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8 16: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与欣赏。
长发妹(节选)
很早以前,陡高山附近是没有水的。这里人们用水都要靠天落雨,这里的水像油一样宝贵。附近村庄有个姑娘,她的头发青黝黝的,由头顶拖到脚后跟。大家都叫她长发妹。
有一天,长发妹看见一个萝卜长在大石壁上,叶子翠翠绿绿的。她想:这个萝卜扯回家去煮来吃,一定香甜可口。她双手用劲儿把萝卜一拔,一股泉水从洞眼里流出来,过了一会儿,“唰”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长发妹很渴,想喝水。她又把萝卜拔出来,饱饱地喝了几口水。她的嘴刚离开石洞眼,“唰”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石壁上的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长发妹刮到一个山洞里。山洞里坐着一个人,他对长发妹恶声恶气地说:“这个秘密你可不能告诉别人。你若告诉别人,别人也来这里取水,我就杀死你。我是山神,你记着!”
长发妹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她怎能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然而,她又怎敢把这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她痛苦极了!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长发妹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
有一天,长发妹靠在门口,看见一个老人由七里外的小河里挑回一担水,一不留心,跌倒在地上。老人的腿撞破了,鲜血一直淌着。她望着老人闭着的眼睛和脸上抽搐的皱纹。她再也忍不住了。她忽然大声地对老人说:“老爹爹,陡高山上有泉水啊!”她站了起来,披着长长的白头发,像疯子一样在村里来回跑着,大声呼喊:“陡高山上有泉水啊!大家快去吧!”村里的人素来认为长发妹是好心肠的孩子,大家都相信她的话。只见长发妹双手拔下石壁上的萝卜,用菜刀剁下去,把萝卜砍成了碎渣渣。泉水哗啦啦地向山下奔流而去。
(节选自侗族民间故事)
1.对文中画“ ”的句子赏析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唰”“卜”拟声词的运用,把萝卜能自己飞出去堵住洞眼写得生动、神奇。
B.萝卜能自己飞这种超自然的神奇现象,体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
C.这一句在第2自然段中两次出现,显得啰唆重复,可以把第二次出现的句子换种说法。
D.此句两次出现,强调了萝卜的神奇,所以乡亲们一直没能发现此处有泉水。
2.“她怎能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然而,她又怎敢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她痛苦极了!”连续使用两个反问句,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A.长发妹很善良,想说出这个秘密,让乡亲们都有水喝。
B.长发妹的内心很矛盾,想说出这个秘密,但又不敢说。
C.强调长发妹是个胆小柔弱的姑娘,她害怕承担后果
D.长发妹怕说出之后被山神杀死,她内心也会感到害怕。
3.“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长发妹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长发妹头发变白的原因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长发妹终日忧虑,寝食不安。 B.头发长长了,缺乏营养。
C.很长时间过去了,长发妹变老了。 D.长发妹身体状况差,睡不着觉。
4.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可以给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添加细节,使之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文中第3自然段写了长发妹第一次见到山神的情景,请你为这个段落添加细节。
(1)具体描绘山神的形象:
(2)具体描写山神的表情和动作:
5.长发妹告诉村里人泉水的秘密,山神知道了会怎样对待长发妹?请发挥想象,试写故事的结局。
课外阅读我能行。
乌鸦唱歌(节选)
这天,列那来到一个草原上,草原的边上有一条小河,小河边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毛榉。这里清澈的河水吸引了列那,列那跳到河里洗了个澡,再躺在草地上,哈,可真舒服啊!可是,这时候肚子又不争气地开始叫了,他必须去寻找食物。
不远处,有一个农家小院,院里晒着许多乳酪。乌鸦田斯令被乳酪的香味儿吸引,在空中飞来飞去。趁农妇暂时离开的空当儿,他迅速抖动翅膀,飞快地俯冲下去,叼起一块乳酪就飞走了。农妇正好从屋里出来,看见乌鸦偷走了乳酪,就捡起一块石子,狠狠地向乌鸦掷去,口中大声嚷着:“臭乌鸦,无赖!放下我的乳酪!”乌鸦装作没听见,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乌鸦飞到毛榉的粗枝上,迫不及待地拿出乳酪仔细地品尝着。当他用力啄乳酪的表皮时,几块碎渣掉到地上,正好掉到蹲在树下寻找食物的列那面前。
列那抬头看见乌鸦正在树上美滋滋地吃着乳酪,他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暗自高兴:“今天的早餐又找到了。哈哈!”
