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复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法国文学家阿尔贝·加缪说:“秋天是第二个春天,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花。”秋天,让我们一起来寻觅不同地区秋色之美。读我国四条寻秋路线图(下图),完成1~3题。
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 D.路线Ⅳ
2.路线Ⅳ中,漠河的秋比广州的秋来得更早,主要因为其( )
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 C.纬度较高 D.面积更大
3.下列四组地理区域,以山脉乙为分界线的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④畜牧区和农耕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下图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4.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
A.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B.均位于高原上
C.遍布五个自治区 D.多分布于干旱区
5.对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B.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
C.祁连山草原黑土广布 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2024年11月28日,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一期项目中心平台在渤海湾完成安装,渤海湾冬季气象多变且海况恶劣,且油气储层埋藏在海底数千米的潜山里,建设和开采难度大。读渤海湾油气储藏位置示意图,完成6~7题。
6.项目中心平台安装期间,渤海区域最可能盛行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7.渤海湾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 )
A.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B.缓解空气污染问题
C.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最大支流。她汇聚着秦岭的清流,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一路奔涌,汇入黄河。下图为渭河流域水系示意。据此,完成8~9题。
8.渭河的支流( )
A.北岸含沙量较小 B.北岸先进入汛期 C.南岸无结冰期 D.南岸河短流急
9.渭河流域“夏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甜菜 D.大豆
2022年10月23日,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浙工程(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顺利完成。白浙工程西起四川省凉山州,东至浙江省,助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下图为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白鹤滩所在的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密集的原因是( )
A.该河段全年多雨,水量丰富
B.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水流平稳
C.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D.该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11.白浙工程起点和终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A.重庆、南京 B.成都、杭州 C.昆明、杭州 D.成都、南京
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在假期结束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结合所学完成12~14题。
1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13.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14.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暴雨 B.沙尘暴 C.大风 D.火山
目前,我国农村有农民在住房屋顶、农业大棚、草场、水塘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将其自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太阳能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新能源 ④常规能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在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 )
17.“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是(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满足农业用电需求 ③提高土地利用率 ④低碳环保,改善环境质量 ⑤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五一”期间,高铁成为大多数游客出行首选,高铁优势凸显。下图为中国高速铁路干线规划示意(2016—2030年)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我国高速铁路( )
A.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C.东西部分布均匀 D.东北地区最密集
19.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使出行( )
A.里程更长 B.用时更短
C.费用更低 D.舒适度下降
我国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即以步行15分钟的路程为半径,不断提升“圆”内各类社区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下图为15分钟养老圈建设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我国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是因为我国( )
A.就业压力增大 B.老龄化现象加剧
C.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D.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
21.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可以( )
A.延缓老龄化的进程
B.增加子女陪护压力
C.降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D.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特色农业+科技兴农主题】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环境良好,其矮砧苹果的苗木培育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2022年,矮砧苹果搭乘货运飞船进入“天宫”,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完成22~23题。
22.千阳县矮砧苹果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美味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A.包装精致 B.储存容易 C.品质优良 D.外表美观
23.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在千阳县矮砧苹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产品销量 B.扩大种植面积 C.促进品种改良 D.拓宽销售渠道
读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机器人产业园主要分布在( )
A.铁路沿线 B.长江沿江 C.沿海地区 D.北方地区
2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有众多的机器人产业园,是因为( )
A.劳动力充足 B.农业发达
C.矿产资源丰富 D.工业基础雄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35分)
26.(7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是一个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四方河流的流入与泄出是洞庭湖赖以存在的生命之源。2024年7月5日,连续几天的暴雨,湖南省华容县洞庭湖一线发生管涌险情(管涌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水流从河岸沿着堤基土壤空隙流向下游,即渗流)。洞庭湖堤坝决堤,缺口宽约8米、长约150米。下图为洞庭湖水系图和A、B两个水文站测得流量曲线图。
(1)从洞庭湖水系图可以看出,洞庭湖是一个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从含盐度看属于 湖。(1分)
(2)通过A、B两个水文站测得流量曲线图,试分析湖泊对河流流量产生的影响。(2分)
(3)分析洞庭湖发生决堤的原因。(2分)
(4)面对洞庭湖突发的管涌险情,我们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2分)
27.(10分)【主题 区域联系与差异】
材料一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借助网络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端研学活动,感受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材料二 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思考完成:
(1)长征起点、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 。(2分)
(2)根据脐橙习性,推测当地适宜种植脐橙的地形、气候条件。(2分)
(3)结合毛泽东诗词及长征路线图,列出长征沿途经过的山脉、河流名称各两个。(4分)
(4)终点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28.(9分)我国粮食安全完全能保障,中国人的饭碗完全能端稳,截至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已保持19连丰,近6年一直稳定在0.65万亿千克以上。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的耕地主要集中在 。(2分)
