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归类复习素养评价卷(4)(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归类复习素养评价卷(4)(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7 22:2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归类复习素养评价卷(4)
《现代文阅读》
(一)日落之美
①下午时分,太阳悬在天空的西边。日落即景,此时如果你注意去看,就能看到太阳与天空最美的一面。
②太阳慢慢接近地平线了,它射出耀眼的金光,将西边的天空映得一片金黄。地面上的建筑、田里的作物、农家的牲口,还有人们的脸都被映成金色的了。天地间的万物,都像太阳一般,闪着金色的光芒,柔柔的,暖暖的。
③太阳继续下沉,西边的地平线便一点一点泛红了。这时的太阳如同一位画家,在天空这张巨大的画卷上描绘着一幅生动的画。灿烂的霞光就是这幅画的底色,从地平线向上数,先是一层淡淡的红晕,向上就是闪亮的金黄色,再向上,金色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天空原本的浅蓝。可这位画家觉得还不够,于是又拿起画笔,在这画卷中点缀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彩云。在这无边无际的画布中,先是跑来一只小羊,在云朵铺成的草地上尽情地吃草。突然,又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老虎,悄悄地靠近小羊,眼看着就要吃到小羊了,可一下子又变模糊……你看,这美丽的天空,不就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一幅最美的画卷吗
④随着太阳渐渐沉入地平线,这块画布的底色也慢慢暗了下去。画家停止了作画。我眼中的美丽画卷一点点消失,一点点被夜幕吞噬。不忍心让这份美丽逝去,于是我用手中的笔将这美丽定格于此。
1.[内容梳理]提取文中的关键词,将体现日落动态的过程补充完整。
[提取信息]短文的第②自然段抓住了 、 、作物、牲口和 等静态事物进行描写,想象画面,眼前都被一片 的颜色笼罩。
3.[描写方法]短文的第③自然段将静态和动态描写结合,先按照 的观察顺序写出了天空中颜色的层次,这幅画面我们可以用“五彩云霞图”来形容;再抓住 进行动态描写,这幅画面我们可以用“ ”来描绘。
4.[情感、语气]为了有感情地朗读第④自然段,突出作者 的心情,我们可以把 等词语读得舒缓一点,把 等词语读得重一些。
(二)父子情(节选)
①“总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得别扭。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而是个复杂的父亲。
②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了抗战洪流中。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们来北碚(bèi)看望他。
③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在我当时看来,他表示赞同的,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④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高中毕业后,我通过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五年里,他三次到苏联去开会,都专程到列宁格勒[a].去看我。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由木头里炼酒精!
⑤直到前几年,我才从他的文章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教育竞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生前他并没有对我们直接说过,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我终于懂得了他的爱的价值。
【注】列宁格勒现在更名为圣彼得堡。
1.按要求答题。
(1)[词语理解]下面的词语中与文中加点的“健谈”一词感彩不同的一项是()
A.妙语连珠 B.滔滔不绝 C.巧舌如簧 D.谈笑风生
(2)[词义辨析]“欣赏”有两种理解:A.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B.认为好,喜欢。在句子“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中,“欣赏”的意思是( );用另一种解释写一个句子: 。
2.[写作顺序、场景概括]本文是按照 (A.事情发展 B.时间先后)顺序写的。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三个场景:① ;② .③ 。
3.[内容梳理]在不同的时期,父亲对“我”的称呼各不相同,从中可以体会到父亲对“我”态度的变化。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4.[语段分析]从文中第⑤自然段“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这句话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 之情。
5.[词语表达效果]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出它们的表达效果。
(三)
①中国舱外航天服名为“飞天”。“飞天”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事实上,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人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就承载了先祖对飞天梦想的执着。相传,早在汉代,韩信就发明了能翱翔在天的风筝。后来,张衡、郭守敬、祖冲之等人对天文的不断观察和推算,都表达了古人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
②人类的飞天梦想虽美好,但难度极大。太空环境复杂,真空、极端温度、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恶劣环境因素,让航天员时刻面临巨大风险。为保证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舱外作业,舱外航天服既要能够抵御外太空的恶劣环境,又要保证航天员能够灵活进行舱外作业。正因如此,舱外航天服的制作要求之高,是超乎想象的。
③130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它的软结构包括上下肢和手套,从里到外是舒适层、备份气密层、主气密层、限制层、隔热层和外防护层等。舱外服要做到重而不笨,比如上肢的制作,既要保证航天员穿上后能灵活地活动,还要确保充压后的承力性能足以抵抗太空风险。舱外服上的头盔,由头盔壳、面窗结构和颈圈等构成。“且不说头盔面窗的承压材料要经过多少轮的选择、测试,光密闭、缝合就要耗时两个月,需完成47道工序。”研发测试中心邓小伟说,“就拿面窗除尘来说,先吹洗,再不间断擦拭两小时左右,直到肉眼看不到一丝灰尘才行。”
④据了解,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制造航天服都离不开一针一线的手工作业。做一副舱外航天服的下肢限制层,就需要260多个小时。在手工缝制过程中,尺寸公差不能超过1毫米。缝纫人员郭浓说:“航天服可不能反复拆缝,走针时必须做到手到哪儿眼就到哪儿。我们都像孙悟空一样有双火眼金睛!”
