。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分享设计的好脚本,供学生参考。
活动二:指导学生合作诵读,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展示诵读,组长选出主持人,并做好诵读分工,每个小组诵读不超过3分钟。
2.教师提供四首乐曲引导学生选择朗诵背景音乐,并说明选择理由。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四首背景音乐的特点,要与所选诗歌情感基调相符。其中《终焉》空灵、静谧,流淌着一种深邃的哲思、克制的哀伤,以及时间凝固般的孤独与温柔的释然。《Chaconne》悠扬、凄美,展现出一种荡人心魄的伤感、悲伤和无边无际的孤独与无助。《Kiss the Rain》清澈、柔润,弥漫着一种诗意的忧郁、克制的深情,以及雨滴轻诉般的孤独与静谧的慰藉。《夕阳山顶》苍茫、辽远,浸染着一种沉静的壮美、无言的乡愁,以及暮色四合时的孤寂与天地共老的亘古苍凉。
3.脚本及背景音乐选好之后,小组内先进行彩排,依据评价量规修改完善。
活动三:诵读展示,评选优胜小组
教师指导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诵读,其他组长根据“诗歌朗诵评价量表”给予星级评价,评选优胜小组。
【教学建议】
1.因该课活动性比较强,所以活动的具体推进需要教师做好提前的规划,背景音乐、服装等都要提前准备好。
2.脚本的设计是本课中的难点,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也可提供名家朗诵视频。
3.活动过程要组织好任务分工,实现组员间的合作,确保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