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摩擦力
例1 D [解析]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由题可知三个货箱各表面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压力大小也相同,故摩擦力相同,即Ff1=Ff2=Ff3,故选D.
例2 A [解析] 有6个接触面间存在摩擦,所以F=6μFN,解得FN=,故A正确.
例3 C [解析] 设绳子中的拉力为FT,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可知传送带对乙的摩擦力Ff2竖直向上,对甲、乙整体受力分析有2FT+Ff2=2mg,可知FT例4 BD [解析] 当F变为40 N时,Ff=Gsin 30°-F=10 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当F变为50 N时,Ff=Gsin 30°-F=0,故B正确;当F变为80 N时,如果物体相对斜面静止,则Ff=F-Gsin 30°=30 N,方向沿斜面向下;如果物体已经发生滑动,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由于动摩擦因数未知,故摩擦力未知,方向沿斜面向下,故C错误.当F从30 N逐渐变为60 N的过程中,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上逐渐减小,当F=50 N之后,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逐渐增大,故D正确.
例5 B [解析] 由Ffm=μFN,可得木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12.5 N和15 N,力F作用前,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弹力kx=8 N,A、B均静止;力F作用后,系统仍静止,对B,静摩擦力FfB=kx+F=9 N,对A,静摩擦力FfA=kx=8 N,选项B正确.
例6 B [解析] t=1 s时,滑块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即Ff1=F1=2×1 N=2 N,故A错误;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FN=μmg=4.5 N,故B正确;t=2.5 s时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即Ffm=2×2.5 N=5 N,故C错误;t=2 s时,滑块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即Ff2=F2=2×2 N=4 N,故D错误.
例7 C [解析] 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f=μFN=μ(mg+Fsin 37°)=10 N,所以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10 N,方向向左;当物体减速到零时,由于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为Fx=Fcos 37°=8 N,小于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10 N,所以物体不会再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8 N,方向向右,故选C.
例8 BD [解析] 当小木块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时,小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滑动,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加速度a=gsin θ+μgcos θ;当小木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由于μ例9 B [解析] 两次力作用下物块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全反力大小不同但方向相同,受力情况如图甲、乙所示,现将两次全反力F全、重力mg及拉力F矢量平移可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矢量图.因∠2+∠3=60°,故∠1=30°,又因∠4=30°,则∠4+∠2+∠3=90°,由题意知F1、F2大小相等,则F1、F2关于垂线段对称,有∠2=45°,所以摩擦角α=15°,动摩擦因数μ=tan α,又tan 15°=,故μ=2-,选项B正确.
例10 C [解析]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 ,则mgsin θ<μmgcos θ,滑块将静止不动,选项A错误;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μmgcos θ,滑块将加速下滑,选项B错误;若拉力沿斜面向上,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滑动,且μ=tan θ,则摩擦角α=θ,平移全反力F全、重力mg及拉力F,可构成首尾相接的闭合矢量三角形,如图乙所示,故F=2mgsin θ,选项C正确;若拉力沿斜面向下,且μ=tan θ,则摩擦角α=θ,此时全反力F全与重力mg在同一竖直线上,如图丙所示,由于滑块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故拉力应该为0,选项D错误.
变式 BD [解析] 将摩擦力和支持力合成为全反力,如图甲所示,可计算出摩擦角大小α=arctan =arctan μ,代入数据得 α=30°,其方向与拉力F无关,全反力的大小F全反==·FN,因FN与拉力F有关,全反力的大小与F有关,选项A错误,B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矢量运算法则,当拉力F与全反力F全垂直时,拉力F取最小,如图乙所示,则最小值Fmin=mgsin (α+θ)=2 N,此时拉力F与斜面的夹角为30°,选项D正确.第5讲 摩擦力
1.B [解析] 人走路时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人会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作用,A正确;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时,由平衡条件可知,双手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方向竖直向上,B错误;手握住酒瓶,增大手的握力,会增大手与酒瓶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但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始终与重力等大反向,C正确;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细土,会增大人与路面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人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正确.
2.C [解析] 因为甲情形中行李箱随水平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行李箱处于平衡状态,故行李箱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A、D错误;乙情形中行李箱随倾斜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行李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行李箱受到沿输送带向上的摩擦力,B错误,C正确.
3.C [解析] 初始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黑板擦的重力,黑板擦静止压在黑板上,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黑板擦的重力.随着F逐渐减小,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逐渐减小.当最大静摩擦力小于黑板擦的重力时,黑板擦开始沿黑板向下滑动,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Ff=μF可知,F继续减小至0,滑动摩擦力也逐渐减小到0.综上可知,摩擦力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减小为0.
4.B [解析] 白纸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则桌面对白纸施加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白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μ·8G+μ·7G=15μG,故B正确;白纸对物理书的摩擦力大小为Ff1=7μG,故C错误;将白纸从物理书本底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书未从桌面滑落),物理书与白纸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拉力F增大,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5.A [解析] 长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Ff=μmg,根据受力平衡可知,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Ff地=Ff=μmg,故选A.
