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0
2
5
a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外 不
写
考
号
、
姓
名
)
八年上 · 地理
八年上第一次检测 地理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 (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南半球 ④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为( ) A.300 万平方千米 B.690万平方千米 C.960 万平方千米 D.990 万平方千米
3.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的行政级别为 )
A. 省级 B.市级 C. 县 级 D. 乡 级
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朝霞就洒满了乌苏镇。在这个有着我国 最东端“东方第一镇”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聚集了大量境外商人。结合如图, 完成4~6题。
4. “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图中 )[
A.A 省 区 B.B 省 区
C.C 省 区 D.D 省 区
(
15.我国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A. 山地和高原
B.
高
原和平原
C.
盆地和平原
D.
山地和丘陵
16.
据图可知,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
)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地形以高原为主
C.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D.
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较小
)5.乌苏镇的境外商人最有可能来自 ( )
A. 印 度 B. 韩 国
C. 哈萨克斯坦 D. 俄罗斯
6.当朝霞洒满乌苏镇时,遥远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 星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 (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 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
C.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气候适宜
D. 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7~9题。
(
甲
) (
乙
)丙
7.甲省区的简称是 ( )
A. 鄂 B. 粤 C. 冀 D. 鲁
8.图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图中省区临南海的是 ( )
A. 甲 B. 乙 C.丙 D. 丁 读表,完成10~11题
不同年份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
年份 1970年 2010年 2023年
农村人口比重 82.62% 50.05% 33.84%
城镇人口比重 17.38% 49.95% 66.16%
地理试卷 第1页 ( 共 4 页 )
10. 据表可知,我国
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
C. 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2023 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
11.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
C.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 D.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的国家,有80余种语言,有约30种文 字。据此完成12~14题。
12.我们国家通用的文字是 ( )
A. 繁体字 B.隶书 C. 甲骨文 D. 规范汉字
13.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准,结合汉字标准发音而推行的中国标准官方语言。我国推
广普通话的好处不包括 ( )
A. 促进交流 B.加大语言障碍 C. 促进经济发展 D. 增强民族团结
14.根据我国各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少数民族自治区市面文字的标志必须用两种 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并写。这种规定主要 ( )
①体现各民族自治区的特点 ②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③表明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 ④是为了对比两种语言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如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据此完成
15~17题。
(
高原
地
3%
丘陵10%
盆地至
平原
1%
)
17.我国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是 (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旅游资源丰富 ④交通十分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地域辽阔,五岳山川巍峨耸立,是祖国不屈的脊梁。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山脉分 布”,据此完成18~20题。
(
横
断
)山
脉
拉 ④
雅山藤 脉
18.图中最高大的山脉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 B.横断山脉 C.昆仑山脉 D.长白山脉
19.介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A.长白山脉 B.小兴安岭 C. 太行山脉 D. 大兴安岭
20.图中数字序号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
(
考
生
座位序
号
)A.①——东北平原 B.②——黄土高原 C.③—— 准噶尔盆地 D.④—— 青藏高原
地理试卷 第2页 ( 共 4 页 )
(
二、非选择题:24题(3)2分,其他每空1分,共30分。
)
八年上 ·地理
得分 评卷人
21.读“中国的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
90°
100
D0
120°
A
) (
130°
) (
1
4
0
) (
0
)70°
B
40
30
5
C
北 同 归
20
(
10°
)d
(1)中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位于 洲东部, 洋西岸,是一 个海阔陆广的大国。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 带,光热条件好。
( 2 ) 图 中 A 、B 、C 、D 、E 五 个 国 家 中 , 与 我 国 既 陆 上 相 邻 又 隔 海 相 望 的 国 家 是 (填字母) ,A 国家的名称是 ,E 国家的名称是
(3)图中a、b、c、d为我国的临海,其中为我国内海的是 (填字母及名称)。
(4)写出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答一点)。
22. 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汉族 ■土家族 朝鲜族口满族 彝族
曲 壮 族 □藏族 哈尼族□维吾尔族 侗族
口回族 口蒙古族 黎族 苗族 □ 哈 萨 克 族
布依族 傣族 瑶族 高山族 白 族
(1)我国共有 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族人口数量最多。
(2)④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这里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3)维吾尔族以能歌善舞著称,其歌舞文化根植于千年历史积淀,融合西域艺术精华。 维吾尔族集中分布在图中 (填数字序号)自治区。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 部地区,民族分布具有
4 ”的特点。
地 理 试 卷 第 3 页 ( 共 4 页 )
23.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图1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图2为我国沿36 °N 地 形剖面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
图
1
(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 _构成我国地形的
“骨架”。
(2)我国陆地地势特征是
,
呈
现
_级阶梯。
(3)地势特征影响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分析完成下面的框图。
) (
C
繁
总
5
高
适
R
土
高
平-
应
长中巧碎名期
黄河
黄河
青鸟黄海
峦患站
图
2
海
拔
/
米
6000
5000
0
0
00
2000
I
0000
-
第一级阶梯
是仑山脉
六盘山
兰州
青
影
原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培血术盆地
3N
)
(
农业为农业发展供②
交通便利东西方向的
交通
)气候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 ①_ (内陆沿海)形成降水
我国地势特征K
河流流向众多大江大河的流
向是③
(4)我国大型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简述在这些地方建大型水电站的原因
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 料 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 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下表所示为2010年以来我国两次人口普查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数据。
项目/次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 74.5 8.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 68.6 13.5
注:国际上通常把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周岁及以 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
(1)从材料一可知,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
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0~14岁人口比
重
呈
(填“上升”或“下降”)趋
势,15~64岁人口比重呈
( 填
“上升”或“下降”)趋势,第七次人口普查
我 国
6
5
岁
及 以
上
人 口 占
全 国
人
口 的
1 3
.
