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编辑网页内容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编辑网页内容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科技(信息技术)
更新时间 2025-09-28 14: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编辑网页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位于单元链条的第三环“创意呈现”。学生已掌握HTML骨架+CSS初级美化,现在需要把静态“名片”升级为“微导游”——一个包含多栏目、可交互、移动端友好的小型网站。核心内容聚焦“内容策划、工具多元选择、多媒体整合、版权自律”,既深化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又强化信息社会责任。已学的标签与样式成为本课“地基”,新增的锚点导航、音频嵌入、图片压缩、响应式布局将让学生体验从“技术实现”到“用户体验”的跃迁。
学习者分析
学生能写简单标签,却对“如何让人愿意看我的网页”缺乏系统方法;他们乐于拍照、录语音,却容易忽视版权与加载速度。七年级孩子喜欢“做导游”这种角色扮演,也渴望把作品展示给家长、同学。发展需求是从“技术模仿”走向“用户思维”。困难集中在素材版权判断、音频/图片压缩和移动端适配比例。
学习目标确定
通过“校园一角”选题策划,掌握“主题—栏目—多媒体”三层内容金字塔设计方法,提升信息架构能力。
通过工具试驾,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编辑器并陈述理由。
通过嵌入音频、压缩图片、设置媒体查询,体验多媒体整合与性能平衡,树立版权与绿色上网意识。
通过扫码测试,收集访客留言,能用一句话提出基于用户数据的改进点,培养持续优化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内容策划框架与多媒体合法整合。
教学难点:移动端适配与加载性能权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支撑的资源
环节一 聚焦
课前把一段30秒校园航拍+学生解说音频在教室大屏播放,随后定格在一张静态的图上,向学生提问:“如果这张图能说话,你想让它告诉游客什么?” 聚焦本课主题,探讨如何有效编辑网页,让网页作品重点突出,且更具吸引力和美感。 发放“微导游任务卡”,明确本节课的成果:编辑更具吸引力和美感的网页作品。 观看视频,发表第一印象,回答教师问题。 明确课程任务。 校园航拍视频、便利贴。
活动意图说明:用真实作品反差激活审美需求,聚焦“标记语言”主题。
环节二 探索
提供三种体验环境,比如分别运行VS Code+Live Server、Dreamweaver实时视图、可视化在线编辑器,各演示2分钟,发放“对比体验表”,让学生体验后选择本课“主力工具”。 轮流上机体验,填写速度、易用性、扩展性星级评价,组内投票选定本课“主力工具”。 对比体验表、计时器、体验资源包。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摸—比—选”中建立工具匹配意识。
环节三 设计
引导学生用A3“金字塔”模板做网页整体规划,包括:顶层主题句、中层3个栏目按钮、底层多媒体专区。 教师示范用颜色便签区分文字、音频、图片占位符。如:用湖蓝色便签写“欢迎来到图书馆”,贴在塔尖;用橙色便签写下“书香走廊”“数字阅读”“静享空间”三栏目中层;再用草绿色便签标注“音频导览”“高清书墙”“VR漫游”等素材占位符。 组内头脑风暴、贴便签,完成后拍照上传班级群。 金字塔模板、便签、班级群。
活动意图说明:把创意转化为可执行蓝图。
环节四 实现
提供压缩、音频转码等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将创意进行实现。 学生将创意转为现实。 技术支持学习资源包。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亲手完成“从蓝图到成品”的闭环,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环节五 拓展
把共享盘作品生成二维码,开放30分钟扫码评价,现场大屏滚动留言。 颁发“最佳故事奖”“最轻量网页奖”。 扫码体验同伴作品,收集同学反馈截图,根据反馈写v1.1改进计划。 二维码、大屏、留言板、纸质奖状。
活动意图说明:接受真实用户检验,形成持续迭代动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