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单元检测卷(培优)
一、选择题
1.(2025·南湖模拟)小芳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下列能支持她猜想的现象是( )
A.接线板上接入的用电器越多,导线越容易发热
B.正常工作时, “36V54W”的灯泡比“12V 6W”的灯泡亮
C.电热水壶加热水时,水沸腾前,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
D.电熨斗工作时发热明显,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答案】D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实践证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的平方,导体本身的电阻值以及电流通过的时间成正比。
【解答】A. 接线板上接入的用电器越多,导线越容易发热,电流和电阻都改变了,A错误;
B.正常工作时, “36V54W”的灯泡比“12V 6W”的灯泡亮,因为功率不同,B错误;
C. 电热水壶加热水时,水沸腾前,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 ,热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C错误;
D. 电熨斗工作时发热明显,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电流相同,探究的是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4九上·海宁会考)某班一些同学关于教材中的四幅图像提出以下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A.甲图,聚变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化学变化
B.乙图,活塞快速向下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图,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在相同时间和电流时,比较放有不同电阻的两烧瓶中液柱变化
D.丁图,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量的计算;热机的工作原理;核能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核聚变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据此分析;
(2)根据能量转化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4)根据能量转化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A、甲图,聚变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乙图,活塞快速向下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两个电阻串联,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电阻不同,所以该装置可以研究与电阻的关系,故C正确;
D、内燃机属于热机,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有两个电路元件A 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电路图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4安,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 的电功率分别是( )
A.2.0伏、0.8瓦 B.2.5伏、1.0瓦
C.4.5伏、1.0瓦 D.4.5伏、1.8瓦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电路中A和B元件是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结合图甲中的数据进行解答。
【解答】A.当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4安时,根据图甲可判断出B两端电压为2.5伏,则B的电功率可以用0.4安乘以2.5伏等于1瓦,故A错误。
B.电路中电流为0.4安时A两端电压为2伏,B两端电压为2.5伏,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为4.5伏,故B错误。
C.当电路中电流为0.4安时,可算出电源电压为4.5伏,B的电功率为1瓦。故C正确。
D.当电路中电流为0.4安时,B两端的电压为2.5伏,则B的电功率为一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2025九上·诸暨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先后两次用同样的时间、同样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表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别为P1、P2,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得到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根据得到功率的大小。
【解答】由题知,同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同样的力,分别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根据W=Fs可知,拉力的大小相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则拉力做功相同,即W1 =W2
由题知,做功用的时间相同,根据可知,两次做功的功率相同,即P1 =P2
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5.(2025九上·诸暨期末)利用核能发电是人们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方向。下面有关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里面发生的是核聚变
B.核电站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D.核能发电发生的能量转化: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答案】B
【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核电站的原理和原子弹一样,是核裂变;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
【解答】AB、核电站的原理是可控的核裂变,故A错误,B正确;
C、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废料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所以不能随意处理,故C错误;
D、核电站发生的能量转化为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小叶看见面点师傅将面拉成长条,放入滚烫的油中就炸出了香脆可口的油条,于是很想了解油的吸热能力。在老师指导下,他用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为50 g、初温为20℃的油和水,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酒精的热值为3×10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in内油吸收的热量为3×10*J
B.他使用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1%
C.油的末温比水的高,所以吸热能力更强
D.油的吸热能力与其吸收的热量多少有关
【答案】B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A.根据表格数据确定2min内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根据Q水=c水mΔt水算出2min内水吸收的热量,由于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2min内煤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B.根据Q放=mq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热量,由计算出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C.相同条件下,升高的温度小,则吸热能力强;升高的温度达,则吸热能力弱;
D.根据比热容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Q水=c水mΔt水=4.2×103J/(kg ℃)×5×10-2kg×(50℃-20℃)=6.3×103J。由于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2min内煤油吸收的热量也为6.3×103J,故A错误;
B.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热量为:Q放=mq=1×10-3kg×3×107J/kg=3×104J,则使用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故B正确;
C.油的末温比水的末温高,则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弱,故C错误;
D.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吸收的热量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7.(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6.2 电能的量度(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滑到B端
B.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一定是小灯泡灯丝断了
C.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D.实验还可得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答案】B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应该将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阻值最大的一端;
(2)小灯泡不发光,可能是发生断路,也可能是变阻器阻值太大,导致电流太小;
(3)根据P=UI分析判断即可。
(4)小灯泡的亮度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
【解答】A.根据电路图可知,变阻器使用左边,因此滑片在B端阻值最大,因此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滑到B端,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可能是小灯泡灯丝断了,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8.(2024九上·临海期末)在实践活动基地,同学们体验使用劳动器具。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箱子匀速向上提起相同的高度,甲用时为10秒,乙用时为30秒。已知每个滑轮重为20N,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使用甲方式不能省力,但能省功
B.乙方式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20N
C.甲方式对箱子做功比乙方式快
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
【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由图乙知n=2,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根据求出乙方式人对绳子的拉力;
(3)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分别求出甲、乙两图中人做功的功率,即可解答;
(4)忽略绳重和摩擦,在甲图中,额外功为0,在乙图中,需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再结合机械效率的定义来比较。
【解答】A、因为图甲中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所以不能省力,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A错误;
B、乙方式人对绳子的拉力
故B错误;
C、甲、乙不同方式把箱子提升到相同高度,所以对箱子做功一样多。甲用时为10秒,乙用时为30秒,根据可知,甲方式功率大,所以做功块,故C正确;
D、甲方式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不用做额外功,机械效率100%;乙方式有一个动滑轮,需要做额外功,机械效率小于100%,所以甲方式机械效率大于乙方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5七上·滨江期末)下列关于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在运动时需要消耗能,在睡觉休息时不需要消耗能
B.米饭、汽油、木材、天然气、煤炭中储存着化学能
C.天体的运行不属于机械运动,不具有机械能
D.水库中的水不具有能量,而只有当它从水库中流下时才具有能量
【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无论运动还是休息,体内的生理活动如细胞呼吸等持续进行,都需要消耗能量。
(2)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许多物质如食物、燃料等储存着化学能。
(3)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天体的运行属于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4)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具有能量,水库中的水由于被抬高具有重力势能,本身就具有能量。
【解答】A、人在运动和睡觉休息时都需要消耗能量,故A错误;
B、米饭、汽油、木材、天然气、煤炭中储存着化学能,故B正确;
C、天体运动相对于地球或其他星体有位置的变化,是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水库中的水由于位置较高具有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4九上·台州期中)某同学通过斜面实验认识能量、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A、B两点等高)。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由静止滑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小滑块上升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C.小滑块从A点静止滑下,能到达B点
D.小滑块起始位置越高,到达斜面底端速度越大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可知没有能量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守恒。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A、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运动过程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滑块上升过程中,因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的内能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小滑块在滑动时机械能守恒,A点和B点等高重力势能和动能都相等,所以从A点静止滑下,能到达B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滑块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点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2023九上·鹿城期末)“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橡皮绳,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当人下落至图中A点时,橡皮绳刚好被伸直,C点是游戏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当人下落至图中B点时,橡皮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到达B点时,游戏者的动能增加到最大值
