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 第八单元复习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 第八单元复习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8 10: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单元复习08 第八单元
课本回顾
1.丰富词语积累
2.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3.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1.理解必备知识——熟语
(1)定义:是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能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
(2)分类
课本回顾
(3)特征
2.成语
汉语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如人定胜天、脚踏实地;有并列关系,如情投意合、三番五次;有动宾关系,如平分秋色、大显身手;有偏正关系,如世外桃源、一盘散沙;有补充关系,如轻于鸿毛、遗臭万年等。
按照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梳理下列成语。
三顾茅庐 不耻下问 任重道远 春风得意 一帆风顺
纸上谈兵 朝三暮四 空中楼阁 集思广益 逃之夭夭
锦上添花 想入非非 中流砥柱 可歌可泣 天衣无缝
百感交集 痛改前非 战无不胜 孤芳自赏 居心叵测
循规蹈矩 恨铁不成钢 自欺欺人 语重心长 水深火热
3.理解必备知识——新词语
新词语是词汇中的动态系统。词汇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直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都会很快反映到词汇中,使得一些旧词语逐渐消失,而许多新词语又不断在交际场合和传播媒体中出现,变化更替的速度是惊人的。词语的“新”“旧”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不同时期都会有那个时期的新词语,某个时期的新词语也不可能永远是新词语。新词语的“存活期限”,多数学者认为,一个词语从产生到被人熟悉成为通用词语的过程一般需要20年左右。因此,新词语同流行时间较短的网络用语、流行语要有所区别,应以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新收录的词语为依据。
三 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古今词义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范围的扩大:如“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词义范围的缩小: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3)词义发生转移:如“走”,古义是“跑,逃跑”,现在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
(4)词义感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4.把握古今词义的不同
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面的表格。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菜 除主食以外的一切食物
宫 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
睡 睡着,睡觉
河 泛指一切河流
瓦 安装在房顶上的瓦片
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禽、蛋等其他类食物
词义扩大
房屋,居室
词义缩小
坐着打瞌睡
词义扩大
专指黄河
词义扩大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
词义转移
臭 难闻的气味
禽 鸟类的总称
汤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走 步行
去 到某地去
走狗 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
舅姑 舅舅和姑姑
气味
词义缩小
走兽的总称
词义转移
热水,开水
词义转移

词义转移
离开
词义转移
猎犬;自称谦辞
感彩变化
丈夫的父母,即公婆
词义转移
丈夫 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钩心斗角 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成年男子
词义缩小
宫室结构精巧工致
感彩变化
汉语中不少词语带有或褒或贬的感彩,即使是中性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也常带有褒贬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词语的感彩也会发生转化,表达出更为复杂的情感。请体会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感彩,思考其表达效果。
(1)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鲁迅《拿来主义》)
5.体会词语的感彩
语体色彩是指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色彩,口语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书面语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如“吓唬”与“恐吓”,“奇怪”与“诧异”,“商量”与“商榷”,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如果不分场合、对象,随意使用,就不协调,不过庄词可以谐用,谐词可以庄用,这些用法都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6.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