⑤正是得益于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航天服研发制作团队,我国“飞天”舱外服才能不断实现突破升级,成为航天员们航天征途中的安全屏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内容概括]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内容: 。
(2)[说明方法]第④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2.[内容理解]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1)130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实在太笨重了。 ( )
(2)目前,制造舱外航天服离不开手工缝制。 ( )
(3)舱外航天服缝制的尺寸公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左右。( )
3.[写作手法]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中,为了让读者信服“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我们都像孙悟空一样有双火眼金睛”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向我们说明了缝纫人员眼力准。
C.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运用反复的写法,表达了对航天服研发制作团队的敬佩和赞美。
4.[拓展延伸]古代铠甲既具有防御功能,又利于士兵在战场上挥枪射箭。舱外航天服为何被称为航天员的“铠甲”呢 请你尝试运用文中多处相关信息来解答。
(四)童年闻香
①小城酒泉,在盛夏季节是干燥酷热的。
②6岁那年的夏天,爸爸妈妈开始给钱让我买冰棍儿吃,只有馋极了我才会偶尔买一根。更多的时候,我把钱压在一个小罐子底下存着,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终于有一天,我攒够了钱,趁爸爸妈妈午睡时跑出去买回了那本心仪已久的书。当我从热浪滚滚的街上飞奔到家门口时,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推开门的那一瞬间,我开始紧张了,把拿着书的手背在身后,心跳得咚咚响。
③当我不得不从背后把拿在手里的东西展示给爸爸妈妈的时候,妈妈笑了,摸了摸我的头。爸爸也笑了,说:“买书是多好的事啊,怎么紧张成这样 ”
④6岁的我还没有上学,已经认识了不少字。我买回来的书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每次翻开阅读,我都不由自主地抚摸书页,小心翼翼地把鼻子贴在纸上细闻墨香。那股墨香让我感到幸福。
⑤一年多后,我终于可以上学了。上学的细节大都模糊了,但我清晰记得我们在一个小院里读书的情形。那时候班里唯有一个女同学的家境相对宽裕,她的父母时常会给她买课外书,而且买的都是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有叶永烈的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还有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我们经常在下午放学后去她家,一位同学念诵,其他同学搬小凳子围坐成一圈。我当过念诵的那一位,也当过倾听的那一位。小院里总是洒满金色的阳光,我们的头顶和后背都被晒得热烘烘的。书的每一页纸张和那上面的文字,也都在太阳的映晒下散发出一种美妙的馨香,而那些故事里的神奇情节,就随着阳光融进了我们的心里。世界在我们的眼前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户……
⑥我还迷上了唐诗宋词。我把一首首诗词抄在小纸片上,上下学的路上也一直背。清晨,天还黑着,有风吹过,我背着小纸片上的唐诗。傍晚,纸片上的宋词和一盏盏暖黄色的路灯一起,温暖着回家的路。节假日我也从不睡懒觉,早早起床,带着《唐诗三百首》,穿上白球鞋开始晨跑,一直跑到泉湖公园。公园里有两潭湖水和一座九曲桥。我最爱做的是在湖边来回走动着朗读、背诵唐诗。在那儿我找到了诗里的意境,也闻到了每一句诗的味道,那是与众不同的香味。湖边的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我大声地又读又背,旁若无人,沉醉其中。
1.[梳理信息]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相关信息,将表格补充完整。
2.[细节描写]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处细节描写,请你先赏析,再写一写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3.[句子理解]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世界在我们的眼前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户……”这句话的理解。
4.[结尾特点]下面是为这篇文章补充的三个结尾,你最喜欢哪一个 写写理由。
A.从童年起,我便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B.时至今日,我也总能在书里闻到那与众不同的“香味”。
C.我早早地遇见并爱上阅读,才有了后来我和儿童文学写作的一见钟情。
我更喜欢的结尾是 ,因为
现代文阅读专项归类复习
(一)1.太阳慢慢接近地平线 太阳继续下沉太阳渐渐沉入地平线
2.天空 建筑 人们的脸 金黄
3.由下到上 彩云 [示例]猛虎食羊图
4.恋恋不舍 [示例]一点点 不忍心、定格于此
(二)1.(1)C
(2)B[示例]爸爸带我到剧院去欣赏芭蕾舞表演
2. B[示例]与父亲久别重逢的场景 “我”旁听父亲说话的场景 父亲和“我”握手的场景
3.称呼:小乙 舒乙 态度:亲切 平等
4.敬佩
5.句子连用三个“不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父亲的信任,强调了“我”跟在父亲后面能学到很多东西,懂得了父爱的价值,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与怀念之情。
(三)1.(1)舱外航天服的制作要求高
(2)列数字 具体说明了舱外航天服的手工缝制要求高、难度大
2.(1)× (2) (3)× 3. A
4.因为舱外航天服是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太空极端恶劣环境下能维持生命活动和舱外作业而制作的,要求做到重而不笨,比如上肢的制作,既要保证航天员穿上后能灵活活动,还要确保能够抵抗太空风险。
(四)1.儿童文学作品 在同学家围坐成一圈念诵唐诗宋词 在湖边读背
2.“翻开”“抚摸”“贴”“闻”等动作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我”阅读自己努力攒钱买到的语文课本时小心、投入、享受其中的状态。我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书的爱惜以及对阅读的热爱之情。
3.阅读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阅读不同的书籍,让“我们”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事物,了解了多方面的知识。
4.[示例]C文章以时间顺序写了作者爱读书这件事,结尾点明作者在读书中的收获,表现了读书的意义,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