C.游戏者到达C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游戏者从C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形变越大,越难,弹性势能越大。
【解答】 A.在到达A点之前,游戏者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逐渐增加;过A点后游戏者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开始逐渐转化成弹性势能,达到最大速度后,动能开始减小,也会转化为弹性势能。故A错误;
B.游戏者到达B点时,速度增加到最大,游戏者的动能增加到最大值。故B正确;
C.游戏者到达C点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动能为零;橡皮绳发生弹性形变程度最大,所以是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故C错误;
D.游戏者从C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12.(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4节简单机械(一))在如图所示的一些杠杆中,O为支点,关于作用力F的力臂L,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O点为支点,L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则L是动力臂,故A正确;
B.O点为支点,此时L从支点O开始,但是并没有与F的作用线垂直,不是动力臂,故B错误;
C.力臂是从杠杆的支点O开始,到力的作用线结束,故C错误;
D.线段L不是从杠杆的支点O开始的,故D错误。
故选A。
13.(2025·衢州模拟)用如图所示的扳手拧螺丝时,一只手稳住扳手的十字交叉部位,另一只手分别握在扳手上A、B、C三个位置拧动螺丝,最省力的位置是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一样省力
【答案】C
【知识点】杠杆中最小力问题
【解析】【分析】力臂指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解答】由图可知,C点的力臂最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即越省力。
故答案为:C。
14.(2025·温州模拟)小明发现教室里花架上的花盆十分容易倒,花架和花盆如图甲所示,则小明下列调整行为无效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A、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花架上放置一块砖块,可以增大阻力,防止花架倾倒,故A不符合题意;
B、将花盆抬高,阻力与阻力臂、动力与动力臂均不变,可知不能防止花架倾倒,故B符合题意;
C、将花盆向内移动,减小了动力臂,可防止花架倾倒,故C不符合题意;
D、将花盆中的土减少一点,可以减小动力,可防止花架倾倒,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2025九上·黄岩期末)某同学用大小恒定的推力 F=300牛(方向如图所示),10秒钟内将重为500牛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了顶端,已知斜面高为5米,长为1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B.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为0.5米/秒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0牛
D.推物体时,推力的功率为300瓦
【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如下:
(1)斜面的特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2)速度的计算公式:,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3)力的分析: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推力F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4)功率的计算公式:
【解答】A、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A错误;
B、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为
故B错误;
C、所做的有用功W有=Gh=500N×5m=2500J
所做的总功W总=Fs=300N×10m=3000J
克服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3000J-2500J=500J
由W额=fs得,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
故C错误;
D、推力所做的功为总功,其功率为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2025·钱塘模拟) 如图甲为一轻质弹簧自然伸长时的状态,图乙为弹簧上放一个10N的钢球静止时的状态,已知AB=8cm,BC=4cm,且弹簧的缩短量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当钢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到最低点C位置时,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 N;钢球从C位置向上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能。
【答案】15;动能和重力势
【知识点】弹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弹簧所受外力成正比。
(2)判断是哪种能量转化成了另一种能量的标准是:减小的转化为增多的。
【解答】(1)小球放在弹簧上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对小球向上的力与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G=10N;由题意知,弹簧的缩短量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每压缩1cm时受力为=1.25N/cm,
当小球由高处下落到C处时,弹簧被压缩ΔL=AC=AB+BC=8cm+4cm=12cm,所以弹簧对球的力:
F'=1.25N/cm×ΔL=1.25N/cm×12cm=15N。
(2)钢球从C位置向上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此时小球动能增加,且重力势能增加,故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15;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
17.(2025九上·诸暨期末)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已知拉力为8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 (填“A”或“B”),动滑轮重为 N。
【答案】A;40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1)由图甲可知,n=3,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3h,据此确定图乙中绳子自由端运动的s-t图像是A还是B;
(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nF=(G+G动),据此求动滑轮重力。
【解答】由图甲可知,绳子的有效段数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3h
在2秒的时间内,物体提升1米,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3米,因此图乙中倾斜直线A是绳子自由端运动的s~t图像。
不计绳重和摩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为
则动滑轮重力
G动=3F﹣G=3×80N﹣200N=40N
18.(2025九上·鄞州月考)如图为油厂的油桶,空桶质量为65kg,油桶高为1.2m,底部直径为0.5m,据此回答。
(1)某次装卸中,小明需要将直立的空油桶(如图甲)沿D点推翻。在推翻油桶过程中,小明至少需要对油桶做功 焦,
(2)若小明将直立的空油桶(如图甲)沿D点推翻,所需的最小力;将翻倒的空油桶(如图乙)重新竖起所用的最小力为,那么,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32.5;小于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中最小力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最省力,再由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功的大小。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力臂指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解答】(1)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由图示可知,AD是最大动力臂,过A与AD的垂直的力最小,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
在推翻油桶过程中,小明至少需要对油桶做功
(2)由图甲与图乙所示可知,两种情况下,最小推力的动力臂相等,两种情况下阻力相等,图甲的阻力臂小于图乙的阻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图甲中的推力小于图乙中的推力,即F1小于F2。
19.(2025九下·乐清开学考)如图所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反应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10秒时间。
(1)东方超环被称为人造太阳,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原子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核反应实验装置中,用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将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磁场中,而要产生强磁场,线圈中需要很大的电流,但是线圈自身有一定的电阻,线圈中有大电流通过,会产生很高的热量,原因是电流具有 (选填“热效应”或“磁效应”)。
(3)人造太阳的加热功率为,利用人造太阳发电的效率为60%,则工作10秒时间,发电量则 。
【答案】(1)聚变
(2)热效应
(3)2×106
【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1)太阳内部发生氢核聚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电流具有热效应,由焦耳定律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发电效率指的是产生的电能占内能的百分比。
【解答】(1)“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相似,通过核聚变的途径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获得高温。
(2)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具有热效应,因此线圈流过大电流后会产生大量热量,这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
(3)“人造太阳”每小时发电量为
(1)“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相似,通过核聚变的途径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获得高温。
(2)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具有热效应,因此线圈流过大电流后会产生大量热量,这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
(3)“人造太阳”每小时发电量为
20.(2025九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由可伸长的橡皮筋系住,乙球由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住,都从同一水平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各自第一次到达悬点正下方A点时,橡皮条长度恰好与细绳长度相等,不考虑橡皮筋重、绳重及空气阻力大小。
(1)从释放到各自第一次到达A点过程中,两小球重力所做功W甲 W乙;(选填“>”、“<”或“=”)
(2)两球各自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速度v甲 v乙。(选填“>”、“<”或“=”)
【答案】(1)=
(2)<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已知小球的质量和高度,根据W=Gh计算小球重力做功,然后比较大小;
(2)动能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解答】(1)由题意可知,两球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A点时,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W=Gh可知,该过程中小球重力做功W甲=W乙。
(2)由题意可知,最初两球处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则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下摆过程中,绳子不会伸长,而橡皮条会伸长,所以小球到达A点时,不计空气阻力,甲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乙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在最低点时,乙球的动能大,其速度较大,即v甲
(1)由题意可知,两球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A点时,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W=Gh可知,该过程中小球重力做功W甲=W乙。
(2)由题意可知,最初两球处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则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下摆过程中,绳子不会伸长,而橡皮条会伸长,所以小球到达A点时,不计空气阻力,甲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乙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在最低点时,乙球的动能大,其速度较大,即v甲21.(2025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长、等高但材质不同的甲、乙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分别将质量为m和2m的A、B两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此过程中,甲、乙两斜面上的拉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为、,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则 ; ; (以上三空均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据W=Fs可求总功;据W有=Gh=mgh可求有用功;利用W额外=W总-W有可求额外功。
【解答】由题知,两斜面等长,将A、B两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则s相等,拉力均为F根据可知,甲、乙两斜面上的拉力所做的功相等,即总功相等,。
由题知,两斜面等高,且,根据可知,有用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由此可知,。
由可知,用甲斜面提升物体时做的额外功较多,,由可知,。
22.(2025九上·丽水期末)如图甲,是一款家用电水壶内部电路的简图,R1、R2均为加热电阻,通过转动旋钮开关可实现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
(1)将电水壶的开关S闭合后,旋钮开关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电水壶处于 (填“加热”或“保温”)状态;
(2)小科用电水壶给质量为1千克的水加热,2分钟后水温升高了30℃,在此过程中水至少吸收的热量为 焦。若此过程家庭电路中只有电水壶在工作,观察到电能表(如图乙)的转盘转过30转,则电水壶实际功率为 瓦。
【答案】(1)保温
(2)1.26×105;1500
【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比较开关在不同闭合情况下总功率的大小,从而确定对应的工作状态;
(2)根据Q=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根据计算电水壶消耗的电能,最后根据计算它的实际功率。