6.C [解析] 根据平衡条件,黑板对纸片的摩擦力与纸片的重力等大反向,即F1=F2,故A、B错误;纸片折叠后变厚,则磁铁距黑板的距离变大,吸引力减小,则黑板对厚纸片的弹力减小,磁铁对厚纸片的弹力减小,黑板与厚纸片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则F1max>F2max,故C正确,D错误.
7.C [解析] 每本书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每本书的质量相同,则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相等,A错误;越靠外侧,书与书间的摩擦力越大,B错误;以这一摞书为研究对象,每只手对其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1=μ1FN=60 N,这一摞书受力平衡得2Ff1=n1mg,解得n1=60,但书与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2=μ2FN=40 N,除了左右两侧跟手接触的两本书,以剩下的这一部分书为对象,由受力平衡得2Ff2=n2mg,解得n2=40,加跟手接触的两本书,共42本书,C正确,D错误.
8.B [解析] 由图像可知,在0~2 s内物块与木板之间为静摩擦力,在t=2 s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2 N,则t=1 s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于1 N,选项B正确;由图像可知,物块与木板相对滑动时,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 N,方向水平向左,此时传感器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拉力F大于滑动摩擦力,选项A、C错误;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选项D错误.
9.B [解析] 根据题意橡皮绳对宇航员的拉力竖直方向分力大小为600 N,则kΔxsin 60°=mg,解得Δx= m= m,故A错误;跑步机对宇航员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f=kΔxcos 60°=200 N,故B正确;跑步机对宇航员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宇航员在地面时的重力600 N,故C错误;人相对跑步机有向右的运动趋势,跑步机相对人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因此跑步机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故D错误.
10.B [解析] 若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假设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则由平衡条件,Ffa=2Fcos 30°=2kxcos 30°,其中Ffa=μmg,联立解得μ=0.45,由题意可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μ'≥0.45,若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同理仍然满足,综上所述,三根弹簧可能都处于伸长状态,也可能都处于压缩状态,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5,故选B.
甲
乙
11.D [解析] 物块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mgsin 37°=3 N,当06.5 N时,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mgcos 37°=3.5 N,故B错误,D正确.
12.BC [解析] 设甲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若F=mgsin θ,乙对甲的摩擦力为零,F增大,Ff增大,方向沿斜面向下;若F>mgsin θ,乙对甲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Ff=F-mgsin θ,F增大,Ff增大;若F13.D [解析] 第1张试卷相对于第2张试卷向右运动,第1张试卷下表面受到第2张试卷施加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则第2张试卷受到第1张试卷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A错误;第10张试卷与第11张试卷之间及第48张试卷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可知大小均为Ff静=Ff1=μ1F,故B、C错误;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试卷”,对最上面的一张试卷应满足μ1F>μ2(F+mg),可得>,故D正确.第5讲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1)定义和条件:两个相互 的粗糙物体之间有 ,当它们发生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 的力.
(2)大小和方向
①大小:Ff= ,式中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 和接触面的 有关.
②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平行,并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
(1)定义和条件:两个相互 的粗糙物体之间有 ,当它们具有 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 的力.
(2)大小和方向
①大小:0②方向:总是跟接触面 ,与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
3.四个易错点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可以作为阻力使物体减速,也可以作为动力使物体加速.
(3)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与静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4)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仅与外力有关.
【辨别明理】
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 )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3.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 )
4.接触处有摩擦力作用时一定有弹力作用. ( )
5.接触处的摩擦力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 )
6.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增大时,静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 )
7.根据μ=可知,动摩擦因数μ跟滑动摩擦力Ff成正比,跟压力FN成反比. ( )
滑动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例1 [2024·广西卷] 工人卸货时常利用斜面将重物从高处滑下.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货箱正沿着表面均匀的长直木板下滑,货箱各表面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若1、2、3号货箱与直木板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f1、Ff2和Ff3,则 ( )
A.Ff1C.Ff1=Ff3例2 [2024·山东济南模拟] 图甲是一种榫卯连接构件.相互连接的两部分P、Q如图乙所示.图甲中构件Q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榫、卯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沿P的轴线OO'用大小为F的力才能将P从Q中拉出.若各接触面间的弹力大小均为FN,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则FN的大小为 ( )
A. B. C. D.
【技法点拨】
应用Ff=μFN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面积均无关;其方向一定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对地)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静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例3 [2024·内蒙古包头模拟] 质量相等的物体甲与木板乙通过光滑定滑轮(定滑轮质量不计)用轻绳竖直连接.对甲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将甲、乙压在逆时针转动的固定竖直传送带上,如图所示.甲、乙恰好均处于静止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μ1与乙、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比为(所有轻绳始终处于竖直方向) ( )
A.1∶1
B.2∶1
C.1∶2
D.1∶3
[反思感悟]
例4 (多选)[2024·江西宜春模拟] 如图所示,重力G=100 N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30 N的作用下静止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当F发生下列变化时,关于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F变为40 N时,摩擦力为40 N,方向沿斜面向上
B.当F变为50 N时,摩擦力为0
C.当F变为80 N时,摩擦力为30 N,方向沿斜面向下
D.当F从30 N逐渐变为60 N的过程中,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反思感悟]
【技法点拨】
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分析摩擦力突变问题的三点注意
(1)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和“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临界问题.有时,有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
(2)静摩擦力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存在静摩擦力的系统中,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变化的分界点.
