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能力达标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能力达标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8 13:5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能力达标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观察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体育场在学校( )偏( )( )方向( )m处。
(2)电影院在学校( )偏( )( )方向( )m处。
(3)图书馆在学校( )偏( )( )方向( )m处。
(4)音乐厅在学校( )偏( )( )方向( )m处。
2.学校在邮局的南偏西30°方向,邮局在学校的 °方向。
3.下面是3号公交车的行驶线路图。
3路公交车从超市出发,向( )行( )km到图书馆,再向( )偏( )( )方向行( )km到体育馆,然后向( )行( )km到博物馆,接着向( )偏( )( )方向行( )km到游泳馆,最后向( )偏( )( )方向行( )km到幸福小区。
4.李平和熊星家、学校在一条笔直街道的同一旁。李平家距学校400m,熊星家距学校600m,李平和熊星家相距( )m或( )m。
5.
如果一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10m,则点(0,0)东偏北45°方向30m处是点( ),点(4,2)南偏西45°方向20m处是点( );点(6,7)北偏东45°方向10m处是点( );点(4,4)西偏北45°方向40m处是点( )。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
6.以不同的地方为观测点,所描述的学校的位置是相同的。( )
7.以学校为参照点,甲、乙两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他们在同一地方。( )
8.以学校为观测点,丽丽家在学校的西偏南50°方向上,强强家在学校的北偏东40°方向上,那么丽丽家、学校、强强家在一条直线上。( )
9.婷婷面向东站立,向右转50°后所面向的方向是南偏东40°方向。( )
10.甜甜早晨上学要向北偏东30°方向走200米,那么她下午放学回家应向南偏西30°方向走200米。( )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
11.学校在电影院的南偏西50°方向上,电影院在学校的( )方向上。
A.北偏西40° B.北偏东50° C.北偏东40° D.西偏南40°
12.下列描述中指的是同一方向的是( )。
A.南偏西20度与北偏东20度 B.东偏北20度与北偏东70度
C.西偏南20度与南偏东70度 D.东偏北35度与北偏东35度
13.老师从办公室向西偏北40°走70m到教室,下课后他从原路返回办公室,应向( )走70m。
A.北偏西40° B.东偏南40° C.南偏东40° D.西偏北40°
14.一只猎狗追踪野兔,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南偏东方向跑到2号地,最后沿西偏北方向跑到3号地。下面可以表示该猎狗追踪路线的是( )。
A. B. C. D.
15.5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在台湾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军事演习。如图中点A、B、C为主要演习区域,三点构成一个边长约400千米的等边三角形,则B点在A点的( )处。
A.东偏北60°400千米 B.东偏北30°400千米
C.西偏南30°400千米 D.南偏西30°400千米
16.小芳从E地出发,先向西,再向南,最后向东偏南40°走到F地、路线应该是( )。
A. B. C. D.
17.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在点A的( )。
A.南偏西方向 B.西偏南方向 C.北偏东方向 D.东偏北方向
18.小明家在学校西偏南40°400米的位置上,小红家在学校正东面400米的位置上,小明家在小红家的( )方向上。
A.西偏南20° B.北偏东20° C.北偏东40° D.西偏南40°
19.小丽先向东偏北45°的方向走了50m,又向南偏东45°的方向走了50m,她现在的位置在起点的( )方向.