【解答】(1)根据图片甲可知,开关接1时,两个电阻串联;
当开关接2时,只有R2单独工作;
那么前者总电阻大于后者;
根据可知,前者总功率小于后者,
则前者为保温状态,后者为加热状态。
(2)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1kg×30℃=1.26×105J;
电水壶消耗的电能:;
那么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2025九上·金华月考)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
(1)【分析论证】分析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
(2)【实践应用】用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更大的原因;
(3)【评估交流】如果换用图丁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选择合适的器材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选填“质量”、“速度”或“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他们由此还联想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让同一小车沿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向下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表面运动直至停止;在水平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超速
(3)速度
(4)小于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物体被小球撞击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解答】(1)分析甲、乙两图可知,金属球从斜槽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物体的速度相等,物体的质量不同,甲小球的质量大,物体被撞击得更远,所以可以得到结论是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分析甲、丙两图可知,金属球从斜槽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物体的速度不相等,物体的质量相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甲图小球的速度越大,物体被撞击得更远,可以解释汽车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3)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不相同时,小球与弹簧分开后获得的初速度不相同,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4)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能量来自小车的动能,小车的动能刚开始时是相等的,最终小车停下来,则小车的动能为零,所以小车无论在什么样的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相等的;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接触面越光滑,小车的运动距离越远,由于玻璃表面更光滑,则小车在玻璃面运动时间更长,由于克服摩擦所做的功相同,根据可知,则P1(1)分析甲、乙两图可知,金属球从斜槽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物体的速度相等,物体的质量不同,甲小球的质量大,物体被撞击得更远,所以可以得到结论是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分析甲、丙两图可知,金属球从斜槽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物体的速度不相等,物体的质量相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甲图小球的速度越大,物体被撞击得更远,可以解释汽车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3)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不相同时,小球与弹簧分开后获得的初速度不相同,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4)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能量来自小车的动能,小车的动能刚开始时是相等的,最终小车停下来,则小车的动能为零,所以小车无论在什么样的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相等的;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接触面越光滑,小车的运动距离越远,由于玻璃表面更光滑,则小车在玻璃面运动时间更长,由于克服摩擦所做的功相同,根据可知,则P124.(2025·温州模拟)小科在使用密度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为此准备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经过查阅资料发现杆秤是质量称量工具,刻度是均匀的,于是利用杆秤的原理寻找可用材料自制密度测量装置。
可用器材:木棒、细线、刻度尺、大小不同的金属块、水、烧杯。按照下列步骤制作了此密度计秤。
①用绳子绑在木棒上,使悬挂时杆秤处于水平平衡,悬挂点即为秤纽位置。
②将金属块固定挂在杆秤左侧,提起秤纽,重物不放入烧杯中,移动秤砣,当杆秤处于水平平衡时,将秤砣的悬挂点A(未标出)标标记为“0”刻度。
③烧杯中装足量的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移动秤砣,当杆秤处于水平平衡时(如图乙),将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1”刻度。 (单位:g/cm)
④刻度标记: 待填 。
(1)若悬挂时,木棒静止在图甲位置,则应将秤纽向 移。
(2)有图丙三种金属块可供选择,从测量范围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是 。
(3)步骤④要标出AB间其它刻度(精确到0.1g/cm3),请简要写出他的操作 。
(4)某次测量时,发现测量的液体密度比实际密度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量过程中有水溢出
B.重物未完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
C.秤砣的金属块生锈
D.测量时杆秤右端下沉但仍保持静止
【答案】(1)左
(2)③
(3)用刻度尺将AB间平均分成十等分,依次标出0.1、0.2、……0.9的刻度
(4)B;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秤纽移动的方向。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3)由题中提示“经过查阅资料发现杆秤是质量称量工具,刻度是均匀的”设计操作步骤。
(4)液体密度越大,拉力越小,秤砣的力臂越小,可知秤砣离秤纽越近,说明液体点的密度越大。
【解答】(1)由图可知,杆秤向左下沉,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减小左侧力臂,故应将秤纽向左调。
(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与阻力臂一定时,阻力越大,动力越大,测量范围越大,所以最合适的是③。
(3)由题中信息可知,杆秤上刻度是均匀的,所以操作为:用刻度尺将AB间平均分成十等分,依次标出0.1、0.2、……0.9的刻度。
(4)A、杆秤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减浮力,测量过程中有水溢出,不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A错误;
B、杆秤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减浮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拉力越小,秤砣与秤纽之间的距离越小。若物体没有完全浸入待测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偏小,浮力偏小,拉力偏大,秤砣与秤纽之间的距离偏大,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故B正确;
C、秤砣的金属块生锈,阻力变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臂将变小,可知测得的密度将偏大,
故C错误;
D、测量时杆秤右端下沉,说明阻力臂偏大,由B可知,测得的密度将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5.(2025九上·上城期末) 小金学习了“物体的内能”后,根据书本图甲两个实验,在家利用压力式喷水壶、塑料软管、数显温度计、针筒和硬纸盒自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实验开始前观察记录喷水壶内的温度为22.0℃。
②在喷水壶内加入少量的水,关闭出气阀,多次按压喷水壶的打气手柄后,观察并记录壶内温度。
③打开喷水壶的出气阀,可以观察到针筒的活塞由底部迅速向上移动。
④最终活塞冲出针筒口,同时在针筒口处观察到白雾。
(1)若不考虑能量损耗,步骤②中记录的温度值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
(2)步骤③中的能量转化与下图内燃机的 (填字母)冲程相同。
(3)步骤④针筒口出现白雾的原因是 。
(4)请同学分析小金制作的实验装置相较于书本两实验的创新点: (写出两点)。
【答案】(1)大于
(2)D
(3)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4)实验现象更直观;两实验糅合一个实验省时。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温度升高。
(2)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4)小金制作的实验装置相较于书本两实验的创新点:实验现象更直观;两实验糅合一个实验省时。
【解答】(1)若不考虑能量损耗,步骤②中记录的温度值应大于22.0℃,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步骤③中打开喷水壶的出气阀,可以观察到针筒的活塞由底部迅速向上移动,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产生电火花,D图是做功冲程。故步骤③中的能量转化与下图内燃机的D冲程相同。
(3)步骤④针筒口出现白雾的原因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4)请同学分析小金制作的实验装置相较于书本两实验的创新点:实验现象更直观;两实验糅合一个实验省时。
26.(2025九上·越城期末)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雨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 0.2 0.7 0.4 71.4%
2 2 0.2 1.3 0.4 76.9%
3 3 0.2 1.9 0.4 一
(1)小雨是用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滑轮组完成实验的;
(2)实验中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3)在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分析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可能是 (选填字母)。
【答案】(1)乙
(2)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3)78.9%
(4)A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分析】 (1)由表中数据得出绳子的有效段数分析;
(2)因表中要测量长度,据此回答;
(3)在第③次实验中,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 (1)由表中数据可知,绳子的有效段数为:;
小雨是利用图中的乙滑轮组完成实验的;
(2)因表中要测量长度和拉力,故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3)在第③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使用同一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G动不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据此可知,升高物重增大,机械效率逐渐增大,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并不成正比。
故选A。
27.(2025九上·义乌期末)宾宾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
(1)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指针处于图2所示位置,此时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
(2)故障排除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象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他做完以上实验后,又想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连接电路时发现电压表已损坏,于是他又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电阻的阻值(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请你帮他完成下列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②再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表达式: (用、和表示)。
(4)在图1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小灯泡的功率随电流变化如图5所示,请判断随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是 。
【答案】(1)灯泡断路
(2)0.75
(3)
(4)先增大,后减小为0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 (1)根据图2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大小。当灯泡发生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它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2)灯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由图根据P=UI求出额定功率;
(3)在没有电压表时,使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串联,根据开关的状态、电流表的示数以及欧姆定律得出电源电压,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等式表示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
(4)根据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P滑+P灯和图丙分析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情况。
【解答】(1)根据图2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此时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
(2)根据图3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电流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灯I灯=2.5V×0.3A=0.75W
(3)根据图4可知,只闭合开关时,两电阻串联,电池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U=I1(R0+Rx) ①;
再闭合开关S2时,只有R0工作,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为U=I2R0 ②;
①②联立解得:
(4)根据P总=P滑+P灯可知,则变阻器的功率为P滑= P总- P灯;
即变阻器的功率等于总功率和灯泡功率的差;
从图5可知,在电流变大的过程中,P总和P灯的差先变大后减小为0,
故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为0。
(1)由图2知,电流表示数为0,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故此时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
(2)根据小灯泡U-I图象可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灯I灯=2.5V×0.3A=0.75W