例5 [2024·河南郑州模拟] 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力F作用后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是 (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 N,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 N,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C.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反思感悟]
例6 [2024·河南郑州模拟] 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 kg的滑块受到一个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F=2t(N),已知t=2.5 s前滑块处于静止状态,t=2.5 s后滑块开始滑动,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g取10 m/s2,由此可知( )
A.t=1 s时,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为零
B.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4.5 N
C.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5 N
D.t=2 s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5 N
[反思感悟]
例7 [2024·湖南株洲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个斜向左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的F=10 N的恒力作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25,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则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为( )
A
B
C
D
[反思感悟]
例8 (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反思感悟]
素养提升 摩擦角问题
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弹力总是垂直且成正比,如图所示.将支持力FN与滑动摩擦力Ff的合力叫作全反力,则全反力F全与支持力FN之间的夹角的正切值tan α==μ,可知夹角α是一个定值,这个角叫摩擦角.摩擦角只取决于动摩擦因数,即全反力的大小可变,但方向不变.
考向一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四力平衡问题
在拉力F由水平变成竖直过程中,若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F先减小后增大.
结论:当拉力F与全反力F全垂直时,F最小.
例9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
A.-1
B.2-
C.-
D.1-
[反思感悟]
考向二 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
物体在斜面上恰好静止或匀速下滑,全反力方向竖直向上.
斜面倾角为θ,物体恰好静止或沿斜面匀速下滑(最大静摩擦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有mgsin θ=Ff=μmgcos θ,故tan θ=μ.
结论:斜面的倾角θ恰好为摩擦角α,它与质量无关,哪怕是增加垂直于斜面向上或向下的力F.
例10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
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为2mgsin θ
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为mgsin θ
[反思感悟]
变式 (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m=0.4 kg的小物块置于斜面上,斜面的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F与斜面的夹角为α时,拉力最小,为Fmin,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与拉力F无关
B.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与拉力F无关
C.当夹角α=60°时拉力最小,Fmin为4 N
D.当夹角α=30°时拉力最小,Fmin为2 N
1.(1)接触 弹力 相对滑动 相对运动
(2)①μF压 材料 粗糙程度
2.(1)接触 弹力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2)①≤ ②平行 趋势
【辨别明理】
1.× 2.× 3.√ 4.√ 5.√ 6.√ 7.×第5讲 摩擦力 (限时40分钟)
1.[2024·湖北黄冈模拟]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B.武警战士双手握住竖直固定的竹竿匀速上攀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C.将酒瓶用手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增大手的握力时,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细土,人走上去不易滑倒,是因为此时人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
2.[2024·江苏南京一中模拟] 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的行李和货物,如图所示,甲为水平输送带,乙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乙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沿输送带向下的摩擦力
C.乙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沿输送带向上的摩擦力
D.甲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3.[2024·浙江杭州模拟] 用水平力F将黑板擦压在竖直黑板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逐渐减小力F直至为0的过程中,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将
( )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减小为0
D.先逐渐减小然后保持不变
4.[2024·重庆北碚区模拟] 如图所示,小李同学将一重力为G的厚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纸的一部分伸出桌边,在白纸上放一本重力为4G的物理书,再在物理书上放上一瓶重力为3G的墨水瓶.用水平拉力F将白纸从物理书本底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书未从桌面滑落),白纸被抽出过程中物理书与墨水瓶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白纸被抽出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桌面对白纸施加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白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μG
C.白纸对物理书的摩擦力大小为8μG
D.拉力F越大物理书与白纸间的摩擦力越大
5.[2024·山西太原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3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 )
A.μmg,向左
B.μmg,向右
C.4μmg,向左
D.4μmg,向右
6.[2024·北京四中模拟] 如图甲所示,磁铁将一张厚纸片压在竖直磁性黑板上保持不动.若将这张厚纸片两次折叠后仍能被该磁铁压在黑板上保持不动,如图乙所示.图甲中黑板对厚纸片的摩擦力为F1,最大静摩擦力为,图乙中黑板对厚纸片的摩擦力为F2,最大静摩擦力为F2ma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F1>F2 B.F1C.F1max>F2max D.F1max7.[2024·山东青岛模拟]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双手水平夹起一摞书,并停留在空中.已知手掌与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书与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设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若每本书的质量为0.2 kg,该同学对书的水平正压力为200 N,每本书均呈竖直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本书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不等
B.书与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均相等
C.他最多能夹住42本书
D.他最多能夹住60本书
8.[2024·江西南昌模拟] 如图甲所示,物块和木板叠放在水平实验台上,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将物块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轻绳水平,物块质量m=1 kg.t=0时,木板开始受到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传感器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 )
A.传感器的示数等于水平拉力F的大小
B.t=1 s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于1 N
C.物块与木板相对滑动时,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2 N,方向水平向右
D.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0.2
9.[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和核心舱用跑步机锻炼,其跑步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宇航员与跑步机垂直.在太空中重力的作用消失,为了完成跑步,宇航员将一根橡皮绳一端系在腰间,另一端固定于舱体,橡皮绳与跑步机成60°角,宇航员跑步过程中相对天和核心舱静止.设宇航员的体重为60 kg,在橡皮绳的作用下,宇航员有与在地面跑步完全一样的体验.已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为6000 N/m,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跑步过程中橡皮绳的长度及橡皮绳与跑步机的夹角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橡皮绳被拉长了0.1 m
B.跑步机对宇航员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00 N