A.正东 B.正北 C.东北 D.东南
20.小明面朝正北方向站立,向左转55°后所面向的方向是( )。
A.北偏东55° B.北偏西55° C.南偏东55° D.南偏西55°
【第二部分】基本技能
四、动手操作。
21.以和美公园为观测点,标出下列场所的位置。

(1)篮球场在和美公园西偏南40°方向200米处
(2)游乐广场在和美公园北偏东30°方向400米处
(3)游泳馆在和美公园正南方向300米处。
22.根据所给提示,标出同学们家的位置。
(1)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学校300米。
(2)小丽家在小红家南偏东40°方向上,距离小红家250米。
23.一辆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如下:先向南偏东40°方向行驶3千米,再向正东行驶2千米,最后向东偏北20°方向行驶4千米到达终点站。
(1)画出公交车行驶的路线。
(2)写出公交车原路返回的路线:
【第三部分】生活实际与综合应用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24.小华、小芳、丽丽三家亲子游,下面是景区的部分设施分布图。

(1)他们从停车场出发,先向( )偏( )( )°方向步行( )千米到售票处,再向( )偏( )( )°方向步行( )千米到黄山风景区。
(2)请写出他们从风景区返回的行走路线。
25.学校举行长跑比赛,比赛路线如下图。
①比赛路线是从学校出发,向( )偏( )( )方向跑( )米到达医院,接着向( )偏( )( )方向跑( )米到达游泳馆,最后向( )偏( )( )方向跑( )米回到学校。
②淘淘在三个赛程中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分钟、4分钟、3分钟,淘淘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26.下面是立立从学校到体育馆的路线图。
(1)根据路线图完成下表。
(2)立立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
(1) 西 北 45° 500
(2) 东 北 60° 900
(3) 南 西 45° 1200
(4) 东 南 15° 600
(1)体育场在学校西偏北45°方向500m处。
(2)电影院在学校东偏北60°方向900m处。
(3)图书馆在学校南偏西45°方向1200m处。
(4)音乐厅在学校东偏南15°方向600m处。
2. 北偏东30
学校在邮局的南偏西30°方向,邮局在学校的北偏东30°方向。
3. 东 1.5 北 东 45°/45度 2 东 4.5 南 东 70° 3.5 北 东 80° 3
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找准方向,再说出具体的路程,结合图示角度和距离完成填空即可。
由分析可得:3路公交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1.5km到图书馆,再向北偏东45°(东偏北45°)方向行2km到体育馆,然后向东行4.5km到博物馆,接着向南偏东70°(东偏南20°)方向行3.5km到游泳馆,最后向北偏东80°(东偏北20°)方向行3km到幸福小区。
1000 200
根据题意可知,李平和熊星家在学校一条笔直街道的同一旁,那么李平和熊星家会有两种不同的分布,分布一:李平和熊星家分别在学校的两侧,那么这两家的距离就是(400+600)米;分布二:李平和熊星家在学校的同一侧,那么两家相距的距离为(600﹣400)米,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分布一:李平和熊星家分别在学校的两侧,
那么这两家的距离为:400+600=1000(米)
分布二:李平和熊星家在学校的同一侧,
那么两家相距的距离为:600﹣400=200(米)
5 (3,3) (2,0) (7,8) (0,8)
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分别在网格图中描出(0,0)、(4,2)、(6,7)、(4、4)各点(图中红色点),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每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为10m,即可分别描出各点对应的点,再用数对标出各点的位置即可。
如图,红色点表示原来的点(即观测点),黑色点表示移动后的点,虚线表示移动的路线:
点(0,0)东偏北45°方向30m处是点(3,3);
点(4,2)南偏西45°方向20m处是点(2,0);
点(6,7)北偏东45°方向10m处是点(7,8);
点(4,4)西偏北45°方向40m处是点(0,8)。
6. ×
从不同的观测点观测同一物体,方向和角度是不同的,据此解答即可。
由分析可知:
观测点不同,所描述的学校的位置是不同的。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
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以学校为参照点,甲、乙两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不代表他们一定在同一地方,据此判断。
由分析可得:
以学校为参照点,甲、乙两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此时不代表甲乙一定在同一地方,比如,甲在学校正北方向200米,乙在学校正南方向200米,他们到学校的距离都是200米,但是不在同一地方。
故答案为:×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可以借助画图解答。

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结合所给角度确定方向,根据平角的特征,可知丽丽家、学校、强强家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

50°+40°+90°=180°
丽丽莉家、学校、强强家在一条直线上。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明确平角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婷婷面向东站立,向右转50°也就是向南转50°,那么此时所面对的方向应该是东偏南50°;再根据相邻的两个方向之间的度数为90°,据此解答即可。
90°-50°=40°
