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6 12: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教学目标】
1.诵读,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目标二
教学难点:
目标一
【激活思维】
课前播放《松花江上》渲染气氛。
屏幕上展示鲁迅的画像。
师:看屏幕,这是谁?(鲁迅)(板书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一直用自己的笔做武器,同敌人进行着斗争,他的杂文更是素有“投枪”“匕首”之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先生的杂文,去听一听他的声音。念一下题目(生念,师板书)。
【活动任务】(屏显,齐读)
1.诵读,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
【活动一:初读,走进文本】
师:
读是学习语文永远的法宝,下面,找个同学来朗读课文,大家注意一下字音和情感。
生朗读,读完后找生评价。
【活动二:再读,读出情感】
若生一开始朗读时,读得很好。
师:来,你来告诉大家,你怎么能读这么好?
生回答完后
师:看来,大家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了。并提示注意背景。
若生朗读不是很好
师:其实要想读出情感,你觉得我们还需要点什么资料?这里是为了引导学生看背景。并让生在课本中找出背景。然后,屏幕展示蒋介石的“三日亡国论”。
师:看了这些材料以后,你的心情如何?
引导生体会鲁迅写此文时的心情。并让生体会到应读出气愤嘲讽的语气。
师:整篇文章都要读出此种语气吗?此文在于引导学生分清一到五段应读出嘲讽气愤语气,六到九段要读出自豪骄傲。
师:嘲讽谁?为谁骄傲自豪?此文在于让生弄清文中的两类人。
师:请同学们任选一段,有感情的朗读,等待检查。
生自由朗读
展示朗读,并评价。
【活动三:三读,读出结构】
师:本文就文体上来说是一篇驳论文,我们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过驳论文知识了。针对文体知识想一想:我们应该知道点什么?你知道了吗?请同学们四个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
生交流。
回答:敌论点、敌论据、用了什么批驳方法、它是什么结构等问题。学生若回答不全时,老师再提出来。此部分在于让学生弄清本文的结构和批驳方法。
生边说,师边板书。
学生回答完后
师总结:看黑板,鲁迅先生先摆出了敌论点、敌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据,竖起了靶子,然后用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批驳,最后得出结论。这是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和批驳方法,大家要在写驳论文时学着运用。
【活动四:四读,读出鲁迅】
师:先生写此文时正是他五十三岁寿辰之时,当时他(点击屏幕)找个同学来念一下:
屏显
生念: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鲁迅写此文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横战”。可见健康的恶化与精神的压力并未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师:从这里你看出了先生什么精神?
此文在于引导学生探究鲁迅的爱国、革命、不畏强权的精神。
师:其实,在我们的课文中也能看出鲁迅的这种精神,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此问题在于引导学生看,文中加点字部分,加深对鲁迅的了解。
师:这就是先生,为民众不辞劳苦,我们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第七段中的一个词来评价他。引导生说出“中国的脊梁”几个字。下面请同学们用声音告诉大家,你读懂了先生。
此处设计:若剩余时间充足,此处,我让学生小组花样朗读,读出对鲁迅的敬佩之情。若剩余时间不多,此时,让学生齐读第九段,体会鲁迅精神。
【活动五:想一想,说一说】
先生写完此文后两年就去世了,他笔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脊梁”也把中国人的自信力定格在了1949年,中国解放了,中国强大了。几十年过去了,中国还有这样的脊梁吗?
生说。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脊梁的图片,(若,有学生说到的,就说,这些图片中也有和大家说的一样的。)看屏幕。
屏显图片,并配以“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项红旗,我为你自豪”的两句歌。
师:正像先生说的一样“这一类的人们又何尝少呢”,正是他们让中国站起来了,让中国扬眉吐气了,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师:学到了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此处让生提不明白的地方。
【课堂小结】
与先生同行的几十分钟里,我们时而嘲讽,时而气愤,时而骄傲,时而自豪,相信大家也一定有一些收获,来整理一下你的收获。
生说。
师:(屏显活动任务)看这两个任务完成了吗?生齐读。
师: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歌曲的名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男儿当自强》,当然,老师认为,这里的男儿不仅指须眉,也指巾帼,指你,指你,指我们大家,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中国的脊梁。
边说边播放歌曲,一开始说时,歌曲放小声。说完之后放大声。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敌论据(1)
敌论点(2)
直接批驳(3-5):驳论证
间接批驳(6-8):作者观点
论据
中国的脊梁
结论(9)
【教学反思】
这一篇文章驳论文,它是鲁迅针对当时的错误论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写的一篇驳论文,此文可看出鲁迅的爱国,革命精神,是本册课本上唯一一篇驳论文。此文以前讲的时候都是把它当成一篇驳论文的典范来教,主要是交给学生分析结构,分析批驳方法。今年当我看到此文时,总觉得如此好的一篇文章若是只是不顾思想,光分析结构了,却是很枯燥无味。于是在设计时,我就想着怎样增加些朗读,于是查阅大量资料,积极学习别人的经验,几经推翻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让学生预习之前,我已经写好了一篇教案,是以“分析议论文知识”为主线,中间穿插这朗读。可,看时,总觉得还是老师说得多,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预设的多。可怎么想也想不出合适的方法解决。于是,都决定就这样定稿了,可是,就在让学生预习的时候,我发现了读的魅力,于是就出现了现在的教案。
在课堂上,学生经过四十五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钟的学习,基本上实现了目标。但上完课后,总感觉还不是很尽人意,如:学生参与课堂的人数还是不是很多。以后我会多注意改进自己。
树靶子
打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