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写作任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写作任务(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8 19:2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单元写作任务
读书札记
1.老师要求同学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为《交通站的故事》、《结婚现场会》(节选)、《十八岁的李响》中塑造的姜老三、老牛筋、李响三个人物做旁批。请参考姜老三的示例,完成下表。
人物 摘抄 批注
姜老三 老头子一听,立刻一个箭步,蹿到了房门口,咔嚓一声把门闩插上了,又一回手,从门后搬过一块堵鸡窝的石板,顶住了房门。接着,转回身来,从门后捞起了一把大砍刀。 运用“蹿”“插”“搬”“顶”“捞”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且连贯紧凑地写出了姜老三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敏捷的反应,表现出他的沉着冷静与勇敢果断,为后文他与敌人展开搏斗等情节做了铺垫
老牛筋 ①                                                                                                 。 ②                                                                                             
李响 ③                                                                                                  。 ④                                                                                               
2.札记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札记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意性强,可以短而不成文,无须面面俱到,不必为立意煞费苦心,也不必为谋篇布局绞尽脑汁。一般有评论式、摘录式、仿写式、心得式等,其中评论式和心得式最常用。
请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苦难与新生”,从三篇选文中任选一个人物,完成下表,写一篇札记。
人物 (1)                             
札记类型 (2)                             
写作主题 (3)                             
根据主题筛选文本内容并分析 (4)筛选要点:经受的苦难、获得的新生
汇聚成篇 (5)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写作任务
1.答案 ①老牛筋也进来了,他一声不响地坐到了我对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眉眼:长方脸,络腮胡,额头上爬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我,好像在等待我的问话。可我问他三句,他顶多回答一句
②“长方脸,络腮胡,额头上爬满了深深的皱纹”的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牛筋饱经沧桑的形象特点。“一声不响地坐到了我对面”“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我……他顶多回答一句”等行为描写,一方面表现出老牛筋沉默寡言的性格特质,另一方面也为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为后文老牛筋的种种表现埋下了伏笔
③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
④革命先烈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剩了个破片片”的铁铲,不仅是破损的劳动工具,更是革命先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见证
2.答案 (示例)(1)姜老三 (2)评论式 (3)苦难与新生 (4)(提示)苦难:从文中找出关于描写姜老三牺牲的段落,感受敌人的凶残。新生:关于姜老三牺牲的意义的感悟与思考。
(5)[例文]
烈火中的抉择
——评《交通站的故事》姜老三牺牲片段
在《交通站的故事》里,姜老三牺牲的片段宛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深刻地诠释了“苦难与新生”这一主题。
从“苦难”层面来看,这段描写将战争的残酷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敌人的凶狠残暴,将姜老三逼入绝境。他深知一旦落入敌人之手,不仅自己会遭受非人的折磨,交通站的秘密也可能泄露,给革命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来自敌人的强大压迫和自己内心的痛苦挣扎,是“苦难”最真实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无数革命者面临的悲惨境遇。
从“新生”角度出发,姜老三毅然决然选择牺牲自己,他的生命化作了照亮革命前行道路的光芒。他用生命保护了同志,为革命事业赢得了宝贵的生机。他的英勇行为激励着其他革命者更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他如同黑暗中的火炬,点燃了更多人心中追求光明与新生的火焰。
这一片段的文字简洁却极具冲击力。作者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朴实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目睹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
姜老三牺牲的片段,是“苦难与新生”主题的深刻呈现。它让我们铭记那段充满苦难的历史,更让我们懂得今天的新生是无数像姜老三这样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珍惜。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