婷婷面向东站立,向右转50°后,她所面向的方向是南偏东40°(东偏南50°)。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两处位置观测点不同,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甜甜早晨上学要向北偏东30°方向走200米,那么她下午放学回家应向南偏西30°方向走200米。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B
学校在电影院的南偏西50°方向上,是以电影院为观测点;电影院在学校的方向是以学校为观测点;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观测点不同,方向相反,夹角的度数相同,距离相同。
由此可知,南偏西50°相对的是北偏东50°,东和北之间的夹角是90°,90°-50°=40°,所以北偏东50°方向,还可以说成东偏北40°方向。
学校在电影院的南偏西50°方向上,电影院在学校的北偏东50°(或东偏北40°)方向上。
故答案为:B
B
根据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位中,相邻两个方位之间的夹角是90°,一个方向可以有两种说法,如东偏南50°也可以看作南偏东40°,注意角度即可。
A. 南偏西20度与西偏南70度是同一个方向,选项说法错误;
B. 东偏北20度与北偏东70度是同一个方向,选项说法正确;
C. 西偏南20度与南偏西70度是同一个方向,选项说法错误;
D. 东偏北35度与北偏东55度是同一个方向,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B
老师从办公室向西偏北40°走70m到教室,是以从办公室为观测点;下课后他从原路返回办公室,是以教室为观测点;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观测点不同,方向相反,夹角的度数相同,距离相同,据此解答。
老师从办公室向西偏北40°走70m到教室,下课后他从原路返回办公室,应向东偏南40°(或南偏东50°)走70m。
故答案为:B
14.C
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逐项判断各选项表示的含义,再作选择。
A.表示野兔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北偏西方向跑到2号地,不符合题意;
B.表示野兔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东偏北跑到2号地,不符合题意;
C.表示野兔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南偏东方向跑到2号地,最后沿西偏北方向跑到3号地,符合题意;
D.表示野兔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南偏东方向跑到2号地,最后沿东偏北方向跑到3号地,与题意不符。
胡答案为:C
15. D
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可知,利用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可得∠BAC=60°,利用平面图上方向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确定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去解答。
由分析可知,90°-30°=60°,B点在A点的南偏西30°或西偏南60°方向400千米处。
故答案为:D
C
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描述找出符合小芳走的路线,逐项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A.小芳从E出发,先向东,再向南,最后向东南到F,不符合题目条件;
B.小芳从E出发,先向西,再向北,最后向东北到F,不符合题目条件;
C.小芳从E出发,先向西,再向南,最后向东南,符合题目条件;
D.小芳从E出发,先向西,再向南,最后向西北,不符合题目条件;
综上所述,C选项符合题目条件
故答案为:C
A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点A在点D的东偏北65°方向上。两点的相对位置,方向相反,角度和距离不变,那么点D就在点A的西偏南65°方向上。西偏南65°,也就是南偏西25°。
90°-65°=25°
点A在点D的东偏北65°方向上,那么点D就在点A的西偏南65°(南偏西25°)方向上。
故答案为:A
A
将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位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二是方向,三是距离。据此先用示意图画出小明家、学校和小红家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现,连接小明家、学校和小红家,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小明家在小红家的什么方向的夹角就是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先求出顶角,根据底角=(180°-顶角)÷2,即可求出小明家在小红家的什么方向的夹角。
如图
180°-40°=140°
(180°-140°)÷2
=40°÷2
=20°
小明家在小红家的西偏南20°方向上。
故答案为:A
A
如图,
由图可知,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起点的正东位置。
故答案为:A。
B
小明向左旋转55°,可以看作是向西方向的线段向下旋转了55°,此时恰好面向北偏西55°。
小明面朝正北方向站立,向左转55°后所面向的方向是北偏西55°;
故选:B。
可在纸上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辨别出朝北站立时,左面的方向是解题关键。
21.(1)(2)(3)见详解
(1)以和美公园为观测点,篮球场的方向在西偏南40°,长度是200米,即图中一段长度;(2)以和美公园为观测点,游乐广场的方向在北偏东30°,长度是400米,即图中两段长度;(3)以和美公园为观测点,游泳馆的方向在正南方向,长度是300米,即图中1.5段长度;据此作图。
以和美公园为观测点,篮球场、游乐广场和游泳馆的位置如下: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
22.(1)(2)见详解
