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7 21:1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节又拉开了帷幕,让我们一起亲临现场,开启奇妙的阅读之旅。
读书节宣传准备
学校邀请同学们为读书节拟写标语,小文想临摹欧阳询的楷书。
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字形竖长,结构严谨,整体平正端庄、险劲生动,由此判断下面是他作品的是( )(2分)
2.请你用楷书抄写下面的标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美观。(2分)
3.根据拼音写词语并仿写句子,将读书节宣传语补充完整。(10分)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好的shū kān( )犹如和智者对话, zhì pǔ
( )的文字蕴藏着wú xiàn( )的智慧, jiào huì( )我们,让我们懂得人生的道理。读书可以让我们在fán suǒ( )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书中shù shuō( )的动人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让人读起来 jīn jīn yǒu wèi( )。
同学们,阅读吧!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活动一:书海拾贝,字字千金
丰富的字词积累是阅读的前提,请你完成下面的练习。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就寝(qǐn) 斩杀(zhǎn) 地煞(shà) 差强人意(chà)
B.皎洁(jiǎo) 自传(zhuàn) 上瘾(yǐn) 博闻强识(zhì)
C.宴席(yàn) 发酵(xiào) 画卷(juàn) 引以为鉴(jiàn)
D.投奔(bēn) 领悟(wù) 耻辱(chǐ) 无病呻吟(shēn)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诵读 岂敢 B.舅父 铠旋
C.哀弱 统计 D.访问 慌唐
6.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不厌(满足) B.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说)
C.心到最急(着急) D.默而识之(记住)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8分)
一( )半解 牵( )挂肚 不求( )解 如饥似( )
别出( )裁 呕心( )血 兴亡盛( ) ( )欢离合
(1)上面词语中,形容费尽心血的是 。我知道,与它意思相近,但感彩不同的词语是 。(2分)
(2)刚开始读书时,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 ”的味道。后来,人物的 常常使我 ,我开始 地阅读。(选词填空)(2分)
活动二:善读精思,好书推荐
8.下列名言不适合张贴在阅览室的是( )(2分)
A.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感悟读书之功。将下列语句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不读书就像没吃饱饭一样,精神是饥饿的。
②而读书却可以让人学会思考,让人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③当一个人陷入困境,常常是由于认知不足,这时用生活中的感悟去读书,用读书的感悟去生活。
④读书与不读书的最大差别,就是思想的差别。
⑤这样就会发现面对困境时,你的思考更全面了,也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A.①②④⑤③ B.④①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②④③①⑤
10.跟随古人学习读书态度与方法。(7分)
(1)古人对读书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 ,是知也”告诉我们学习不能不懂装懂,“敏而好学, ”告诉我们要好学多问,“默而识之, , ”让我们明白了学习和教导别人要保持热情,不知疲倦。
(2)只有多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保持活力,并持续进步这正如朱熹诗中所说:“ . 。”
11.在校园读书节的好书推荐会上,同学们都积极地推荐了不少好书,有冰心的《寄小读者》,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你一定也读过不少课外书,选择书里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与同学交流一下吧!(4分)
活动三:群文品读,博学笃志
(一)名人眼中的读书观 (名校期末真题)
【材料一】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 、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材料二】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①取舍于其间。 ——朱熹
【注】①纷错:纷繁错杂。②遽(jù):仓促。
【材料三】读书名言
(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
(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2.根据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3分)
13.对话古人,补全下面的对话。(4分)
14.材料二中的读书方法和材料三中哪位名人的读书方法相似 ( )(2分)
A.程颐 B.苏轼 C.毛泽东
(二)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材料二】批注式阅读是指导人读书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文本,而且还有利于培养敏感的神经,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这种质疑式批注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怀疑与探究精神。
【材料三】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15.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读书的目的一般有三种:为了实际的用途,为了消遣,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B.人们阅读专业的书籍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C.为了实际的用途,人们可能会阅读有关实用知识的书籍。
D.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可以帮助人们消磨时光。
16.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3分)
(1)材料二给我们介绍了批注的两种方式:感想式和质疑式。( )
(2)感想式的批注有利于培养怀疑与探究精神。 ( )
(3)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这一观点。( )
17.读完上述材料,你会对那些爱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同学提出什么建议 请说明理由。(3分)
(三)书痴
许多名人之所以出类拔萃,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范仲淹读书是有计划的,每天读多少页,不完成计划决不睡觉。冬天的夜晚,屋子里没有生火。呼呼的西北风从门缝里直钻进来,把人的手脚都冻麻了。有钱人生了火炉,钻进柔软的被窝里还嫌不够舒服,而范仲淹却在这样的寒夜里,面对一盏孤灯,在那里刻苦用功。他坚持要读完当天的书以后才去休息。有时候,他冻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脸,提提精神。每当他计划完成后去睡觉时,常常已经是后半夜了。可是,第二天清早,他却又赶紧起床,收拾好一切,又忙着读第二天的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喜欢抄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另外,鲁迅读书还会参读作者传记、专集等,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很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地认真读。他说:“这篇论文一共二十多页,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阅读学习,洁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读书,简直是吃书。”
18.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四位“书痴”的读书方法。(3分)
19.下面的名句与范仲淹的读书故事相关的是( )(2分)
A.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D.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0.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鲁迅的作品,我们在阅读时可以运用参读的方法来参考阅读其他书籍。下面哪本书合适 ( )(2分)
A.《三国演义》 B.《鲁迅传》 C.《毛泽东传》 D.《骆驼祥子》
21.你平时常用短文中提到的哪种方法读书 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这种读书方法的好处。(3分)
活动四:书读万卷,妙笔生花
22.书籍陪伴我们成长,读一本书就像经历一段奇妙的旅程。你与书之间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呢 请从下面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一起聊聊读书那些事情吧!(30分)
话题一:读书节的好书推荐会上,每位同学都晒出了一本自己心中的“好书”,请你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要求分段表述,重点写清楚推荐理由。
话题二:读过的书,有的给了我们智慧,有的让我们明白某些道理,有的引发我们思考和无限想象,请以“这本书带给我 ”为题,写一件影响自己成长的具体事情。
第八单元综合素养评价
1. D 2.略。
3.书刊 质朴 无限 教诲 烦琐 述说
津津有味
[示例]一把钥匙 一扇通往智慧世界的大门
4. B 5. A 6. C
7.知肠 甚 渴 心 沥 衰 悲
(1)呕心沥血 [示例]处心积虑
(2)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8. B 9. B
10.(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2)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1.[示例]细马 草房子
①细马勇敢,有责任心。养父病逝后,他主动挑起生活的重担,承担照顾养母的责任
②细马乐观坚强。细马虽是被收养的孩子,刚开始也无法适应新生活,但在与养父母和同学们的相处中逐渐变得成熟而懂事
12.心到 眼到 口到
1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熟读 精思虚心静虑 遽取舍于其间
14. B
15. B
16.(1) (2)× (3)
17.建议: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增加读书的时间。理由:只有认真地阅读经典,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才能更好地锻炼大脑。
18.范仲淹 猜想书的内容 鲁迅 抄书、参读张广厚 反复阅读
19. C 20. B
21.[示例]我常用反复阅读的方法来读书。《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名著,初读时我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只是被人物形象所吸引,后来经过一遍遍的阅读,我开始明白作者对那个封建时代的腐朽制度的思考和批判,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