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6节 遗传病与人类健康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能举例说明近亲婚配的危害。
4.通过真实的情景再现,学习人类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5.通过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学习,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关注婚前健康检查及遗传咨询。
【重点】1.遗传病的危害与预防。
2.近亲结婚及其危害原因。
【难点】近亲结婚及其危害原因。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白化病患者、先天愚型患者和多指患者的图片)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传染病已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什么是遗传病?怎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呢?
二、新知讲解
(一)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教师: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所有人都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遗传病基因能使人患遗传病并且能够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人群中有大量的遗传病患者。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所有人都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每个人的全部基因中都可能有5~6个致病基因。遗传病基因能使人患遗传病并且能够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人群中有大量的遗传病患者。大家知道遗传病有哪些危害吗?
学生: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
教师:遗传因素是引起出生缺陷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
(二)近亲结婚可能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教师:很好。近亲结婚可能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我们下面来了解几个小资料(展示维多利亚女王、达尔文、摩尔根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都向我们展示了近亲结婚对银杏遗传病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并区分一下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什么是直系血亲呢?
学生:(学生讨论。)直系血亲是指有出生关系的亲属。
教师:对。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子女、孙子女等都属于直系血亲。那么什么是旁系血亲呢?
学生:与自己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
教师:什么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呢?
学生: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
教师: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血亲关系近的夫妇,从共同祖先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人类的许多遗传病基因是隐性基因。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三)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教师: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是咨询医生以商谈形式解答咨询者或亲属等提出的各种遗传学问题,并在权衡对个人、家庭、社会利弊的基础上,给予婚姻、生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医学指导。遗传咨询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遗传咨询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训练
1.关于遗传病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
B.可以遗传给后代
C.能够传染给同事
D.影响人类健康而且很难治愈
2.1959年法国人类遗传学家李求恩等第一次发现先天愚型患者的染色体是47条,比正常人46条多了一条小型染色体。请问该病会遗传吗( C )
A.不遗传 B.不一定遗传
C.遗传 D.以上都有可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近亲结婚情况下( C )
A.后代都会患遗传病
B.会造成后代不能生育
C.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高
D.会导致遗传病在人群中传播
4.色盲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色盲病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父母都患病,子女可能是正常人
B.父母都无病,子女必定是正常人
C.子女无病,父母必定都是正常人
D.子女患病,父母可能都是正常人
5.《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让人唏嘘不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他们的后代一定会有遗传疾病
B.如果放到当代,贾宝玉和林黛玉自由恋爱,他们的结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正常婚配的夫妇生育出具有遗传病的后代的概率为零
D.禁止近亲结婚主要是为了减少隐性致病基因导致的遗传病
6.人类的遗传病多种多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如果基因是杂合时,且个体表现是无病的,却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婚配或生育前一般是不清楚的。为了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可行的措施是( D )
①禁止近亲结婚 ②婚前健康检查 ③婚前遗传咨询 ④有效的产前诊断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五、布置作业
本课通过案例导入引发学生对遗传病的认知兴趣,但在隐性遗传病原理的具象化呈现上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对近亲结婚的遗传风险仍停留在概念层面,未能充分理解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机制。教学过程中,虽然通过维多利亚女王等历史案例增强了代入感,但缺乏现代遗传检测技术等前沿内容的延伸,导致知识体系与临床实践的衔接稍显薄弱。后续可引入家系分析模拟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基因传递规律。 针对上述不足,建议从三方面优化教学:首先,引入三维动画模拟基因配对过程,通过可视化演示隐性基因的显性表达规律;其次,增设遗传病家系分析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绘制家族图谱计算发病概率;最后,补充新生儿基因筛查、试管婴儿PGD技术等现代医学案例,建立理论知识与现实应用的桥梁。这些改进措施将有效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生命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