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8 16: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龙华公园
星期天,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不一会儿,满园桃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有“仙桃”、“白桃”、“日日桃”,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屡屡清香。
“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指着前边说。我们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摆动。可是走进一看,他们不是蝴蝶而是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十分相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
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柏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上圈整齐的冬青。纪念碑上刻着:“龙华载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读着碑文,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带开血的刺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离开纪念碑,鲜明的路标把我们引向画廊。画廊里展出了许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有烈士的生平简介。这里陈列着烈士的手稿。这些手稿纪录着烈士们的战斗历程。
我不禁低语着:烈士们安息吧!我们一定要沿着革命的路走下去。
1.作者在龙华公园看了几个地方?
2.抄出概括全文的一段话。
3.抄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4.抄出一个比喻句。
5.短文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①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怠倦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后,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可要是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 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②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6.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恰当的标点。
7.文中①句中“咀嚼”的意思是 文中②句中“翻草”的意思是
8.“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一句中“时刻”指的是这一天中 的这段时间。句中的“怡”的意思是
9.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草香”吗?这句话中的“嫩芽”指的是 ;“土草香”是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10.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归纳要点做答)
阅读短文《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1
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那该怎么办呢?
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放在桌上一旋,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旋过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都和蛋壳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
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的衣服。而深色的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点科学呢!
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有什么办法使肩头不疼呢?当然有。这就是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是一定的,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平凡、很平凡的吗?但它里面也有科学。‖2
像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说腈(jīnɡ)纶衣服能“放电”啦,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啦,箱子里的卫生丸失踪啦,等等,真是无穷无尽。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正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3
1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的中心意思是 ,我是通过这个句子了解到的: ;短文主要通过介绍 、 和 这三个例子说明这个中心意思的。
12.根据短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分开生熟鸡蛋,为什么可以这样分,然后写下来。
13.短文已经用“‖”划分成三个部分,请概分别括出三个部分的主要意思。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虽然它们都是风,但是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②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③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④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⑤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⑥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生机勃勃:
15.文中最后一句“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朗读时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
A.反问 B.商量 C.祈求 D.无奈
16.为什么夏天的风叫“熏风”?请联系短文简要回答。
17.将这篇短文分成三部分,并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18.文中加点的“拂”“刮”能否调换?为什么?
19.用横线画出表达了作者决心改造大自然,要大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句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极光
①极光是呈现给我们的最瑰丽、最神奇的大自然景观。
现在我们知道,极光的形成是距地面100—300千米的高层大气粒子和太阳风碰撞的结果。太阳风是太阳释放出的一股粒子流(电子和质子),它以150万千米以上的时速运行,最终被地球磁场捕获。进入地球磁场之后,这些粒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并向磁极运动。粒子与大气层中的氮和氧原子碰撞,带电粒子的能量转移到大气分子上,使之发光,形成了绚丽的极光。极光的颜色取决于被碰撞原子的类型,如果光线是蓝色、紫色或红色的,被碰撞的应该是氮原子,如果粒子与氧原子碰撞,极光则主要呈绿色。
