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三 情境分析题
情境分析题的命题形式是“材料(包括图文、表格、曲线等)+问题”,即以新材料、新背景为载体提出问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综合和文字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需把所给资料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正确理解题中提供的信息,找准切入点,捕捉关键词,然后回扣教材,链接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运用科学术语,规范作答。“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准确把握生物学现象的规律、原理和特征,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1.(2024贵阳中考)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问题日趋严重,该问题得到社会关注。阅读下列资料:
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长期观看电子屏幕是诱发青少年儿童近视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在进行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眼睛随着运动的球而不断调节,使眼睛的睫状肌等肌肉、眼部血管、神经功能得到锻炼,可改善睫状肌等结构的功能。
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1中信息,A的名称是 ,B的作用是 。
(2)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
(写出1项即可)等,导致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经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聚焦在B的
(填“前方”或“后方”),于是看到的是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情况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3)有人为了探究乒乓球运动对6~11岁近视儿童视力的影响,选取120名裸眼视力4.8左右的近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组进行为期18周的乒乓球训练,定期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裸眼视力,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据图2,可得出的结论:第一,经18周的乒乓球训练能提高6~7岁、8~9岁、10~11岁实验组近视儿童双眼视力水平;第二,
。
②据题干信息,解释持续进行乒乓球训练能改善或缓解近视的原因:
。
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脊髓损伤是一种瘫痪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将导致失去肢体抓握、操纵和搬运物体的能力,脑机接口技术将成为攻克脊髓损伤的重要技术。
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一名脊髓损伤瘫痪患者成功实施“脑机接口”手术,该手术将两个电极芯片植入人脑深部核团,通过运动皮层产生的信号转化为控制肌肉刺激的命令信号,控制仪器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等手部肌肉进行电刺激,使四肢瘫痪患者完成伸展和抓握运动(如图)。被试者术后311天完成点对点目标的抓取,协调多关节手臂运动,目标抓取精度达80%~100%。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交叉技术,涉及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面临着个人隐私、身份认同、社会公平以及法律伦理等方面的挑战。
(1)脑机接口技术基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2)截瘫患者由于神经系统中枢部分的 受损,导致脑与四肢间的联系通路中断。
(3)植入患者人脑的电极芯片负责收集大脑皮质中神经细胞产生的 ,输出设备②具有输出信号的功能,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该患者可完成抓取物体的动作,说明肱二头肌等肌肉作为反射弧中的 没有损坏。
(4)对脑机接口技术的认识或态度,正确的是 (多选)。
a.应保护脑机接口患者的信息隐私
b.建立完善的法规,使脑机接口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c.脑机接口手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不应继续研究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因是感染了流感病毒。科学佩戴口罩、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及接种流感疫苗都能有效预防流感。H1N1是流感病毒之一,图1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血球凝集素(H)与病毒侵入细胞有关,神经氨酸酶(N)与病毒释放有关。
(1)从传染病角度看,H1N1是流行性感冒的 ,其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
(2)抗病毒药物“克流感”可通过抑制 的作用,从而阻断病毒释放出细胞,减少病毒扩散。
(3)健康人佩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图2为H1N1在放大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的成像与刻度尺的对比,据此判断,佩戴透气孔为3.0×10-4 cm的口罩 (填“能”或“不能”)有效阻挡H1N1。
(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置废弃口罩,避免二次污染,请你提出一条正确处理废弃口罩的建议: 。
(5)接种流感疫苗后会刺激人体的 细胞产生相应的 ,这属于人体的
免疫。
4.黄河三角洲是湿地生态系统,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研究者引进了“稻蟹”混合种养模式。请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是将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有机融合起来的方式,稗(一种杂草)、食草害虫、水稻害虫是河蟹的生长养料,河蟹的残饵及粪便能改善稻田土质,增加土壤肥力,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使稻田利润增加。另外,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水稻绿色无公害,河蟹品质高,安全性有保障,可实现种植与养殖的双赢。
(1)资料中“河蟹能改善稻田土质,增加土壤肥力”,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能 (填“适应”或“影响”)环境。河蟹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可被 者分解为无机物,进而被水稻根吸收,能减少肥料的使用。
(2)河蟹可取食水中杂草,也可捕捉食草害虫,河蟹与害虫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和 。只种植水稻的稻田中防治虫害的做法是喷施农药,与之相比,“稻蟹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的优点是 。