C.跑步机对宇航员的支持力大小为300 N
D.跑步机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10.[2024·广东深圳模拟]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有a、b、c三个相同小物块被三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正三角形且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小物块的质量为4 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600 N/m,形变量为 cm,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假定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处于弹性限度之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根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
B.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5
C.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4
D.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3
11.[2024·辽宁沈阳模拟]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5 kg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若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则在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Ff随拉力F变化规律的是 ( )
A
B
C
D
12.(多选)如图所示,甲物体在沿斜面的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乙物体上,乙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增大外力F,两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对甲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乙对甲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C.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13.[2024·福建福州一中模拟] 学校试卷扫描机器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试卷”,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48张相同的试卷,每张试卷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试卷向右运动;搓纸轮与试卷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试卷与试卷之间、试卷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试卷压力大小为F.试卷扫描机器正常工作扫描第1张试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张试卷受到第1张试卷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第10张试卷与第11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10mg)
C.第48张试卷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0
D.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试卷”应要求>(共82张PPT)
第5讲 摩擦力
素养提升
备用习题
必备知识自查
核心考点探究
作业手册
◆
答案核查【听】
答案核查【作】
1.滑动摩擦力
(1) 定义和条件:两个相互______的粗糙物体之间有______,当它们发生
_________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________的力.
接触
弹力
相对滑动
相对运动
(2) 大小和方向
①大小:_____,式中 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______
和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②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平行,并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材料
粗糙程度
2.静摩擦力
(1) 定义和条件:两个相互______的粗糙物体之间有______,当它们具有
__________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____________的力.
接触
弹力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2) 大小和方向
①大小:___,其中 为最大静摩擦力.
②方向:总是跟接触面______,与相对运动______的方向相反.
平行
趋势
3.四个易错点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
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
体的运动.即摩擦力可以作为阻力使物体减速,也可以作为动力使物体加速.
(3)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与静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保
持相对静止.
(4)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仅与外力有关.
【辨别明理】
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
×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3.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
√
4.接触处有摩擦力作用时一定有弹力作用.( )
√
5.接触处的摩擦力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
√
6.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增大时,静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
√
7.根据可知,动摩擦因数 跟滑动摩擦力成正比,跟压力 成反
比.( )
×
考点一 滑动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例1 [2024·广西卷] 工人卸货时常利
用斜面将重物从高处滑下.如图所示,
三个完全相同的货箱正沿着表面均匀
A. B. C. D.
的长直木板下滑,货箱各表面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若1、2、3号货箱与
直木板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和 ,则( )
√
[解析]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
无关,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由题可知三个货箱各表面
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压力大小也相同,故摩擦力相同,即
,故选D.
例2 [2024·山东济南模拟] 图甲是一种榫卯连接构件.相互连接的两部分
、如图乙所示.图甲中构件 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榫、卯接触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沿的轴线用大小为的力才能将从 中拉出.
若各接触面间的弹力大小均为 ,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则 的大小为( )
A. B.
C. D.
√
[解析] 有6个接触面间存在摩擦,所以,解得 ,故A正确.
[技法点拨]
应用 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两
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面积均无关;其方向一
定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对地)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例3 [2024·内蒙古包头模拟] 质量相等的物体甲与木板乙通过光
滑定滑轮(定滑轮质量不计)用轻绳竖直连接.对甲施加水平方向的
力,将甲、乙压在逆时针转动的固定竖直传送带上,如图所示.
甲、乙恰好均处于静止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与乙、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的比为
(所有轻绳始终处于竖直方向)( )
A. B. C. D.
√
[解析] 设绳子中的拉力为 ,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可知传送带对乙
的摩擦力竖直向上,对甲、乙整体受力分析有 ,
可知 ,对甲单独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受到竖
直向上绳子的拉力,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 ,可知乙对甲的摩
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有,联立解得 ,
设水平方向的力为 ,甲、乙恰好均处于静止状态可知
,,故可知 ,故C正确.
例4 (多选)[2024·江西宜春模拟] 如图所示,重
力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的作用下静止于倾角 的斜面上,当 发
A.当变为时,摩擦力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
B.当变为 时,摩擦力为0
C.当变为时,摩擦力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
D.当从逐渐变为 的过程中,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生下列变化时,关于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
√
[解析] 当变为 时, ,方向沿斜面向上,
故A错误.当变为 时,,故B正确;当变
为 时,如果物体相对斜面静止,则 ,
方向沿斜面向下;如果物体已经发生滑动,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
力,由于动摩擦因数未知,故摩擦力未知,方
向沿斜面向下,故C错误.当从 逐渐变为
的过程中,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上逐渐减小,
当 之后,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逐渐
增大,故D正确.
[技法点拨]
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
行分析.
