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乐学单元培优卷】第四单元A——(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乐学单元培优卷】第四单元A——(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8 14:2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四单元培优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看拼音,写词语。(7分)
听到洪水的páo xiào 声,他jīng huāng 地从床上爬
起,心中暗道:“zāo gāo ,山洪暴发了!”他满心yōu lǜ
扯着sǎng zi 让大家撤离。不断上涌的洪水让人xīn jīng ròu tiào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
忐忑不( ) 势不可( ) 自( )自受 奄奄一( )
汹涌澎( ) 三长两( ) 心( )肉跳 喜出( )外
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心神不定的有 、 。 (1分)
2、与画“ ”的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 、 。 (1分)
3、老班长看到水塘里有鱼,顿时 。(选词填空)(1分)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和面(huò) 搀扶(cān) B. 黧黑(lí) 瞻仰(zhān)
C.蜷缩(juǎn) 勉强(qiáng) D. 抽噎(yè) 奄奄一息(yǎ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作自受(承受) B.不假思索(不真实的)
C.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D.无边无涯(边际)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病魔 着囊向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生的老人。老人忍着疼痛,没有发出一声 ,直到昏倒后被送进医院,人们才知道他的身体状况。当人们来 他时,他还一直念叨着要赶紧出院, 能早点儿回到工作岗位上。
A.咆哮 呻吟 探望 希望 B.呻吟 咆哮 探望 希望
C.咆哮 呻吟 希望 探望 D.呻吟 咆哮 希望 探望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是哪一项 ( )(2分)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环境描写)
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语言描写)
C.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心理描写)
D.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外貌描写)
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桥》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的气氛,增加了故事的悲壮色彩。
B.课文《穷人》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C.小说《童年》中的外祖父慈祥,善良,经常安慰、保护阿廖沙。
D.《金色的鱼钩》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仿写拟人句,2分)
2、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走进来。(缩句,2分)
3、老班长摸了摸嘴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2分)
五、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8分)
1、《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 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 ,将村民们送上了生命桥。
2、《穷人》的作者是 国作家 。文章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渔夫和妻子主动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人民的生活的悲惨,赞美了渔夫和桑娜 的美好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穷人的 。
3、少小离家老大回, 。儿童相见不相识, 。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童年》人物关系图及人物性格
【材料二】外祖父闯了进来,吼道:“老婆子,着火了!”“什么 啊!”外祖母腾的一下从地板上跳了起来,飞奔而去。
“叶夫格妮娅,把墙上的画像拿下来!”“娜塔莉娅,快给孩子们穿衣服!”外祖母大声地指挥着。外祖父则只是在那里哀号。我跑进厨房。向着院子的厨房被照得金光闪闪,地板上飘动着闪闪烁烁的红光。……外祖母头顶一个空口袋,身披马披,飞也似的冲进了火海,她大叫着:“矾会爆炸的!”
“啊,格里高利,快拉住她,快!”“唉,这下她算完啦……”外祖父狂叫着。
【材料三】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每次煮茶,外祖父总是警觉地说:“别忙,等一等! 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量也要平均。
1、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3分)
(1)“阿廖沙从小捡废品挣钱,但他从未因此痛苦,而是和小伙伴们苦中作乐地生活。”这一描写体现了阿廖沙的坚强独立和乐观。( )
(2)“有一次,阿廖沙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外祖父打得昏死过去。”这一情节体现了外祖父的凶恶。( )
(3)材料一主要列举了《童年》中的几个人物,其中“好事儿”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工人,他知识渊博,对生活有透彻的感悟,是阿廖沙的人生导师。( )
2、材料二画“ ”句中的“跳”“飞奔”等词语是对外祖母的
描写,作用是 。(2分)
3、材料三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作用是
。 (2分)
4、从《童年》中任选一个情节,完成下表。(3分)
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 人物特点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穷人(节选)
【片段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搂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片段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为了帮助饰演“桑娜”和“渔夫”的演员更贴合人物形象,请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片段 人物 描写方法 关键词句赏析 人物心理变化
片段一 桑娜 、 描写 “嗯。揍我一顿也好”表达了桑娜 的决心。 体恤丈夫→ →责问自己→
片段二 渔夫 、 描写 “熬”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 ,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说明他和桑娜一样,有着一颗 的高尚的心。 担忧→ 想要收养→
2、饰演“渔夫”的演员对片段二进行了解读,请你帮忙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
B.“搔搔后脑勺”说明渔夫正在认真考虑,体现了渔夫的憨厚。
C.渔夫一连串的话,既是征求妻子的意见,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D.这段话写了渔夫觉得困难巨大、犹豫不决的心理过程。