(3)③在①中,只闭合开关时,两电阻串联,电池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在②中,只有R0工作,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两关实验中电源电压为U=I2R0=I1(R0+Rx)
未知电阻的阻值表达式为
(4)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P滑+P灯
则变阻器的功率为P滑= P总- P灯
从图5可知,在电流变大的过程中,P总和P灯的差先变大后减小为0,故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为0。
四、综合题
28.(2025九下·柯桥月考)图甲是一款电热服,衣服里嵌有电热纤维。图乙是其简化的工作电路,R1、R2为电热纤维,R1阻值为5欧,利用配套的锂电池供电,输出电压为5伏,可在低温、中温、高温三挡间切换,高温挡功率为15瓦。
(1)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
(2)电热纤维应具有能导电、抗氧化、耐腐蚀、轻便柔软等性质,下列材料最适合做电热纤维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石墨纤维 B.棉纤维 C.细铁丝
(3)求电热服在高温挡工作时R2的阻值(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答案】(1)热
(2)A
(3)2.5欧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中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石墨纤维是制作电热纤维的最合适材料。
(3)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电流和电阻
【解答】(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中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2)棉纤维是绝缘体,细铁丝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差,容易折断,石墨纤维是制作电热纤维的理想材料,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据乙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电阻最小,根据可知,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挡,已知R1阻值为5欧,则R1的电功率为
则R2的电功率为
R2的阻值为
(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中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2)棉纤维是绝缘体,细铁丝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差,容易折断,石墨纤维是制作电热纤维的理想材料,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据乙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电阻最小,根据可知,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挡,已知R1阻值为5欧,则R1的电功率为
则R2的电功率为
R2的阻值为
29.(2025九上·江北期末)如图甲是某品牌贮水式电热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内胆水箱容积为50L。当电加热管绝缘层老化破损时,洗澡的水流就会像导线般将220V的电压加在内胆、防电墙、人体与大地之间,形成通路,如图乙所示,内胆、大地电阻忽略不计。防电墙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流经其中的水必须沿着内部隔片螺旋流动,内部细长的水流就相当于一个大电阻,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障洗浴者的用电安全。
(1)关于“防电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为了能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防电墙应该与人体串联
B.制作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
C.防电墙工作时,属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防电墙可以通过增加导体的长度,从而增加电阻
(2)若环境温度为20℃,设置的内胆水温为60℃,当内胆中装满水时,水被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时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ρ水=1.0×103kg/m3]
(3)为了进一步探究防电墙的作用,小宁将该品牌电热水器内的水装入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的水管中做成“防电墙”,测得电阻大小如表所示:
长度L/cm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横截面积S/cm2 1 1 1 2 2 2 3 3 3
防电墙电阻R/×103Ω 12 24 36 6 12 18 4 8 12
根据实验数据,小宁总结得出了“防电墙”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并测出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横截面积为0.6cm2,若洗澡时人体电阻为2000Ω,为了保证通过人体的电流不大于5mA,则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不应小于 cm。
【答案】(1)C
(2)解:根据题意可知,内胆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1.0×103kg/m3×50×10-3m3=50kg;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Δt=4.2×103J/(kg ℃)×50kg×(60℃-20℃)=8.4×106J。
(3)21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A.由于并联电路各个支路互不影响判断出防电墙与人体的连接情况;
B.根据题中信息判断出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还是导体;
C.防电墙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由题意知隔片被设计成螺旋状,从而增加了水流的长度,使电阻增加;
(2)由m=ρV计算内胆装满水时水的质量,由Q吸=c水mΔt算出水吸收的热量;(3)由表格数据知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并列出关系式,由
算出电路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算出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电阻,根据关系式算出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
【解答】(1)A.用电器串联时相互影响,则为了能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防电墙应该与人体串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D.当流经防电墙中的水必须沿着内部隔片螺旋流动时,通过增大水流的长度来增大电路,为了相邻的水不会连通,所以制作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故B、D正确不合题意;
C.防电墙工作时,属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如下:L与S的比值相同时,电阻R相同。那么得到:R=1.2×103Ω cm×;
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为I=5mA=0.005A;
电路的总电阻为;
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电阻为R电=R总-R人=44000Ω-2000Ω=42000Ω;
则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不应小于。
(1)A.由于并联电路各个支路互不影响,所以为了能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防电墙应该与人体串联,故A正确;
B.由题意知当流经防电墙中的水必须沿着内部隔片螺旋流动,内部细长的水流就相当于一个大电阻,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障洗浴者的用电安全,所以制作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故B正确;
C.防电墙工作时,属于用电器,但是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不是机械能,故C错误;
D.由题意知隔片被设计成螺旋状,从而增加了水流的长度,使电阻增加,故D正确。
故选C。
(2)内胆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1.0×103kg/m3×50×10-3m3=50kg
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Δt=4.2×103J/(kg ℃)×50kg×(60℃-20℃)=8.4×106J
(3)由表格数据知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如下:L与S的比值相同时,电阻R相同。由表格数据知R=1.2×103Ω cm×
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为I=5mA=0.005A
电路的总电阻为
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电阻为R电=R总-R人=44000Ω-2000Ω=42000Ω
则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不应小于
30.(2024九上·金华期中)胡柚大丰收,小乐帮爷爷把一箱质量为80kg的胡柚搬到2m高的车上,为了省力,他采用5m的长木板搭了一个斜面(如图)。搬运过程中,他用沿斜面向上400N的力,历时1min将重物匀速地推到车上,求此过程中:
(1)斜面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2)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
(3)斜面与箱子间的摩擦力。
【答案】(1)重物的重力
G=mg=80kg×10N/kg=800N
此过程中斜面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W有=Gh=800N×2m=1600J
(2)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400N×5m=2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额外功
W额=W总-W有=2000J-1600J=400J
根据W额=fs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1)知道重物的质量,利用G=mg计算重物重力G;知道斜面高h,利用W=Gh计算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
(2)知道推力大小F、斜面长s,利用W=Fs计算推理做的总功;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3)克服箱子受摩擦力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再利用W额=fs计算斜面与箱子间的摩擦力。
(1)重物的重力
G=mg=80kg×10N/kg=800N
此过程中斜面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W有=Gh=800N×2m=1600J
(2)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400N×5m=2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额外功
W额=W总-W有=2000J-1600J=400J
根据W额=fs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答:(1)斜面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1600J;
(2)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
(3)斜面与箱子间的摩擦力为80N。
31.(2025九下·宁波竞赛)如图甲是一种新型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示意图,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由额定电压为220V 的电动机拉动,定滑轮的轴固定在B点。在一次作业中,吊运设备匀速竖直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312.5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被提升的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24m/s,电动机做的功跟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考滑轮组绳子的质量、滑轮与轴和绳子间的摩擦。
(1)求此次作业中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2)此次作业中,电动机的输入电流为1.5A,求电动机工作时每秒钟产生的热量;
(3)第二次作业中,利用该设备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重为200ON的物体,求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答案】(1)解:由图像知,t=5s时电动机做的功:W电动机=1500J,
因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可知,
故做的有用功:W有用=W总×η=1500J×80%=1200J;
则物体5s上升的高度:h=vt=0.24m/s×5s=1.2m;
被提升提升物体的重力:。
(2)解:电动机的输入电流为1.5A,电动机工作5s消耗的电能:W=UIt=220V×1.5A×5s=1650J,
电动机工作5s产生的热量:Q=W-W电动机=1650J-1500J=150J,
电动机工作时每秒钟产生的热量为。
(3)解:在第一次作业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312.5N,
则绳子自由端在5s内移动的距离:;
吊动滑轮的绳子股数:,
W额外=W电动机-W有用=1500J-1200J=300J;
则动滑轮的重力:;
不考滑轮组绳子的质量、滑轮与轴和绳子间的摩擦,
第二次作业中,拉力:。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像可知t=5s时电动机做的功,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得出做的有用功;
已知被提升的物体上升的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5s上升的高度;
根据W=Gh求出被提升提升物体的重力;
(2)已知电动机的输入电流和工作时的电压,根据W=UIt得出电动机工作5s消耗的电能;
由Q=W-W电动机得出电动机工作5s产生的热量,从而得出电动机工作时每秒钟产生的热量;
(3)在第一次作业中,根据W=Fs得出绳子自由端在5s内移动的距离;由s=nh得出吊动滑轮的绳子股数,根据W额外=W电动机-W有用得出额外功,因不考滑轮组绳子的质量、滑轮与轴和绳子间的摩擦,故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根据功的公式得出动滑轮的重力,根据求出第二次作业中的拉力大小。
32.(2025·浙江模拟)质量为60kg的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80kg的建材从地面匀速提升到3m高的平台。动滑轮总重40N,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匀速拉绳时对绳的拉力为400N,耗时20s完成提升。求:
(1)工人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
(2)工人拉绳的功率。
(3)提升过程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4)若工人用此滑轮组提升更重的建材时,机械效率将 。
【答案】(1)
(2),
(3)
(4)增大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W有=Gh(G是物体重力,h是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
(2)总功:动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在滑轮组中W总=Fs,且s = nh(n是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解答】(4)根据,动滑轮重力G动不变,提升更重的建材,即G增大,的值增大,所以机械效率变大 。