考点三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分析摩擦力突变问题的三点注意
(1)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和“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临界问题.有
时,有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
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
界状态.
(2)静摩擦力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
大值.存在静摩擦力的系统中,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
力达到最大值.
(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
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变化的分界点.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
缩了,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
用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 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力 作用后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是( )
例5 [2024·河南郑州模拟] 木块、分别重和 ,
A.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B.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C.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D.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
[解析] 由,可得木块、 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和,
力 作用前,轻弹簧被压缩了,弹簧的弹力,、均静止;
力 作用后,系统仍静止,对,静摩擦力,对 ,
静摩擦力 ,选项B正确.
例6 [2024·河南郑州模拟] 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 的滑块受到
一个水平拉力作用,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已知 前
滑块处于静止状态, 后滑块开始滑动,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取 ,由此可知( )
A. 时,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为零
B.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C.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D.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解析] 时,滑块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即
,故A错误;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
摩擦力为,故B正确; 时滑块与水平面之
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即,故C错误; 时,滑块
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即 ,故D
错误.
例7 [2024·湖南株洲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
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个斜向左下与水
平方向夹角为 的 的恒力作用,物体和水
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A. B. C. D.
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该物体所
受的摩擦力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图像为( )
√
[解析] 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为 ,所以在物体
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
方向向左;当物体减速到零时,由于物体受到的水平
拉力大小为 ,小于物体与地面间
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所以物体不会再运动,
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向右,故选C.
例8 (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 ,以速度 逆时针
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
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则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的
是(取初速度 的方向为正方向)( )
A. B. C. D.
√
√
[解析] 当小木块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时,小木块相对于传
送带向上滑动,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加
速度 ;当小木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
度时,由于 ,即 ,所以小木
块速度能够继续增加,此时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不变,而方向突变为沿传送带向上, ,
加速度变小,则 图像的斜率变小,B、D正确.
素养提升 摩擦角问题
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弹力总是垂直且成正比,
如图所示.将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 的合力叫作全
反力,则全反力与支持力 之间的夹角的正切值
,可知夹角 是一个定值,这个角
叫摩擦角.摩擦角只取决于动摩擦因数,即全反力的大小可变,但方向不变.
考向一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四力平衡问题
在拉力由水平变成竖直过程中,若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 先
减小后增大.
结论:当拉力与全反力垂直时, 最小.
例9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力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力 推物
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和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
[解析] 两次力作用下物块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全反力大小不同
但方向相同,受力情况如图甲、乙所示,现将两次全反力、重力 及
拉力矢量平移可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矢量图.因 ,故
,又因 ,则 ,由题意知、 大
小相等,则、关于垂线段对称,有 ,所以摩擦角 ,
动摩擦因数 ,又,故 ,选项B正确.
考向二 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
物体在斜面上恰好静止或匀速下滑,全反力方
向竖直向上.
斜面倾角为 ,物体恰好静止或沿斜面匀速下滑
(最大静摩擦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有
,故 .
结论:斜面的倾角 恰好为摩擦角 ,它与质量无关,哪怕是增加垂直
于斜面向上或向下的力 .
例10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的滑块放在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
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
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 ,则(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 ,滑块将下滑
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 ,滑
块将减速下滑
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
,拉力大小应为
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
,拉力大小应为
√
[解析]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 ,则
,滑块将静止不动,选项A错
误;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 ,
则 ,滑块将加速下滑,选项B错
误;若拉力沿斜面向上,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滑动,且 ,则摩擦角
,平移全反力、重力及拉力 ,可构成
首尾相接的闭合矢量三角形,如图乙所示,故
,选项C正确;
若拉力沿斜面向下,且 ,则摩擦角 ,此时全反力与
重力 在同一竖直线上,如图丙所示,由于滑块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
故拉力应该为0,选项D错误.
变式 (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 的小物块置于斜
面上,斜面的倾角 ,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 作用下,物块沿
A.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与拉力 无关
B.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与拉力 无关
C.当夹角 时拉力最小,为
D.当夹角 时拉力最小,为
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与斜面的夹角为 时,拉力最小,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解析] 将摩擦力和支持力合成为全反力,如图甲所示,可计算出摩擦角
大小 ,代入数据得 ,其方向与拉力 无
关,全反力的大小 ,因与拉力 有关,
全反力的大小与 有关,选项A错误,B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矢
量运算法则,当拉力与全反力 垂直时,拉力 取最小,如图乙所示,
则最小值,此时拉力
与斜面的夹角为 ,选项D正确.
[解析] 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后轮是主动轮,将顺时针转动,所以左侧平板小车对后轮的摩擦力向右,后轮对左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左,因此左侧平板小车向左运动;前轮是从动轮,所以右侧平板小车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左,前轮对右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右,因此右侧平板小车向右运动,C正确,A、B、D错误.