(2)粮食商品率是出售的粮食(商品粮)数量与粮食总产量之比。请说明东北平原商品率高于华北平原的原因。(2分)
(3)“湖广熟,天下足”,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鱼米之乡”,请说出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4)简述海南岛成为我国反季节蔬菜和南繁育种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5)西北内陆地区耕地分布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1分)
29.(9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要想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地理课上,老师布置了“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的探究课题。请你一同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区域定位】
(1)甲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1分)
【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2)①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简述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2分)
(3)试分析③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4分)
乙
【学以致用】
(4)乙图是位于我国四川省的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请运用图中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2分)全册复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法国文学家阿尔贝·加缪说:“秋天是第二个春天,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花。”秋天,让我们一起来寻觅不同地区秋色之美。读我国四条寻秋路线图(下图),完成1~3题。
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B)
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 D.路线Ⅳ
2.路线Ⅳ中,漠河的秋比广州的秋来得更早,主要因为其(C)
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 C.纬度较高 D.面积更大
路线Ⅳ中,漠河的秋比广州的秋来得更早,主要是因为漠河纬度更高,且离冬季风源地近,较早降温。
3.下列四组地理区域,以山脉乙为分界线的是(C)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④畜牧区和农耕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下图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4.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A)
A.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B.均位于高原上
C.遍布五个自治区 D.多分布于干旱区
读图可知,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分别位于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四川省。从地势来看,主要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从地形来看,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六大草原多位于降水量在200—400毫米的半干旱区。
5.对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B)
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B.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
C.祁连山草原黑土广布 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以西,故降水小于400毫米;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地面最为坦荡的平原;祁连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黄土为主;伊犁草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降水少。
2024年11月28日,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一期项目中心平台在渤海湾完成安装,渤海湾冬季气象多变且海况恶劣,且油气储层埋藏在海底数千米的潜山里,建设和开采难度大。读渤海湾油气储藏位置示意图,完成6~7题。
6.项目中心平台安装期间,渤海区域最可能盛行的风向是(B)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7.渤海湾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A)
A.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B.缓解空气污染问题
C.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渤海湾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保障国家石油供应;油气资源的开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气质量,可能会加重空气污染;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减轻交通运输压力没有直接关系;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不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最大支流。她汇聚着秦岭的清流,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一路奔涌,汇入黄河。下图为渭河流域水系示意。据此,完成8~9题。
8.渭河的支流(D)
A.北岸含沙量较小 B.北岸先进入汛期 C.南岸无结冰期 D.南岸河短流急
读图可知,渭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有结冰期;北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较大;我国雨带的推移是由南向北,南岸先进入汛期;读图可知,南岸支流短小流急。
9.渭河流域“夏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B)
A.水稻 B.小麦 C.甜菜 D.大豆
渭河流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甜菜属于糖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属于油料作物。
2022年10月23日,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浙工程(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顺利完成。白浙工程西起四川省凉山州,东至浙江省,助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下图为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白鹤滩所在的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密集的原因是(C)
A.该河段全年多雨,水量丰富
B.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水流平稳
C.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D.该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结合所学知识,白鹤滩所在的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密集的原因是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该河段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夏季降水丰富;位于长江的上游,水流湍急;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用电量小。
11.白浙工程起点和终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B)
A.重庆、南京 B.成都、杭州 C.昆明、杭州 D.成都、南京
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在假期结束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结合所学完成12~14题。
1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同一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被积雪覆盖,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13.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D)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14.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A.暴雨 B.沙尘暴 C.大风 D.火山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结合题干可知,引起山体滑坡的最有可能是暴雨;沙尘暴、大风、火山与山体滑坡无关。
目前,我国农村有农民在住房屋顶、农业大棚、草场、水塘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将其自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太阳能资源属于(A)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新能源 ④常规能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在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B)
青藏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牧场广阔,在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光伏牧场。