“田斯令,你好!在这美丽的早晨见到你真是高兴。我还记得你的父亲罗赫特爵爷,他的歌声多美妙啊。我想你一定比你父亲更棒吧,你能为我高歌一曲吗?”
田斯令听了列那奉承的话,高兴极了,他禁不住哇哇地叫了几声。
“啊!你唱得太好听了,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把嗓门再提高一些。”列那说。
田斯令被夸得有点儿忘乎所以了。他真的把自己当成了音乐家,按照列那所说的把嗓门提到了最高,用尽全力,发出最尖的叫声。
列那说:“这一次唱得更好了,我们伟大的音乐家,如果你戒吃核桃,那么你的声音就会更加悦耳的。我太喜欢你唱歌啦,再给我唱几首吧。”
虚荣心使田斯令更加激动,他使出全身力量,高声唱了起来。然而他忘记了手里的乳酪,手一松,乳酪掉了下去,不偏不斜地掉到了列那的脚前。
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忘乎所以:
7.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8.在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把画横线的地方进一步展开,补充乌鸦的心理活动。根据短文内容揣摩乌鸦的心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歌唱家的声音也不过如此,今后歌唱家行列里也有我田斯令了。
B.我是伟大的音乐家,我一定唱出最好的声音,一定能赛过百灵鸟。
C.我是音乐家了!我是音乐家了!嗯,我一定要唱得更好,让狐狸听听。
D.我唱得还不够好,应该跟百灵鸟认真学习才行。
9.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内阅读。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10.认真阅读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然后填空。
(1)从语段中的两个“!”,你可以体会到 ,朗读海力布的话时,应该用 (A.气短声促 B.气粗声重 C.气足声硬)的语气。(填序号)
(2)这段话通过对海力布 和 的描写,表现了海力布 的品质。
11.海力布为什么流下了眼泪?
12.如果你是海力布,在这种情况下,你打算怎样劝说不知情的乡亲们呢?
课外阅读。
白蛇传(节选)
许仙和白娘子结婚后,在西湖边开了一家药店。由于许仙为人善良,手脚勤快,白娘子神通广大,什么草药都找得到,他们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一天,许仙正在柜台里做生意,门外进来一个化缘的和尚。那和尚一见许仙,忙说:“阿弥陀佛,贫僧是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今见施主面带妖气,想必家有妖怪?”许仙大吃一惊,说:“家中只有妻子和一个丫环,哪里来的妖怪?”“既然如此,”法海道,“可能你那妻子就是妖怪。你先不要声张,等端午节时引她喝下一杯雄黄酒,一切便知。日后有事,可到金山寺找我。”
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在丈夫的勉强下喝了一口雄黄酒,马上感觉头昏眼花,忙叫小青扶她回房休息。隔了好一会儿,许仙不见白娘子动静,进房一看,只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横在床上,浑身冒着酒气。许仙当场吓得“哎呀”一声,仰面跌倒在地,死了。
许仙的惊叫唤醒了白蛇。她马上又变成人形,看见许仙被吓死了,急忙和小青一起把许仙抬上床,说:“妹妹,我只有上灵山盗来灵芝草,才能救活官人。”小青忙说:“姐姐,你这一去凶多吉少啊!”“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去了!”说罢,白娘子飞上云端,直奔灵山。
守护灵芝草的灵山鹿兄鹤弟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俩仗剑拦住已盗得仙草的白娘子,三人战在一处。白娘子无心恋战,只求尽快脱身离去,加上自己已有身孕,功力大打折扣,斗了几回合,早已脸红心跳,披头散发。但为了救丈夫的命,她还是发狠苦斗。“住手!”随着一声断喝,只见山主南极仙翁缓缓走上前来。白娘子自知理亏,赶忙上前拜见。南极仙翁一声长叹:“你尘缘未了,该此一劫。快快去吧。”白娘子大喜,拜了三拜,一阵风似的赶了回来。
吃了灵芝草,不一会儿,许仙就慢慢睁开眼睛。白娘子长嘘一口气。许仙一见白娘子,吃惊地喊道:“你……你……”白娘子连忙安慰他:“官人,刚才你看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已被我杀死了。我扶你去看看。”许仙看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被杀死在院里,将信将疑。一天,他假托要到镇江金山寺还愿,就一人动身去了。
法海一见许仙便说:“施主,你脸上的妖气更重了。”许仙十分疑惑:“可我的妻子和常人并没什么两样啊?”法海道:“那是因为她道行深。施主放心,不出一个月,老僧定会将她捉住,镇在宝塔下面,叫她永远不能再迷惑人。”
13.选文主要讲了( )这件事。
A.许仙让白娘子喝雄黄酒
B.白娘子现出原形吓死许仙,后来她拼命盗来仙草把许仙救活
C.白娘子端午节现出原形
D.法海和许仙定下计策,要把白娘子捉住,镇在宝塔下
14.读文中画“ ”的部分,你认为白娘子是一个怎样的妖精?
