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耕地与粮食安全篇
海洋空间资源
与国家安全篇
石油与国家安全篇
“禾”以中国
—— 东北黑土的贡献、危机与重生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东北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分布与战略地位。
综合思维:辩证分析东北黑土区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问题。
人地协调:探讨实现黑土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一、启·粮识
【活动一】“五谷识多少”挑战赛
粮 食 作 物
经 济 作 物
一、启·粮识
广义上粮食的定义: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五谷图片+名称
饭图片
地理学家定义
五谷
稻
水稻 黄米 小米 小麦 豆类
稷
黍
麦
菽
水稻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要求充足光照与稳定水源,对水分依赖性极强。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其 “浸种育苗 — 引水灌田 — 灌浆成熟” 全周期需求,且季风区多平原、河谷等平坦地形,便于修建灌溉系统与机械化耕作,契合水稻种植条件。
二、探·粮仓
结合以下资料,查找地图册,描述我国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二、探·粮仓
结合以下资料,查找地图册,描述我国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小麦
较耐凉、需水量少于水稻,但仍需有适量降水(或灌溉),成熟阶段需晴朗天气。我国北方季风区春季升温快、降水集中,可满足冬小麦返青与夏小麦生长需求;且北方季风区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平坦地形,利于小麦连片种植与收割,符合其规模化生长特性。
二、探·粮仓
结合上述材料,影响小麦与水稻种植区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仅考虑自然要素,描述我国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气候、地形
二、探·粮仓
结合上述材料,影响小麦与水稻种植区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仅考虑自然要素,描述我国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中国气候图 中国地形图
中国耕地分布图
季风区 + 平原 = 主要耕地分布区
气候、地形
二、探·粮仓
【活动二】图说“天下粮仓”
结合2024年粮食产销差额图,综合分析在东北地区建设粮仓的优势?
二、探·粮仓
【活动二】图说“天下粮仓”
结合2024年粮食产销差额图,综合分析在东北地区建设粮仓的优势?
自然—产量:东北黑土肥沃,单产高;耕地面积广,粮食产量大。
社会经济—消耗:地广人稀,当地粮食需求量少。
所以,东北地区余粮多,适宜建粮仓。
三、析·粮危
【活动三】黑土“红灯”警报
三、析·粮危
【活动三】黑土“红灯”警报
土壤健康加密信息
化肥施多了,土壤里有机质减少,通气性变差,土块板结,
三、析·粮危
【活动三】黑土“红灯”警报
任务一 预测未来:
请根据前几个阶段的规律,在学案上推测并绘制出“2030年及以后”的土壤情况。
据图,
黑土红灯警报有:
“变薄”
“变瘦”
“变硬”
三、析·粮危
【活动三】黑土“红灯”警报
任务二 破译信息:
“化肥施多了,土壤里有机质减少,通气性变差,土块板结。” 这反映了黑土出现什么危机?(用思维链表示因果关系)
化肥施用增加
土壤板结
黑土肥力下降
黑土
“变硬”
三、析·粮危
黑土地中的“偷梁换柱”
黑土侵蚀沟
视频土壤板结
三、析·粮危
黑土地中的“偷梁换柱”
黑土侵蚀沟
土壤板结
“变薄”
“变瘦”
“变硬”
三、析·粮危
黑土地“红灯”警报
黑土侵蚀沟
视频7土壤板结
四、谋·粮策
【活动四】东北粮仓保卫战
《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要求:
“节流”——保护存量,抵抗危机;
“开源”——提升潜力,创新发展。
四、谋·粮策
《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
“节流”——保护存量,抵抗危机;
抵抗黑土红线危机 行动方案
不再变薄
不再变瘦
不再变硬
秸秆覆田、免耕、
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
间作套种、轮作、
藏粮于地
四、谋·粮策
《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
“开源”——提升潜力,创新发展;
开源 开荒
≠
“稻蛙菜”模式
资料一:袁隆平院士让“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传统水稻亩产约300公斤,而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中国人民得以从“吃得饱”转变到“吃得好”!
资料二:我国成功在盐碱滩涂等边际土地上实现水稻种植,为国家开辟了全新的“虚拟耕地”资源,是“向科技要地”的典范。
资料三:稻蛙菜综合种养建设项目基地采用的是“一稻一蛙一菌一菜”模式,实现共生共益。
结合图文资料,在不增加土地负担的前提下,如何开辟粮食安全的新路径?
四、谋·粮策
《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
“开源”——提升潜力,创新发展;
开源 开荒
≠
资料一:袁隆平院士让“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传统水稻亩产约300公斤,而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中国人民得以从“吃得饱”转变到“吃得好”!
抵抗黑土红线危机 行动方案
“开源”路径
提高育种技术,提高粮食单产量
四、谋·粮策
《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
“开源”——提升潜力,创新发展;
开源 开荒
≠
资料二:我国成功在盐碱滩涂等边际土地上实现水稻种植,为国家开辟了全新的“虚拟耕地”资源,是“向科技要地”的典范。
抵抗黑土红线危机 行动方案
“开源”路径
提高育种技术,提高粮食单产量;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进行生态保护修复,增加耕地面积;
四、谋·粮策
《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
“开源”——提升潜力,创新发展;
开源 开荒
≠
资料三:稻蛙菜综合种养建设项目基地采用的是“一稻一蛙一菌一菜”模式,从蛙苗投放到出售,与水稻生长同步。蛙既能吃虫除草,又能利用蛙的残饵以及排泄物给水稻提供有机养料,田间生长的水稻也能够为虎纹蛙提供庇荫场所。秋收过后利用水稻余下的秸秆作为养分种植赤松茸、冬季蔬菜,实现共生共益。
抵抗黑土红线危机 行动方案
“开源”路径
提高育种技术,提高粮食单产量;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进行生态保护修复,增加耕地面积;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增加经济效益
“稻蛙菜”模式
藏粮于技
四、谋·粮策
“开源”
“节流”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藏粮于民
《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
核心思想
四、谋·粮策
在《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实施下,未来的黑土地又将如何?重新绘制2030年以后的土壤情况。
五、创·粮景
【活动五】AI绘就未来“禾”图
在《黑土保卫战综合行动方案》实施下,未来的黑土地是什么样子?
不同小组 规划的未来农业“禾”图
课堂总结
耕地与粮食安全
课后思考
耕地与粮食安全
我们守护好的东北“天下粮仓”,产出的巨量粮食,如何才能最快速、最经济、最安全地运送到人口密集、粮食短缺的山东呢?”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