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海洋资源
一、从鱼盐之利到海洋资源综合开发
1.我国的渔业资源:我国近海海域分布着众多优质 ,但海洋捕捞量不能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海产品消费需求。目前,我国海洋渔业总产量中 量已超过海洋捕捞量。
2.我国的盐业资源:我国北起渤海湾、南到海南岛,分布有规模不等的盐场,最大的是 盐场。
3.我国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我国已探明并开采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集中分布在渤海和 北部的大陆架,海洋石油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石油生产量的1/4。此外,我国海上 、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在快速增长。
我国主要盐场的形成条件
长芦盐场有利于晒制海盐的平坦海滩和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都位于山地背风坡,晴天多,利于晒盐。
二、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1.我国主要港口:我国沿海港口众多,形成环渤海、 、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 沿海五大港口群。
2.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目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 位。
三、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
1.我国近海开发面临的问题:近海资源 、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
2.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21世纪是 的世纪。顺应世界海洋资源的开发趋势,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正从近海走向 、从浅海走向 。
3.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开发原则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读图,完成1~3题。
1.长芦盐场濒临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
A.海盐 B.沿海农田
C.海洋矿产 D.海洋渔场
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休渔制度 B.合理开采石油
C.合理开发海上风电 D.污水直接排海
2022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读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三角港口群所在地重工业发达
B.京津冀城市圈位于环渤海港口群
C.西南港口群包括广东、海南沿海港
D.珠三角港口群濒临东海
5.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有( )
①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东部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据此完成6~7题。
6.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B.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C.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D.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下图示意长芦盐场位置及其气候资料,读图,完成8~9题。
8.长芦盐场濒临(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9.降水少、日照强、蒸发量大时适合晒盐。推测长芦盐场适合晒盐的季节是(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春、秋季
(广东潮州期末)“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开创了“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新局面,为我国能源发展探索出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氢能为清洁能源,其热值约是原油的3.3倍,煤的4.7倍。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与单独海上风电开发相比,融合开发( )
A.投资成本低 B.技术门槛低
C.生态影响较大 D.能源供应增多
11.广东省加速推进该项目融合的自然原因是( )
A.风力资源丰富 B.粮食供应紧张
C.淡水资源匮乏 D.自然灾害频发
12.与化石能源制氢相比,“海水制氢”制取的突出优点是( )
A.成本低廉 B.产量稳定
C.方便快捷 D.零碳排放
1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风能、潮汐能、海底油气资源丰富,还有海滩、景区、历史文化遗产吸引大量游客。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南隍城岛地处蓝色半岛经济区北部,该岛东部海域建设了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隍城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常年保持在16~21℃,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小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分析南隍城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莱州湾海域实施,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开展海洋养殖活动,还可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示意图。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 。
(4)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好处。第四节 海洋资源
一、从鱼盐之利到海洋资源综合开发
1.我国的渔业资源:我国近海海域分布着众多优质渔场,但海洋捕捞量不能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海产品消费需求。目前,我国海洋渔业总产量中海水养殖量已超过海洋捕捞量。
2.我国的盐业资源:我国北起渤海湾、南到海南岛,分布有规模不等的盐场,最大的是长芦盐场。
3.我国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我国已探明并开采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集中分布在渤海和南海北部的大陆架,海洋石油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石油生产量的1/4。此外,我国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在快速增长。
我国主要盐场的形成条件
长芦盐场有利于晒制海盐的平坦海滩和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都位于山地背风坡,晴天多,利于晒盐。
二、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1.我国主要港口:我国沿海港口众多,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
2.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目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
三、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
1.我国近海开发面临的问题:近海资源锐减、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
2.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顺应世界海洋资源的开发趋势,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正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海走向深海。
3.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开发原则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读图,完成1~3题。
1.长芦盐场濒临的海域是(A)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的是(B)
A.海盐 B.沿海农田
C.海洋矿产 D.海洋渔场
我国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油气资源、航运资源、空间资源和景观资源等。海盐、海洋矿产、海洋渔场属于海洋资源;沿海农田属于土地资源。
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D)
A.实行休渔制度 B.合理开采石油
C.合理开发海上风电 D.污水直接排海
要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实行休渔制度,合理开采石油,合理开发海上风电;污水直接排海,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海洋污染。
2022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读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长三角港口群所在地重工业发达
B.京津冀城市圈位于环渤海港口群
C.西南港口群包括广东、海南沿海港
D.珠三角港口群濒临东海
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五个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环渤海港口群接近京津冀城市圈;西南港口群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包括广东、海南沿海港口;珠三角港口群濒临南海。
5.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有(D)
①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东部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东部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沿海港口群与陆上邻国众多无关。
中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据此完成6~7题。
6.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B)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条件不包括(A)
A.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B.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C.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D.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为发展海洋牧场提供了条件。
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下图示意长芦盐场位置及其气候资料,读图,完成8~9题。
8.长芦盐场濒临(A)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位于我国渤海沿岸的天津市与河北省,这里海滩面积广,降水少,适合晒盐。
9.降水少、日照强、蒸发量大时适合晒盐。推测长芦盐场适合晒盐的季节是(D)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春、秋季
由题干可知,降水少、日照强、蒸发量大时适合晒盐。长芦盐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不适合晒盐;冬季气温低,不适合晒盐;相对来讲,春、秋季节气温较高,降水少,最适合晒盐。
(广东潮州期末)“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开创了“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新局面,为我国能源发展探索出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氢能为清洁能源,其热值约是原油的3.3倍,煤的4.7倍。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与单独海上风电开发相比,融合开发(D)
A.投资成本低 B.技术门槛低
C.生态影响较大 D.能源供应增多
近年来,广东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与单独海上风电开发相比,融合开发,技术门槛高,投资成本高,对生态影响较小,除了风电外,还能开发氢能,能源供应增多。
11.广东省加速推进该项目融合的自然原因是(A)
A.风力资源丰富 B.粮食供应紧张
C.淡水资源匮乏 D.自然灾害频发
广东省加速推进该项目融合的自然原因是风力资源丰富。
12.与化石能源制氢相比,“海水制氢”制取的突出优点是(D)
A.成本低廉 B.产量稳定
C.方便快捷 D.零碳排放
“海水制氢”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耗时较长;“海水制氢”易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稳定性较差;与化石能源制氢相比,“海水制氢”制取的突出优点是零碳排放。
1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风能、潮汐能、海底油气资源丰富,还有海滩、景区、历史文化遗产吸引大量游客。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海域、滩涂面积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矿产种类多,油气储藏量大,矿产资源丰富;海岸线长,优良港湾多,港口条件优越;海岸地貌景观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南隍城岛地处蓝色半岛经济区北部,该岛东部海域建设了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隍城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常年保持在16~21℃,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小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分析南隍城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海域面积广阔;海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及盐度适合海鱼生长;可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饲养。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莱州湾海域实施,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开展海洋养殖活动,还可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示意图。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是风能资源、生物资源。
(4)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好处。
建设海洋牧场,修复风力发电建设对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立体化多途径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