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2024广东普宁期中)江城芜湖的鸟类种群十分丰富。研究人员对芜湖及周边地区4种生活环境的鸟类进行调研,记录到138种水鸟,属于16目41科。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2025四川广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价值的阐述,正确的是( )
A.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材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灵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中的雄性不育株来培育杂交水稻,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人类可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药物和科研材料等,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3.(2025河北邢台阶段练习)2024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洋淀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群多样性
B.小麦、牛奶为人类提供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用某药用植物园种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秦皇岛海滨某种不知名的海洋生物不具有任何价值
题组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4.(易错题)(2025湖北宜昌期中)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使得部分物种在其原生地已不再适合生存,需要开展易地保护对其进行抢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栖息地碎片化限制了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导致植物种群难以维持
B.建立野生植物园属于易地保护的重要措施
C.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易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使物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5.(2025北京通州期末)丹江口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保护水源地,让水源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更好地保护水源地,应当禁止对丹江口水库的开发利用
B.保护水源地生物多样性,提高该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C.推动信息公开,确保不在水源地附近农田使用任何农药
D.丹江口水库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6.(2025重庆联考)某研究团队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区域的蝶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科名 旅游区种数 缓冲区种数 保护区种数
凤蝶科 8 8 11
粉蝶科 6 9 12
斑蝶科 2 4 7
A.步行和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会降低生态足迹
B.人类活动会降低该区域蝴蝶的物种多样性
C.同种蝴蝶在不同区域所占据的生态位相同
D.三类蝴蝶对人类活动干扰的耐受力不同
能力提升练
题组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综合分析
1.(教材习题改编)如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生物入侵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
2.(2025河北省联考)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由于过去数千年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熊猫的分布范围急剧缩小。经过数十年的保护,大熊猫受威胁的状况有了好转,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成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经典成功案例。我国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主要 分布 种群数 种群总数量 栖息地总面积 潜在栖息地总面积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覆盖率
我国中部至西南的6个山系 33个局域种群 约为1 864只(增长16.8%) 2.58 ×104 km2(增长11.8%) 9.1×103 km2(增长6.3%) 53.8%的大熊猫栖息地
注:局域种群是由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的。表中增长数据均是与全国第3次大熊猫调查结果相比的。
A.局域种群数增加有利于增加大熊猫基因多样性
B.建立生态廊道和自然保护区均是当下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
C.过去数千年的人类活动导致大熊猫栖息地减少和碎片化
D.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2025黑龙江省十校联考)野生朱鹮的栖息地受人类保护,调查发现气候变化和土地占用会迫使鹭类和朱鹮共享部分栖息地,从而影响该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共享栖息地面积。不同条件下野生朱鹮与鹭类的适宜及共享栖息地面积的变化调查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朱鹮,应减少鹭类栖息地的占用
B.气候变化致使鹭类的适宜栖息地面积扩大
C.土地占用导致朱鹮和鹭类的共享栖息地面积缩小
D.气候变化和土地占用会导致朱鹮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发生变化,该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基础过关练
1.B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人员记录到138种水鸟,属于16目41科,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芜湖及周边地区4种生活环境,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B符合题意。
2.C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 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如A项所述)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如C项所述)和文学艺术创作(如B项所述)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A、B错误,C正确
间接价值 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
潜在价值 目前人类尚不太清楚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直接价值,D错误。
3.C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种群多样性,A错误;小麦、牛奶为人类提供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秦皇岛海滨某种不知名的海洋生物具有潜在价值,D错误。
4.B 栖息地碎片化是指在自然干扰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栖息地被分隔成小面积不连续的栖息地斑块的过程,栖息地的碎片化使得不同的小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无法正常进行,物种间本身就存在生殖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A错误;建立野生植物园,将部分野生植物从原生地迁移到植物园进行保护,属于易地保护,B正确;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错误;易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在合适的时候将保护的物种重新引入原生栖息地,恢复和重建其野生种群,D错误。
5.B 对丹江口水库不能完全禁止开发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A错误;“确保不在水源地附近农田使用任何农药”过于绝对,通过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并严格遵循使用规范可很大程度上避免对水源地的污染,C错误;丹江口水库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6.C 步行和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会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态足迹,A正确;由表格信息可知,旅游区蝴蝶种数少于保护区,说明人类活动会降低该区域蝴蝶的物种多样性,B正确;不同区域环境不同,生物种类也不同,同种蝴蝶在不同区域所占据的生态位不同,C错误;对比旅游区与保护区可知,三类蝴蝶对人类活动干扰的耐受力不同,斑蝶科耐受力最差,D正确。
能力提升练
1.D 题中信息显示该生态系统中有哺乳动物和鸟类,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A错误。由题图信息可知,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B错误。生物入侵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错误。
归纳总结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1)含义:生物入侵是指某物种从它的原生存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环境,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2)生物入侵的危害:破坏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使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引发生态危机。
(3)入侵物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入侵物种由于缺少天敌等会迅速传播蔓延,占据生态位。
2.A 局域种群是由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的,而栖息地碎片化会使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不利于增加基因多样性,A错误;建立生态廊道可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自然保护区可以为大熊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二者均是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B正确;由题干“由于过去数千年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熊猫的分布范围急剧缩小”可知,过去数千年的人类活动导致大熊猫栖息地减少和碎片化,C正确。
3.A 图示信息:
保护生物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环境容纳量,减少鹭类栖息地占用,可提高朱鹮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气候变化和土地占用会导致朱鹮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发生变化,该变化过程未涉及群落结构,不属于群落演替,D错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