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分数除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分数除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8 17: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分数除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式,( )的结果最大。
A. B. C.
2.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把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3,那么比值是( )。
A. B. C.
3.一台榨汁机小时榨汁吨,这台榨汁机多少小时榨汁吨?列式为( )。
A. B. C.
4.小红、小兰、小亮三人分一堆糖果,若按3∶2∶5或1∶2∶3分配,两种分法分得的糖果一样多的是( )。
A.小红 B.小兰 C.小亮
5.如果÷A>,那么A可能是( )。
A. B. C.1
6.6∶5的前项增加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增加12 B.增加10 C.乘2
二、填空题
7.1.8∶2.4化简成最简比是( ),比值是( )。
8.一次计算比赛中,王超答对了38题,占总题数的,这次计算比赛共有( )题。
9.15的是( );3个的和是( );的是( );( )的是15。
10.制作巧克力奶糖,巧克力和牛奶的质量比是3∶10,巧克力的质量是牛奶的,牛奶的质量是巧克力的,巧克力的质量占奶糖质量的。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 )1 ( )
1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最小的角是( )°,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
三、判断题
13.既可以表示一个分数,又可以表示一个比。( )
1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3∶6,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
15.某种商品降价一半后,原来购买钱现在可以买原来件数的2倍。( )
16.一本书读了,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比是3∶1。( )
17.如果A>0,那么A一定大于。(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脱式计算。

20.解方程。

五、解答题
21.一条扬子鳄的尾长米,是它身长的。这条扬子鳄身长多少米?
22.我国科学家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大约12吨,相当于原来水稻产量的。原来水稻产量大约是每公顷多少吨?
23.蒸包子用的面,可以用面粉1000克,水500克,干酵母4汤匙(10克),白糖10克和成。
(1)写出面粉和水的质量比。
(2)再写出两个比。
24.某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与乙车间人数之比为3∶5,如果从甲车间调150人到乙车间,则甲车间与乙车间人数之比为3∶7,那么原来甲、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25.在科技馆,莉莉参与了“制作航天材料”体验项目,航天器上的一种合金材料是由A、B、C三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共62克。A质量与C质量的比是3∶1,已知B质量是24克,那么A材料和C材料各多少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B B C A B
1.B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项的结果,再进行对比即可。
【详解】A.=
B.
C.
因为>1>,所以结果最大是。
故答案为:B
2.B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把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3,那么比值是。
故答案为:B
3.B
【分析】已知一台榨汁机小时榨汁吨,用榨汁的吨数除以榨汁的时间,求出这台榨汁机每小时榨汁的吨数;
求这台榨汁机多少小时榨汁吨,用榨汁的总吨数除以这台榨汁机每小时榨汁的吨数即可。
【详解】
(小时)
这台榨汁机小时榨汁吨。
列式为:。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两种分配方法,分别求出两种方案中小红、小兰、小亮各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分数值相同的即是分得糖果相同的。
【详解】按3∶2∶5分配:
小红:=
小兰:=
小亮:=
按1∶2∶3分配:
小红:=
小兰:=
小亮:=
=,所以两次分法得糖果一样多的是小亮。
小红、小兰、小亮三人分一堆糖果,若按3∶2∶5或1∶2∶3分配,两种分法分得的糖果一样多的是小亮。
故答案为:C
5.A
【分析】在分数除法中,当被除数不为零时,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一定小于它本身;当被除数不为零时,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它本身;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A>,说明A小于1。
A.<1,满足题意;
B.>1,不满足题意;
C.1=1,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求解。
6.B
【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分析。
【详解】(6+12)÷6
=18÷6
=3
5×3-5
=15-5
=10
6∶5的前项增加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3或增加10。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7. 3∶4 /0.75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得比值。
【详解】1.8∶2.4
=(1.8×10)∶(2.4×10)
=18∶24
=(18÷6)∶(24÷6)
=3∶4
3∶4
=3÷4