(1)因为平面图上的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00米,用300除以100即可求出小红家距离学校有3个单位长度,以学校为观测点,再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进行解答;
(2)因为平面图上的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00米,用250除以100即可求出小丽家距离小红家有2.5个单位长度,以小红家为观测点,再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进行解答。
(1)300÷100=3(个)
小红家位置如图所示。
(2)250÷100=2.5(个)
小丽家的位置如图所示:
掌握根据方向、角度、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3.(1)见详解
(2)先向西偏南20°方向行4千米,再向正西行2千米,最后向北偏西40°方向行3千米
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其他信息(角度、距离)来确定位置和路线即可。
(1)如图:
(2)先向西偏南20°方向行4千米,再向正西行2千米,最后向北偏西40°方向行3千米
确定位置时,方向和角度一定要对应。
24.(1)北;东;20;2;北;东;50;4;(2)见详解
(1)先确定方向:以停车场为观测点,售票处在它的北偏东20°方向;再以售票处为观测点,黄山风景区在它的北偏东50°处;最后确定长度:图中一小段表示1千米,分别确定停车场和售票处之间有几段、售票处和黄山风景区之间有几段,即可计算出它们之间的长度;(2)从风景区返回的行走路线是同样的道理,它们之间的长度是不变的,只要确定方向即可,分别以黄山风景区和售票处为观测点,确定售票处和停车场的方向即可。
(1)1×2=2(千米)
1×4=4(千米)
从停车场出发,先向北偏东20°方向步行2千米到售票处,再向北偏东50°方向步行4千米到黄山风景区。
(2)他们从风景区返回的行走路线:从黄山风景区出发,先向西偏南40°方向步行4千米到售票处,再向西偏南70°方向步行2千米到停车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及描述简单的路线。
25.①东;北;30°;340;西;北;10°;870;东;南;30°;650
②207米/分
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其他信息(角度、距离)来确定位置和路线即可。根据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求出平均速度即可。
①比赛路线是从学校出发,向东偏北30°方向跑340米到达医院,接着向西偏北10°方向跑870米到达游泳馆,最后向东偏南30°方向跑650米回到学校。
②(340+870+650)÷(2+4+3)
=1860÷9
≈207(米/分)
答:淘淘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07米/分。
确定位置和路线时,一定要注意方向和观测点。
26.(1)东偏北40°;700米;南偏东30°;500米;西偏北60°;500米;南偏西50°;700米;2400米;60分钟
(2)40米/分钟
(1)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其他信息(角度、距离)来确定位置即可。(2)根据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求出平均速度即可。
(1)
(2)2400÷60=40(米/分钟)
答:立立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40米/分钟。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大(小)值 常见题型总结练 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一年级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图象法求单调区间
1.如图是函数的图象,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B. C. D.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减区间为( )

A. B.
C. D.
4.定义在上的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1.已知四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在定义域内具有单调性的函数是( )
A. B.
C. D.
2.(多选题)在区间上为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3.(多选题)下列函数中,在R上是增函数的是( )
A.y=|x| B.y=x
C.y=x2 D.y=
4.下列函数中,在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三: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下列函数中,满足“对任意,,当时,都有”的是( )
A. B. C. D.
2.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
A.1 B. C. D.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4.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满足,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B.若满足,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C.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D.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1.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B. C.和 D.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1] B.[1,) C.[1,4] D.[2,1]
3.已知,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4.(24-25高一上·全国·课堂例题)已知函数,,根据图象写出它的单调区间..
