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3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3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9 10: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025湖北黄冈期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处于生态平衡中的生态系统能够使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环境保持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平衡仅包括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
B.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C.通过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D.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雾霾现象的自行退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导致水质急剧下降且难以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当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负反馈调节使其恢复平衡
D.人工林物种单一,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高于自然林
3.(2025江西省六校联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形成可简单总结为如下概念图,其中②或③代表自我调节能力。“①→②”的含义是“①是②的基础”,“②→③”的含义是“②决定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③代表负反馈调节机制
C.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会影响②的大小
D.达到生态平衡后,能量流动逐渐变慢
题组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易错题)(2025江西宜春期中)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环境间的信息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在台风中的损失较小,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
C.在遭到严重破坏后,相对于池塘生态系统而言,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得更快
D.某湖泊受到污染,水体生物死亡导致污染加剧引起更多生物死亡,属于负反馈调节
5.(2025黑龙江哈尔滨月考)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为农田除草除虫可使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提高a的大小
C.一般来说,物种丰富度与a的大小呈正相关,与b的大小呈负相关
D.本图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但不适用于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6.(2024广东惠州实验中学月考)鳄雀鳝最初是作为观赏鱼类引入我国的,但鳄雀鳝是肉食性鱼类,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若放到天然水域,会对当地的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鳄雀鳝的捕食导致的某些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下降可引起遗传多样性降低
B.鳄雀鳝与某些土著鱼类生态位高度重叠,在竞争中占优势,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C.鳄雀鳝入侵的水域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D.将鳄雀鳝的天敌美洲鳄引入我国被入侵的水域,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题组三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2024山东泰安期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其平衡状态就越不容易被破坏。下列措施不利于提高或保持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
A.调查论证后将一些物种引入生态系统,可增大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B.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利用生态系统
C.对利用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D.为提高收入,将大面积自然林改为单一树种的经济林
8.(2025四川成都检测)林业工作人员从2017年开始对成都某湿地景观和林地景观进行生态修复,截至2024年,该湿地和林地的破碎化指数(破碎化指数越高景观越破碎)和聚集度指数(聚集度指数越高连通性越强)变化如下表。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景观类型 破碎化指数 (2017年→2024年) 聚集度指数 (2017年→2024年)
湿地 0.85→0.62 72→89
林地 0.78→0.55 65→92
A.湿地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中的鱼类捕食范围变小
B.景观连通性增强以后,该地物种丰富度会明显升高
C.林地聚集度指数升高,有利于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
D.若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则其中的营养级会不断增加
题组四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9.(2025安徽期中)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玻璃生态缸微生态系统,可以用于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成分和比例恰当的生态缸能较长时间地维持平衡状态
B.生态缸用透明材质可保证能量输入且方便进行观察记录
C.定时打开生态缸盖子通风让缸内有充足的O2和CO2供应
D.生态缸中加装控温装置可用于研究温室效应对生物的影响
10.(2024广东广州六中期中)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生态系 统组成 光 水草 藻类 浮游 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 缸编 号 ① - + + + - +
② + + + + - +
③ + + + + + +
④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生态缸②③④应置于太阳光能直射的地方
B.生态缸②中的氧气含量应该高于生态缸④
C.生态缸③较生态缸④稳定性高
D.实验说明消费者和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能力提升练
题组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调节的综合分析
1.(2025山西省部分学校月考)在过去几十年中,某湖区遭受了过度捕捞、土地开垦和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导致水质下降、湖泊生态系统崩溃。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该湖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美味的湖鲜以及一个美丽而健康的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因素是该湖区生态系统崩溃的主要原因
B.限制捕捞或控制网眼的大小是为了实现湖鲜的可持续采收
C.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崩溃湖区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
D.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2.(教材习题改编)(2025山东泰安模拟)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养猪场排出的污水轻度污染后可以随水流逐渐净化。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采集了水样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样品1、样品2、样品3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乙、丙、丁
B.样品1中藻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无机盐浓度增加
C.样品2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需氧细菌大量繁殖和藻类减少
D.样品3的数据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2025重庆名校联盟期中)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
B.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则C右移
C.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左移
D.甲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可能比乙生态系统简单
4.(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中)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图中“置位点”表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A、B、E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的可能性越小
C.若该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间作套种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础过关练
