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单元达标(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单元达标(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8 11: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单元达标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编号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稀有气体能作保护气 原子最外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C 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氧化汞中含有汞分子和氧分子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2、如图所示:
石墨烯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单原子层石墨,它是目前发现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石墨烯强度大,能燃烧
C.石墨烯能还原氧化铜 D.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按表进行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和足量的酸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编号 药品
① 块状大理石、10%硫酸
② 块状大理石、7%盐酸
③ 粉末状大理石、7%盐酸
    
A.实验①、②、③对应的曲线分别为丙、乙、甲
B.实验②和③对比,说明固体的颗粒大小影响反应速率
C.实验①和②对比,说明酸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
D.实验②和③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4、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①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实验完毕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⑤⑦⑥ B.③②①④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5、下图实验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6、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 )
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7、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但是不参与氧循环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8、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盛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为红色 B.变为蓝色 C.变为白色 D.不变色
9、下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10、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比块状碳酸钙产生的CO2的质量大
D.对比c、d点可知,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11、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制取O2 B.可制取CO2
C.可收集CO2 D.可收集O2
12、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O2、CO2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C 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D 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13、如表所示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14、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O2反应。则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为( )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15、某小组利用图1装置研究25℃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打开止水夹,向3个充满二氧化碳的100mL烧瓶中,分别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关闭止水夹,振荡前后压强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中ab段对应的操作是迅速注入蒸馏水
B.曲线①中c点和e点可能进行了振荡
C.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60mL蒸馏水
D.终点气压高于初始的原因可能是在25℃时,1体积水中最多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小于1体积
16、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④②⑤⑥
二、填空题。
17、把碳的几种单质的主要用途所依据的性质,填在横线上:
①打入土中的木桩先作烧焦炭化处理 ;②金刚石可作钻头或玻璃刀 ;
③用石墨作电极 ;④用石墨(炭黑)制作各种墨水 ;⑤用活性炭除去去冰箱内臭味 ;
⑥为生活和工业提供热量 ;⑦冶炼金属 。
18、如图所示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用A装置,分解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O2,应该从其   (填“a”或“b”)口通入O2。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若用B装置制取CO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B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
19、21世纪初某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 CO、尼古丁、焦油等。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_____。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 CO2和 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 。
(3)与 CO 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 种气体是_____ 。
20、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验满”。
(1)图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所缺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所缺药品是____________。
(2)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是小明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__。
21、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
三、综合解答题。
22、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是因为组成世界的物质丰富多样,不断变化所致。
(1)请解释下列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不同的物质:_____ ;
②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_____ ;
③金和钢属于不同的金属_____ ;
④如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填“同种”或“不同种”)物质,主要是因为_____ 。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 。
四、计算题。
23、一氧化碳可以作燃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 g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第5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单元达标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编号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稀有气体能作保护气 原子最外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C 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氧化汞中含有汞分子和氧分子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答案】C
2、如图所示:
石墨烯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单原子层石墨,它是目前发现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石墨烯强度大,能燃烧
C.石墨烯能还原氧化铜 D.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A
3、按表进行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和足量的酸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编号 药品
① 块状大理石、10%硫酸
② 块状大理石、7%盐酸
③ 粉末状大理石、7%盐酸
    
A.实验①、②、③对应的曲线分别为丙、乙、甲
B.实验②和③对比,说明固体的颗粒大小影响反应速率
C.实验①和②对比,说明酸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
D.实验②和③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答案】C
4、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①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实验完毕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⑤⑦⑥ B.③②①④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A
5、下图实验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答案】D
6、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 )
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答案】A
7、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但是不参与氧循环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答案】C
8、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盛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为红色 B.变为蓝色 C.变为白色 D.不变色
【答案】A
9、下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答案】D 
10、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比块状碳酸钙产生的CO2的质量大
D.对比c、d点可知,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答案】D
11、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制取O2 B.可制取CO2
C.可收集CO2 D.可收集O2
【答案】C
12、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O2、CO2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C 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D 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答案】D
13、如表所示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答案】C
14、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O2反应。则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为( )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C
15、某小组利用图1装置研究25℃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打开止水夹,向3个充满二氧化碳的100mL烧瓶中,分别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关闭止水夹,振荡前后压强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中ab段对应的操作是迅速注入蒸馏水
B.曲线①中c点和e点可能进行了振荡
C.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60mL蒸馏水
D.终点气压高于初始的原因可能是在25℃时,1体积水中最多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小于1体积
【答案】C
16、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④②⑤⑥
【答案】B 
二、填空题。
17、把碳的几种单质的主要用途所依据的性质,填在横线上:
①打入土中的木桩先作烧焦炭化处理 ;②金刚石可作钻头或玻璃刀 ;
③用石墨作电极 ;④用石墨(炭黑)制作各种墨水 ;⑤用活性炭除去去冰箱内臭味 ;
⑥为生活和工业提供热量 ;⑦冶炼金属 。
【答案】①单质碳在常温下很稳定; ②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③石墨具有良好导电性; ④碳单质在常温下很稳定,且石墨硬度小;
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⑥碳具有可燃性 ⑦碳具有还原性
18、如图所示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用A装置,分解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O2,应该从其   (填“a”或“b”)口通入O2。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若用B装置制取CO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B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b;
(2)固体与液体分离,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19、21世纪初某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 CO、尼古丁、焦油等。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_____。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 CO2和 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 。
(3)与 CO 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 种气体是_____ 。
【答案】CO  C、H  CO2
20、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验满”。
(1)图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所缺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所缺药品是____________。
(2)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是小明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__。
【答案】(1)镊子(或药匙) 稀盐酸
(2)
(3)cabde d
21、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
【答案】(1) 4 不活泼 (2)金刚石 石墨 C60
三、综合解答题。
22、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是因为组成世界的物质丰富多样,不断变化所致。
(1)请解释下列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不同的物质:_____ ;
②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_____ ;
③金和钢属于不同的金属_____ ;
④如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填“同种”或“不同种”)物质,主要是因为_____ 。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 。
【答案】(1)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构成相同,但分子间隔不同
两者由不同微粒构成 不同种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四、计算题。
23、一氧化碳可以作燃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 g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7 g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2CO+O22CO256 887 g x
= x=11 g
答:7 g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 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