五: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整数a的取值可以为( )
A. B. C.0 D.1
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函数(为实数)是R上的减函数,则( )
A. B. C. D.
4.若在上为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六: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
1.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且对任意的x1,x2且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若f(x2+1)>f(m2﹣m﹣1)对x∈R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1,2]
C.(﹣∞,﹣1)∪(2,+∞) D.(﹣∞,﹣1]∪[2,+∞)
3.设函数在区间上有意义,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下列各式中,能够确定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4.(多选题)设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 )
A.
B.
C.
D.
E.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值
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0,7]上是增函数,在[7,+∞)上是减函数,又f(7)=6,则f(x)(  )
A.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是6
B.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是6
C.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6
D.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是6
2.函数y=f(x)在[-2,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是(  ).
A.f(-2),0 B.0,2 C.f(-2),2 D.f(2),2
3.若函数,它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二: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
1.函数y=在[2,3]上的最小值为( )
A.2 B.
C. D.-
2.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则A-B等于( )
A. B. C.1 D.-1
3.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
A. B.1 C. D.2
4.若函数y=在区间[2,4]上的最小值为5,则k的值为(  )
A.5 B.8
C.20 D.无法确定
三: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1,则的值等于( )
A. B.1 C.2 D.3
2.定义域为R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则当时,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3.(多选题)关于函数()在上最小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 B.
C.与的取值有关 D.不存在
4.(多选题)已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则可能的取值为( )
A. B.3 C. D.1
四:判断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求解单调区间
1.函数在区间上递增,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多选题)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可能的取值是( )
A.1 B.2 C.3 D.4
五: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1.如图所示是函数的图象,图中曲线与直线无限接近但是永不相交,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函数的定义域为
B.函数的值域为
C.此函数在定义域中不单调
D.对于任意的,都有唯一的自变量x与之对应
2.若是偶函数,且对任意∈且,都有,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3.向一个圆台形的容器(如图所示)中倒水,且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所倒的水体积相等,记容器内水面的高度y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为,则以下函数图象中,可能是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4.(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一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进出水速度如图甲、乙所示.某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至少打开一个水口).

给出以下4个论断,其中正确的是(  )
A.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
B.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
C.3点到4点只有一个进水口进水
D.4点到6点不进水也不出水
答案
一:图象法求单调区间
根据题意,结合函数图象可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故选:.
函数的定义域需要满足,解得定义域为,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故选:D.
函数的图象在区间和是下降的,在区间和是上升的,
故该函数的减区间为.
故选:C.
,取
如图所示:
单调递减区间是
故答案为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对于A,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增,
但存在,使,故A不符合题意;
对于C,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增,
但存在,使,故C不符合题意;
对于D,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减,
但存在,,使,故D不符合题意;
只有B完全符合增函数的定义,具有单调性.
故选:B.
解:函数是上的减函数,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增,
所以A,B,C符合要求;D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ABC.
解:选项A,,当x<0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选项B,显然在R上是增函数,符合题意;
选项C,y=x2,当x<0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选项D,作出草图如下,实线部分,观察图象可得函数在R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故选:BD
对于A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A不符合题意;
对于B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所以B符合题意;
对于C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C不符合题意;
对于D中,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三: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因为对任意,,当时,都有,所以在上为增函数,
A选项,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B选项,在上为减函数,不符合题意.
C选项,在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D选项,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且恒成立,
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故选:B.
选项A:,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A错误;
选项B:,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故选项B正确;
选项C:可以看作由函数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C错误;
选项D:,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对于AB:函数满足,或,特值并不具有任意性,
所以区间端点值的大小关系并不能确定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故A,B错误;
对于C:区间和有交集,故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故C正确,
对于D:区间和没有交集,故不能确定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
例如在和上递增,但,故D错误.