(3)相对于单一水稻种植,“稻蟹共生”种养模式的生物种类相对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 能力。
(4)根据资料信息,小秦用“阳光←稗←食草害虫←河蟹”表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书写不正确,应将其改为 。
(5)研究者探究了不同河蟹放养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由表可知,采用第
组种养模式,水稻产量最高。
组别 种养模式 水稻产量(千克/平方米)
Ⅰ 不放养河蟹 1.01
Ⅱ 低密度放养河蟹 1.13
Ⅲ 高密度放养河蟹 1.07
5.请仔细阅读下列资料,结合图形分析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图1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三种生物,1、2、3、4表示甲、乙、丙的某些生理过程。
资料二:日本不顾全球反对,于2023年连续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如此污水中的核物质将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影响生态安全、人类健康等方方面面,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该国的内部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图2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1)在图1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绿色植物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生理过程为[ ] 。图1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填数字)。
(2)图2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是图1中的生物成分 (填“甲”“乙”或“丙”)和非生物成分。请写出图2中鲨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
(3)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较强,原因是 。
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退化,导致耕地、草原、森林生产力的下降。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近年我国曾遭受一次最强沙尘暴,此起沙尘暴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再加上气温较往年偏高5~8 ℃,导致干旱、大风,形成超强沙尘暴。
资料二:“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资料三: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
(1)资料一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请列举一项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
(2)生物呼吸、燃料燃烧等都排出大量二氧化碳,而生物圈的 能力是有限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灾害频发,这是 效应。
(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
B.使用环保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随手关闭不使用电器的电源
D.夏季在使用空调时,将温度尽量调低
(4)资料二中的“碳中和”指出可以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植树的目的就是通过绿色植物的 作用,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
(5)酸雨的危害极大,与酸雨形成有关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利昂 D.甲烷
(6)除了以上资料中提到的环境问题,我们还面临哪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写出两点)。
7.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夏季的来临,天气越来越炎热,一些幼儿、中小学生可能私自到江河湖泊等水域嬉戏游泳,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湛江市各学校按照防汛部门的要求开展对幼儿、中小学生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材料二:2024年2月,甲型流感在我国进入高发期,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严重的会引发肺炎或其他脏器的衰竭。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方式传播。
(1)为了增强学生的急救常识,学校邀请急救中心的医务工作人员到校进行了一次关于急救知识的讲座,在模拟抢救溺水者的急救措施中,其中心肺复苏急救过程包括人工呼吸和图甲中所示的 。
(2)夏季炎热,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迹象,可适量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以缓解上述症状。图乙中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属于 (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3)甲型流感主要通过 传播,针对这一特点,请你提出一项阻断这种传染病在校园传播的具体做法: 。
【详解答案】
1.(1)瞳孔 感受光的刺激
(2)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或躺卧看书、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走路看书等) 前方
(3)①训练时间越长,双眼视力水平提高越大
②眼球追踪快速移动的乒乓球,可以改善睫状肌的紧张状态(合理即可)
2.(1)反射
(2)脊髓
(3)神经信号(或神经冲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4)ab
3.(1)病原体 RNA
(2)神经氨酸酶
(3)切断传播途径 不能
(4)投放到指定收集点(答案合理即可)
(5)淋巴 抗体 特异性
4.(1)影响 分解
(2)竞争 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合理即可)
(3)自我调节
(4)稗→食草害虫→河蟹
(5)Ⅱ
5.(1)二氧化碳 2 光合作用 1、3、4
(2)甲 海洋水生植物→海牛→鲨鱼 鲨鱼和乌贼
(3)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6.(1)过度放牧 加强植树造林(答案合理即可)
(2)自我调节 温室
(3)D
(4)光合 碳—氧
(5)B
(6)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物种灭绝、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流失等(写出两点,答案合理即可)
7.(1)胸外按压
(2)非处方药
(3)空气和飞沫 戴口罩(或环境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