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1.(2025安徽卓越县中联盟联考)皖杜鹃自然生长于海拔1 000~1 700米的山脊和山顶,是安徽特有的珍贵杜鹃种类。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皖杜鹃的直接价值体现在( )
A.蜜蜂采食皖杜鹃花蜜并帮助其传粉,二者协同进化
B.皖杜鹃生长在山脊和山顶上,有利于保持水土稳定
C.皖杜鹃可吸收NO、H2S等有害气体,也可释放O2
D.皖杜鹃花枝繁茂、花色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出了新型导航仪,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发现了某细菌体内的抗寒基因,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区分生态工程的设计原理
3.(2025北京丰台期末)马世骏院士在上个世纪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解决了困扰我国千年的蝗灾难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农药将蝗虫种群数量快速降到K/2左右,经济高效,符合整体原理
B.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蝗虫产卵场所,环境容纳量降低,体现了协调原理
C.蝗虫残骸经处理后可制成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遵循了循环原理
D.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加蝗虫天敌的数量,体现了自生原理
4.(2025福建泉州期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明清时期就探索出一种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使陆地种植和鱼塘养殖结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下列桑基鱼塘设计与生态工程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桑基鱼塘设计 生态工程原理
A 四大家鱼适应珠江三角洲的淡水环境 自生
B 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 循环
C 养殖的蚕的数量没有多到危及桑的存活 协调
D 将陆地种植与鱼塘养殖结合,合理配比陆地与水面 整体
5.某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合传统资源,进行沼气发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家畜粪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体现能量多级利用
B.图中食用菌作为消费者,其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C.图中人畜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可减少废物的产生,遵循了循环原理
D.图中模式中各组分形成了整体,无需人工调控,遵循自生原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D 蜜蜂采食皖杜鹃花蜜并帮助其传粉,二者协同进化,这体现的是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A不符合题意。皖杜鹃生长在山脊和山顶上,有利于保持水土稳定;皖杜鹃可吸收NO、H2S等有害气体,也可释放O2,均体现的是皖杜鹃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C不符合题意。皖杜鹃花枝繁茂、花色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符合题意。
2.A 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物多样性激发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创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发现了某细菌体内的抗寒基因,属于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易错分析 直接价值中的美学价值容易判断为间接价值。注意: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的是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有影响的是间接价值。
3.A 使用农药将蝗虫种群数量快速降到K/2左右,此时蝗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不利于控制蝗虫数量,且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不符合整体原理,A错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加蝗虫天敌的数量,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了自生原理,D正确。
4.A 四大家鱼适应珠江三角洲的淡水环境,这主要体现的是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体现的是协调原理,A错误。
5.C 家畜粪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图中食用菌作为分解者,B错误;图中模式需要人工调控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误。
易错分析 辨析自生原理和协调原理
(1)考虑生态位差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是自生原理。
(2)提到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以及环境容纳量的是协调原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