1 / 1【浙教版】科学九上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单元检测卷(培优)
一、选择题
1.(2025·南湖模拟)小芳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下列能支持她猜想的现象是( )
A.接线板上接入的用电器越多,导线越容易发热
B.正常工作时, “36V54W”的灯泡比“12V 6W”的灯泡亮
C.电热水壶加热水时,水沸腾前,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
D.电熨斗工作时发热明显,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2.(2024九上·海宁会考)某班一些同学关于教材中的四幅图像提出以下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A.甲图,聚变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化学变化
B.乙图,活塞快速向下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图,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在相同时间和电流时,比较放有不同电阻的两烧瓶中液柱变化
D.丁图,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有两个电路元件A 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电路图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4安,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 的电功率分别是( )
A.2.0伏、0.8瓦 B.2.5伏、1.0瓦
C.4.5伏、1.0瓦 D.4.5伏、1.8瓦
4.(2025九上·诸暨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先后两次用同样的时间、同样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表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别为P1、P2,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5九上·诸暨期末)利用核能发电是人们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方向。下面有关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里面发生的是核聚变
B.核电站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D.核能发电发生的能量转化: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6.小叶看见面点师傅将面拉成长条,放入滚烫的油中就炸出了香脆可口的油条,于是很想了解油的吸热能力。在老师指导下,他用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为50 g、初温为20℃的油和水,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酒精的热值为3×10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in内油吸收的热量为3×10*J
B.他使用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1%
C.油的末温比水的高,所以吸热能力更强
D.油的吸热能力与其吸收的热量多少有关
7.(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6.2 电能的量度(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滑到B端
B.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一定是小灯泡灯丝断了
C.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D.实验还可得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8.(2024九上·临海期末)在实践活动基地,同学们体验使用劳动器具。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箱子匀速向上提起相同的高度,甲用时为10秒,乙用时为30秒。已知每个滑轮重为20N,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使用甲方式不能省力,但能省功
B.乙方式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20N
C.甲方式对箱子做功比乙方式快
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
9.(2025七上·滨江期末)下列关于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在运动时需要消耗能,在睡觉休息时不需要消耗能
B.米饭、汽油、木材、天然气、煤炭中储存着化学能
C.天体的运行不属于机械运动,不具有机械能
D.水库中的水不具有能量,而只有当它从水库中流下时才具有能量
10.(2024九上·台州期中)某同学通过斜面实验认识能量、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A、B两点等高)。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由静止滑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小滑块上升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C.小滑块从A点静止滑下,能到达B点
D.小滑块起始位置越高,到达斜面底端速度越大
11.(2023九上·鹿城期末)“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橡皮绳,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当人下落至图中A点时,橡皮绳刚好被伸直,C点是游戏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当人下落至图中B点时,橡皮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到达B点时,游戏者的动能增加到最大值
C.游戏者到达C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游戏者从C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12.(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4节简单机械(一))在如图所示的一些杠杆中,O为支点,关于作用力F的力臂L,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3.(2025·衢州模拟)用如图所示的扳手拧螺丝时,一只手稳住扳手的十字交叉部位,另一只手分别握在扳手上A、B、C三个位置拧动螺丝,最省力的位置是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一样省力
14.(2025·温州模拟)小明发现教室里花架上的花盆十分容易倒,花架和花盆如图甲所示,则小明下列调整行为无效的是( )
A.A B.B C.C D.D
15.(2025九上·黄岩期末)某同学用大小恒定的推力 F=300牛(方向如图所示),10秒钟内将重为500牛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了顶端,已知斜面高为5米,长为1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B.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为0.5米/秒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0牛
D.推物体时,推力的功率为300瓦
二、填空题
16.(2025·钱塘模拟) 如图甲为一轻质弹簧自然伸长时的状态,图乙为弹簧上放一个10N的钢球静止时的状态,已知AB=8cm,BC=4cm,且弹簧的缩短量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当钢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到最低点C位置时,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 N;钢球从C位置向上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能。
17.(2025九上·诸暨期末)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已知拉力为8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 (填“A”或“B”),动滑轮重为 N。
18.(2025九上·鄞州月考)如图为油厂的油桶,空桶质量为65kg,油桶高为1.2m,底部直径为0.5m,据此回答。
(1)某次装卸中,小明需要将直立的空油桶(如图甲)沿D点推翻。在推翻油桶过程中,小明至少需要对油桶做功 焦,
(2)若小明将直立的空油桶(如图甲)沿D点推翻,所需的最小力;将翻倒的空油桶(如图乙)重新竖起所用的最小力为,那么,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2025九下·乐清开学考)如图所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反应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10秒时间。
(1)东方超环被称为人造太阳,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原子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核反应实验装置中,用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将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磁场中,而要产生强磁场,线圈中需要很大的电流,但是线圈自身有一定的电阻,线圈中有大电流通过,会产生很高的热量,原因是电流具有 (选填“热效应”或“磁效应”)。
(3)人造太阳的加热功率为,利用人造太阳发电的效率为60%,则工作10秒时间,发电量则 。
20.(2025九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由可伸长的橡皮筋系住,乙球由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住,都从同一水平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各自第一次到达悬点正下方A点时,橡皮条长度恰好与细绳长度相等,不考虑橡皮筋重、绳重及空气阻力大小。
(1)从释放到各自第一次到达A点过程中,两小球重力所做功W甲 W乙;(选填“>”、“<”或“=”)
(2)两球各自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速度v甲 v乙。(选填“>”、“<”或“=”)
21.(2025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长、等高但材质不同的甲、乙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分别将质量为m和2m的A、B两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此过程中,甲、乙两斜面上的拉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为、,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则 ; ; (以上三空均选填“<”“=”或“>”)。
22.(2025九上·丽水期末)如图甲,是一款家用电水壶内部电路的简图,R1、R2均为加热电阻,通过转动旋钮开关可实现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
(1)将电水壶的开关S闭合后,旋钮开关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电水壶处于 (填“加热”或“保温”)状态;
(2)小科用电水壶给质量为1千克的水加热,2分钟后水温升高了30℃,在此过程中水至少吸收的热量为 焦。若此过程家庭电路中只有电水壶在工作,观察到电能表(如图乙)的转盘转过30转,则电水壶实际功率为 瓦。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2025九上·金华月考)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
(1)【分析论证】分析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
(2)【实践应用】用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更大的原因;
(3)【评估交流】如果换用图丁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选择合适的器材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选填“质量”、“速度”或“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他们由此还联想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让同一小车沿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向下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表面运动直至停止;在水平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2025·温州模拟)小科在使用密度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为此准备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经过查阅资料发现杆秤是质量称量工具,刻度是均匀的,于是利用杆秤的原理寻找可用材料自制密度测量装置。
可用器材:木棒、细线、刻度尺、大小不同的金属块、水、烧杯。按照下列步骤制作了此密度计秤。
①用绳子绑在木棒上,使悬挂时杆秤处于水平平衡,悬挂点即为秤纽位置。
②将金属块固定挂在杆秤左侧,提起秤纽,重物不放入烧杯中,移动秤砣,当杆秤处于水平平衡时,将秤砣的悬挂点A(未标出)标标记为“0”刻度。
③烧杯中装足量的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移动秤砣,当杆秤处于水平平衡时(如图乙),将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1”刻度。 (单位:g/cm)
④刻度标记: 待填 。
(1)若悬挂时,木棒静止在图甲位置,则应将秤纽向 移。
(2)有图丙三种金属块可供选择,从测量范围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是 。
(3)步骤④要标出AB间其它刻度(精确到0.1g/cm3),请简要写出他的操作 。
(4)某次测量时,发现测量的液体密度比实际密度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量过程中有水溢出
B.重物未完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
C.秤砣的金属块生锈
D.测量时杆秤右端下沉但仍保持静止
25.(2025九上·上城期末) 小金学习了“物体的内能”后,根据书本图甲两个实验,在家利用压力式喷水壶、塑料软管、数显温度计、针筒和硬纸盒自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实验开始前观察记录喷水壶内的温度为22.0℃。
②在喷水壶内加入少量的水,关闭出气阀,多次按压喷水壶的打气手柄后,观察并记录壶内温度。
③打开喷水壶的出气阀,可以观察到针筒的活塞由底部迅速向上移动。
④最终活塞冲出针筒口,同时在针筒口处观察到白雾。
(1)若不考虑能量损耗,步骤②中记录的温度值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
(2)步骤③中的能量转化与下图内燃机的 (填字母)冲程相同。
(3)步骤④针筒口出现白雾的原因是 。
(4)请同学分析小金制作的实验装置相较于书本两实验的创新点: (写出两点)。
26.(2025九上·越城期末)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雨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 0.2 0.7 0.4 71.4%
2 2 0.2 1.3 0.4 76.9%
3 3 0.2 1.9 0.4 一
(1)小雨是用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滑轮组完成实验的;
(2)实验中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3)在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分析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可能是 (选填字母)。
27.(2025九上·义乌期末)宾宾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
