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8 16: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1.阅读语段,完成习题。
漫步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历史发展的步伐。回望内忧外患的岁月,先辈们鞠躬尽瘁,在无数kùn nán( )中为中国的崛起而英勇fèn zhàn( ),以坚定的决心抵御外敌,即使粉身岁骨也在所不惜。来到开国大典那一天,庄严xióng wěi( )的天安门城楼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广场上汇集的各方群众rè xuè fèi téng( ),内心péng pài( )激荡,脸上洋溢着________的笑容。如今,中华儿女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拼搏,以háo mài( )的步伐向前挺进,让中国巍然益立在世界的东方。
(1)根据语境,读拼音,在文段括号里填入正确的词语。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改为“ ” “ ”改为“ ”
(3)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成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心满意足 B.心惊肉跳
C.自作自受 D.威风凛凛
阅读语段。
古代灯具不仅是重要的照明工具,也是文化艺术的载体。这些灯zhǎn( )以铜或铁等金属为骨架,外面hú( )一层轻薄的纸或绢,既能防止烛火被风chuī xī( ),又有良好的透光性。灯具的设计精巧,造型各异,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华丽典雅。灯罩上往往有精美图案或 diāo huā( )的diǎn zhuì( ),既展现了匠人的(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又增添了灯具的艺术气息。
在古代,灯具常常置于几案,与各种chén shè( )相映成趣。无论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早晨;还是“野旷天低树, ”的夜暮;抑或是“明月别枝惊鹊, ”的午夜……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营造出一种(幽雅优雅)而(宁静 肃静)的氛围,为生活增添一丝温馨。
2.根据拼音和语境,依次写出语段中用拼音代替的字词。
3.依据上下文,为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轻薄( ) 氛( )围
4.语段中“几案”的意思是( )
A.古代进食用的木托盘 B.桌子 C.案件 D.界限
5.请用“√”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使句子通顺。
6.阅读语段,请在横线处将诗词句补充完整。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是新时代好少年理应铭记于心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一起引经据典,完成这份演讲稿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去体会经典诗文之美吧!
沐春风,(  )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的勃勃生机;观夏雨,(  )畅游西湖,领略“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奇丽景色;游乡村,(  )夜行黄沙岭,分享“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之情;踏故土,(  )心酸无奈,感慨“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添新愁,(  )夜宿江边,轻吟“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抒豪情,毛泽东主席道:“雨后复斜阳,_____________”。
7.请在“( )”内填入诗人姓名。
8.请将演讲稿中引用的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9.在演讲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是哪一项?(  )
A.照着演讲稿背,必须一字不差。 B.演讲时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C.要注意礼仪,与观众积极互动。 D.演讲要一气呵成,不要打手势或用动作。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学习是一场跟随课本的心灵旅行。当我们在般的( )大草原上疾驰时,五颜六色的衣服襟飘带舞,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当我们在烟雨中游览建德江时,与唐代诗人( )来一场心灵上的对话;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新农村,看到那的环境和开满丁香花的时,忍不住地感叹。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快乐的笑声。
10.读拼音,在田字格里工整地书写词语。
11.分别在括号里填地方名与人名,使语义正确、连贯。
1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迎国庆学校举行升旗仪式。请按要求作答。
明媚的阳光下,全场sù jìng( ),接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xióng zhuàng( )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我们的泪水mó hu( )了双眼:七十五年了,毛泽东主席zhuāng yán( )的xuān gào( )似乎又一次在耳边回响。从那一刻起,中华民族终于洗刷了百年耻辱,再一次yì lì( )于世界东方。
1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词语。
14.用下列哪个词来形容国庆升旗时的心情是不太恰当的。( )
A.热血沸腾 B.心潮澎湃
C.忘乎所以 D.激动不已
词句段运用。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抗日游击战》这一浮雕作品。浮雕刻画了军民团结一心,准备抗击敌人的场景。前面是一队八路军展示,他们拿着枪,弯着腰穿过茂密的青纱帐。中间高台上是一位指挥员,他正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面的一位大娘把枪送到儿子手中,好像在说:“②___________________。”
15.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词语填空。
自作自( ) 全神( )注 汹涌澎( )
别出心( ) 技高一( ) 斩钉( )铁
我 地看着这幅浮雕,内心就像大海一样 。
16.仔细观察浮雕,展开想象,把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补充完整。


