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课时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 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多要素综合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
2. 在特定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气候的形成与分布,评估区域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3. 面对现实中的气候问题,能够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4. 能够独立运用大气环流图,分析与处理相关气候数据信息,对气候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在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目 录
01
0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03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新课导入】非洲草原上大型食草动物的迁徙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思考题】
每年6月前后,东非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会长途跋涉,上演地球上蔚为壮观的大迁徙场面。参与大迁徙的兽群分为前、中、后“三军”:打头阵的是斑马,紧随其后的是角马,殿后的是瞪羚。兽群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北上,迁徙至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猎豹等凶猛食肉动物伏击的地段,而且要提防随时可能出没的鬣狗,以及在马拉河聚集的鳄鱼。到达终点两三个月后,这支野生动物大军将再次不辞辛劳地返回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
1. 想一想,为什么东非草原的野生食草动物会定期进行迁徙
2. 议一议,这种迁徙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关系
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受热膨胀上升
对流雨
盛行上升气流
水汽容易凝结
降水丰富
气候湿润
低压带控制的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特征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气温年变化曲线特点为:各月均温均在15℃以上
降水柱状特点为:各月降水均在100毫米以上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自然景观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
砖红壤,化学风化强烈,风化壳厚
热带雨林气候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几内亚湾
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东南部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中美洲东北部
仔细观察图中地区,为什么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大气环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地形)。
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洋流)。
信风+迎风坡+暖流
热带雨林气候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在赤道附近,为什么有的地方不属于热带雨林区呢?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活动减弱, 降水减少,水热条件较差,缺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阅读:报时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图隆阿贡
位置: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约8°S)
降雨特点:每天都要下两场准时的大雨——第一场是下午三点钟,第二场是下午五点半。
应用:一些偏僻的山村小学,过去以这两场雨作为下午上学和放学的时间。
阅读:报时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贝伦
位置:巴西帕拉州首府(约1.5°S)
降雨特点:每天都要下几次雨,而且每次下雨的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
应用:当地居民习惯用下雨的次数来计时。
活动探究——热带雨林气候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1. 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地理位置)
北、西、南三面高原山地,地势向东部倾斜,有利于信风吹入,带来海洋湿润水汽;又遇地形阻挡,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地形)
活动探究——热带雨林气候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 为什么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大陆内部,距海较远,且地形较为封闭,因此其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大陆性较强。
马来群岛多为岛屿,陆地面积狭小,周围海域广阔,深受海洋影响,所以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海洋性较为明显。
活动探究——热带雨林气候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3. 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流量大
(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
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均匀。)
河流含沙量小
(热带雨林广布,盆地地形,地势平坦,盆地内部流速缓,植被覆盖好。)
水能资源最丰富
(河流流经高原和盆地地区,落差大,水量大。)
无结冰期
(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影响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气候特征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植被 生物 土壤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 之间的低平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 终年高温多雨,分配均匀。年均温26°C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属年雨型。 热带雨林森林高大茂密 生物种类丰富如:猩猩、河马 砖红壤有深厚的风化壳
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受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
北美
太平洋沿岸
欧洲
大西洋沿岸
南美大陆
西海岸的狭长地带
澳大利亚
东南部及新西兰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
月降雨量为50 ~80毫米全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为800毫米左右
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①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②有明显的季相更替:
春季萌叶抽枝;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冬季则完全无叶。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气候,非常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和繁殖,由于气候温和,非常适合牲畜的生长和繁殖,特别适合发展“畜牧业”和“商业性乳酪业”。
全年温和湿润,日照时间相对较短,热量不充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不适合大规模的粮食种植,使种植业发展受限。
吃带血牛羊肉,喝牛奶,芝士下酒
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至今都是世界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