1.8∶2.4化简成最简比是3∶4,比值是。
8.40
【分析】把总题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答对的题数除以即可求出总题数。
【详解】38÷
=38×
=40(题)
这次计算比赛共有40题。
9. 10 18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详解】15×=10
×3=
×=
15÷
=15×
=18
15的是10;3个的和是;的是;18的是15。
10.;;
【分析】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巧克力和牛奶的质量比是3∶10,根据比的意义,将巧克力质量看作3,牛奶质量看作10,将牛奶质量看作单位“1”,巧克力质量÷牛奶质量=巧克力的质量是牛奶的几分之几;将巧克力质量看作单位“1”,牛奶质量÷巧克力质量=牛奶的质量是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巧克力质量+牛奶质量=奶糖质量,将奶糖质量看作单位“1”,巧克力质量÷奶糖质量=巧克力的质量占奶糖质量的几分之几。
【详解】3÷10=
10÷3=
3÷(3+10)
=3÷13

巧克力的质量是牛奶的,牛奶的质量是巧克力的,巧克力的质量占奶糖质量的。
11. < > = >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详解】,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则,;所以。
12. 30 直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最小角占1份,最大角占3份,三角形内角和是份,则最小角是三角形内角和的,最大角是三角形内角和的,据此求出三角形的最大角和最小角,根据最大角的度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即可。
【详解】最小角:180°×=180°×
最大角:
所以这个三角形最小的角是3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3.√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比,因此即可以表示一个分数,也可表示两个数的比,表示比时仍读5比6。
【详解】由分析可知,既可以表示一个分数,又可以表示一个比。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考查比的意义及书写,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
14.×
【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6,所以三个内角中最大角的度数占180°的分率是 ,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为180°,最大的角:
180°×=108°,所以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比与分数的关系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有关知识。
15.√
【分析】把原价看作单位“1”,某种商品降价一半后,现在的单价是原来的,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1÷=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关键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1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已经读的占总页数的,说明已经读了3份,则还剩1份,再依据比的意义即可解答。
【详解】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已读的占3份,
则未读的占4-3=1(份),
所以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比是3∶1,
故答案为:√。
【点睛】找准单位“1”以及已读的和未读的份数是解题的关键,掌握比的意义。
17.×
【分析】在A>0的情况下,根据倒数的含义,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如果A=,则=1÷=4,此时A<;
故答案为:×
【点睛】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比较大小时,要分情况讨论,掌握倒数的含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
;2;
【解析】略
19.;;10
【分析】(1)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2)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再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3)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再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
20.;;
【分析】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等号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解出方程;
(2)等号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解出方程;
(3)等号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解出方程。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21.米
【分析】以这条扬子鳄身长为单位“1”,用扬子鳄的尾长除以它占身长的分率,求出这条扬子鳄身长多少米即可。
【详解】(米)
答:这条扬子鳄身长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已知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及部分量,求总量用除法计算。
22.9吨
【分析】把原来水稻每公顷产量看成单位“1”,则用现在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除以它占原来水稻产量的分率,求出原来水稻产量即可。
【详解】(吨)
答:原来水稻产量大约是每公顷9吨。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
23.(1)1000∶500
(2)见详解
【分析】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1)已知面粉1000克,水500克,根据比的意义写出面粉和水的质量比即可。
(2)根据已知的数据,结合比的意义再写出两个比,如:水和干酵母的质量比、面粉和白糖的质量比等。
【详解】(1)面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000∶500。
(2)水和干酵母的质量比是500∶10。
面粉和白糖的质量比是1000∶10。
(答案不唯一)
24.甲车间原有750人,乙车间原有1250人。
【分析】已知两车间的人数比,和调走人数的人数比,可根据两车间的人数比求其中一个车间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再用调走人数除以这个车间增加或减少的人数比就等于总人数,用总人数乘车间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即可求出乙个车间的人数,用总人数减一个车间的人数就等于另一个车间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总人数:
150÷(-)
=150÷(-)
=150÷
=150×
=2000(人)
甲车间:
2000×
=2000×
=750(人)
乙车间:
2000-750=1250(人)
答:原来甲、乙两个车间分别有750人和1250人。
25.A材料28.5克;C材料9.5克
【分析】将三种金属材料总质量62克减去B质量24克,求出A和C的质量和。将质量和除以总份数(3+1),求出一份的质量,即C的质量。将一份的质量乘3份,求出A质量。
【详解】62-24=38(克)
38÷(3+1)
=38÷4
=9.5(克)
9.5×3=28.5(克)
答:A材料有28.5克,C材料有9.5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