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1 健康及其条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1 健康及其条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30 11:2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健康及其条件
1.说出健康的科学定义。
2.了解药品的相关知识,养成遵从医嘱、合理用药的习惯,避免药物误用和滥用。
3.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藻心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实践和分析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观察,解释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理解养成健康习惯的重要性。
5.描述影响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如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6.认同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树立珍爱生命、主动追求健康的意识。
【重点】健康的科学定义;健康生活习惯的核心内容;“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操作与结论分析;创建健康居室环境与水环境的具体措施。
【难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及合理用药的关键;酒精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及实验数据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推理;滥用抗生素导致 “超级细菌” 的原理及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间接影响。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生活场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每天精神饱满,活力四射,学习效率也很高;而有些同学却总是感觉疲惫,上课容易走神,还经常生病。大家想一想,这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积极思考,举手回答):“有的同学可能睡眠不足;有的同学可能不爱运动;还有的同学可能饮食习惯不好,喜欢吃垃圾食品。”
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棒!确实,这些因素都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看看如何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美好的生活。(板书课题:第四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大家对于健康的定义是什么呢?”
二、新知讲解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概念
教师:“在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健康。看看书上是怎么定义健康的。”(等待学生翻书)
学生(阅读课本):“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非常好!健康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我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以及我们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状态。比如说,一个人身体没有病,但如果他总是心情低落,和周围的人相处不好,那他也不能算是完全健康的。”
生活有规律
展示“青少年睡眠时长与免疫力关系”数据图表(如每天睡眠<7小时的青少年感冒概率是8~9小时的2倍),讲解:“规律作息(尤其是8~9小时睡眠)能维持免疫系统功能,过度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提问:“除了保证睡眠,‘生活有规律’还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平衡学习与休息?”
小组讨论后列举“规律行为”(如固定三餐时间、每天30分钟运动),制定“个人作息优化计划”(如“晚上十点半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
合理膳食原则
展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金字塔图,讲解:“合理膳食需包含谷薯类(主食)、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类豆类,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未煮熟的食物。”
播放“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的短视频,提问:“你有过因吃不洁食物生病的经历吗?如何避免这类问题?”
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如“吃隔夜西瓜拉肚子”),总结饮食卫生要点(如“不吃发霉食物、生熟食物分开存放”)。
合理用药
药物的分类(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展示处方药(如阿莫西林胶囊,标注 “Rx”)和非处方药(如感冒灵颗粒,标注 “OTC”)的实物包装,对比两者标识,讲解:“处方药需医生处方才能购买,适用于需诊断的疾病(如肺炎);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适用于轻微自诊病症(如感冒)。”
呈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对比表”(适用症、取药凭证、用药依据),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填写并总结区别。
药品说明书的解读
分发“独一味胶囊” 说明书,聚焦“成分、主要作用(功能主治)、副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关键信息,讲解:“用药前必须阅读说明书,如‘孕妇慎用’意味着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风险。”
重点区分“慎用”“禁用”“忌用”:“慎用需密切观察反应,忌用最好不用,禁用绝对不能用(如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青霉素)。”
提问:“如果药品超过有效期,能否继续使用?为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不能,有效期过后药效可能下降,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播放“超级细菌产生”科普动画,讲解:“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长期滥用会杀死肠道有益菌,导致菌群失调;同时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形成‘超级细菌’,让抗生素失效。”
提问:“感冒多由病毒引起,能否用抗生素治疗?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不能,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未来真正细菌感染时无药可用。”
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
提出问题:“酒精对人体心率有影响吗?我们通过水蚤实验模拟探究。”讲解实验步骤:
① 分组准备清水、1%、5%、10%、15%、20% 酒精溶液;② 在载玻片水滴中放少量脱脂棉(限制水蚤活动),分别滴加不同浓度酒精,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水蚤每 10 秒心率(换算为每分钟);③ 整理数据,填写实验表格。
巡视指导,提醒学生“酒精浓度梯度准确”“计数时避免重复或遗漏”。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展示 “酒精代谢路径图”(90% 在肝脏代谢,10% 随呼吸、排尿排出),讲解:“长期酗酒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肝脏损伤),还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血管损伤);急性醉酒可能引发呕吐窒息,危及生命。”
呈现“青少年酗酒导致急性酒精中毒” 的新闻案例,提问:“结合实验结论,说说为什么要拒绝酗酒?”