备 用 习 题
√
1.小明将一辆后轮驱动的电动小汽车,按图示方法置于两个平板小车上,三者置于水平实验桌上.当小明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后,他看到两个平板小车也开始运动,下列标出的平板小车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
C
B
A
D
考点一 滑动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A.绳上拉力FT与水平恒力F大小相等
B.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T
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二者合力大小等于F
D.若木板B以速度2v匀速运动,则拉力大于F
备 用 习 题
√
2.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动B,使其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F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备 用 习 题
[解析]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在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FT和地面对B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绳上拉力FT小于水平恒力F,选项A错误;A、B间产生相对滑动,木块A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T,选项B正确;木板B受到两个滑动摩擦力,二者合力大小等于F,选项C错误;若木板B以速度2v匀速运动,A、B受力情况都没有变化,则拉力F也不变,选项D错误.
A.大小等于mg B.大小等于mg C.方向竖直向上 D.方向水平向左
备 用 习 题
√
3.[2022·重庆卷] 如图所示,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质量为m的擦窗工具,在竖直平面内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图中未画出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重力加速度为g,则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 ( )
[解析] 擦窗工具受重力、拉力、摩擦力作用,所受合力为零,故摩擦力与重力、拉力二者的合力等大反向,大小Ff=F合==mg,方向斜向左上,故B正确.
备 用 习 题
√
4.如图所示为一同学从t=0时刻起逐渐增加水平推力推动箱子过程中三个时刻(t1、t2、t3)的漫画图.假设t1时刻同学对箱子的推力为5 N,t2时刻推力为10 N,t3时刻推力为15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箱子的重力
B.t1时刻,箱子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于5 N
C.t2时刻,箱子所受合外力与t1时刻相同
D.箱子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一定为15 N
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备 用 习 题
[解析] 重力和压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只能说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箱子的重力,A错误;t1时刻,箱子没动,水平方向由二力平衡可知,箱子所受地面的静摩擦力等于5 N,B错误;t2时刻和t1时刻箱子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合力均为零,C正确;t3时刻推力为15 N,此时箱子动了,但不能确定箱子的运动状态,故不能确定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是否等于15 N,D错误.
A.弹簧对P的弹力FN始终增大,地面对P的摩擦力Ff始终减小
B.弹簧对P的弹力FN保持不变,地面对P的摩擦力Ff始终增大
C.弹簧对P的弹力FN保持不变,地面对P的摩擦力Ff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对P的弹力FN先不变后增大,地面对P的摩擦力Ff先增大后减小
备 用 习 题
√
5.如图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FN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
备 用 习 题
[解析] 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长度不变,弹簧对P的弹力FN的大小保持不变;由于弹簧长度小于原长,P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受静摩擦力向左,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的过程中,地面对P的摩擦力Ff始终增大,选项B正确.
A.图甲中物块m不受摩擦力
B.图乙中物块m不受摩擦力
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图乙中物块m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备 用 习 题
√
6.(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物块m,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备 用 习 题
[解析] 对图甲,假设物块m受到摩擦力,因重力与支持力平衡,而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即沿水平方向,故物块m受力将不平衡,与题中条件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A正确,C错误.对图乙,假设物块m不受摩擦力,即物块m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故重力和支持力不可能平衡,所以假设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物块m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B错误,D正确.
备 用 习 题
√
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每个物体重G=10 N,设物体A、B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max=2.5 N,若对A施加一个向右的由零均匀增大到6 N的水平推力F,则A所受的摩擦力FfA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
A
B
C
D
考点三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备 用 习 题
[解析] ①当水平推力F小于A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2.5 N时,A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作用,随水平推力的增大而增大,且与水平推力等值;②当水平推力2.5 N5 N时,A、B两物体相对水平面滑动,A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G=2 N.
A
B
C
D
A.木板一定始终做匀速运动
B.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约为2.6 N
C.在1.0~1.2 s时间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相对静止
D.在2.4~3.0 s时间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备 用 习 题
√
8.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 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备 用 习 题
[解析] 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力传感器的示数与长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根据图乙可知,当作用在木板上的拉力较小时,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随着作用在木板上的拉力逐渐增大,木板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也逐渐增大,即力传感器的示数逐渐增大,当长木板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长木板开始相对于物块向左运动,此后,长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定,即此后力传感器的示数一定.
备 用 习 题
根据图乙可知,长木板在1.3 s前一直处于静止状态,1.3 s后,开始运动,由于不知道作用在长木板上的拉力的具体值,则不能确定1.3 s后长木板的运动状态,A错误;根据图乙,结合上述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约为2.0 N,B错误;根据上述可知,在1.0~1.2 s时间内,物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即此时间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相对静止,C正确;根据图乙,结合上述可知,在2.4~3.0 s时间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D错误.
备 用 习 题
√
9.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θ=37°(sin 37°=0.6,cos 37°=0.8).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则滑块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g取10 m/s2) ( )
[解析] 滑块上滑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由Ff=μFN,FN=mgcos θ,联立得Ff=6.4 N,方向沿斜面向下,当滑块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重力的分力mgsin θ<μmgcos θ,滑块将静止,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Ff=mgsin θ=6 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选项B正确.
