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危害
1.下列各种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乙肝、糖尿病、蛲虫病
B.血吸虫病、佝偻病、淋病
C.高血压、伤寒、艾滋病
D.鼠疫、蛔虫病、肺结核
2.下列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
A.艾滋病
B.肺结核
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D.乙肝
3.下图为三种传染病的病原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 性。
(2)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由图1所示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是 性传染病,由图2所示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是 性传染病,由图3所示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是 病。
(3)流感是由 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感冒的情况,说出一种预防流感的方法: 。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新发传染病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和 的发展。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4.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人们饱受感冒咳嗽的困扰。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患者、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 )
A.传染源、传播途径
B.病原体、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D.病原体、传染源
5.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白喉患者属于 (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6.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人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蚊虫叮咬后可能传染给其他人,而此过程不会使蚊虫患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的病原体是 。
(2)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疟疾患者属于 。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属于 。那些前往疟疾流行地区的人群属于 。
(3)夏季气温升高,降雨较多,污水沟易积水。针对此情况应如何预防疟疾 请你写出一条具体措施: 。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7.(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传染病。为控制疾病的流行,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的目的是 ,我们接种疫苗的目的是 ,各个场所消杀的目的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属于 ,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属于 。
(2)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 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 措施和 措施相结合。例如,防治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 、 为重点;防治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为重点。
1.(2024烟台中考)疟疾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幼儿发病率高于成年人。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都可能感染疟原虫而患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
B.严格检疫输入的血液制品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C.消灭蚊虫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D.为幼儿接种疟疾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由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引起的支原体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播,建议大家勤洗手,保持适当运动和规律作息等。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源是肺炎支原体
B.支原体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相似
C.勤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D.适当运动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2024宜宾中考改编)学校为了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和作用对应关系最恰当的是 ( )
选项 措施 作用
A 接种流感疫苗 控制传染源
B 对学生进行检查,发现病例后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控制传染源
C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 保护易感人群
D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切断传播途径
4.
如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
A.甲表示易感人群
B. a只包括病毒
C.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D.保护丙的措施只是戴口罩、勤洗手
5.我国古代把传染病称为“瘟疫”,为了控制瘟疫,我国古人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抗疫措施。以下对古人抗疫措施分析错误的是( )
A.秦代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控制传染源
B.宋代官府要求民众多吃药,民间还发明了“人痘”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明代医生开始使用早期的防护服,并开始使用纱布口罩——保护易感人群
D.明清时期将“患病之家”病人的衣物在锅上蒸煮——切断传播途径
6.(科学思维)甲同学患流行性感冒,当他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乙同学吸入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根据以上资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 。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同学属于 ,流感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这属于 。
(3)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4)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填字母)。
A.近视 B.贫血
C.病毒性结膜炎 D.红绿色盲
(5)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D 2.B
3.(1)病原体 传染
(2)细菌 病毒 寄生虫
(3)流感病毒 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答出一点即可) (4)科技
4.A 5.B
6.(1)疟原虫 (2)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及时发现、控制和治疗疟疾患者(或个人防护方面可应用趋避剂或蚊帐,避免被蚊虫叮咬等)
7.(1)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2)综合 综合 重点 预防接种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能力提升
1.B 解析: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所以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A正确;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所以严格检疫输入的血液制品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B错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消灭蚊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为幼儿接种疟疾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D正确。故选B。
2.A 解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故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源是患支原体肺炎的患者,A错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支原体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相似,都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B正确;勤洗手能减少皮肤上的病原体数量,故勤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适当运动能增强体质,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故选A。
3.B 解析:接种流感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对学生进行检查,发现病例后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B正确;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故选B。
4.C 解析: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甲表示传染源,A错误;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B错误;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甲)、传播途径(乙)、易感人群(丙),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C正确;丙是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等,而戴口罩、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故选C。
5.C 解析:麻风病人属于传染源,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宋代官府要求民众多吃药,民间还发明了“人痘”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明代医生开始使用早期的防护服,并开始使用纱布口罩,口罩能有效阻止大部分病菌被人体吸入,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患病之家”病人的衣物属于传播途径,明清时期将“患病之家”病人的衣物在锅上蒸煮,高温将衣物中的病菌杀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故选C。
6.(1)病原体
(2)传染源 传播途径
(3)控制传染源
(4)C
(5)勤洗手(或出门戴口罩等,合理即可)
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2)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甲同学是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流感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这属于传播途径。(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4)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毒性结膜炎属于传染病;近视是用眼不当造成的;贫血是由血液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5)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开窗通风、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