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9 11: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
1.(2024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中质量检测)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等所有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所有肺炎链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①④
2.(易错题)(2025安徽六安月考)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都是植物
B.动物不都是消费者,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
C.腐生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都是细菌、真菌
D.细菌既可以作为生产者,也可以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3.(2025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期中)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C.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D.该地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
4.(2025山东临沂期中)在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名叫切叶蚁的蚂蚁。切叶蚁切割并收集植物叶片,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切叶蚁的幼虫则以真菌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不一定属于第一营养级
B.切叶蚁培养的真菌属于消费者
C.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D.切叶蚁是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的最高营养级
题组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5.(2025辽宁抚顺开学考试)营养级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所处的层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B.食物链上的营养级个数没有限制
C.处于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基因都能自由交流
D.食物网中相邻两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均为捕食关系
6.(2025广东省部分学校期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一定越大
B.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只能处于一条食物链中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里有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7.(2025福建泉州联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a、c是生产者 B.b、e是肉食动物
C.c、f是杂食动物 D.b、d是植食动物
8.(2025山西大同月考)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生物可以形成的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细菌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种间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9.一个池塘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轮虫和水蚤之间具有种间竞争和捕食的种间关系
B.“藻类→轮虫→水蚤→鲶鱼”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鲶鱼在该生态系统占据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图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只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0.(2024天津期末)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鱼甲 河虾 鱼乙 水蚤
消化道内 食物组成 鱼乙、 河虾 水蚤、 小球藻 水蚤、 河虾 小球藻
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表中生物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只有水蚤
C.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最高
D.河虾与水蚤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11.为了解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生物研究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第一行表示被捕食者)。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乙 +
丙 + +
丁 +
戊 + +
己 +
庚 + +
(1)请根据表格相关信息,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   条食物链,   所处营养级最高。
(3)据表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复杂食物网的原因是                    。该食物网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
1.某同学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概念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B.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C.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则应加上由丁指向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
题组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
2.(2025江西南昌期中)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鹰位于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占据四个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的关系是捕食
C.图示食物网中每种动物所处的位置不能由其他生物取代
D.若蛙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则该生态系统的虫害将变得严重
3.(创新题·新情境)(2025北京东城模拟)如图为基于A种群取食偏好绘制的生态系统食物网,D为某种植物。图中虚线和实线箭头均表示捕食关系,实线箭头的粗细与能量多少呈正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食物网包含了3条食物链
B.A与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A与C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D.依据实线箭头粗细可判断A更偏好取食D
4.(2025山东菏泽开学考试)因含N、P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
(2)根据题目中的食物网,鲢鱼、鳙鱼处于第    营养级;为保证鲢鱼、鳙鱼的成活率,从群落的种间关系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                  。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生物积累量是指生物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所积累的总质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
(4)某地也参考此方法修复湖泊的污染,工作人员不仅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还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来构建生物修复系统,这样做的原因是                       。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时要注意避免引起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基础过关练
1.D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包括多个物种,但不包括池塘中的所有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概念要点 实例
种群 一定区域、同种生物、所有个体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所有肺炎链球菌
群落 一定区域、所有生物(所有种群)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等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 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2.A 
必备知识 易错分析
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 植物并非都是生产者(易错点),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生产者并非都是植物(易错点),如硝化细菌,A错误