3、饰演“渔夫”的演员在说话时,为了体现渔夫的思考过程,语速要由
到 。(1分)
4、模仿片段一,想象桑娜第一次沉默时会想些什么,写一写桑娜的内心活动。(2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个妇女。那男孩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男孩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男孩。那个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男孩手中,安详地微笑着。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男孩的母亲。
男孩屏住呼吸,一丝不苟,瞄了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 “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男孩,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 为什么 ”“别的男孩都这么玩儿。”
“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总会打中的。”他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男孩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儿,再打一弹,再移一点儿,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儿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男孩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便转身往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1分)
短文运用 、 和 描写,突出母亲
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亲都是怎样做的呢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写导图。(3分)
3、阅读时,要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第3自然段中,妈妈为什么“顿”了一下 联系前后情节,写一写妈妈的心理活动。(2分)
4、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 (2分)
5、短文的结尾耐人寻味。下列对于本文结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结尾出人意料,让人感到震撼。
B.使短文有了完整的结局,更能突出男孩的锲而不舍。
C.升华主旨,更能体现母亲执着、坚忍的爱。
D.暗示男孩和母亲准备回家了。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5自然段中画“ ”句子的理解。(2分)
综合实践
九、阅读下面的故事情节,完成练习。(4分)
①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②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粟。
(1)上面的两个情节都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之一的《 》。(1分)
(2)情节①通过对曹操的语言描写,塑造了他 的形象。朗读情节②时,要抓住张飞的语言,读出他 的特点;抓住他的动作,读出他 的气概。(3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发生不同的故事。请你联系生活经历展开想象,编写一个“不凡人”的故事。请自拟题目进行写作;写的时候注意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把故事写完整;用上恰当的描写方法,突显人物形象;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咆哮 惊慌 糟糕 忧虑 嗓子 心惊肉跳二、安 当 作 息 湃 短 惊 望
1、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2、自言自语 自说自话 3、喜出望外
三、1、B
2、B
3、A
4、D
5、C
四、1、蝴蝶在花从中翩翩起舞。
2、渔夫走进来。
3、老班长摸了摸嘴说,他一起锅就吃,比我们还先吃呢。
五、1、村支部书记 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2、俄 列夫·托尔斯泰 乐于助人、有爱心 同情
六、1、(1)√ (2)√ (3)×
2、动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祖母遇到危急情况时风风火火、十分勇敢的样子
3、对比 突出外祖母的善良、大方,衬托出外祖父的吝啬、斤斤计较
4、外祖母看到被父母抛弃的“小茨冈”时,不顾外祖父的反对,收养了“小茨冈”,并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 外祖母 心地善良
七、1、神态 心理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收留孤儿 害怕丈夫归来 作出决断 神态 语言 动作 更艰苦的日子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征求意见 下定决心
2、D
3、慢 快
4、告诉丈夫吧,西蒙死了,我自作主张,把她的两个孩子抱过来了,以后咱们的日子更艰难了……丈夫刚刚从海上回来,辛苦一天却什么也没打到,只能庆幸“总算活着回来啦”,我应该让他安静地享受家的温暖,等等再说吧……可是,这么大的事,瞒是瞒不过去的……直接说不行,那就先试探着问一问吧。
八、1、一个双目失明的男孩在妈妈的鼓励及耐心陪伴下,用弹弓打中了玻璃瓶。
2、神态 动作 : 语言 关爱孩子、有耐心
示例:母亲捡石子儿,轻轻地递给男孩,微笑着 母亲继续微笑着捡石子儿,慢慢地递石子儿
3、讲还是不讲呢 讲了,别人能理解吗 唉,既然已经是事实,讲了也无妨,还是坦然些吧。讲或不讲,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也只有自己承受,不是吗
4、环境 从侧面反映男孩打弹弓的时间长,突出男孩锲而不舍的美好品质,为下文写男孩成功打中玻璃瓶作铺垫
5、D
6、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就会有所收获。
九、1、三国演义;
2、语言 多疑、谨慎 粗狂豪迈 勇猛。
十、 平凡的快递员
在我们小区门口,有一个快递驿站。每天都有快递员叔叔在那里忙碌地工作着,李叔叔就是其中一位。
李叔叔看起来三十多岁,皮肤黝黑,身材并不高大。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眼睛里透着一股质朴和热情。无论严寒酷暑,他总是穿着那身蓝色的快递员制服,骑着那辆有些破旧的电动车,风风火火地穿梭在各个小区之间。
有一次,我在小区门口看到李叔叔正着急地在驿站外面徘徊。原来是有一个包裹要送到一位老奶奶家,可是老奶奶年纪大了,家里没有人接收,李叔叔担心包裹被雨淋湿,自己就守在那里。过了很久,老奶奶的家人终于回来了。李叔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把包裹仔细地交给家人,还不忘叮嘱:“一定要检查一下包裹有没有损坏呀。”
还有一回,小区里一位老爷爷的包裹很重,李叔叔毫不犹豫地就帮老爷爷把包裹抬到家里。他那瘦弱的身体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老爷爷感激地给他递上一个苹果,他却笑着拒绝了,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叔叔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快递员,但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用自己的善良和热情,给小区里的人们带来了温暖,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不凡的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