1.A 生态平衡包括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其中功能平衡指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A错误,D正确;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避免过度干扰,能够使生态系统保持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
2.D 雾霾现象的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导致水质急剧下降且难以恢复,使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丧失,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B正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负反馈调节可使生态系统保持或恢复平衡,C正确。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与自然林相比,人工林生物种类少,食物网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低于自然林,D错误。
3.C 
模型构建
  结合题干信息构建相关概念模型:
由上述模型可知,①是负反馈调节机制,②是自我调节能力,③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B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C正确;达到生态平衡后,生态系统的能量收支平衡,能量流动不会逐渐变慢,D错误。
4.A 生物与环境间进行信息传递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A正确;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在台风中的损失较小,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B错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因此在遭到严重破坏后,相对于池塘生态系统而言,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得更慢,C错误;某湖泊受到污染,水体生物死亡导致污染加剧引起更多生物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
易错分析   区分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
  (1)从定义区分:正反馈调节促进原过程,负反馈调节抑制原过程。
(2)从结果区分:正反馈调节使系统偏离平衡(或加速某过程的结束),负反馈调节使系统保持平衡。
5.B 
题图解读
  (1)必备知识: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2)图中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为农田除草除虫降低了物种丰富度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即a降低,恢复力稳定性即b相应提高,B错误;一般情况下,随着物种丰富度变大,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而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环境恶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故本图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但不适用于北极冻原生态系统,D正确。
6.C 鳄雀鳝的捕食导致某些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下降,意味着这些死亡的鱼类体内所携带的基因也随之减少,A正确;鳄雀鳝与某些土著鱼类生态位高度重叠,在竞争中占优势,占据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争夺食物,可能导致某些生存能力较弱的物种灭绝,B正确;鳄雀鳝入侵的水域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错误;鳄雀鳝的天敌美洲鳄也是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在竞争中占优势,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从而使入侵水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正确。
7.D 自然林改为单一树种的经济林,会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简单,会降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D符合题意。
8.C 
题表解读
  2017年→2024年,无论是湿地还是林地,破碎化指数都降低,聚集度指数都增加,生态修复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湿地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中的鱼类捕食范围应该变大,A错误;景观连通性增强后,可能会使一些物种更容易迁徙和交流,但不一定会使该地物种丰富度明显升高,物种丰富度还受到种间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B错误;林地聚集度指数升高,说明林地的连通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正确;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该湿地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D错误。
9.C 生态系统要维持相对稳定,组成成分要齐全且比例合适,通过各成分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能较长时间地维持平衡状态,A正确;生态缸用透明材质,可以让光透过,保证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也方便观察记录生态缸内生物的生存状况等,B正确;生态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应该是密闭的,以防止外界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干扰,保证研究的是其自身的稳定性,C错误;温室效应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因而生态缸中加装控温装置可用于研究温室效应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10.C 生态缸②③④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会使缸内温度过高,不利于生物生存,应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A错误;生态缸③中成分齐全,生态缸④中缺少分解者(泥沙中),生态缸③较生态缸④稳定性高,C正确;与生态缸④(缺少分解者)相比,生态缸②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导致氧气含量降低,B错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但该实验只能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过度捕捞、土地开垦和污染等导致湖区水质下降、湖泊生态系统崩溃,故人为因素是湖区生态系统崩溃的主要原因,A错误;限制捕捞或控制网眼大小,可以保持湖中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湖中生物的可持续利用,B正确;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可增加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消费者种类和数量的恢复,是崩溃湖区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C正确;该湖泊生态系统多样性恢复的过程中,随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自我调节能力增强,D正确。
2.A 
题图解读
  养猪场的污水含有机物较多,进入河流后,河流下游近污染源的水域需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被大量消耗,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藻类数量减少;远离污染源的水域,污水中的有机物逐渐被分解,需氧细菌数量逐渐降低,无机盐离子浓度逐渐降低,藻类大量繁殖,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题图可判断,样品1、样品2、样品3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丙、乙、丁。
由上述分析可知,A错误;样品1中藻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铵根等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B正确;样品2中藻类减少,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减少,而需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溶解氧大量减少,C正确;样品3的各检测指标与甲地水样(未受污染)的相差不大,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3.A 
题图解读
由上述分析可知,A错误。若甲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则恢复到正常运行范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右移,B正确。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提前,而恢复到正常运行范围所需要的时间不变,则B左移,C正确。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弱,则甲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比乙生态系统简单,D正确。
4.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包括生产者(P)和消费者(A、B、C、D),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E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网)成分,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的可能性越小,B正确。间作套种可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没有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错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