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同步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原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同步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原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8 11:47:13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中国的自然资源
(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
考点过关自测: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钨矿及其合金是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被誉为“高端制造的脊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储量国,但受选矿、冶炼等技术限制,钨矿利用率较低,仍需大量进口钨矿砂及其精矿。下图为2020年我国钨矿资源储量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钨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主要应用于纺织业
C.在我国分布不均匀
D.我国人均占有量大
2.为保障我国钨矿利用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技术投入 B.依赖国外进口
C.扩大开采规模 D.控制市场需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面为“海绵城市”示意图和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海绵城市”反映了我国( )
A.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污染严重
C.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D.水资源浪费严重
4.我国南方地区“海绵城市”储水功能最显著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我国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是因为它能够( )
①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②缓解城市内涝和干旱 ③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④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6~7题。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6.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①——耕地 B.②——草地
C.③——荒地 D.④——林地
7.近年来,由于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每到春天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黄沙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下列四幅漫画能加剧这种现象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广东江门期末)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海洋产业为代表的蓝色经济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读2020年部分沿海省份海洋生产总值及单位海岸线产值图,完成8~10题。
8.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列属于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是( )
A.海水晒盐 B.海洋运输
C.海上天然气开采 D.深海捕鱼
9.据图可知,单位海岸线产值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 B.江苏 C.上海 D.浙江
10.建设海洋强国,广东省的优势是( )
①位置优越,是我国走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②濒临东海,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种类丰富
③海域空间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多良港 ④海洋经济总值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10分)
11.(10分)(河北石家庄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干湿状况差异很大,致使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1)我国南方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气候湿润,从干湿状况上划分,属于 区,耕地以 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3分)
(2)华北平原从干湿状况上划分为 区,耕地以 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冬小麦、玉米为主,还是我国棉花、花生的主要种植区。(2分)
(3)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体上与 毫米年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西北部的可利用土地资源以 (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以 业为主。(3分)
(4)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林区和西南林区,人工林主要分布在 林区,几十年来,我国人工林造林面积大幅度增加,造林速度领先于世界,为改善世界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2分)第3单元 中国的自然资源
(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
考点过关自测: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钨矿及其合金是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被誉为“高端制造的脊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储量国,但受选矿、冶炼等技术限制,钨矿利用率较低,仍需大量进口钨矿砂及其精矿。下图为2020年我国钨矿资源储量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钨矿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主要应用于纺织业
C.在我国分布不均匀
D.我国人均占有量大
2.为保障我国钨矿利用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A)
A.加大技术投入 B.依赖国外进口
C.扩大开采规模 D.控制市场需求
为保障我国钨矿利用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钨矿的利用率;依赖国外进口,会受制于人;扩大开采规模,会导致钨矿资源枯竭;控制市场需求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面为“海绵城市”示意图和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海绵城市”反映了我国(A)
A.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污染严重
C.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D.水资源浪费严重
4.我国南方地区“海绵城市”储水功能最显著的季节是(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降水多,所以“海绵城市”储水功能最显著。
5.我国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是因为它能够(A)
①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②缓解城市内涝和干旱 ③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④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6~7题。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6.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
A.①——耕地 B.②——草地
C.③——荒地 D.④——林地
7.近年来,由于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每到春天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黄沙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下列四幅漫画能加剧这种现象的是(C)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广东江门期末)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海洋产业为代表的蓝色经济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读2020年部分沿海省份海洋生产总值及单位海岸线产值图,完成8~10题。
8.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列属于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是(B)
A.海水晒盐 B.海洋运输
C.海上天然气开采 D.深海捕鱼
海洋运输利用的是海洋的空间,属于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海水晒盐利用的是海水的化学资源,海上天然气开采利用的是海洋的矿产资源,深海捕鱼利用的是海洋的生物资源。
9.据图可知,单位海岸线产值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C)
A.山东 B.江苏 C.上海 D.浙江
10.建设海洋强国,广东省的优势是(B)
①位置优越,是我国走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②濒临东海,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种类丰富
③海域空间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多良港 ④海洋经济总值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10分)
11.(10分)(河北石家庄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干湿状况差异很大,致使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1)我国南方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气候湿润,从干湿状况上划分,属于湿润区,耕地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3分)
(2)华北平原从干湿状况上划分为半湿润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冬小麦、玉米为主,还是我国棉花、花生的主要种植区。(2分)
(3)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体上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西北部的可利用土地资源以草地(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以畜牧业为主。(3分)
(4)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人工林主要分布在东南林区,几十年来,我国人工林造林面积大幅度增加,造林速度领先于世界,为改善世界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