下面是同学们为制作展板收集的资料,请阅读并完成练习。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tí gōng)了实践平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促进了共建国家的合作与发展。历史上,丝绸之路(qǐ yuán)于西汉,在唐代达到鼎盛,为促进东西方交流做出了重要的(gòng xiàn)。当今,“一带一路”赋予了古代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共建国家(yí zhì)表示,“互惠互利、繁荣共享”是参与各方共同的愿景。
17.根据文段中标出的汉语拼音,按顺序在下面的田字格里写出词语,注意字迹工整。

18.文段中“贯”字第一笔笔画是 。
19.文段中的“愿”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20.选出文段中“愿景”一词的正确解释。( )
A.美好的祝愿 B.期待的风景 C.所向往的前景
21.下列句子中的“倡议”一词,与文段中的“倡议”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了增强体质,体育老师倡议寒假要加强锻炼。
B.学校倡议各班开展劳动竞赛,评选劳动小能手。
C.班长提出的“低碳环保”倡议得到了热烈响应。
2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杭州亚运会的设计别出心【cái】,处处彰显着创新与深意,令人耳目一新。火炬设计尤为别致,其炬基巧妙融入八条水脉意象,象征着浙江大地的八大水【xì】。会徽上,江潮【xiōng yǒng péng pài】,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寓意着运动员们勇立潮头、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而礼服设计元【sù】则巧妙汲取了人文历史景观与亚运竞技赛道等灵感,别具一格。此外,玻璃贴、钥匙扣等衍生产品,更是以其独特魅力,【xiān】起了一股关注与收藏的热潮。
(1)根据拼音写字词。
cái xì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sù xiān
( ) ( ) ( ) ( ) ( )
(2)语段中“玻璃贴”中的“璃”的笔画数是( )
A.十画 B.十一画 C.十二画 D.十四画
(3)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象征(zhēng) 竞技(jìng) B.深意(shēn) 江潮(chāo)
C.设计(jī) 关注(zhù) D.耳目(mu) 巧妙(miào)
《期中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1)困难 奋战 雄伟 热血沸腾 澎湃 豪迈
(2) 岁 碎 益 屹
(3)A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雄”“腾”“澎”“湃”“豪”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语段提到“即使粉身岁骨也在所不惜”,这里的“岁”是错别字,应该改为“碎”。语段中提到“让中国巍然益立在世界的东方”,这里的“益”是错别字,应该改为“屹”。
屹立:本义指山峰高耸稳固的姿态,后引申比喻人的意志或信念坚定不可动摇。“屹”指山峰高耸的样子。“益”指好处、增加,用在这里是错别字。
(3)本题考查词语搭配、选词填空。
A.心满意足:形容脸上流露出满足、喜悦的神情,符合开国大典时群众的激动与幸福心情。
B.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非常害怕,感彩不符。
C.自作自受: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承受后果,含贬义,不符合语境。
D.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多用于形容人物或队伍,不能修饰“笑容”。
结合句子语境,横线处需要修饰“笑容”,描述的是开国大典上群众的心情,前文提到“广场上汇集的各方群众热血沸腾,内心澎湃激荡”,说明心情必然是积极、喜悦、自豪的。因此,“心满意足”是最贴切的选择。
故选A。
2.盏 糊 吹熄 雕花 点缀 陈设 3. báo fēn 4.B 5.别出心裁√ 幽雅√ 宁静√ 6.江清月近人 清风半夜鸣蝉
【解析】2.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盏、熄、雕、缀”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本题考查多音字和字音辨析。
“薄”表示轻微、不庄重时,读“bó”;表示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 小,跟“厚”相对时,读“báo”。
从第①段“外面糊一层轻薄的纸或绢”分析可知,轻薄(qīng báo):指纸张或绢等材料质地轻且薄。
从第②段“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来分析“氛围”一词的读音。氛围(fēn wéi):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4.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文中第②段“在古代,灯具常常置于几案”中的“几案”指的是放置灯具的家具,即桌子。
故选B。
5.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文中“灯具的设计精巧,造型各异,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华丽典雅。灯罩上往往有精美图案或雕花的点缀”,这里强调的是灯具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虽然“标新立异”也含有创新之意,但“别出心裁”更侧重于构思、设计的巧妙和与众不同,与文中描述的灯具设计特点更为吻合。故选“别出心裁”。
幽雅:幽静而雅致,形容景色、环境等优雅清静,美观而有格调。
优雅:优美高雅,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言行或环境的氛围等,表现出一种高尚、文雅的品质或风格。
文中描述灯具营造的氛围时提到“为生活增添一丝温馨”,并列举了不同时间段的场景,旨在表达灯具所营造的幽静、雅致的氛围,故选“幽雅”。
宁静:平静、安静,形容环境或心境没有嘈杂、喧嚣,处于平和、安宁的状态。
肃静:严肃寂静,通常用于形容场合、氛围的庄重、安静,没有喧哗或嘈杂声。
文中“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这里直接指出了“宁静”这一关键词。与“肃静”相比,“宁静”更侧重于环境的平和、安静,没有嘈杂或喧嚣,更符合文中描述的灯具所带来的舒适氛围。故选“宁静”。
6.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书写时注意“清、近、清、夜”的正确写法。
7.朱熹 苏轼 辛弃疾 贺知章 孟浩然 8.万紫千红总是春 黑云翻墨未遮山 稻花香里说丰年 儿童相见不相识 野旷天低树 关山阵阵苍 9.B
【解析】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6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8.本题考查古诗句的默写。
书写时要注意“紫”“翻”“遮”“稻”“野”“苍”的正确写法。
9.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演讲时,最重要的是以适当的语气和语调表达内容,同时保持姿态大方,这样可以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背诵演讲稿一字不差虽然能体现对内容的熟悉,但不及自然流畅的表达来得更为重要。与观众互动和必要的手势动作可以增强演讲的生动性,而非完全禁止。