A.物体A所受的合力不变
B.斜劈B对物体A的作用力沿斜面向上
C.地面对斜劈B的支持力大于A、B的总重力
D.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备 用 习 题
√
10.如图所示,物体A以某一速度沿倾角为θ的斜劈B匀速下滑,运动到C点时对物体A施加向右的水平推力作用,若斜劈B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在施加推力后的一小段时间内物体A一直沿斜面向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素养提升 摩擦角问题
备 用 习 题
[解析] 设物体A与斜劈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A匀速下滑时,物体A所受的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mAgsin θ=Ff=μmAgcos θ,解得μ=tan θ,对物体A施加向右的水平推力,对物体A,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有FN'=mAgcos θ+Fsin θ,在沿斜面方向上有Fcos θ+Ff'-mAgsin θ=Fcos θ+F=>0,则物体A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物体A所受的合力变化,故A错误;
备 用 习 题
斜劈B对物体A的作用力即全反力,物体A匀速下滑时其大小等于A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后,全反力增大,但其方向不变,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A对斜劈B的作用力竖直向下,其大小大于A的重力,所以地面对斜劈B的支持力大于A、B的总重力,地面对斜劈B无摩擦力,故B、D错误,C正确.
备 用 习 题
11.一物体质量为m,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滑动,求拉力的最小值(重力加速度为g,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答案] mg
[解析] 如图所示,摩擦角为 φ,tan φ=μ,由平衡条件作力的矢量三角形,其中G为重力,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为全反力F反,F为拉力,当拉力F垂直于全反力方向时F最小,即Fmin=mgsin (α+φ)=mg.
作业手册
1.[2024·湖北黄冈模拟]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B.武警战士双手握住竖直固定的竹竿匀速上攀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
下的
C.将酒瓶用手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增大手的握力时,酒瓶受到的摩擦
力不变
D.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细土,人走上去不易滑倒,是因为此时人与路
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
√
[解析] 人走路时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人会受到向前的静摩擦
力作用,A正确;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时,由平衡条件可知,双手受
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方向竖直向上,B错误;手握住酒瓶,增大
手的握力,会增大手与酒瓶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但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始终与重力等大反向,C正确;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细土,会增大人
与路面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人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正确.
2.[2024·江苏南京一中模拟] 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的行李
和货物,如图所示,甲为水平输送带,乙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
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乙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沿输送带向下的摩擦力
C.乙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沿输送带向上的摩擦力
D.甲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
[解析] 因为甲情形中行李箱随水平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行李箱处于平
衡状态,故行李箱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A、D错误;乙情形中行李箱
随倾斜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行李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行李箱受到沿输
送带向上的摩擦力,B错误,C正确.
3.[2024·浙江杭州模拟] 用水平力 将黑板擦压在竖直黑板上,最大静摩擦
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逐渐减小力 直至为0的过程中,黑板对黑板擦的摩
擦力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减小为0
D.先逐渐减小然后保持不变
√
[解析] 初始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黑板擦的重力,黑板擦静止
压在黑板上,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
于黑板擦的重力.随着 逐渐减小,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最大
静摩擦力逐渐减小.当最大静摩擦力小于黑板擦的重力时,黑
板擦开始沿黑板向下滑动,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
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可知, 继
续减小至0,滑动摩擦力也逐渐减小到0.综上可知,摩擦力先
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减小为0.
4.[2024·重庆北碚区模拟] 如图所示,小李同学将一重力为 的厚白纸铺在
水平桌面上,纸的一部分伸出桌边,在白纸上放一本重力为 的物理书,
再在物理书上放上一瓶重力为的墨水瓶.用水平拉力 将白纸从物理书本
底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书未从桌面滑落),白纸被抽出过程中物理书与墨
水瓶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则在白纸被
抽出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白纸施加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白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C.白纸对物理书的摩擦力大小为
D.拉力 越大物理书与白纸间的摩擦力越大
√
[解析] 白纸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则桌面对白纸施
加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白纸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为 ,故B正确;
白纸对物理书的摩擦力大小为 ,故C错误;将白纸从物理书本底
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书未从桌面滑落),物理书与白纸间的摩擦力为滑动
摩擦力,拉力 增大,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5.[2024·山西太原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在质量为 的长木板
上滑行,长木板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为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
A.,向左 B.,向右 C.,向左 D. ,向右
[解析] 长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 ,
根据受力平衡可知,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 地
,故选A.
√
6.[2024·北京四中模拟] 如图甲所示,磁铁将一张厚纸片压在竖直磁性黑
板上保持不动.若将这张厚纸片两次折叠后仍能被该磁铁压在黑板上保持
不动,如图乙所示.图甲中黑板对厚纸片的摩擦力为 ,最大静摩擦力为
,图乙中黑板对厚纸片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为 ,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
[解析] 根据平衡条件,黑板对纸片的摩擦力与纸片的重力等大反向,即
,故A、B错误;纸片折叠后变厚,则磁铁距黑板的距离变大,吸
引力减小,则黑板对厚纸片的弹力减小,磁铁对厚纸片的弹力减小,黑板
与厚纸片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则 ,故C正确,D错误.