故选:C.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由可得且,
因为开口向下,其对称轴为,
所以的减区间为和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和
故选:C
由,得,解得,
令,则,
因为在上递增,在上递减,而在上递增,
所以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故选:D
解:因为,对称轴为 ,又开口向下,
又,∴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故答案为:

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五: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解:由题意可得,解得,
∴整数a的取值可以为.
故选:A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题意可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由题意知,解得
故选:D
为上的减函数, 时, 递减,即,①, 时, 递减,即,②且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
故选:C.
六: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
在上单调递增,,,解得:,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解:由题意,可知:
∵对任意的x1,x2且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
∴函数f(x)在定义域R上为增函数.
又∵f(x2+1)>f(m2﹣m﹣1)对x∈R恒成立,
∴x2+1>m2﹣m﹣1,
∴m2﹣m﹣1<1,
即:m2﹣m﹣2<0.
解得﹣1<m<2.
故选:A.
解: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与应该同号,所以,
故选:C.
由题意,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当时,,,,
则,,,故ACD错误;
对于B,因为,所以,
所以,故B正确;
对于E,因为,所以,故E正确.
故选:BE.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值
∵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0,7]上为增函数,
∴函数在[-7,0]上是减函数.
又∵函数在x=7和x=-7的左边是增函数,右边是减函数,且f(7)=f(-7),
∴最大值为f(7)=f(-7)=6.
故选B.
试题分析:由图观察可知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在处取的最大值为.
又由图观察可知,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故C正确.
由题意,函数表示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的抛物线,
要使得当,函数的最大值为,则满足且,
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D.
由题:,函数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减,
可以看成函数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作出图象:
所以函数在递减,在递减,,,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故答案为:
二: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
y=在[2,3]上单调递减,所以x=3时取最小值为,
故选:B.
函数在区间是减函数,
所以时有最大值为1,即A=1,
时有最小值,即B=,
则,
故选:A.
由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在上递增,所以.
故选:C
∴或∴k=20.选C.
三: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由题意,函数,
可得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其最小值为,
显然不合题意;
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故函数的最大值为,
因为,令,即,即,
解得或,
又因为,所以.
故选: D.
设,则,则,又,∴,∴当时,取到最小值为.
由题意得: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函数图象开口向上,
则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故选:BCD.
解:因为函数,函数的对称轴为,开口向上,
又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所以当时,,解得(舍去)或;
当,即时,,解得(舍去)或;
当,即时,.
综上,的取值集合为.
故选:BC.
四:判断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求解单调区间
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
若在区间上递增,
则对称轴x=-a,
即a
故选D.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故选:B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故选:B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R上的最小值为,且,
(1)当时,由的值域为,可知必有
所以且,解得,此时
(2)当时,由的值域为,可知必有
所以且,解得,此时
综上可知,
所以的可能的取值为
故选:BCD
五: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1 由图知:的定义域为,值域为,A、B错;
显然在分别递增,但在定义域上不单调,C对;
显然,对应自变量x不唯一,D错.
故选:C
∵对任意的x1,x2∈(0,+∞),都有,
∴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
又∵,
∴,
又∵f(x)是偶函数,∴f(﹣)=f().
∴.
故选:A.
由容器的形状可知,在相同的变化时间内,高度的增加量越来越小,
故函数的图象越来越平缓,
故选:D.
由甲,乙图得进水速度为1,出水速度为2,
对A,由题意可知在0点到3点这段时间,每小时进水量为2,即2个进水口同时进水且不出水,所以A正确;
对BC,从丙图可知3点到4点水量减少了1,所以应该是有一个进水口进水,同时出水口也出水,故B错误C正确;
对D,当两个进水口同时进水,出水口也同时出水时,水量保持不变;也可由题干中的“至少打开一个水口”知D错,故D错误.
故选: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