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8 00: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新课导入
猜一猜:它是世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个大洲的城市。它的名字是 。
它就是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的首都,在历史上曾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君士坦丁堡,这里曾是拜占庭帝国存续千年的心脏。在这里,既能触摸欧洲古老的石墙,又能感受到亚洲的微风;这座举世闻名的城市曾经创造了怎样的辉煌?又为何走向衰落?我们就从这座特殊的城市出发,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学习目标:了解拜占庭帝国的概况、发展历程及灭亡时间;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编撰目的,《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及历史地位;认识拜占庭帝国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重要传承者。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结合左图,说说拜占庭帝国的疆域范围。
涵盖了希腊、罗马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思考: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延续下来?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农业
商业
思考: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延续下来?
农业发达、商业繁荣
地理位置优越;
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添翼。
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
(527-565年在位)
查士丁尼一世(483年-565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杰出君主,在位期间(527年-565年)以“恢复罗马荣光”为目标,是帝国黄金时代的塑造者。
他出身巴尔干农民家庭,早年依附禁军将领叔父查士丁,凭借才干逐步进入权力核心。518年查士丁登基后,因查士丁膝下无子,收其为养子,成为实际掌权者之一。527年,同年正式继位。
执政期间,他主导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奠定大陆法系基础;派兵收复北非、意大利等地,扩大帝国疆域;主持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留下标志性建筑遗产。晚年因战乱与瘟疫,帝国实力受损,但他的统治仍深刻影响了后世法律、建筑与欧洲历史进程。
查士丁尼一世继位后,通过20年征伐,灭掉数个蛮族国家,在555年使东罗国土达到巅峰,再度收复了包括罗马在内的广大西地中海,东罗马帝国陆地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除了西北角,地中海几乎再度成为帝国内湖,东罗马帝国也再次成为地中海霸主。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的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思考: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
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528年,查士丁尼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开始编纂、修订法律。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查士丁尼法典》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
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
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罗马民法大全》
在查士丁尼的组织下,罗马编纂了哪些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的汇编完成,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成熟与定型。
材料一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不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该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问题探究
问1:结合材料一,说说《罗马民法大全》有何局限性?
仍然承认奴隶制
问2:结合材料二,说说《罗马民法大全》有何进步性?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保障了奴隶的生存权利。
问2:结合材料二,说说《罗马民法大全》有何深远影响?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梳理罗马法发展演进历程并概括罗马法发展特点。
罗马帝国
王政时代
罗马共和国
东罗马帝国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
《罗马民法大全》
特点:罗马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并逐步完备
问题探究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观察下图中拜占庭帝国不同时期的疆域,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查士丁尼在西方的统治未能持久。旷日持久的征服战争,不仅给北非、意大利半岛以及西班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使得拜占庭国力耗竭,民穷财尽。565年查士丁尼死后,通过战争征服来的西部领地又逐渐再度丧失。
帝国版图不断缩小
7世纪起
9世纪以后
11世纪-13世纪
1453年,
阅读课本P48-49,结合下列时间线,梳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①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④从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③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微。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采取了哪些自救措施?
1.实行军区制:把行省改为军区,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2.请求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西欧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织十字军东征。
军区制
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活动
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号召下,进行了持续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行动,十字架是基督教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被阿拉伯、突厥等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十字军名义上是为援助拜占庭帝国,实际上是为土地和财富而战,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日渐衰弱。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453年,奥斯曼大军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奥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涂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奥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知识拓展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落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是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2.封闭保守使帝国逐渐衰落。
材料一:查士丁尼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查士丁尼在恢复帝国方面所做的努力是短暂且代价沉重的。他在地中海西部发动的战役使帝国的国库耗之殆尽……他去世后,帝国受到外族入侵,随之土本瓦解……
1.长期战争导致财政枯竭;受到外族的入侵;
启示: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国家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影响: ①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观察图片,归纳拜占庭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穹顶
希腊石柱
基督镶嵌画
伊斯兰洋葱头式屋顶
兼收
并蓄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三、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拜占庭帝国鼎盛时期,体现古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后,它转变为土耳其清真寺,内部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装饰风格。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有的一个博物馆。
拜占庭是东西方之间的一座金桥——马克思
拜占庭国家正遭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而走向灭亡,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 …这些拜占庭学者将大量古希腊和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激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
——摘编自陈志强《盛世余晖》
三、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②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拜占庭文化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图腾
③对东欧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
灭亡
概况
标志
拜占庭文化
影响: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构成:共4部
《罗马民法大全》
特点:兼收并蓄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
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课堂小结
1.中国的丝绸、印度的香料、埃及的粮食和纸草、叙利亚的织物和刺绣、斯拉夫的毛皮和蜂蜡等各种商品,都能在君士坦丁堡和其他拜占庭大城市销售,有的货物再转运至欧亚各地。这说明拜占庭帝国( )
A.商业贸易相当发达 B.处于贸易中心位置
C.交通设施比较完善 D.对外扩张掠夺物资
B
练习巩固
2.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其法律成果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D.《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
3.在拜占庭时期,一商人购得店铺,后遭权贵觊觎。他依据《罗马民法大全》申诉,因法典重视物权保护,明确财产归属,官府最终判定权贵归还,切实维护了商人合法物权,彰显法典之力。这反映了《罗马民法大全》( )
A.倡导公开公正 B.具有广泛适应性
C.注重物权保护 D.注重保护平民利益
C
练习巩固
4 .“《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材料叙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 )
A.编纂背景 B.适用范围
C.具体内容 D.历史地位
D
5.“英姿勃发……穆罕默德二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君主)攻陷了君士坦丁堡,高耸的宣礼塔宣告这个世界改弦易辙了。威尼斯商人再也无法安全地抵达地中海东岸,丝绸之路被突厥弯刀一挥而断。”上述内容描述的是( )
A.十字军的东征 B.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B
练习巩固
6.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它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曾有学者这样评价它:“拜占庭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的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这旨在说明强调拜占庭帝国留存的古籍( )
A.复兴并传播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B.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建立
C.摆脱中世纪神学,实现思想自由 D.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