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0课《香菱学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0课《香菱学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6 12: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香菱学诗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理解香菱“诗魔”的称呼。
2.理解香菱学诗的过程,并且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当。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古诗语言的准确、优美。
2.通过对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分析,把握香菱的痴性和勤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能够从香菱学诗的过程中获得启示,达到迁移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分析,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对香菱所学的古诗,体会古诗词的语言之精、之美。
难点:
能过从香菱学诗的过程中,领悟到学习迁移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写作和阅读有所帮助。
【教学措施】
通过对香菱和黛玉语言神态的比较,体会两人性格的区别,以及她们对艺术的共同崇拜。
【激趣导入】
师:教师播放《叹香菱》,并解说诗意,引导学生了解香菱的性情、才情。
生:学生听《叹香菱》,并结合自己的预习,给予质疑和补充。
(学法指导:由歌入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预习展示】
生:口述自己所知晓的《红楼梦》里的有关故事,说说对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
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
1.了解作者作品。
2.注音写字释词。
(学法指导:自主、点拨)
3.
自由朗读分组交流
师:
1.组织学生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香菱学诗的六个阶段。
【初读课文,理解香菱学诗的六个阶段】
读诗(王维的五律)——讲诗——读诗兼作诗(杜甫的七律)——研诗——评诗——梦中得诗。
(学法指导:在读中品,在品中悟,在悟中得。)
【再读课文,把握人物行为,分析人物形象】
师:
1.提问:在学诗过程中,香菱有哪些表现给你印象最深?
2.提问:香菱灯下读诗,读了多少?有什么收获?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3.提问:香菱作诗,黛玉指点“措辞不雅”,作者是如何描写香菱入迷研诗的?表现她怎样的性格?
4.香菱这样认真的学诗,和林黛玉的细心、正确的引导是有很大关系的。找出黛玉给香菱建议的语言,从中体会她引导的恰当和分寸。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默读,思考教师所提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
1.回答:灯下读诗;茶饭无心,坐卧不定;人迷研诗;被称“诗魔”;梦中得诗。
2.回答:凡红圈选的都读了。读的是王维的五律。“领略了些滋味”,可以和黛玉讲诗。表现了她勤奋、持之以恒的性格。21教育网
3.回答:写她的行为:出神、抠土、皱眉、含笑、嘟哝,表现出香菱的痴性,正符合宝钗称她为“诗魔”。
4.能够体会到黛玉的因材施教和逐步深入,如读诗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由写实到浪漫。从而领会黛玉的聪颖、善良和大气。21cnjy.com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组织讨论,从香菱学诗获得启发】
师:
组织学生讨论香菱学诗的过程,就是对语文体会、领悟到迁移的过程。请学生从香菱的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获得启发。21·cn·jy·com
生:各抒己见,能够从学诗的六个阶段获得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如:读诗——读写结合——写诗,说明阅读和写作是互动的,要善于从阅读中获得写作技巧。再如,仿造所读诗歌进行写作,在写作初期,可以练习仿写。www.21-cn-jy.com
(学法指导:学有所得)
【课堂总结,畅谈收获,教师提升】
生:见仁见智。学生说出自己的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本课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一个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凄凉的孤苦女子,从出身富家到为奴为妾,她的一生如同浮萍一般悲凉凄惨,因此香菱学诗这个故事,是她的才情、痴性的最大外现。浸淫在艺术的殿堂里,香菱寻回了自己,“诗魔”正是她追求自由、渴望幸福生活的表达。2·1·c·n·j·y
(学法指导:由点到面,全面领会掌握文章内容。)
【课后反思,提升教艺】
本文篇幅较长,所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不擅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诗。我在教读本文的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分析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去把握人物性格,从黛玉为香菱做的学诗建议和计划入手,寻找与自己学习的共同点。而“读”不失为达到本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