(1)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指针处于图2所示位置,此时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
(2)故障排除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象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他做完以上实验后,又想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连接电路时发现电压表已损坏,于是他又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电阻的阻值(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请你帮他完成下列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②再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表达式: (用、和表示)。
(4)在图1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小灯泡的功率随电流变化如图5所示,请判断随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是 。
四、综合题
28.(2025九下·柯桥月考)图甲是一款电热服,衣服里嵌有电热纤维。图乙是其简化的工作电路,R1、R2为电热纤维,R1阻值为5欧,利用配套的锂电池供电,输出电压为5伏,可在低温、中温、高温三挡间切换,高温挡功率为15瓦。
(1)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
(2)电热纤维应具有能导电、抗氧化、耐腐蚀、轻便柔软等性质,下列材料最适合做电热纤维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石墨纤维 B.棉纤维 C.细铁丝
(3)求电热服在高温挡工作时R2的阻值(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29.(2025九上·江北期末)如图甲是某品牌贮水式电热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内胆水箱容积为50L。当电加热管绝缘层老化破损时,洗澡的水流就会像导线般将220V的电压加在内胆、防电墙、人体与大地之间,形成通路,如图乙所示,内胆、大地电阻忽略不计。防电墙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流经其中的水必须沿着内部隔片螺旋流动,内部细长的水流就相当于一个大电阻,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障洗浴者的用电安全。
(1)关于“防电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为了能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防电墙应该与人体串联
B.制作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
C.防电墙工作时,属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防电墙可以通过增加导体的长度,从而增加电阻
(2)若环境温度为20℃,设置的内胆水温为60℃,当内胆中装满水时,水被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时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ρ水=1.0×103kg/m3]
(3)为了进一步探究防电墙的作用,小宁将该品牌电热水器内的水装入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的水管中做成“防电墙”,测得电阻大小如表所示:
长度L/cm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横截面积S/cm2 1 1 1 2 2 2 3 3 3
防电墙电阻R/×103Ω 12 24 36 6 12 18 4 8 12
根据实验数据,小宁总结得出了“防电墙”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并测出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横截面积为0.6cm2,若洗澡时人体电阻为2000Ω,为了保证通过人体的电流不大于5mA,则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不应小于 cm。
30.(2024九上·金华期中)胡柚大丰收,小乐帮爷爷把一箱质量为80kg的胡柚搬到2m高的车上,为了省力,他采用5m的长木板搭了一个斜面(如图)。搬运过程中,他用沿斜面向上400N的力,历时1min将重物匀速地推到车上,求此过程中:
(1)斜面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2)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
(3)斜面与箱子间的摩擦力。
31.(2025九下·宁波竞赛)如图甲是一种新型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示意图,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由额定电压为220V 的电动机拉动,定滑轮的轴固定在B点。在一次作业中,吊运设备匀速竖直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312.5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被提升的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24m/s,电动机做的功跟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考滑轮组绳子的质量、滑轮与轴和绳子间的摩擦。
(1)求此次作业中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2)此次作业中,电动机的输入电流为1.5A,求电动机工作时每秒钟产生的热量;
(3)第二次作业中,利用该设备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重为200ON的物体,求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32.(2025·浙江模拟)质量为60kg的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80kg的建材从地面匀速提升到3m高的平台。动滑轮总重40N,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匀速拉绳时对绳的拉力为400N,耗时20s完成提升。求:
(1)工人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
(2)工人拉绳的功率。
(3)提升过程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4)若工人用此滑轮组提升更重的建材时,机械效率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实践证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的平方,导体本身的电阻值以及电流通过的时间成正比。
【解答】A. 接线板上接入的用电器越多,导线越容易发热,电流和电阻都改变了,A错误;
B.正常工作时, “36V54W”的灯泡比“12V 6W”的灯泡亮,因为功率不同,B错误;
C. 电热水壶加热水时,水沸腾前,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 ,热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C错误;
D. 电熨斗工作时发热明显,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电流相同,探究的是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量的计算;热机的工作原理;核能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核聚变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据此分析;
(2)根据能量转化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4)根据能量转化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A、甲图,聚变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乙图,活塞快速向下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两个电阻串联,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电阻不同,所以该装置可以研究与电阻的关系,故C正确;
D、内燃机属于热机,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电路中A和B元件是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结合图甲中的数据进行解答。
【解答】A.当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4安时,根据图甲可判断出B两端电压为2.5伏,则B的电功率可以用0.4安乘以2.5伏等于1瓦,故A错误。
B.电路中电流为0.4安时A两端电压为2伏,B两端电压为2.5伏,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为4.5伏,故B错误。
C.当电路中电流为0.4安时,可算出电源电压为4.5伏,B的电功率为1瓦。故C正确。
D.当电路中电流为0.4安时,B两端的电压为2.5伏,则B的电功率为一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得到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根据得到功率的大小。
【解答】由题知,同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同样的力,分别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根据W=Fs可知,拉力的大小相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则拉力做功相同,即W1 =W2
由题知,做功用的时间相同,根据可知,两次做功的功率相同,即P1 =P2
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核电站的原理和原子弹一样,是核裂变;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
【解答】AB、核电站的原理是可控的核裂变,故A错误,B正确;
C、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废料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所以不能随意处理,故C错误;
D、核电站发生的能量转化为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A.根据表格数据确定2min内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根据Q水=c水mΔt水算出2min内水吸收的热量,由于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2min内煤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B.根据Q放=mq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热量,由计算出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C.相同条件下,升高的温度小,则吸热能力强;升高的温度达,则吸热能力弱;
D.根据比热容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Q水=c水mΔt水=4.2×103J/(kg ℃)×5×10-2kg×(50℃-20℃)=6.3×103J。由于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2min内煤油吸收的热量也为6.3×103J,故A错误;
B.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热量为:Q放=mq=1×10-3kg×3×107J/kg=3×104J,则使用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故B正确;
C.油的末温比水的末温高,则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弱,故C错误;
D.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吸收的热量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应该将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阻值最大的一端;
(2)小灯泡不发光,可能是发生断路,也可能是变阻器阻值太大,导致电流太小;
(3)根据P=UI分析判断即可。
(4)小灯泡的亮度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
【解答】A.根据电路图可知,变阻器使用左边,因此滑片在B端阻值最大,因此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滑到B端,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可能是小灯泡灯丝断了,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由图乙知n=2,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根据求出乙方式人对绳子的拉力;
(3)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分别求出甲、乙两图中人做功的功率,即可解答;
(4)忽略绳重和摩擦,在甲图中,额外功为0,在乙图中,需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再结合机械效率的定义来比较。
【解答】A、因为图甲中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所以不能省力,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A错误;
B、乙方式人对绳子的拉力
故B错误;
C、甲、乙不同方式把箱子提升到相同高度,所以对箱子做功一样多。甲用时为10秒,乙用时为30秒,根据可知,甲方式功率大,所以做功块,故C正确;
D、甲方式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不用做额外功,机械效率100%;乙方式有一个动滑轮,需要做额外功,机械效率小于100%,所以甲方式机械效率大于乙方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无论运动还是休息,体内的生理活动如细胞呼吸等持续进行,都需要消耗能量。
(2)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许多物质如食物、燃料等储存着化学能。
(3)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天体的运行属于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4)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具有能量,水库中的水由于被抬高具有重力势能,本身就具有能量。
【解答】A、人在运动和睡觉休息时都需要消耗能量,故A错误;
B、米饭、汽油、木材、天然气、煤炭中储存着化学能,故B正确;
C、天体运动相对于地球或其他星体有位置的变化,是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水库中的水由于位置较高具有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可知没有能量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守恒。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A、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运动过程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滑块上升过程中,因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的内能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小滑块在滑动时机械能守恒,A点和B点等高重力势能和动能都相等,所以从A点静止滑下,能到达B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滑块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点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形变越大,越难,弹性势能越大。
【解答】 A.在到达A点之前,游戏者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逐渐增加;过A点后游戏者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开始逐渐转化成弹性势能,达到最大速度后,动能开始减小,也会转化为弹性势能。故A错误;