15.文中对许仙看到白蛇的情景写得很简略,请你结合想象,将这个情景写得更精彩。
16.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许仙和法海这两个人物的?请简单写一写你的想法。
许仙:
法海:
读故事,做题。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事耽误了祭天的时辰。
这事惹怒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导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人间到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他十分不忍,便冒着违反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这却招来了玉帝的恼怒。他命太白金星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可有四句话:“玉龙行雨范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后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使他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那天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洒了一地。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能爆出金花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炒苞米粒。
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还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将头抬起,顺势一跃腾空而起,再降甘霖。
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粒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下来。
17.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18.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二、四、六自然段的段意。
①皇帝耽误祭天时辰。

③玉龙降雨被罚。

⑤人们找到解救办法。

⑦习俗被流传。
根据上面的段意用简洁的话复述短文的内容。
19.根据短文内容,对题目“二月二龙抬头”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月二这天,太白金星把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将头抬起顺势一跃腾空而起,再降甘霖,所以说是“二月二龙抬头”。
B.二月二这天,人们为了救玉龙而都炒苞米粒,所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C.二月二那天玉龙违反天规,为黎民百姓降甘霖,所以说是“二月二龙抬头。”
D.二月二这天玉龙被放,它仰头而啸,所以叫“二月二龙抬头。”
课内阅读。
①再说天上,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罚她们,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②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20.第①段中“到底”一词可用书面语 词替代,“尤其”一词表明 ;“竟”字则强调王母娘娘对
21.第②段中“亲自”一词表明 。
22.第①段与第②段中都有“恨”字,第①段中的“恨”是指 第②段中的“恨”则是指 。
23.读了这段文章,你对王母娘娘这个人物作何评价?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C 2.C 3.A 4. 山神长着一张红脸,有着青色的眼睛和锋利的獠牙,看上去十分恐怖。 他的表情非常狰狞,瞪着眼睛,围着长发妹不停地转,还气愤地举起手中的鞭子吓唬长发妹。 5.山神知道了长发妹泄露了泉水的秘密,十分愤怒,立马将长发妹抓走了。村民担心长发妹的安危,日夜在山上搜寻,终于在山洞找到了长发妹。山神看到老老少少的村民都在为长发妹求情,很感动,便放长发妹和村民一起回家。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A.拟声词的使用,形象又具体地写出了萝卜飞出去的动作。故该项说法正确。
B.萝卜自己飞出去这一现象体现了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的特点。故该项说法正确。
C.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两次,是强调了萝卜的神奇,并非是重复啰嗦,这样写更加具有画面感。故该项说法错误。