17.“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是(A)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满足农业用电需求 ③提高土地利用率 ④低碳环保,改善环境质量 ⑤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有①增加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②小型光伏电站,可以满足农业用电需求;③一地多用,提高土地利用率;④光伏发电清洁无污染,低碳环保,改善环境质量。光伏发电不能提高土壤肥力。
“五一”期间,高铁成为大多数游客出行首选,高铁优势凸显。下图为中国高速铁路干线规划示意(2016—2030年)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我国高速铁路(B)
A.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C.东西部分布均匀 D.东北地区最密集
我国高速铁路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东西部分布不均匀;东北地区较稀疏。
19.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使出行(B)
A.里程更长 B.用时更短
C.费用更低 D.舒适度下降
与普通铁路运输相比,高速铁路有速度快、安全性好、舒适方便、能耗较低等优势,故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使出行用时更短。
我国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即以步行15分钟的路程为半径,不断提升“圆”内各类社区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下图为15分钟养老圈建设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我国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是因为我国(B)
A.就业压力增大 B.老龄化现象加剧
C.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D.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
21.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可以(D)
A.延缓老龄化的进程
B.增加子女陪护压力
C.降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D.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特色农业+科技兴农主题】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环境良好,其矮砧苹果的苗木培育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2022年,矮砧苹果搭乘货运飞船进入“天宫”,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完成22~23题。
22.千阳县矮砧苹果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美味食品的主要原因是(C)
A.包装精致 B.储存容易 C.品质优良 D.外表美观
读材料可知,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环境良好,其矮砧苹果的苗木培育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故千阳县矮砧苹果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的主要原因是品质优良;与包装精致、储存容易、外表美观无关。
23.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在千阳县矮砧苹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C)
A.增加产品销量 B.扩大种植面积 C.促进品种改良 D.拓宽销售渠道
读材料可知,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环境良好,其矮砧苹果的苗木培育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可知,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在千阳县矮砧苹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品种改良,使得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C正确;与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种植面积、拓宽销售渠道无关。
读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机器人产业园主要分布在(C)
A.铁路沿线 B.长江沿江 C.沿海地区 D.北方地区
2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有众多的机器人产业园,是因为(D)
A.劳动力充足 B.农业发达
C.矿产资源丰富 D.工业基础雄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35分)
26.(7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是一个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四方河流的流入与泄出是洞庭湖赖以存在的生命之源。2024年7月5日,连续几天的暴雨,湖南省华容县洞庭湖一线发生管涌险情(管涌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水流从河岸沿着堤基土壤空隙流向下游,即渗流)。洞庭湖堤坝决堤,缺口宽约8米、长约150米。下图为洞庭湖水系图和A、B两个水文站测得流量曲线图。
(1)从洞庭湖水系图可以看出,洞庭湖是一个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从含盐度看属于淡水湖。(1分)
(2)通过A、B两个水文站测得流量曲线图,试分析湖泊对河流流量产生的影响。(2分)
调节河流流量,河流径流量大时,湖泊对河水具有削弱洪峰的作用;河流径流量小时,湖泊具有蓄水的功能,以补充河流的流量。
(3)分析洞庭湖发生决堤的原因。(2分)
强降雨导致湖水水位上涨,堤坝出现管涌;历史上的围湖造陆减弱了湖泊的蓄洪能力,加剧了洪水威胁;部分堤坝由于地基不牢固等原因,增加了决堤风险;地势平坦,低洼易涝等。
(4)面对洞庭湖突发的管涌险情,我们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2分)
兴建水库,退田还湖,湖区修筑堤坝,裁弯取直,疏浚河道等。
27.(10分)【主题 区域联系与差异】
材料一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借助网络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端研学活动,感受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材料二 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思考完成:
(1)长征起点、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赣、陕(秦)。(2分)
(2)根据脐橙习性,推测当地适宜种植脐橙的地形、气候条件。(2分)
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排水良好。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等。
(3)结合毛泽东诗词及长征路线图,列出长征沿途经过的山脉、河流名称各两个。(4分)
山脉:南岭;乌蒙山;横断山脉;岷山等。河流:乌江;金沙江(长江);大渡河;岷江等。
(4)终点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气候干旱(燥)降水少;居民就地取材,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28.(9分)我国粮食安全完全能保障,中国人的饭碗完全能端稳,截至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已保持19连丰,近6年一直稳定在0.65万亿千克以上。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或东部平原、盆地及低缓丘陵)。(2分)
(2)粮食商品率是出售的粮食(商品粮)数量与粮食总产量之比。请说明东北平原商品率高于华北平原的原因。(2分)
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产量高,消费量少。
(3)“湖广熟,天下足”,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鱼米之乡”,请说出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河湖众多;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4)简述海南岛成为我国反季节蔬菜和南繁育种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地处热带,热量充足,降水较多。
(5)西北内陆地区耕地分布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1分)
29.(9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要想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地理课上,老师布置了“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的探究课题。请你一同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区域定位】
(1)甲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海分布。(1分)
【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2)①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简述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2分)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3)试分析③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4分)
有利条件:交通运输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不利条件: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乙
【学以致用】
(4)乙图是位于我国四川省的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请运用图中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2分)
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金沙江、雅砻江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成昆线等铁路线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