B.游戏者到达B点时,速度增加到最大,游戏者的动能增加到最大值。故B正确;
C.游戏者到达C点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动能为零;橡皮绳发生弹性形变程度最大,所以是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故C错误;
D.游戏者从C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O点为支点,L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则L是动力臂,故A正确;
B.O点为支点,此时L从支点O开始,但是并没有与F的作用线垂直,不是动力臂,故B错误;
C.力臂是从杠杆的支点O开始,到力的作用线结束,故C错误;
D.线段L不是从杠杆的支点O开始的,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杠杆中最小力问题
【解析】【分析】力臂指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解答】由图可知,C点的力臂最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即越省力。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A、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花架上放置一块砖块,可以增大阻力,防止花架倾倒,故A不符合题意;
B、将花盆抬高,阻力与阻力臂、动力与动力臂均不变,可知不能防止花架倾倒,故B符合题意;
C、将花盆向内移动,减小了动力臂,可防止花架倾倒,故C不符合题意;
D、将花盆中的土减少一点,可以减小动力,可防止花架倾倒,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如下:
(1)斜面的特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2)速度的计算公式:,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3)力的分析: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推力F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4)功率的计算公式:
【解答】A、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A错误;
B、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为
故B错误;
C、所做的有用功W有=Gh=500N×5m=2500J
所做的总功W总=Fs=300N×10m=3000J
克服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3000J-2500J=500J
由W额=fs得,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
故C错误;
D、推力所做的功为总功,其功率为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15;动能和重力势
【知识点】弹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弹簧所受外力成正比。
(2)判断是哪种能量转化成了另一种能量的标准是:减小的转化为增多的。
【解答】(1)小球放在弹簧上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对小球向上的力与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G=10N;由题意知,弹簧的缩短量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每压缩1cm时受力为=1.25N/cm,
当小球由高处下落到C处时,弹簧被压缩ΔL=AC=AB+BC=8cm+4cm=12cm,所以弹簧对球的力:
F'=1.25N/cm×ΔL=1.25N/cm×12cm=15N。
(2)钢球从C位置向上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此时小球动能增加,且重力势能增加,故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15;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
17.【答案】A;40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1)由图甲可知,n=3,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3h,据此确定图乙中绳子自由端运动的s-t图像是A还是B;
(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nF=(G+G动),据此求动滑轮重力。
【解答】由图甲可知,绳子的有效段数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3h
在2秒的时间内,物体提升1米,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3米,因此图乙中倾斜直线A是绳子自由端运动的s~t图像。
不计绳重和摩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为
则动滑轮重力
G动=3F﹣G=3×80N﹣200N=40N
18.【答案】32.5;小于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中最小力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最省力,再由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功的大小。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力臂指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解答】(1)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由图示可知,AD是最大动力臂,过A与AD的垂直的力最小,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
在推翻油桶过程中,小明至少需要对油桶做功
(2)由图甲与图乙所示可知,两种情况下,最小推力的动力臂相等,两种情况下阻力相等,图甲的阻力臂小于图乙的阻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图甲中的推力小于图乙中的推力,即F1小于F2。
19.【答案】(1)聚变
(2)热效应
(3)2×106
【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1)太阳内部发生氢核聚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电流具有热效应,由焦耳定律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发电效率指的是产生的电能占内能的百分比。
【解答】(1)“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相似,通过核聚变的途径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获得高温。
(2)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具有热效应,因此线圈流过大电流后会产生大量热量,这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
(3)“人造太阳”每小时发电量为
(1)“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相似,通过核聚变的途径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获得高温。
(2)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具有热效应,因此线圈流过大电流后会产生大量热量,这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
(3)“人造太阳”每小时发电量为
20.【答案】(1)=
(2)<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已知小球的质量和高度,根据W=Gh计算小球重力做功,然后比较大小;
(2)动能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解答】(1)由题意可知,两球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A点时,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W=Gh可知,该过程中小球重力做功W甲=W乙。
(2)由题意可知,最初两球处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则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下摆过程中,绳子不会伸长,而橡皮条会伸长,所以小球到达A点时,不计空气阻力,甲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乙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在最低点时,乙球的动能大,其速度较大,即v甲(1)由题意可知,两球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A点时,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W=Gh可知,该过程中小球重力做功W甲=W乙。
(2)由题意可知,最初两球处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则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下摆过程中,绳子不会伸长,而橡皮条会伸长,所以小球到达A点时,不计空气阻力,甲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乙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在最低点时,乙球的动能大,其速度较大,即v甲21.【答案】=;<;>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据W=Fs可求总功;据W有=Gh=mgh可求有用功;利用W额外=W总-W有可求额外功。
【解答】由题知,两斜面等长,将A、B两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则s相等,拉力均为F根据可知,甲、乙两斜面上的拉力所做的功相等,即总功相等,。
由题知,两斜面等高,且,根据可知,有用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由此可知,。
由可知,用甲斜面提升物体时做的额外功较多,,由可知,。
22.【答案】(1)保温
(2)1.26×105;1500
【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比较开关在不同闭合情况下总功率的大小,从而确定对应的工作状态;
(2)根据Q=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根据计算电水壶消耗的电能,最后根据计算它的实际功率。
【解答】(1)根据图片甲可知,开关接1时,两个电阻串联;
当开关接2时,只有R2单独工作;
那么前者总电阻大于后者;
根据可知,前者总功率小于后者,
则前者为保温状态,后者为加热状态。
(2)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1kg×30℃=1.26×105J;
电水壶消耗的电能:;
那么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
23.【答案】(1)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超速
(3)速度
(4)小于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物体被小球撞击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解答】(1)分析甲、乙两图可知,金属球从斜槽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物体的速度相等,物体的质量不同,甲小球的质量大,物体被撞击得更远,所以可以得到结论是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分析甲、丙两图可知,金属球从斜槽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物体的速度不相等,物体的质量相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甲图小球的速度越大,物体被撞击得更远,可以解释汽车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3)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不相同时,小球与弹簧分开后获得的初速度不相同,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4)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能量来自小车的动能,小车的动能刚开始时是相等的,最终小车停下来,则小车的动能为零,所以小车无论在什么样的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相等的;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接触面越光滑,小车的运动距离越远,由于玻璃表面更光滑,则小车在玻璃面运动时间更长,由于克服摩擦所做的功相同,根据可知,则P1(1)分析甲、乙两图可知,金属球从斜槽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物体的速度相等,物体的质量不同,甲小球的质量大,物体被撞击得更远,所以可以得到结论是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分析甲、丙两图可知,金属球从斜槽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物体的速度不相等,物体的质量相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甲图小球的速度越大,物体被撞击得更远,可以解释汽车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3)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不相同时,小球与弹簧分开后获得的初速度不相同,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4)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能量来自小车的动能,小车的动能刚开始时是相等的,最终小车停下来,则小车的动能为零,所以小车无论在什么样的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相等的;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接触面越光滑,小车的运动距离越远,由于玻璃表面更光滑,则小车在玻璃面运动时间更长,由于克服摩擦所做的功相同,根据可知,则P124.【答案】(1)左
(2)③
(3)用刻度尺将AB间平均分成十等分,依次标出0.1、0.2、……0.9的刻度
(4)B;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秤纽移动的方向。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3)由题中提示“经过查阅资料发现杆秤是质量称量工具,刻度是均匀的”设计操作步骤。
(4)液体密度越大,拉力越小,秤砣的力臂越小,可知秤砣离秤纽越近,说明液体点的密度越大。
【解答】(1)由图可知,杆秤向左下沉,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减小左侧力臂,故应将秤纽向左调。
(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与阻力臂一定时,阻力越大,动力越大,测量范围越大,所以最合适的是③。
(3)由题中信息可知,杆秤上刻度是均匀的,所以操作为:用刻度尺将AB间平均分成十等分,依次标出0.1、0.2、……0.9的刻度。
(4)A、杆秤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减浮力,测量过程中有水溢出,不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A错误;
B、杆秤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减浮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拉力越小,秤砣与秤纽之间的距离越小。若物体没有完全浸入待测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偏小,浮力偏小,拉力偏大,秤砣与秤纽之间的距离偏大,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故B正确;
C、秤砣的金属块生锈,阻力变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臂将变小,可知测得的密度将偏大,
故C错误;