D.说明即使拔完萝卜,过了一会儿它又会塞回去,所以乡亲们一直没发现这里有泉水。故该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C.由第③段“长发妹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可知,她想告诉大家都来这里担水;由第②段山神的话“你若告诉别人,别人也来这里取水,我就杀死你”可知,山神用死来威胁她,不让她告诉村民,因此她内心十分矛盾。并非是强调她胆小柔弱,故该项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③段“她痛苦极了!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可知,她因为这件事内心忧愁,焦虑到了极点,才会头发变白。故选A。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1)展开想象,将山神的五官、神态细致地刻画出来,表现出它的可怕。如:两根浓密的眉毛交缠在一起,毛发几乎掩盖住额头,眼睛扭曲得几乎没有什么轮廓,从中放射出两道绿色的光芒。
(2)展开想象,山神看到识破秘密的长发妹,会有什么威胁的表情、动作。如:山神立刻瞪起了眼,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大声的呵斥长发妹。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发挥想象,合理猜测故事结局,语言通顺即可。如:山神发现长发妹并没有保守秘密,一气之下要处死她,就在长发妹坦然赴死的时候,来了一位老神仙,他听闻这里有一位不惜牺牲性命也要造福村民的善良女子,于是解救了长发妹,将山神驱逐出了陡高山,从此乡亲们过上了水源充足的生活。
6.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文中指田斯令因受到夸奖而得意忘形的样子。 7.乌鸦得到了乳酪,狐狸使劲夸乌鸦让他唱歌,乌鸦得意忘形,忘情地唱歌的时候手里的乳酪掉了下来,狐狸得到了乳酪。 8.D 9.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奉承话,不能只爱听好听的话,即使得到他人的赞扬也应该谦虚,否则会失去自我,容易上当受骗。
【解析】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乌鸦被狐狸夸得已经兴奋得忘了自己的举止了,所以“忘乎所以”的意思就是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文章主要写乌鸦得到了乳酪,狐狸使劲夸乌鸦让他唱歌,乌鸦忘乎所以,忘情地唱歌,结果手里的乳酪掉了下来,被狐狸骗走了乳酪。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错误 ,是在说乌鸦谦虚,与文意不符,他是因为虚荣心才唱的。
9.本题考查对短文主旨的理解。
根据故事内容可以知道,这个故事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只喜欢听好听话、奉承话,不要虚荣心太强,否则很容易受骗。
10. 海力布着急的心情 A 语言 神态 心地善良、热心助人 11.灾难马上就要来临,海力布想要救乡亲们,但是不说出原因,乡亲们就不会相信他,不会搬走。海力布着急、担忧、难过。 12.如果我是海力布,我会对乡亲们说:“我救了海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颗宝珠,含到嘴里能听到鸟语。今天听到鸟们说我们这里马上就要山崩地裂,因此,我要你们赶快搬家,可你们不相信,急死我了。”
【解析】10.(1)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感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叹、感叹或号叹。从“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赶快”可以知道海力布当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语段中的两个“!”体现了海力布着急的心情。因此,朗读海力布的话时,应该用气短声促来表现出海力布焦急的心情。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
这段话的“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是对海力布的神态描写;“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是对海力布的语言描写。这段话讲了海力布听到灾难马上来临时,他急忙地去通知大家,催促大家搬走以免受灾难。这体现了海力布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的品质。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可以知道海力布想救乡亲们便催促大家赶快搬走,但海力布说不出原因,乡亲们不相信他,不想搬家。海力布心里十分焦急、担忧。
1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课文《猎人海力布》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文章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或者自己的想法写下劝说不知情的乡亲们的话。
示例:如果我是海力布,我会对乡亲们说:“我得到了一块能听懂动物的语言的宝石。我今天听到了鸟儿说这里将会有大灾难发生。我们要赶快搬走,要不然就晚了!”
