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3.1认识晶体-物态之韵
从混沌到晶体的秩序之光
第三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与研讨:
①既能从外观和物理性质上说明晶体的特征,又能从物质内部微粒排列方式的不同来解释晶体的特性,区别晶体与非晶体。
②认识简单的晶胞,并会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原子个数。
第一节 认识晶体
【任务一:认识晶体的基本特性】
金刚石
氯化钠
雪花(冰)
单质铁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规则多面体外形,固定熔点
3550℃
801℃
1535℃
0℃
非晶体:无定形,无固定的熔点
玻璃
橡胶
沥青
塑料
金刚石
氯化钠
冰
单质铁
任务一:晶体具有哪些特性
阅读教材91页“一、晶体的特性”前三段内容。
3550℃
801℃
1535℃
0℃
举例说明:晶体除了具有固定的熔沸点,还有哪些特性?
任务一:晶体具有哪些特性
外形破坏的硫酸铜晶体称重后,吊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静置2天
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自范性】
【对称性】
外形变成更规则多面体,称重质量不变
晶体的外形通常具有对称性。
实验证明
显微镜下看晶体的形成
思考: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吗?
经过加工的非晶体也可以呈现规则的几何外形。
任务一:晶体具有哪些特性
【各向异性】
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石墨导电率)
平行于片层方向:导电性好。
垂直于片层方向:导电性差。
小结:晶体的特性
【自范性】如受损的硫酸铜晶体在饱和溶液中自发修复
【对称性】如食盐晶体的对称轴和对称面
【各向异性】如石墨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电率不同
【固定的熔沸点】如氯化钠的熔点为801℃
外形
特征
物理
特性
可以开心地区分
晶体与非晶体了
【任务二:从微观结构解释晶体的特性】
阅读教材92页:
晶体的特性源于什么?如何定义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基本概念
【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非晶体】内部微粒无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Max von Laue)发现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现象,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证实了晶体中的内部微粒呈周期性重复排列,并测定了晶体的结构,确定了晶体中原子的坐标。
通过X射线看晶体的结构
衍射峰,对应晶体规则晶面排列关系
弥散峰,对应无序性或非晶态成分
思考: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通过什么实验方法鉴别?
①本质区别:内部微粒是否周期性排布
②实验测定:测熔点、X射线衍射实验
常见的晶体类型
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作用力的不同,将常见晶体分为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
思考:晶体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呢?
常见晶体的类型
晶体类型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共价晶体
微粒种类
微粒间 相互作用
常见物质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金属键
原子
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阴阳离子
金属单质
盐、碱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N2)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CO)
氢化物(NH3)
含氧酸
大多数有机物
金刚石
晶体硅、
SiC、
SiO2等
晶体、非晶体与准晶体的特殊用途:93-94页
晶体:
压电效应:机械能→电能;遥控器,石英表
红外热敏特性:红外夜视仪,医学诊断仪
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
非晶体:
高强度高硬度非晶态合金
耐腐蚀非晶态合金
高吸光系数非晶态硅
准晶体:
无周期性的有序原子排列
【任务三:晶胞及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的原子数】
阅读教材:94-95页:晶胞是什么?
Cu金属晶体微观粒子排布模型
任务三:晶胞
定义:晶体结构中重复出现的最小基本单元,通常取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将晶胞前后左右上下平移(并置)能得到晶体】
知道了:晶胞的大小和形状,晶胞中包含的微粒的种类、数目和空间位置,就可以了解整个晶体的结构。
任务三:晶胞
顶点:8
面心: 6
微粒数为:???
思考:平均每个晶胞中有几个铜原子?
原子共享
任务三:晶胞
顶点:8
面心: 6
微粒数为:???
切割均摊法:8×1/8+6×1/2=4
计算:平均每个晶胞中有几个铜原子
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铜原子
环节三:晶胞
2
1
2
1
3
4
1
体心:1
面上:1/2
顶点:1/8
棱上:1/4
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微粒个数
2
4
3
7
6
1
8
5
在计算晶胞(或晶体结构单元)中的微粒时,应分析一个微粒被多少个晶胞(或晶体结构单元)共享,如果一个微粒被n个晶胞(或晶体结构单元)共享,那么它属于每一个晶胞(或晶体结构单元)的只有1/n,这种方法称为均摊法。
氯化钠晶胞
氯化铯晶胞
求:氯化钠晶胞、氯化铯晶胞中含有的离子数目?
钠离子:1+12×1/4 = 4
氯离子:8 ×1/8+6×1/2 = 4
铯离子:1
氯离子:8 ×1/8= 1
反馈练习1
晶体化学式确定——晶胞内不同微粒的个数最简整数比
思考:如何确定氯化钠、氯化铯的化学式?
反馈练习2
硼和镁可形成超导化合物。如图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MgB     B.Mg3B2
C.MgB2 D.Mg2B3
A B C
某晶体的一部分如右图,晶体中A、B、C三种粒子之比是 。
1:4:2
B
60°
Mg:12×1/6+2×1/2=3
B:6×1/3=2
A:6×1/12=1/2
B:6×1/4+3×1/6=2
C:1
注意:我们看到的晶体结构单元不一定都是规整的平行六面体晶胞,计算方法依然遵循共享原则。
硼和镁可形成平面片层结构。如图是该化合物片层内原子分布。请你从中找出一个晶胞单元,并计算该物质的化学式。
反馈练习3
白球Mg:4×1/4+2=3
黑球B :8×1/2+2=6
化学式 :Mg3B6→MgB2
白球Mg:4×1/4=1
黑球B :2
化学式 :MgB2
课堂总结
目标自评
固定熔沸点
非晶体
无特定外形
物性均匀
内部微粒
无序排列
作业:用橡皮泥和牙签自制金属铜、镁和氯化钠各包含4个晶胞的晶体模型
P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