D、测量时杆秤右端下沉,说明阻力臂偏大,由B可知,测得的密度将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5.【答案】(1)大于
(2)D
(3)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4)实验现象更直观;两实验糅合一个实验省时。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温度升高。
(2)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4)小金制作的实验装置相较于书本两实验的创新点:实验现象更直观;两实验糅合一个实验省时。
【解答】(1)若不考虑能量损耗,步骤②中记录的温度值应大于22.0℃,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步骤③中打开喷水壶的出气阀,可以观察到针筒的活塞由底部迅速向上移动,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产生电火花,D图是做功冲程。故步骤③中的能量转化与下图内燃机的D冲程相同。
(3)步骤④针筒口出现白雾的原因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4)请同学分析小金制作的实验装置相较于书本两实验的创新点:实验现象更直观;两实验糅合一个实验省时。
26.【答案】(1)乙
(2)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3)78.9%
(4)A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分析】 (1)由表中数据得出绳子的有效段数分析;
(2)因表中要测量长度,据此回答;
(3)在第③次实验中,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 (1)由表中数据可知,绳子的有效段数为:;
小雨是利用图中的乙滑轮组完成实验的;
(2)因表中要测量长度和拉力,故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3)在第③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使用同一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G动不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据此可知,升高物重增大,机械效率逐渐增大,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并不成正比。
故选A。
27.【答案】(1)灯泡断路
(2)0.75
(3)
(4)先增大,后减小为0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 (1)根据图2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大小。当灯泡发生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它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2)灯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由图根据P=UI求出额定功率;
(3)在没有电压表时,使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串联,根据开关的状态、电流表的示数以及欧姆定律得出电源电压,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等式表示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
(4)根据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P滑+P灯和图丙分析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情况。
【解答】(1)根据图2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此时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
(2)根据图3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电流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灯I灯=2.5V×0.3A=0.75W
(3)根据图4可知,只闭合开关时,两电阻串联,电池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U=I1(R0+Rx) ①;
再闭合开关S2时,只有R0工作,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为U=I2R0 ②;
①②联立解得:
(4)根据P总=P滑+P灯可知,则变阻器的功率为P滑= P总- P灯;
即变阻器的功率等于总功率和灯泡功率的差;
从图5可知,在电流变大的过程中,P总和P灯的差先变大后减小为0,
故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为0。
(1)由图2知,电流表示数为0,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故此时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
(2)根据小灯泡U-I图象可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灯I灯=2.5V×0.3A=0.75W
(3)③在①中,只闭合开关时,两电阻串联,电池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在②中,只有R0工作,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两关实验中电源电压为U=I2R0=I1(R0+Rx)
未知电阻的阻值表达式为
(4)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P滑+P灯
则变阻器的功率为P滑= P总- P灯
从图5可知,在电流变大的过程中,P总和P灯的差先变大后减小为0,故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为0。
28.【答案】(1)热
(2)A
(3)2.5欧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中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石墨纤维是制作电热纤维的最合适材料。
(3)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电流和电阻
【解答】(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中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2)棉纤维是绝缘体,细铁丝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差,容易折断,石墨纤维是制作电热纤维的理想材料,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据乙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电阻最小,根据可知,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挡,已知R1阻值为5欧,则R1的电功率为
则R2的电功率为
R2的阻值为
(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中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2)棉纤维是绝缘体,细铁丝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差,容易折断,石墨纤维是制作电热纤维的理想材料,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据乙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电阻最小,根据可知,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挡,已知R1阻值为5欧,则R1的电功率为
则R2的电功率为
R2的阻值为
29.【答案】(1)C
(2)解:根据题意可知,内胆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1.0×103kg/m3×50×10-3m3=50kg;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Δt=4.2×103J/(kg ℃)×50kg×(60℃-20℃)=8.4×106J。
(3)21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A.由于并联电路各个支路互不影响判断出防电墙与人体的连接情况;
B.根据题中信息判断出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还是导体;
C.防电墙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由题意知隔片被设计成螺旋状,从而增加了水流的长度,使电阻增加;
(2)由m=ρV计算内胆装满水时水的质量,由Q吸=c水mΔt算出水吸收的热量;(3)由表格数据知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并列出关系式,由
算出电路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算出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电阻,根据关系式算出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
【解答】(1)A.用电器串联时相互影响,则为了能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防电墙应该与人体串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D.当流经防电墙中的水必须沿着内部隔片螺旋流动时,通过增大水流的长度来增大电路,为了相邻的水不会连通,所以制作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故B、D正确不合题意;
C.防电墙工作时,属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如下:L与S的比值相同时,电阻R相同。那么得到:R=1.2×103Ω cm×;
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为I=5mA=0.005A;
电路的总电阻为;
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电阻为R电=R总-R人=44000Ω-2000Ω=42000Ω;
则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不应小于。
(1)A.由于并联电路各个支路互不影响,所以为了能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防电墙应该与人体串联,故A正确;
B.由题意知当流经防电墙中的水必须沿着内部隔片螺旋流动,内部细长的水流就相当于一个大电阻,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障洗浴者的用电安全,所以制作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故B正确;
C.防电墙工作时,属于用电器,但是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不是机械能,故C错误;
D.由题意知隔片被设计成螺旋状,从而增加了水流的长度,使电阻增加,故D正确。
故选C。
(2)内胆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1.0×103kg/m3×50×10-3m3=50kg
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Δt=4.2×103J/(kg ℃)×50kg×(60℃-20℃)=8.4×106J
(3)由表格数据知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如下:L与S的比值相同时,电阻R相同。由表格数据知R=1.2×103Ω cm×
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为I=5mA=0.005A
电路的总电阻为
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电阻为R电=R总-R人=44000Ω-2000Ω=42000Ω
则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不应小于
30.【答案】(1)重物的重力
G=mg=80kg×10N/kg=800N
此过程中斜面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W有=Gh=800N×2m=1600J
(2)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400N×5m=2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额外功
W额=W总-W有=2000J-1600J=400J
根据W额=fs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1)知道重物的质量,利用G=mg计算重物重力G;知道斜面高h,利用W=Gh计算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
(2)知道推力大小F、斜面长s,利用W=Fs计算推理做的总功;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3)克服箱子受摩擦力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再利用W额=fs计算斜面与箱子间的摩擦力。
(1)重物的重力
G=mg=80kg×10N/kg=800N
此过程中斜面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W有=Gh=800N×2m=1600J
(2)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400N×5m=2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额外功
W额=W总-W有=2000J-1600J=400J
根据W额=fs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答:(1)斜面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1600J;
(2)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
(3)斜面与箱子间的摩擦力为80N。
31.【答案】(1)解:由图像知,t=5s时电动机做的功:W电动机=1500J,
因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可知,
故做的有用功:W有用=W总×η=1500J×80%=1200J;
则物体5s上升的高度:h=vt=0.24m/s×5s=1.2m;
被提升提升物体的重力:。
(2)解:电动机的输入电流为1.5A,电动机工作5s消耗的电能:W=UIt=220V×1.5A×5s=1650J,
电动机工作5s产生的热量:Q=W-W电动机=1650J-1500J=150J,
电动机工作时每秒钟产生的热量为。
(3)解:在第一次作业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312.5N,
则绳子自由端在5s内移动的距离:;
吊动滑轮的绳子股数:,
W额外=W电动机-W有用=1500J-1200J=300J;
则动滑轮的重力:;
不考滑轮组绳子的质量、滑轮与轴和绳子间的摩擦,
第二次作业中,拉力:。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像可知t=5s时电动机做的功,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得出做的有用功;
已知被提升的物体上升的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5s上升的高度;
根据W=Gh求出被提升提升物体的重力;
(2)已知电动机的输入电流和工作时的电压,根据W=UIt得出电动机工作5s消耗的电能;
由Q=W-W电动机得出电动机工作5s产生的热量,从而得出电动机工作时每秒钟产生的热量;
(3)在第一次作业中,根据W=Fs得出绳子自由端在5s内移动的距离;由s=nh得出吊动滑轮的绳子股数,根据W额外=W电动机-W有用得出额外功,因不考滑轮组绳子的质量、滑轮与轴和绳子间的摩擦,故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根据功的公式得出动滑轮的重力,根据求出第二次作业中的拉力大小。
32.【答案】(1)
(2),
(3)
(4)增大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W有=Gh(G是物体重力,h是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
(2)总功:动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在滑轮组中W总=Fs,且s = nh(n是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解答】(4)根据,动滑轮重力G动不变,提升更重的建材,即G增大,的值增大,所以机械效率变大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