5
%
,
这
说 明
我 国
正
面
临
严
重 的
问题。
(2)从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人
口
多
分
布
在
A
一
B
一线以东地区。该线以西地
区人口少,人口密度较小的两个省区是
①
省(全称)和西藏自治区。
(3)简述“全面三孩”政策对我国经济、社
)材 料 二:如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
人口密度
(每平方千米人口数)
>500
300-500
100-300
10-100
<10
)
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出两点,2分)。
地 理 试 卷 第 4 页 ( 共 4 页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八年上第 一 次检测 地 理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D 5.D 6.B 7.B 8.C 9.A 10.C 11.D 12.D 13.B
14.A 15.D 16.C 17.B 18.A 19.D 20.D
二、21. (1)亚 太平 热
(2)D 俄罗斯 日 本
(3)a 渤 海
(4)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海岸线长,有丰富的海洋 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等(合理即可)
22. (1)56 汉
(2)呼和浩特 蒙古族 (3)③
(4)东北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3. (1)山脉
(2)西高东低 三
(3)①内陆 ②水源 ③自西向东
(4)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叙述合理即可)
24. (1)上升 下降 人口老龄化
(2)黑河 腾冲 青海
(3)有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 步;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 衡发展等(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及以上得满分2分)
(
a
)一 一八年上·地理
八年上第一次检测
地理
10.据表可知,我国
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
C.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2023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
题号
彦」
分
11.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5
得分
A.农村基础设施完普
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
得分评卷人
C.城市空气质量优良
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我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的国家,有80余种语言,有约30种文
密
宇。据此完成1214随。
1.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
12.我们国家通用的文字是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封
③南半球
④北半球
A.紫体字
B隶书
C.甲骨文
D.规范汉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线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为(
13.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准,结合汉字标淮发音而推行的中国标准官方语言。我国推
A.300万平方千米B.690万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千米D.990万平方千米
广普通话的好处不包括
3.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的行政级别为
A.促进交流
B.加大语言辟得
C.促进经济发展D.增强民族团结
内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级
14.根据我国各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少数民族自治区市面文字的标志必须用两种
不
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问2时15分,朝度就洒满了乌苏镇。在这个有着我国
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并写。这种规定主要
()
张东站“东方第一镇”美巷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聚集了大量境外商人。结合如图,
①体现各民族自治区的特点
②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要
完成4一6题。
③表明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
④是为了对比两种语言文字
4.“东方第一镇”一鸟苏镇位于图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A省区
B.B省区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加图为我国备类地形而积比例国。培此完成
CC省区
D.D省区
1517题。
题
5.鸟苏镇的境外商人最有可能来自
15.我国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A印度
B.韩国
A.山地和高原
B.高原和平原
C.哈萨克斯坦
D.俄罗斯
C.盆地和平原
密
6.当朝假酒满乌苏镇时,遥远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
D.山地和丘陵
星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
16.据图可知,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封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
B.地形以高原为主
线
C.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气侯适宜
C.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必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D.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较小
外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T一9题
17.我国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森林资源丰宫
不
③旅游资源丰宫
④交通十分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①
我国地城辽阔,五岳山川巍峨耸立,是祖国不屈的将梁。如图示意“我国那分山棕分
考
7.甲省区的简称是
布”,培此完成18一20题。
A.鄂
B.粤
D.鲁
昆仑山
8.图中屈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山
A.甲
B.乙
C.丙
D.丁
念山醚
9.图中省区临南海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图中最高大的山脉是
读袭,完成1011题
A.喜马拉雅山脉B.横断山脉
C.昆仑山脉
D.长白山脉
名
不同年份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
19.介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年份
2010年
A.长白山脉
B.小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1970年
2023年
20.图中数字序号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农村人口比重
82.62%
50.05%
33.84%
A.①一东北平原
B.②一黄土高原
考
生
城筑人口比重
17.38%
49.95%
66.16%
C③一推噶尔盆地
D.④-
青藏高原
座位序号
地理试卷第1页
(共4页)》
地理试卷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