A.强调逐字背诵,会让演讲显得僵硬、不自然。
C.整体来说,强调的是演讲时的表达技巧与自然度,而注意礼仪,与观众积极互动不是最需要注意的方面。
D.忽视了演讲中动作和手势的辅助作用。
故选B。
10. 11.内蒙古 孟浩然 12.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快乐的笑声。
【解析】10.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毯”“蒙”“幽”“院”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当我们在绿毯般的( )大草原上疾驰时,五颜六色的衣服襟飘带舞,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个句子中的括号里需要填写一个地名,使句子完整。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知名的大草原,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之一,与句中描绘的风光和氛围相符,使语义既正确又连贯。
“当我们在烟雨迷蒙中游览建德江时,与唐代诗人( )来一场心灵上的对话”这句话中,建德江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宿建德江》有直接关联。因此,填入孟浩然,使句子语义连贯。
1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快乐的笑声。”这个句子中病因:用词不当,“度过”的意思是: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生活了一段时间。不能搭配“地方”,应将“度过”改为“走过”。
改为: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快乐的笑声。
13.肃静 雄壮 模糊 庄严 宣告 屹立 14.C
【解析】13.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
书写时注意“肃、雄、糊、屹”的正确写法。
14.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热血沸腾:形容情绪高涨,热烈激昂。比喻激情高涨。用来形容国庆升旗时的心情合适。
B.心潮澎湃: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用来形容国庆升旗时的心情合适。
C.忘乎所以: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用来形容国庆升旗时的心情不合适。
D.激动不已:高兴或兴奋得控制不住自己。用来形容国庆升旗时的心情合适。
故选C。
15. 受 贯 湃 裁 筹 截 全神贯注 汹涌澎湃 16. 他正挥动着手臂,为后面的战士指引前进的方向。 孩子,作为中国人,你要勇敢杀敌,不用担心家人。
【解析】15.本题考查词语的补全与运用。
自作自受:自己做下的坏事,自己承受恶果;形容咎由自取。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汹涌澎湃: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稍强一些,多指技术高人一筹,形容比别人厉害,技艺比别人高一些。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
结合提示语“我  地看着这幅浮雕”及词义可知,形容“看着浮雕”注意力高度集中,很专注,应为“全神贯注”,故填:全神贯注。
结合提示语“看着这幅浮雕,内心就像大海一样”及词义可知,形容内心不平静,应选“汹涌澎湃”,故填:汹涌澎湃。
16.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仔细观察画面,展开想象;根据提示语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合理地补充句子即可。
由提示语“中间高台上是一位指挥员”及图片可知,他沉着冷静,正挥动着手臂指挥战斗。如:中间高台上是一位指挥员,他正在沉着冷静地指挥战士们战斗,脸上的神情异常坚定。
由提示语“最后面的一位大娘把枪送到儿子手中”可知,大娘应嘱咐孩子保卫祖国。如:最后面的一位大娘把枪送到儿子手中,好像在说:“孩子,一定要守护好我们的祖国。”
17. 18.竖折/ 19.心 20.C 21.C
【导语】这篇文章围绕“一带一路”展开。先介绍其提出时间及意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接着阐述其起源于西汉及在历史上对东西方交流的作用,再强调当今被赋予新内涵,最后提及倡议提出 10 周年时共建国家的愿景,整体条理清晰,简洁明了地呈现“一带一路”相关重要信息。
17.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源”“献”“致”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8.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笔画顺序的掌握。
“贯”的笔顺为:故“贯”字第一笔笔画是竖折( )。
19.本题主要考查部首查字法的运用。
部首查字法是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愿”是上下结构,它的意思和人的心意、愿望等有关。在汉字的部首分类中,很多表示心理活动、情感、愿望的字都归在“心”部。故“愿”字,用部首查字法,可查“心”部。
20.本题考查对文段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在文段的语境下,“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促进共建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互惠互利、繁荣共享’是参与各方共同的愿景”体现了参与各方对于未来通过合作能够达到的理想的发展局面的一种向往,这里的“愿景”是“所向往的前景”的意思。而且从“愿景”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来说,“愿”有愿望、心愿的意思,“景”可以理解为景象、情景,在这里引申为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C。
21.本题考查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的理解与辨析。
文段中的“倡议”是名词,在这里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主张,所以文段中“倡议”的意思是首先提出某种主张。
A.倡议:倡导、建议;
B.倡议:倡导、发动;
C.倡议:首先提出一个主张、理念。
故选C。
22.(1) 裁 系 汹涌澎湃 素 掀
(2)D
(3)A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裁”“涌”“澎”“湃”“素”“掀”的正确写法,把字写规范、正确、美观。
(2)本题考查汉字的笔画。
“璃”字笔顺依次是:,共有十四画。
故选D。
(3)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B.江潮(chāo)——(cháo);
C.设计(jī)——(jì);
D.耳目(mu)——(mù)。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