极光的形状和颜色千变万化,在天空中呈现出帐幕状、弧状、带状、射线状和云状等多种形状,光彩夺目,令观赏者大为着迷。极光常常在地球磁极附近的一个椭圆形区域内移动,可以延伸到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区。这一椭圆形区域的大小取决于太阳风的强弱和速度。在每11年一循环的太阳活动盛期,这一区域面积最大。
②极光也在白天出现,但所以阳光太强,肉眼无法观察到。只要大气和磁场条件与地球相似,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能够产生极光现象。由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显示,土星的极地地区同样出现了红色的极光。和地球一样,土星上的极光也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2002年2月份,在芬兰距北极圈250千米的卡克斯劳塔宁上空出现了极为壮观的极光。那是寒冷的一个夜晚,夜空很明朗,人们抬起头,看到了一团形状奇特的绿光。当人们边寻找边走最佳观测点的时候,时间仿佛停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在抬头看天,把这当作一次难得的、不容错过的良机。
在这一地区,从9月初到第二年的4月份,③一年中大概约有200个夜晚能够看到极光,但要具备几个基本观赏条件:天空无云,并且没有任何影响视线的光线,因为城市的灯光会使人看不到亮度较弱的极光。最强烈的极光亮度能跟月亮相媲美。
但极光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它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1989年,太阳引发的一场地磁风暴就使得加拿大魁北克的600多万居民遭受断电之苦。
20.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请按顺序修改。



21.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修改在下面。
2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极光只出现在地球的两极。
B.土星上也有极光,土星上的极光也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C.粒子和氮原子碰撞,极光呈蓝色、紫色或红色。
D.极光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
23.本文主要运用了 、 等说明方法。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⑥破课桌,yǎn( )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
⑦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⑧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⑨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⑩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24.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1)yǎn( )然
(2)剑拔弩张:
25.第①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6.从第③段的画线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27.第④⑤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28.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⑦⑧两段的表达效果。
29.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桃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画廊三个地方。 2.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 3.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 4.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 5.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解析】略
6., 。 , ! ? 7. 用牙齿磨碎食物。 比喻对所学的知识反复体会思考。 8. 傍晚 快乐、愉快 9. 正确的、好的事物 错误的、不好的、有危害的东西。 要求我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要分得清对于错,能辨清是与非。 10.第一、要珍惜大好时光;第二、要分清是非;第三、在学习上要有一丝不苟、永不怠慢的精神,对于学习中不理解的问题要反复琢磨,力求理解透彻。
【解析】略
11.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趣味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 分生熟鸡蛋 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 加大书包带面积减轻疼痛 12.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旋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转,就是熟鸡蛋。不转的就是生的。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都和蛋壳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则不是一个整体是分开着的。 13.①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②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科学。③总结全文,启发人们在生活中要去发现,探索科学。
【解析】略
14.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5.B 16.夏天很闷热,人们需要风,风却不来,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 17.第一部分(第①自然段):总写四季的风的名称和脾性不同。第二部分(第②——⑤自然段):分别描写四季的风的特点。第三部分(第⑥自然段):总写人们对风的感情和“我”对风的期望。 18.不能。“拂”用来形容初秋的风恰当,因为初秋的风很轻柔;“刮”用来形容隆冬的风很恰当,因为隆冬的风很猛烈,如果调换就不能突出初秋和冬季的风的特点,所以,两个词不能调换。 19.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解析】略
20. 极光是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最瑰丽、最神奇的景观。 极光也在白天出现,但由于阳光太强,肉眼无法观察到。 一年中约有200个夜晚能够看到极光 21.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夜空很晴朗,人们抬起头,看到了一团形状奇特的绿光。当人们边走边寻找最佳观测点的时候,时间仿佛停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在抬头看天,把这当作一次难得的、不容错过的良机。 22.A 23. 列数字 举例子
【解析】略