13.B 14.白娘子是一个重情重义,为了丈夫不顾自己安危的妖精。 15.许仙不见白娘子动静,进房一看,只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横在床上,蛇的头像簸箕那样大,两只碧绿的眼睛闪闪发光。它嘴里吐出又红又长的芯子,好像要把自己一口吞下去。 16. 善良、迂腐,容易听信别人的话。 为人正直,但冷酷无情。
【解析】1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选文主要写了许仙和白娘子的事情。先是白娘子现出原形将许仙吓死了,然后写白娘子去拼命取来仙草将许仙救活的事情。
1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画线的句子写出了白娘子救夫心切,发狠苦斗。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妖精。
15.本题考查结合选文内容扩写句子。
选文中写到许仙见到白蛇的场景:许仙不见白娘子动静,进房一看,只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横在床上,浑身冒着酒气。许仙当场吓得“哎呀”一声,仰面跌倒在地,死了。可以将蛇的样子、许仙当时的表情、动作等写得更详细一些。
可以仿写成如:许仙不见白娘子动静,进房一看,只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横在床上,蛇的头像簸箕那样大,晃动着脑袋,两只碧绿的眼睛闪闪发光,嘴里吐出又红又长的芯子,好像要把自己一口吞下去,吓得许仙“哎呀”一声,瞬间仰面跌倒在地,昏死过去了。
16.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故事中写到许仙听了法海的话就给白娘子喝雄黄酒,后来还假托要到镇江金山寺还愿,再次去找法海,看出他是一个容易听信别人话的人。文中提到“由于许仙为人善良,手脚勤快,白娘子神通广大,什么草药都找得到,他们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看出许仙是一个善良的人。选文中白娘子其实是重情重义的,为了丈夫,自己怀着孕也要去给他找仙草。但是许仙就听信法海的话,觉得妖怪就是坏的,所以他又是一个迂腐的人。
法海不管妖怪是怎样的品性,一律要除掉,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但是他又愿意帮人帮到底,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17. 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本文指因天不下雨导致人们流离失所,呻吟声不断。 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本文指因天不下雨导致人们的生活难以继续下去。 18. 玉皇大帝惩戒人间 人们知道真相并寻找解救办法 玉龙被放 皇帝耽误祭天时辰,玉皇大帝生气不给人间降雨,百姓民不聊生。玉龙违天规降雨被压在大山下,人们知道真相后决心寻找解救办法,用炒苞米粒的办法救了玉龙,习俗被流传下来。 19.A
【分析】17.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文中“150多天滴雨未下,导致大地干涸,庄稼早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人间到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句话和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
哀鸿遍野: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本文指因天不下雨导致人们流离失所,呻吟声不断。
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本文指因天不下雨导致人们的生活难以继续下去。
18.本题考查概括段意和复述短文内容的能力。首先要仔细研读文章的语言文字,抓住重点字、词、句来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各个自然段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短文的内容。
19.本题考查的是形成解释的能力。“二月二龙抬头”指的是二月二这天,太白金星把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将头抬起,顺势一跃腾空而起并再降甘霖,所以说是二月二龙抬头,并不是因为人们炒苞来粒才叫二月二龙抬头。玉龙违犯天规并不是在二月二这一天,也不仅仅是因为玉龙被放,仰头而啸就被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20. 终于 王母娘娘对织女恨的程度深 织女违反天规的行为大为震惊和恼怒 21.王母娘娘对抓回织女一事的重视 22. 王母娘娘痛恨织女偷下凡间的事 织女对王母娘娘蛮横抓她回天上一事的恼恨 23.提示:紧扣王母娘娘的专横、专制、破坏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要点说即可。
【解析】20.本题考查近义词以及词语赏析。
理解词义,替换成合适的词语。理解词语的作用需要结合原句。
到底:指到尽头;到终点。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出现某种结果。到底的近义词 :终归、终究
“她尤其恨织女”尤其:更加,特别。表程度限制,表明王母对织女憎恨程度之深。
“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竟: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的事,强调了王母娘娘对织女违反天规的盛怒和不满。
21.考查词语赏析。
理解词语的作用需要先理解所给词语意思,再结合原句。
她亲自到牛郎家里,“亲自”,亲手。亲自表明了王母娘娘要对织女抓回天上的决心。
22.考查词语理解。
先去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她尤其恨织女”,联系上文“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其中“恨”表示王母对织女私自下凡行为的痛恨。
“织女心里恨极了”,联系上文“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其中“恨”表示了织女对王母娘娘蛮横无理的行为愤懑。
23.考查人物评价。
人物形象分析需要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入手去概括。
王母娘娘拆散牛郎织女的行为体现了她的专制、残忍,不讲骨肉亲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