学生:“酒精在最终分解前能对多种器官、组织起作用。尤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最为明显,它能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扩张。”
吸烟与吸毒的危害
展示烟草烟雾成分图(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讲解:“尼古丁成瘾,一氧化碳影响氧气运输(导致头晕),焦油含致癌物(增加肺癌风险);二手烟中90%的有害物质会危害不吸烟者,尤其儿童。”
展示鸦片、海洛因、冰毒等毒品图片,介绍“毒品对神经系统的摧毁作用(如记忆力下降、精神失常)”,强调:“吸毒成瘾后难以戒除,还会引发犯罪,我国法律严禁吸毒,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提问:“我们能为‘禁烟禁毒’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向同学宣传吸烟吸毒危害、举报校园周边吸毒行为、参与禁毒宣传活动。”
(二)创建健康的环境
居室环境与健康
展示 “居室污染物来源” 图片(如装修材料释放甲醛、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吸烟产生的烟雾),讲解:“不良居室环境会导致头晕、过敏、呼吸道疾病,如甲醛会刺激呼吸道,二手烟会损伤肺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居室环境?请结合生活经验举例。”
水环境与健康
播放“工业废水污染河流”短视频,讲解:“人类活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的水会导致腹泻、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间接影响饮用水安全。”
展示 “无磷洗衣粉”包装,强调:“日常生活中使用无磷洗涤剂、不向河流倒垃圾,可减少水污染。”
提问:“我们如何保证日常饮用水安全?”
学生:“尽量少用洗涤剂、不用含磷的洗涤用品,从而减少对水源的污染,创建良好的水环境。”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训练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告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拥有健康。下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A.多喝功能性饮料增强体质
B.多吸电子烟不危害健康
C.常刷直播短视频增长见识
D.锻炼身体均衡营养身体好
2.下列关于用药与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有OTC标识的药品属于非处方药
B.新药、贵药比普通药疗效更好、更安全
C.进行人工呼吸前,应使患者呼吸道畅通
D.毛细血管出血,可先将伤口冲洗干净再贴创可贴
3.健康的生活方式源于科学合理的健康理念,下列生活习惯与此不相符的是( D )。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B.拒绝吸烟、酗酒、熬夜,生活有规律
C.每日饮用足量清水,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D.为了防止细菌感染,每天餐后服用抗生素
4.下列关于OTC药物川贝枇杷膏及其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症状减轻后,我们可以自行减少药物剂量
B.川贝枇杷膏需医生开具处方单才能买到
C.服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川贝枇杷膏是中药,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5.“二手烟”又称被动吸烟,指非自愿吸取其他吸烟者喷吐的烟雾的行为。下列关于“二手烟”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烟雾进入呼吸系统的顺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烟的主要有害成分焦油和尼古丁完全可以被呼吸道清除
C.如果肺受损,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人长期接触“二手烟”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
五、布置作业
本节课通过结合熬夜犯困、吃隔夜菜腹泻等生活实例以及“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实验,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有效突破了“健康习惯重要性”的重点,学生参与度较高。同时,利用膳食金字塔、药品说明书实物等素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合理膳食和合理用药,较好地将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包括对“慎用/禁用/忌用”的区分及抗生素滥用危害讲解深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理解偏差,心理健康维度仅简单提及缺乏活动使得健康概念传递不完整,以及实验环节部分小组操作节奏偏慢造成讨论时间不足。后续改进可考虑增加“药品说明书情景模拟”活动深化知识应用,补充心理健康相关小活动提升认知完整性,并通过课前培训实验助手和优化时间分配来确保课堂节奏更高效顺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