7.[2024·山东青岛模拟]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双手水平夹起一摞书,并
停留在空中.已知手掌与书间的动摩擦因数 ,书与书间的动摩擦因
数 ,设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若每本书的质量
为,该同学对书的水平正压力为 ,每本书均呈竖直状态,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本书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不等
B.书与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均相等
C.他最多能夹住42本书
D.他最多能夹住60本书
√
[解析] 每本书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每本书
的质量相同,则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相等,A错
误;越靠外侧,书与书间的摩擦力越大,B错误;以这
一摞书为研究对象,每只手对其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这一摞书受力平衡得 ,
解得 ,但书与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除了左右两侧跟手接触的两本书,
以剩下的这一部分书为对象,由受力平衡得
,解得 ,加跟手接触的两本书,共
42本书,C正确,D错误.
8.[2024·江西南昌模拟] 如图甲所示,物块和木板叠放在水平实验台上,用一
不可伸长的轻绳将物块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轻绳水平,物块
质量.时,木板开始受到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外力 的作用,
传感器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则( )
A.传感器的示数等于水平拉力 的大小
B.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于
C.物块与木板相对滑动时,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右
D.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0.2
√
[解析] 由图像可知,在内物块与木板之间为静摩擦力,在 时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则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于 ,选
项B正确;由图像可知,物块与木板相对滑动时,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左,此时传感器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拉
力 大于滑动摩擦力,选项A、C错误;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选项D错误.
9.[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和核心舱用跑步机锻炼,其跑步过程
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宇航员与跑步机垂直.在太空中重力的作用消失,为了完成跑
步,宇航员将一根橡皮绳一端系在腰间,另一端固定于舱体,橡皮绳与跑步机成
角,宇航员跑步过程中相对天和核心舱静止. 设宇航员的体重为 ,在橡
皮绳的作用下,宇航员有与在地面跑步完全一样的体验. 已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为,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取 ,跑步过程中橡皮绳的长度
及橡皮绳与跑步机的夹角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橡皮绳被拉长了
B.跑步机对宇航员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C.跑步机对宇航员的支持力大小为
D.跑步机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
[解析] 根据题意橡皮绳对宇航员的拉力竖直方向分力
大小为,则 ,解得
,故A错误;跑步机对宇航员的静
摩擦力大小为 ,故B正确;
跑步机对宇航员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宇航员在地面时的重力 ,故C错
误;人相对跑步机有向右的运动趋势,跑步机相对人有向左的运动趋势,
因此跑步机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故D错误.
10.[2024·广东深圳模拟]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有、、 三个相
同小物块被三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正三角形且都处于
静止状态.已知小物块的质量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形变量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假定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
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处于弹性限度之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根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
B.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5
C.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4
D.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3
√
[解析] 若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甲所示,假设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则由平衡条件,
,其中 ,联立解
得 ,由题意可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应满足 ,若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对小物块受
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同理仍然满足,综上所述,三根弹
簧可能都处于伸长状态,也可能都处于压缩状态,小物块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 ,故选B.
甲
乙
11.[2024·辽宁沈阳模拟]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的物块
静止在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
A. B. C. D.
,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大小相等.若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则在下列四幅图中,能
正确反映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随拉力 变化规律的是( )
√
[解析] 物块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当
时,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物块的平衡条件有
,可得 ,故A、C错误;物块所受斜
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当物块刚要沿斜面上滑时,
拉力的大小 ,当 时,物块受
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根据物块的平衡条件有 ,
可得,当 时,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故B
错误,D正确.
12.(多选)如图所示,甲物体在沿斜面的推力 的作用下静止于乙物体上,
乙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增大外力 ,两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乙对甲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乙对甲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C.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
√
[解析] 设甲的质量为,斜面倾角为 ,若 ,乙对甲的摩擦
力为零,增大,增大,方向沿斜面向下;若 ,乙对甲的
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增大, 增大;若
,乙对甲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增大,
减小,所以 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A错误,B正确.以甲、乙整体
为研究对象,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 ,由牛顿
第三定律知,乙对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也为,则 增
大, 增大,C正确,D错误.
13.[2024·福建福州一中模拟] 学校试卷扫描机器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
到“每次只进一张试卷”,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
48张相同的试卷,每张试卷的质量均为 ,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带动最
上面的第1张试卷向右运动;搓纸轮与试卷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试卷
与试卷之间、试卷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 ,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试卷压力大小为 .试卷扫描机器正常工作扫
描第1张试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张试卷受到第1张试卷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第10张试卷与第11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第48张试卷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0
D.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试卷”应要求
√
[解析] 第1张试卷相对于第2张试卷向右运动,第1张
试卷下表面受到第2张试卷施加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则第2张试卷受到第1张试卷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A
错误;第10张试卷与第11张试卷之间及第48张试卷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
均为静摩擦力,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可知大小均为静 ,故B、
C错误;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试卷”,对最上面的一张试卷应满足
,可得 ,故D正确.
必备知识自查
1.(1)接触 弹力 相对滑动 相对运动 (2)① 材料 粗糙程度
2.(1)接触 弹力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2)① ②平行 趋势
【辨别明理】
1.× 2.× 3.√ 4.√ 5.√ 6.√ 7.×
例1.D 例2.A 例3.C 例4.BD 例5.B 例6.B 例7.C 例8.BD 例9.B
例10.C 变式.BD
基础巩固练
1.B 2.C 3.C 4.B 5.A 6.C
综合提升练
7.C 8.B 9.B 10.B 11.D
拓展挑战练
12.BC 1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