24. 俨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25.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上裂缝既宽且长的特点,表现了课桌的破旧。 26.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也很可爱。 27.反复。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创造很是欣赏,很是得意,很是自豪。 28.作者连用五个短句,五个感叹号,以及后两句的反复,营造出一种热闹、激烈的气氛,表现出同学们玩竹节人的入迷,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29.自己玩竹节人了。原来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啊,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老师的行为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突出了老师温柔赤诚的内心,童心未泯,活泼的形象。
【导语】这篇短文以竹节人为线索,生动展现了童年游戏的纯真趣味。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如“手舞之、身摆之”)和夸张的比喻(如“黄河长江”般的裂缝),将破旧课桌与竹节人搏斗的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文中反复出现的“神气”二字,既突出了孩子的自豪感,又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结尾处老师偷玩竹节人的细节尤为精妙,打破了师生界限,暗示游戏精神是相通的。全文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洋溢着童真童趣。
24.本题考查汉字的拼写和成语的解释。
(1)结合文中第⑥自然段“破课桌,yǎn( )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可知,“俨然”读音为yǎn rán,形容很像、仿佛。
(2)结合文中第⑥自然段“破课桌,yǎn( )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可知,“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文中指破课桌仿佛处于紧张激烈的战斗状态。
2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及其表达效果。
结合文中第①自然段“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可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将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借助黄河长江宽阔绵长的特点,直观又生动地凸显出裂缝既宽且长的形态;同时,“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是夸张的表述,现实中课桌裂缝不会真的宽到能让铅笔掉落,这种夸大的说法进一步强化了课桌的破旧程度。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一方面形象地展现了课桌上裂缝又长又宽的样子,凸显了课桌的破旧程度;另一方面,也为后文孩子们利用这些裂缝玩竹节人,把课桌想象成古战场做了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对这破旧课桌的独特观察和感受。
26.本题考查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可知,“手舞之、身摆之”能看出作者操控竹节人时动作的积极与欢快,“没头没脑”描绘出竹节人搏斗时那种毫无拘束、肆意玩耍的状态,仿佛带着一种天真烂漫的憨劲儿,而“不知疲倦”更强调了作者和竹节人长时间沉浸其中的状态,这一系列描写生动展现出作者被竹节人深深吸引,全身心投入玩耍,满心都是对玩竹节人的喜爱,同时也让人感觉到竹节人就像个活泼可爱的伙伴,给作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27.本题考查的是段落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④自然段“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第⑤自然段“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可知,这两个自然段末尾都使用“神气”一词,这属于反复的写法。作者反复使用“神气”,如同不断敲响的欢快乐章,将内心的情感层层递进地抒发出来,强烈地凸显出作者对自己精心装扮、改造后的竹节人满怀欣赏,那种得意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玩竹节人时的愉悦和沉醉,同时也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明快、富有韵味。
28.本题考查句式与标点表达效果分析。
结合文中第⑦自然段“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可知,都是简洁有力的四字短句,精准模拟了武侠故事里的招式名称,没有多余修饰,每一句都像一记利落的招式,快速勾勒出竹节人“搏斗”时紧张激烈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两个竹节人你来我往、互不示弱的对抗场景;第⑧自然段“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可知,简短的拟声词短句,还原了孩子们玩游戏时,下意识为竹节人“伴奏”的锣鼓声,短句的节奏和锣鼓声的顿挫感相契合,充满了童真童趣。再看标点符号,两段文字一共用了五个感叹号,每个短句后都紧跟一个感叹号,这种密集的感叹号使用,没有丝毫拖沓,直接将孩子们观看竹节人搏斗时的兴奋、激动情绪放大,每一个感叹号都像一声欢呼,把现场的热烈氛围推得更足,而后两句“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的反复,更是强化了锣鼓声的节奏感,让这种热闹的氛围更具画面感和代入感。总的来说,简短的句式让文字节奏明快,密集的感叹号和后两句的反复则进一步放大了情绪,两者结合,生动营造出竹节人“搏斗”时热闹、激烈的现场氛围,也充分表现出同学们玩竹节人时的专注入迷,以及对这个童年游戏满心的喜爱之情。
29.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文中第⑨自然段“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可知,老师没收竹节人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双手在抽屉里操控着线,嘴里还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其中,都没发现同学们在偷看,那专注的神情和同学们玩竹节人入迷时毫无二致。这样的行为特别动人,它打破了我们对老师“严肃、刻板”的固有印象。老师没有否定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反而被竹节人吸引,说明他能理解这份童年乐趣的珍贵——就像文中 “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的神情,恰恰证明他和孩子们有着相似的快乐感知,这份“忘乎所以”里藏着他未泯的童心。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被批评,反而会让大家因为“老师也喜欢竹节人”而感到自豪,仿佛自己的乐趣得到了认可,瞬间拉近了和老师的距离,也让老师温柔、亲切又活泼的形象变得格外鲜明,让我们感受到师生之间超越身份的、因共同乐趣产生的心灵契合,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童真感。
示例:老师没收竹节人后,在自己办公桌上玩了起来,双手在抽屉里扯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这体现老师童心未泯,理解孩子的乐趣,拉近师生距离,让孩子因自己的爱好被认可而自豪,也让老师形象更亲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