消费者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属于异养生物 动物并非都是消费者,分解者并非都是细菌、真菌,如蚯蚓、蜣螂是动物,属于分解者;消费者并非都是动物,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及病毒等,B、C正确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和动物粪便分解为无机物,属于营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D正确。
3.B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种甲虫以落叶为主要食物,营腐生生活,故甲虫为分解者,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不是捕食关系,A、C错误;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易错点),该地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4.A 该生态系统中,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植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有些植物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不属于第一营养级,A正确。切叶蚁培养的真菌,以切叶蚁提供的碎叶及排泄物为食,属于分解者,B错误。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而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属于同一种生物,C错误。南美洲热带丛林中有许多比切叶蚁营养级更高的生物,D错误。
5.A 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会因其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属于不同的营养级,如在“草→羚羊→狮子”这条食物链中,狮子位于第三营养级,而在“草→羚羊→猎豹→狮子”这条食物链中,狮子位于第四营养级,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B错误;营养级是由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构成的,处于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交流,C错误;食物网中相邻两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也可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错误。
6.C 食物链中,动物的体型大小与营养级的高低关系不大,如大象比狮子体型大,但是它的营养级比狮子低,A错误;食物网中的生物常处于多条食物链中,如鼠可被蛇和猫头鹰捕食,分属不同食物链,B错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食物链中缺少生产者,不是完整的食物链,D错误。
7.C 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终点为该生态系统中不能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生物 图示分析
a、b 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
c、f 食物链的终点,二者既能捕食生产者a、b,也能捕食消费者e,为杂食动物
d 仅以生产者a为食,为植食动物
e 仅以消费者d为食,为肉食动物
8.A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图中光、CO2、H2O等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为生产者,蝉、螳螂、黄雀、蛇为消费者,细菌为分解者,这些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图中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故图示生物形成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蛇处于第五营养级,属于四级消费者,B、D错误;题图中细菌属于分解者,蝉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不存在共同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情况,所以二者之间不属于种间竞争关系,C错误。
9.D 题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下所示,共存在6条食物链。
食物链 鲶鱼所处营养级
藻类→鲶鱼 第二营养级
藻类→水蚤→鲶鱼 第三营养级
藻类→水蚤→划蝽→鲶鱼 第四营养级
藻类→轮虫→水蚤→鲶鱼,B正确 第四营养级
藻类→轮虫→水蚤→划蝽→鲶鱼 第五营养级
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鲶鱼 第四营养级
由上表可知,C正确。从食物网中可看到轮虫和水蚤都吃藻类,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而水蚤捕食轮虫,存在捕食关系,A正确。图中生态系统的结构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D错误。
10.D 据题表可推出题中生物构成5条食物链:
食物链
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但水蚤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水蚤和河虾都可捕食小球藻,都可处于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B错误。由食物链可知,鱼乙可被鱼甲捕食,故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鱼乙不是最高营养级,C错误。河虾可捕食水蚤,河虾和水蚤都可捕食小球藻,因此河虾与水蚤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D正确。
11.答案 (1) (2)4 庚 (3)一种生物可能以多种生物为食,同时又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 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残骸和动物粪便分解成无机物(或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 (1)据表中捕食关系按照营养级从低到高列出食物链,并最终得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见答案。(2)根据(1)可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即①甲→乙→丙→己→庚、②甲→丙→己→庚、③甲→丁→戊→庚、④甲→戊→庚,庚所处营养级最高。(3)一种生物可能以多种生物为食,同时又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使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复杂的食物网。该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分解者营腐生生活,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和动物粪便分解成无机物。
能力提升练
概念图 选项分析
表示群落 群落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种群,甲、乙、丙均指向丁,说明丁是分解者,A正确
表示食物网 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即①甲→丁、②甲→乙→丁、③甲→乙→丙→丁、④甲→丙→丁,C错误
表示生态系统 四种组成成分 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图应加上由丁指向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D正确
1.C 结合题图进行选项分析:
2.C 该食物网中,植物为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鹰处于最高营养级,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如表),由表格可知A、B正确。
食物链 鹰所处营养级
①植物→鼠→鹰 第三营养级
②植物→鼠→蛇→鹰 第四营养级
③植物→食植昆虫→食虫鸟→鹰
④植物→食植昆虫→食虫鸟→蛇→鹰 第五营养级
⑤植物→食植昆虫→蛙→蛇→鹰
⑥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鹰
⑦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 第六营养级
⑧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某种动物消失后,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C错误;若蛙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则食植昆虫的数量将会增加,该生态系统的虫害将变得严重,D正确。
3.D 题图食物网包含3条食物链:D→A、D→C→A、D→C→B→A,A正确。A和B均可以C为食,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A和C均可以D为食,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同时A捕食C,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正确。实线箭头的粗细与能量多少呈正相关,图中D、C、B指向A的箭头逐渐加粗,说明A更偏好取食B,D错误。
4.答案 (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二、三 适量捕杀鲢鱼、鳙鱼的天敌(或捕食者) (3)(明显)下降(或减少) 鲢鱼、鳙鱼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4)大型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可形成竞争关系,投放的鱼类能捕食浮游植物,从而限制浮游植物增长 外来物种入侵
解析 (2)由题干信息可构建如下食物网,鲢鱼、鳙鱼处于第二、三营养级。
(3)题图分析:与投放前相比,投放一年后,银鱼的生物积累量下降,而鲢鱼和鳙鱼的生物积累量增加。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而鲢鱼和鳙鱼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鲢鱼、鳙鱼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导致投放一年后银鱼生物积累量下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