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张择端(约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活跃于北宋晚期。张择端绘画长于楼阁建筑、舟车桥梁、市井风情,手法写实精细。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解这幅画的画名、作者、年代、大小及画面的内容。
阅读提示
名声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传扬 ,比喻名声很大。
官吏 作坊 一乘轿子
lì
zuō fɑnɡ
shènɡ
任务一:我会读准字音
历史
任务二:我们一起来合作
《清明上河图》资料卡
画名:
作者:
年代:
大小:
保存地:
画面内容: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北宋时期
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汴梁热闹场面
再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对照插图再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画面上的内容?
5个自然段
第2—4自然段
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总体情况。第5自然段总结这幅画的历史意义。
总结学法:
像课文这样的结构叫作总—分—总结构。
任务三:我了解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
认真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说说《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
学法:巧抓中心句
1
2
3
4
5
zhang
在2、3、4自然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读
一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描写的画面。
zhang
场景一:第2自然段
zhang
这幅画之所以名扬中外的原因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原因一:人物众多
zhang
请大家仔细看看,画上还画了谁,可能是从事什么职业?
zhang
光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下了很大功夫
操场上的人可真多啊!有
,有
,有
。
小结学法:
围绕中心句展开,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具体介绍,这样才有血有肉,又不啰唆。
zhang
场景二:第3自然段
zhang
画面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原因二:街市热闹
小结学法:
作者选择街上挂着招牌的店铺,选择形态各异的人来再现街市情景,并合理安排画面上人的大小,表现了街市的热闹。
场景三:第4自然段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马笼头被一下子拽住了,这才没让马撞上那乘轿子。旁边两头运货的小毛驴正在下坡,脚下不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你看,张泽瑞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差点
骑马人
撞轿子
拽马
吓毛驴
毛驴
惊路人
路人
……
原因三:情景传神
最有意思的是河上的情景:
一艘货船
因为 船夫们
,就在这紧急关头,他们一边
一边 。终于
。
说一说:学完以后有什么感受?
这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不愧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多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价值
总结全文,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部分现存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任务四:课外拓展
当代四大发明:
高铁
扫码支付
共享单车
网购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围绕一句画把画面写具体
抓重点场景把画面写生动
画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