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章末小结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原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章末小结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原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8 12:17:44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章末小结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1.我国的农业以 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以西以 为主,以东最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2.东部地区的种植业 差异明显,其中,东北平原耕地多为 ,种植 、玉米、大豆等,其农作物熟制是 ;华北平原,耕地多为 ,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和 ,大部分地区作物熟制是 ;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以 为主,主要种植 ,也种植 和油菜,其作物熟制是 。
(江苏镇江中考)油菜的生长发育程度可用育苗、幼苗、盛花和成熟等时期衡量。下图为2024年5月19—25日我国油菜发育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时段,图中四区域的油菜发育程度由低到高为(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2.乙区域位于(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3.造成乙、丁区域油菜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甘肃兰州中考)甘肃景泰地处中国西北部,气候干旱,有大量盐碱地。当地利用盐碱地挖塘(鱼塘水经人工处理,类似于海水)养鱼,发展戈壁盐碱渔业,使撂荒盐碱地重焕生机。据此完成4~5题。
4.当地养殖原产于南美洲周边海洋中的南美对虾,已经实现量产,变成甘肃的“新特产”。这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全球化发展 B.全球气候的变暖
C.农业科技的进步 D.交通运输的发展
5.甘肃景泰因地制宜发展戈壁盐碱渔业,可以( )
①增加经济收入 ②修复生态环境 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彻底治理盐碱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甘肃天水中考)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创新团队用15年的坚持,自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产品出口至欧美高端水果市场,创造了小水果成就大产业的神话,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据此完成6~7题。
6.四川猕猴桃销售到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①科技水平提高 ②加工产业发展 ③交通高速发展 ④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乡村振兴一定要把“粮袋子”紧紧攥在手里。为此从根本上我们应该做的是( )
①大量进口国外粮食 ②保护好现有耕地 ③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④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⑤在国外开辟农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8.(山东淄博中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种子安全才能保证粮食安全。甘肃省、四川省、海南省有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所繁殖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储藏时间长;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以全年育种次数多而被称为“育种加速器”。
材料二 图1是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育种基地分布图。
(1)四川育种基地与甘肃育种基地比较,更适宜水稻育种的是 。
(2)四川育种基地由于北部高大山脉A 阻挡,冬季风难以抵达该地区,使得四川育种基地几乎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3)海南南繁育种基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受其影响,单次育种时长变 ,被称为“育种加速器”。
(4)甘肃河西走廊一批种子需要通过铁路运输运到河南郑州,所经过的最便捷的铁路线依次是 — 。
(5)据图可知,河西走廊地区育种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呈现这种分布的原因是 。
(6)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甘肃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气候条件。
(7)请你为河西走廊育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江苏盐城中考)过去,我国的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畅销全球。结合太阳能电站景观图,完成9~10题。
9.中国制造实现从“老三样”向“新三样”的跨越,主要得益于( )
A.科学技术快速进步
B.劳动力众多且廉价
C.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矿产资源大量开采
10.我国光伏发电设备产量已占全球80%以上,为全球减少碳排放贡献中国力量。关于太阳能发电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B.发电效率高而稳定
C.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
D.分布均匀,各地皆可发电
(山东菏泽中考)从2023年开始,深圳连续5年预计每年建设2 000万平方米高质量、定制化的厂房空间,助推工业上楼。“工业上楼”模式是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等新型工业楼宇模式。在优先入驻企业的选择上,面向轻型化、智能化、环保型制造业。据此完成11~12题。
11.最适宜“上楼”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化学工业 B.农业机械制造
C.纺织工业 D.精密仪器制造
12.深圳推动“工业上楼”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减轻环境污染
C.增加工业就业人数
D.缓解交通拥堵
(江苏宿迁中考)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下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 )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14.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
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
B.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
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
D.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
(山东威海中考)读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下图),完成15~16题。
15.沪昆高铁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
A.浙、赣、湘、黔 B.浙、皖、湘、黔
C.浙、皖、湘、桂 D.浙、赣、湘、桂
16.沪昆高铁的开通( )
A.有效缓解东部城市资源紧张
B.方便云贵高原鲜花外运
C.极大促进沿线地区人员流动
D.有效改善沿线生态环境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章末小结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1.我国的农业以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最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种植业。
2.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南北差异明显,其中,东北平原耕地多为旱地,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其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大部分地区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棉花和油菜,其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江苏镇江中考)油菜的生长发育程度可用育苗、幼苗、盛花和成熟等时期衡量。下图为2024年5月19—25日我国油菜发育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时段,图中四区域的油菜发育程度由低到高为(A)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油菜的生长阶段是育苗—幼苗—盛花—成熟。读图可知,5月19—25日,甲区域处于育苗期,乙区域处于幼苗期,丙区域处于盛花期,丁区域进入成熟期,所以发育程度由低到高为甲、乙、丙、丁。
