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阶段限时评价 (含答案)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阶段限时评价 (含答案)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1 20:4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阶段限时评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溶解叶片中叶绿素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叶片直接放入水中加热
B.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C.叶片放在盛有水的小烧杯里,再将小烧杯放入酒精中加热
D.叶片直接放在酒精中加热
2.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使柳苗生长增重的物质主要来自水
B.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绿色植物能净化污浊的空气
C.萨克斯的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萨克斯的实验中,叶片脱色后用碘蒸气处理,照光的部分显示蓝色,遮光的部分不变蓝
3.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一昼夜,然后选择一片绿叶进行探究,先切断叶片的叶脉(如图所示),接着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将叶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切断处上方叶片呈棕色,切断处下方叶片呈蓝色。这个探究说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水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菠菜叶观察叶片的结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1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透过
B.2的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
C.4仅能运输水分
D.5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5.白萝卜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会变成绿色,这可以作为   的实例( )
A.叶绿体含有叶绿素
B.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D.叶绿体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
6.在冬季可以利用大棚来种植蔬菜、水果。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大棚作物增产的是( )
A.高密度种植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7.莲生活在水中,它的根状茎中有多个贮存空气的气腔,能为莲水下器官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 )
A.水分 B.氧气
C.无机盐 D.二氧化碳
8.如图是检验植物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检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B.检验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C.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9.小白菜、大白菜、菠菜等叶菜类植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利于身体健康。农民在种植这类蔬菜时,应适当多施加(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铁肥
10.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 )
A.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
B.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C.降低了植物体表面的温度
D.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
11.下列情况下植物细胞会吸收水分的是( )
A.糖拌番茄 B.向萎蔫的白菜叶上洒水
C.用盐腌萝卜 D.用海水浸泡农作物
12.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采取的生产措施与原理对应不一致的是( )
A.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
B.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C.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作物种植要“正其行,通其风”——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13.小明做了个生态鱼缸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缸中有金鱼藻、金鱼,一昼夜中缸内水中氧含量最少的时间大约在( )
A.早晨6时 B.中午12时
C.傍晚18时 D.凌晨0时
14.在番茄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去除部分老叶,但是果实上部的老叶在其成熟前不能摘除,其原因是( )
A.降低呼吸作用
B.保证果实中有机物积累
C.降低光合作用
D.减少有机物向下运输
15.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张开,含水量少时气孔缩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
C.保卫细胞含水量的多少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D.将叶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张开
16.为探究植物蒸腾速率,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气泡会向左移动
B.上侧装置的油层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实验中水分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
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17.下列哪一项操作与抑制蒸腾作用有关( )
A.早春时节,播种前用水浸泡种子,播种后覆盖地膜
B.选择阴天或者傍晚移栽幼苗,必要时剪掉部分枝叶
C.适当给农作物松土,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
D.炎热的夏天,在傍晚给农作物浇水
18.西瓜的果实中含有大量水分,在结果期间,细胞中液泡迅速增大,往往需要大量浇水。西瓜植株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贮存在液泡中 B.光合作用
C.形成果实 D.蒸腾作用
19.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水稻时,为了提高产量,专门挑选叶片直、窄的水稻植株。这样的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其目的是( )
A.增强光合作用 B.加快蒸腾作用
C.促进呼吸作用 D.促进植物吸水
