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搜索遴选素材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互联网搜索——妙取素材”单元的核心技能奠基课。学生在第一课初步了解网络资源多样性的基础上,本课将系统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高效、精准地获取“我眼中的非遗”项目所需资源。核心内容包括:认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掌握关键词策略及高级搜索语法、培养信息甄别与遴选能力。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漫无目的地找”转向“有策略地搜”,通过探究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高级搜索技巧,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检索的系统性和技术逻辑,培养其信息意识;通过关键词优化策略的实践训练,如布尔运算符和文件类型限定等精准搜索方法,发展学生抽象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计算思维;同时,在素材遴选环节强调权威来源验证和虚假信息识别,帮助学生建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传播真实信息的正确价值观,为其在数字化环境中成为高效、理性、负责任的信息使用者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学生普遍有使用搜索引擎的经验,但大多停留在输入简单关键词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输入整句提问”“不浏览结果页细节”等低效搜索习惯。面对海量结果常感到困惑,缺乏有效筛选和精准定位的策略。他们对“广告”“推广”标识辨识能力弱,容易点击排名靠前但质量不高的商业内容。学生对“高级搜索语法”感到陌生但好奇,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操练习来理解和掌握。部分学生已有初步的信息真伪判断意识,但系统性的甄别方法和依据权威信源的习惯仍需重点培养。通过渐进式的实践任务,帮助他们从“随意搜索”向“精准检索”进阶,最终达成信息素养的系统提升。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比较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学会根据查询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工具,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2)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掌握完全匹配搜索、文件搜索和布尔逻辑等高级搜索技巧,提升搜索效率和结果准确性。
(3)在资源查找与下载过程中,能初步辨识信息的权威性与真实性,养成优先选择官方或权威来源(如.gov、.edu域名)的习惯,并开始关注版权信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搜索引擎的技术原理,能够根据不同的搜索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掌握并灵活应用高级搜索技巧,以提高搜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
形成有效的信息甄别与遴选策略,并能根据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搜索语法。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支撑的资源
环节一 问题导入
教师活动1 1. 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很多非遗官方网站。如果现在想查找“非遗”的资料,除了官网,最常用的工具是什么? 2. 展示“非遗”在百度的搜索结果页(包含政府网站、商业推广、百科等)。 3. 提问:结果这么多,哪些是我们做项目需要的?哪些可能是广告?政府网站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1 1. 回答:搜索引擎(如百度)。 2. 观察搜索结果页,识别不同性质的链接(广告标识、官网特征)。 3. 讨论:政府网站结果的优势(权威、准确)。 搜索对比截图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直观对比建立认知冲突,暴露“信息过载”和“质量混杂”的困境,激发学习精准搜索的动力。
环节二 新知探究:搜索语法与策略
教师活动2 播放爬虫工作原理动画,发布任务:绘制搜索引擎工作过程的三步骤流程图。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新网页搜不到”。 学生活动2 1. 观看动画,绘制搜索引擎工作过程的三步骤流程图。 2. 思考,可以尝试通过搜索引擎找答案。 爬虫工作原理动画
活动意图说明:建立技术认知,理解搜索局限。
环节三 技能闯关
教师活动3 发布任务包: 找到不含茶文化的非遗项目介绍。 检索同时包含“非遗”和“旅游”的网页。 学生活动3 尝试组合使用“+”、“-”、“空格”等运算符。 截图记录有效搜索式及首屏结果。 运算符使用示例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例化讲解,降低认知难度,掌握精准搜索的利器。
教师活动4 演示"filetype:"和"site:"指令的嵌套使用。 政府报告:非遗保护 filetype:pdf site:。 教学资源:皮影戏 filetype:ppt site:。 布置任务:自选非遗项目,尝试使用上述方法,设计3个组合搜索式。 学生活动4 自选非遗项目,设计3个组合搜索式。 分享最佳方案。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践掌握多种搜索技巧,培养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活动5 展示3个不同来源的“非遗苏绣”介绍(政府网/商业网/个人博客),请学生对搜索结果的可信度进行评级。 讲解“权威性五维鉴定法”(来源机构、作者资质、参考文献、更新日期、免责声明)。 学生活动5 对搜索结果进行可信度评级。 制作“红绿灯”评价表(红色淘汰/黄色存疑/绿色采用) 网站备案查询工具(工信部链接)
活动意图说明:培养批判性思维,建立科学的素材评价标准
环节四 实践演练:搜索与遴选非遗素材
教师活动6 1. 布置任务:为自选的非遗项目(如龙泉青瓷、皮影戏等)查找并下载以下素材: 一段权威的历史背景文字介绍。 一张高清的技艺流程或代表作品图片。 2. 要求:必须使用至少两种高级搜索语法,并记录使用的语法和最终选择的资源网址。 3. 巡回指导,解答语法使用和资源选择问题。 学生活动6 1. 小组合作完成搜索任务。 2. 在记录表中写下使用的搜索词组合和最终选择的资源链接,简要说明选择理由(如:来自政府官网)。 3. 将遴选出的素材下载到指定文件夹。 学习任务单(记录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记录”和“说明”环节促使其思考搜索过程和遴选依据,从操作体验升华到思维策略。
环节五 展示点评与策略优化
教师活动7 1. 邀请小组分享搜索过程(展示了哪些语法?如何缩小范围?)。 2. 结合PPT中的“优秀表现”与“常见问题”进行点评,强调语法使用的准确性和资源遴选的权威性。 3. 总结搜索策略优化三步法:①宽泛关键词摸底 → ②添加限定条件 → ③排除法精简。 学生活动7 1. 小组代表分享实战经验和成果。 2. 倾听点评,对照反思自身操作的不足。 3. 学习优化策略。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分享和点评,巩固语法知识,交流策略经验,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形成“搜索—评估—遴选”的完整工作流意识。
教师活动8 引导学生制作“技艺传承危机指数”评估表,从传承人平均年龄、年度新增学徒数、商业化程度等几方面评估。 学生活动8 将抽象的非遗传承现状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年龄结构/传承规模/商业化影响)。
活动意图说明:培养用数据量化分析非遗保护现状的能力,激发文化传承的使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