2.乙区域位于(D)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3.造成乙、丁区域油菜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为(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乙区域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油菜生长慢;丁区域位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导致了两者气温差异,进而造成油菜发育程度差异。
(甘肃兰州中考)甘肃景泰地处中国西北部,气候干旱,有大量盐碱地。当地利用盐碱地挖塘(鱼塘水经人工处理,类似于海水)养鱼,发展戈壁盐碱渔业,使撂荒盐碱地重焕生机。据此完成4~5题。
4.当地养殖原产于南美洲周边海洋中的南美对虾,已经实现量产,变成甘肃的“新特产”。这主要得益于(C)
A.经济全球化发展 B.全球气候的变暖
C.农业科技的进步 D.交通运输的发展
5.甘肃景泰因地制宜发展戈壁盐碱渔业,可以(A)
①增加经济收入 ②修复生态环境 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彻底治理盐碱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甘肃景泰因地制宜发展戈壁盐碱渔业,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修复生态环境;使撂荒盐碱地重焕生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①②③正确。
(甘肃天水中考)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创新团队用15年的坚持,自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产品出口至欧美高端水果市场,创造了小水果成就大产业的神话,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据此完成6~7题。
6.四川猕猴桃销售到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B)
①科技水平提高 ②加工产业发展 ③交通高速发展 ④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乡村振兴一定要把“粮袋子”紧紧攥在手里。为此从根本上我们应该做的是(C)
①大量进口国外粮食 ②保护好现有耕地 ③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④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⑤在国外开辟农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乡村振兴一定要把“粮袋子”紧紧攥在手里。为此从根本上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好现有耕地、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②③④正确。解决粮食问题依靠大量进口国外粮食和在国外开辟农田是不可行的。
8.(山东淄博中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种子安全才能保证粮食安全。甘肃省、四川省、海南省有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所繁殖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储藏时间长;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以全年育种次数多而被称为“育种加速器”。
材料二 图1是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育种基地分布图。
(1)四川育种基地与甘肃育种基地比较,更适宜水稻育种的是四川育种基地。
(2)四川育种基地由于北部高大山脉A秦岭阻挡,冬季风难以抵达该地区,使得四川育种基地几乎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3)海南南繁育种基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受其影响,单次育种时长变短,被称为“育种加速器”。
(4)甘肃河西走廊一批种子需要通过铁路运输运到河南郑州,所经过的最便捷的铁路线依次是兰新线—陇海线。
(5)据图可知,河西走廊地区育种基地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呈现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河流附近灌溉水源充足。
(6)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甘肃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气候条件。
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子品质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7)请你为河西走廊育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植树种草、修建防护林等。
(江苏盐城中考)过去,我国的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畅销全球。结合太阳能电站景观图,完成9~10题。
9.中国制造实现从“老三样”向“新三样”的跨越,主要得益于(A)
A.科学技术快速进步
B.劳动力众多且廉价
C.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矿产资源大量开采
10.我国光伏发电设备产量已占全球80%以上,为全球减少碳排放贡献中国力量。关于太阳能发电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B.发电效率高而稳定
C.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
D.分布均匀,各地皆可发电
读图文材料并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大,阴天、雨天等光照不足时,发电量会明显减少,A错误;太阳能发电受天气、昼夜等因素影响,发电效率并非高而稳定,B错误;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污染,且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正确;太阳能分布受纬度、地形、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分布不均匀,并非各地皆可发电,D错误。
(山东菏泽中考)从2023年开始,深圳连续5年预计每年建设2 000万平方米高质量、定制化的厂房空间,助推工业上楼。“工业上楼”模式是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等新型工业楼宇模式。在优先入驻企业的选择上,面向轻型化、智能化、环保型制造业。据此完成11~12题。
11.最适宜“上楼”的工业部门可能是(D)
A.化学工业 B.农业机械制造
C.纺织工业 D.精密仪器制造
高层建筑由于可以较好地隔绝外界环境干扰,且便于进行空调、通风等系统的集中控制,因此非常适合进行精密仪器的生产。精密仪器制造通常占地面积不大,但对生产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高层建筑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12.深圳推动“工业上楼”模式的主要目的是(A)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减轻环境污染
C.增加工业就业人数
D.缓解交通拥堵
(江苏宿迁中考)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下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B)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京广高铁是从北京至广州;京沪高铁是从北京至上海;沪昆高铁是从上海至昆明;京哈高铁是从北京至哈尔滨。因此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京沪高铁。
14.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D)
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
B.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
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
D.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
(山东威海中考)读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下图),完成15~16题。
15.沪昆高铁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有(A)
A.浙、赣、湘、黔 B.浙、皖、湘、黔
C.浙、皖、湘、桂 D.浙、赣、湘、桂
读图可知,沪昆高铁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昆明,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其简称分别是沪、浙、赣、湘、贵(或黔)、云(或滇)。
16.沪昆高铁的开通(C)
A.有效缓解东部城市资源紧张
B.方便云贵高原鲜花外运
C.极大促进沿线地区人员流动
D.有效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高铁运输的是人而不是货物,所以无法缓解东部城市资源紧张,也不能“方便云贵高原鲜花外运”;沪昆高铁的开通有助于加强沿线地区经济联系,促进东西方向人口流动;高铁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