20.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最重要的措施是( )
A.保护并种植绿色植物
B.使用地热、水利、核资源等天然能源
C.限制工业的发展
D.减少煤、石油等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0分)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长势相同、等量的天竺葵,设置了三套如图所示装置(密闭瓶内二氧化碳缓冲液能吸收、释放二氧化碳,维持密闭瓶内二氧化碳稳定),用强度相同、不同颜色的光照射3小时后,观察各容器中液滴的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液滴移动/毫米
① 天竺葵 绿 25 左移1.1
② 天竺葵 黄 25 右移1.5
③ 天竺葵 红 右移3.5
(1)本实验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③号容器温度设置为  ℃。
(2)实验数据对比表明,在   光下更适合天竺葵生长。
(3)结合图表可知,③号所示装置的液滴向右移动了3.5毫米,这是天竺葵在红光下进行   ,产生了   而导致的。
22.(10分)图甲中A、B、C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作用,图乙为植物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图甲中的[   ]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该过程发生在绿色植物的   中。
(2)蔬菜用保鲜膜保存是为了减弱图甲中的A,该过程可用图乙中的曲线   (填“a”或“b”)表示。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自图甲中的[   ] 
________________。
(4)园林工作者在移栽树木时,常通过打“点滴”来给植物补充水和
无机盐,打“点滴”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填“导管”或
“筛管”)。
23.(10分)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后,设计了“红墨水浸泡芹菜叶柄”的实验。
(1)用红墨水浸泡芹菜叶柄,发现其中有些部分变红了,浸泡一段时间后,叶也有变红的现象,说明红墨水的运输方向是   (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变红的结构我们称之为导管,具有运输   _____________的功能。
(2)为进一步解释上述现象,小明同学制作了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   细胞围成。
(3)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   。
(4)请你从植物体保护自身结构角度,说出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为了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兴趣小组的同学取4个同种植物的大小及叶片数相同的嫩枝进行了如下操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丁
实验结果坐标图
①甲枝条不处理,乙枝条各叶片的下表面均涂上一层凡士林,丙枝条各叶片的上、下表面均涂上一层凡士林,丁枝条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②将四个枝条分别放入4个装有80毫升清水的装置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植物油,让油在水面上铺满一层。
③将四个装置同时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其后每隔2 h观察记录每个装置中液面的变化。14小时后实验结果如图中曲线所示。
(1)本实验中,兴趣小组的同学在4个装置水面上均滴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他们可以根据   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判断植物失水的主要部位。
(2)分析实验结果坐标图,可以推断曲线A代表的是装置   中水的变化,曲线C代表的是装置   中水的变化。
(3)装置甲中的液面和装置丁中的液面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而且其数量越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越多。
参考答案
1.B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将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
2.C
3.C 实验结果为切断处上方叶片呈棕色,切断处下方叶片呈蓝色,说明切断处上方的叶片在光照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水主要通过植物茎中的导管运输,这个探究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4.C 图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下表皮、4是叶脉、5是气孔。4叶脉有输导和支撑作用。
5.C 6.A 7.B 8.A 9.A 10.C 11.B
12.C 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从而为根部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13.A 金鱼藻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金鱼和金鱼藻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早晨6时,水中氧含量最少。
14.B 15.B 16.D 17.B 18.D 19.A 20.A
21.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图表可知,①、②和③号容器唯一的变量是不同颜色的光(或光),主要是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设计单一变量的原则,③号容器内的温度应与其他容器相同,即设置为25 ℃。
(2)由实验数据可知,植物对于红光容易吸收,光合作用强度大,释放的氧气最多,液滴右移的距离最大。
(3)③号容器液滴右移的原因是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容器内二氧化碳不变,而氧气增多,容器压力增大,因此液滴向右移动。
答案:(1)光的颜色 25 
(2)红 
(3)光合作用 氧气
22.解析:(1)图甲中的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2)呼吸作用时刻都在进行。蔬菜用保鲜膜保存是为了阻止氧气的进入,从而减弱图甲中的A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一过程可用图乙中的曲线b表示。
(3)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根部对水的吸收,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自B蒸腾作用。
(4)木质部内有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因此“打点滴”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导管中。
答案:(1)C 叶绿体 
(2)b 
(3)B 蒸腾作用
(4)导管
23.(1)由下到上 水和无机盐 
(2)保卫 
(3)水循环
(4)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而被灼伤
24.(1)防止装置内水分的蒸发 装置中水分的减少量 
(2)丙、丁 甲 
(3)叶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