蛋白摄入多,身材魁梧高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最为典型的原因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①地处西风带内,其西部濒临大西洋,海岸线比较曲折,海湾深入陆地,各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
②山地多为东西走向,且该地区大部分为平原,因此有利于盛行西风深入内陆;
③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探究活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图中虚线范围内气候独特,夏凉少雨,冬温多雨。
1.分析虚线区域内气候冬温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
虚线区域位于北纬50°到北纬60°大陆的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的盛行西风影响,且该区域东侧为高大的山脉,西风遇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
东侧山脉阻挡来自高纬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且西侧沿海暖流又有增温增湿作用。
探究活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鲑鱼在每年9月中旬能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条件。
9月中旬该区域河流水温适宜、降水量较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流量较小,流速较慢,鲑鱼洄游阻力较小,利于其洄游到河流上游。
每年9月中旬,鲑鱼从海洋中回到该地,并沿河洄游到上游的溪流中产卵。
【新课导入】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3.分析科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主要原因:
人类过度的商业性采伐破坏了柯莫德熊生存的环境,导致栖息地减少。
鲑鱼洄游减少,食物数量减少。
人类过度猎杀等原因导致柯莫德熊数量减少。
保护措施:
完善并落实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
禁止砍伐森林,恢复生态环境。
禁止猎杀柯莫德熊。加强立法监督管理等。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
澳大利亚
东南部与西南部
好望角
地中海沿岸
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
南美洲智利中部
地中海气候的自然景观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叶子坚硬
叶片不大
叶面多有“蜡质层”
常覆盖茸毛
热带草原气候的气候特征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
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巴西高原
非洲中部
与两侧
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南部和东部
热带草原气候的自然景观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以热带草原为主,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干季天气燥热,植物凋萎,一片枯黄。散生着耐旱的乔木,又称为热带稀树草原,或萨瓦纳。
课堂小结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⑴单一气压带
或风带控制
热雨—赤道低压—年雨型
热沙—副高或信风—少雨型
温海—西风盛行—年雨型
⑵气候带和风
带交替控制
热草—
夏—赤道低压—雨
冬—信风—干
夏雨型
地中海—
夏—副高—干
冬—西风—雨
冬雨型
⑶季风环流控制
热季
亚热季
温季
—
夏季风—雨
冬季风—干
夏雨型
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北半球 : 7月最热 、1月最冷 南半球 : 1月最热、7月最冷
北半球
南半球
①以“温”定球
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②以“温”定带
热带:最冷月均温:>15℃
亚热带:最冷月均温:0℃~15℃
温带:最冷月均温:<0℃
特例:最冷月>0℃
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③以“水”定型
1
4
7
10 月份
热带草原气候
2 巴马科
1
4
7
10 月份
30
15
0
-15
-30
-45
-60
气温/℃
热带雨林气候
1 伊基托斯
1
4
7
10 月份
热带季风气候
3 孟买
1
4
7
10 月份
热带沙漠气候
4 阿斯旺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温带季风气候
8 北京
10 月份
1
4
7
温带大陆性气候
9 莫斯科
1
4
7
10 月份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30
15
0
-15
-30
-45
-60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气温/℃
地中海气候
6 罗马
1
4
7
10 月份
温带海洋性气候
7 伦敦
1
4
7
10 月份
1
4
7
10 月份
亚热带季风气候
5 上海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年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人类活动
—— 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纬度位置决定了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
影
响
力
逐
渐
减
弱
气压带和风带
季风环流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中纬度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地形阻隔、海拔、迎(背)风坡等
下
垫
面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特征往往无明显季节变化;而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季节变化特征十分显著。
单一控制
交替控制
图例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气候比较 相似点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15°C)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 降水量较多(7月份降水突破600mm)
年降水量>1500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10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 最冷月均温(关键)>0°C,雨季较长
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0°C,雨季较短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总量有时相当 最冷月均温(关键)>0°C
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关键)<0°C
降水集中在夏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都属于亚热带 分布在大陆东岸,夏雨型,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分布在大陆西岸,冬雨型
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课堂练习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乙地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下列关于甲、丙两地自然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自然带是热带沙漠带
B.丙地河流容易形成凌汛
C.甲地气候日温差较大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C
C
课堂练习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4.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C
A
课堂练习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下图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
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6.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 )
A.上海 B.乌鲁木齐
C.哈尔滨 D.拉萨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